三十六計之「敗戰計」——連環計與走為上計

2021-01-19 知識學酷

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釋義】

連環計是一計累敵,一計攻敵,兩計扣用。兩個以上的計策連用稱連環計,有時並不見得要看用計的數量,而要重視用計的質量。

【原文】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註解】

敵方將帥多,兵力廣,不能力敵。應該運用計策使敵方互相牽制,消除其優勢。將帥巧妙地運用此計,克敵制勝,就如同有上天護佑一樣。

【典型戰例】赤壁之戰

赤壁大戰時,周瑜巧用反間,讓曹操誤殺了熟悉水戰的蔡瑁、張允,又讓龐統向曹操獻上鎖船之計,又用苦肉計讓黃蓋詐降。三計連環,打得曹操大敗而逃。

三十六計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釋義】

走為上計指的是戰爭中看到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時就逃走,也謂遇到強敵或陷於困境時,以離開迴避為最好的策略。

【原文】

全師避敵。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註解】

全軍退卻,避開強敵。軍隊在左邊紮營,沒有危險,並沒有違背行軍常道。

【典型戰例】

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盛,楚將子玉率師攻晉。楚國還脅迫陳、蔡、鄭、許四個小國出兵,配合楚軍作戰。子玉率部浩浩蕩蕩向曹國進發,此時,晉國剛攻打下曹國,晉文公聞訊,分析了形勢。他對這次戰爭的勝敗沒有把握,楚強晉弱,其勢洶洶,他決定暫時後退,避其鋒芒。對外假意說道:「當年我被迫逃亡,楚國先君對我以禮相待。我曾與他有約定,將來如我返回晉國,願意兩國修好。如果迫不得已,兩國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現在,子玉伐我,我當實行諾言,先退三舍。」於是,晉文公率軍撤退九十裡,已到晉國邊界城濮,仗著臨黃河,靠太行山,伏擊楚軍,使子玉大敗而歸。

