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勝戰計之借刀殺人

2020-12-15 歷史有趣壇

今天我們來說說勝戰計中的借刀殺人

三十六計勝戰計之瞞天過海三十六計勝戰計之圍魏救趙

所謂借刀殺人,是指在對付敵人的時候,自己不動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擊敵人,用以保存自己的實力;或者,巧妙地利用敵人的內部矛盾,使其自相殘殺,以達到致敵於死地的目的。

春秋時期,鄭桓公襲擊鄶國之前,先打聽了鄶國有哪些有本領的文臣武將,開列名單,宣布打下鄶國,將分別給他們封官爵,把鄶國的土地送給他們。並煞有介事地在城處設祭壇,把名單埋於壇下,對天盟誓。

鄶國國君一聽到這個消息,怒不可遏,責怪臣於叛變,把名單上的賢臣良將全部殺了。結果當然是鄭國輕而易舉滅了鄶國。

這個計謀在中國歷史上運用的非常廣泛,而且屢試不爽。在《三國演義》裡就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場景。

曹操取得官渡勝利後,一鼓作氣收復河北等地,袁氏兄弟逃到遼東。曹操料想如果自己不去攻遼東,那麼公孫康與袁氏,心懷鬼胎,必定內鬥;去攻那麼就會間接促成他們齊心。曹操按兵不動,果然他們狗咬狗,打起來了。不費吹灰之力剿滅袁氏殘部,使遼東誠服。

赤壁戰場上,曹操的的水師提督是蔡瑁張允,訓練北方軍隊。頗受東吳大都督周瑜忌憚,正巧蔣幹來訪。蔣幹作為曹操的人,來意不言而明。周瑜隨即定下「借刀殺人」之計,假裝與蔡瑁張允有書信來往,且相互勾結。在與蔣幹醉臥同榻之時,讓蔣幹盜去偽裝的書信。蔣幹拿了書信趕緊逃往江北曹操處。曹操大怒,馬上斬首蔡瑁張允。周瑜借刀殺人,也成為曹操赤壁大敗的重要因素。

蜀將關羽圍困魏地樊城、襄陽,曹操驚慌,想遷都避開關羽的威脅。司馬懿和蔣濟力勸曹操,說劉備,孫權表面上是親戚,骨子裡是疏