相關焦點

  • 「36計導讀」3-6:敗戰計:苟,是一種策略
    敗戰計共有以下六條計謀:計辭:處於敗軍態勢之計謀,潛龍勿用。我們先要明白一個道理:敗戰計不是戰敗以後用的計謀。前面我們講了【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這五套計謀所處的戰爭形態不一,局勢也沒這麼拉垮的時候,但是三十六計任然告訴我們,苟住,先玩陰的。現在成了小受,咳,處於戰略弱勢地位了,如果不想死的很難看,所以建議你還是直接猥瑣發育,穩住別浪。好好種田,謀求發展。
  • 三十六計:連環計
    三十六計:連環計 中國日報網 2020-12-03 15:30 分享到微信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原文: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譯文:敵方兵力強大,不能硬拼,應當運用謀略,使其自相牽制,藉此削弱敵方的力量。將帥巧妙指揮,用兵如神,必能獲勝。
  • 《三十六計》01 瞞天過海
    -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 一分鐘記憶三十六計之後18計
    上篇關於記憶的文章《1分鐘能記住三十六計?掌握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引起大家極大的反響,不少讀者私信我,表示期待剩下的18計,感謝的大家的信任,我寫文章的初衷就是為了綿薄之力能給大家帶來哪怕一點點幫助。上篇文章既然有了一定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帶來後18計的記憶方法。
  • 《新解三十六計》20:美人計(上)
    本節目主要內容:美人計是《新解三十六計》中第6計,敗戰計中的第一計。
  • 《三十六計》僅剩一計是原版,其餘三十五計均為後人「山寨」
    「三十六計」的計名大多是一些四字成語,有人為了方便記憶,編出來一首易於背誦的口訣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該詩的作者已不可考,全詩除「檀公策」三字外,每字中都包含了三十六計中的一計,具體來說是這樣的:(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乘火打(劫)、關門捉(賊)、渾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裡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度陳倉、(走)為上計、假
  • ——美術之「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他將高深的社會知識、理論知識融入到兒童美術教育的現狀中,使之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從而更適合於學習與傳播。「跟著龍老師學畫!」系列專題,通過兵法中的「三十六計」,為小朋友們講解美術中的各種知識,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陪伴在小朋友身邊!很多人喜歡美術,可是又覺得美術很神秘。「我沒有天賦……」「我天生就不是畫畫的料……」這是最常聽到的。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五計:連環計,曹丞相被算計得好慘
    連環計如何理解#連環計本是元雜劇名,演繹漢末董卓專權,王允讓貂蟬施展美人計與呂布,後又獻給董卓,施展離間計,致使呂布殺死董卓的故事。連環計戰例:龐統連環計赤壁火燒曹操赤壁之戰的時候,因為曹操一方的士卒大都來自北方,對水戰不熟悉,而且蔡瑁、張允兩個懂得訓練水軍的也被周瑜的反間計所殺
  • 【詩趣】巧記三十六計詩
    傳說「三十六計」是南北朝時檀公(道濟)所創。「三十六計」中除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為三字外,其餘都是四個字,很不容易記住。元代一隱士,自名檀公,經過鑽研,從每計中取一個字,按順序組成了一首詩,背會了詩,「三十六計」也就記住了。
  • 《三十六計》之美人計:面對敵人的「糖衣炮彈」,需時刻保持警惕
    俗話說得好,「愛美之心人皆與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試問哪個人不對樣貌生得好女子心生好感。在《三十六計》中除去經常被人們提起的「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之外,還有其他被眾人津津樂道的「美人計」、「空城計」等等。
  • 《三十六計》第四計-以逸待勞-一個企鵝學會了可以稱霸全球的計謀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和平年代更多的人把它運用與商戰,是不可多得的權謀策略。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劉備為何能成為大漢皇叔,建立蜀漢?
    計策理解走為上計為三十六計的最後一計,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父子唯應急走耳。」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時候,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戰略性撤退,或者直白點說「逃跑「。——《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譯文:全軍撤退躲避敵人,用退讓的辦法避開強敵的威脅並沒有過錯,這也是用兵的常規操作。當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的時候,己方處於下風,而且也沒有其它以少勝多的計策可用,那麼這時候選擇戰略性撤退才是明智的。
  • 三十六計之連環計,麥克阿瑟智奪萊城
    連環計,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敗戰計第五計。「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這是《三十六計》一書中對連環計的描述。這句話的意思是:「敵人兵多將廣,不可與之硬拼,應設法使他們自相牽之,以削弱他們的勢力。
  • 36計的成名之路
    三十六計中有一些計謀理論源出自《孫子兵法》,比如以逸待勞(《孫子·軍爭篇》說:「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所以也有人說36計是孫武所著。千百年以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句話已經成為俗語,老嫗都能隨口一說。
  • 三十六計勝戰計之借刀殺人
    今天我們來說說勝戰計中的借刀殺人。三十六計勝戰計之瞞天過海三十六計勝戰計之圍魏救趙所謂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周瑜隨即定下「借刀殺人」之計,假裝與蔡瑁張允有書信來往,且相互勾結。在與蔣幹醉臥同榻之時,讓蔣幹盜去偽裝的書信。蔣幹拿了書信趕緊逃往江北曹操處。曹操大怒,馬上斬首蔡瑁張允。周瑜借刀殺人,也成為曹操赤壁大敗的重要因素。蜀將關羽圍困魏地樊城、襄陽,曹操驚慌,想遷都避開關羽的威脅。司馬懿和蔣濟力勸曹操,說劉備,孫權表面上是親戚,骨子裡是疏遠的。
  • 《三十六計》圖文並茂完整版!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 三十六計很多人只記得走為上計,卻忽略了孫臏最高明的一計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句話早就流膾人口,也早就成為一句俗語,被各種生活化了。但其實很多人都不曉得剩下的三十五計是什麼?就算曉得零星幾個譬如風吹草動、李代桃僵,而且都是很常見的詞語或成語,但很少有人曉得是三十五計中的。固然走為上計這句頗為知名,但孫臏的三十六計中,最高明的一計卻被眾人遺漏。
  •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希望大家喜歡。本計是對《孫子兵法》中虛實原則的另一種運用。假戲真做,真戲假做,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使敵人難以了解我方的實力和真實意圖,從而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出奇制勝。本計計語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道德經》第40章:「天下萬物,無生於有,有生於無。」
  • 黎女士的「連環計」被破,跌落谷底,同時還帶壞了這所985的名譽
    讀過《三十六計》的都知道有一計叫做,連環計。這是《三十六計》的第三十五計,也是威力最大的計策之一。今日小編給大家帶來一場現實版的連環計。黎女士歸國,千裡投毒獻上「連環計」事件的起因要從北京市的一則通告說起。3月13日,北京市報告1例從美國輸入的確診病例,黎某,女,37歲,長期定居美國麻薩諸塞州。這看似很簡單的一起通告,實則隱藏著「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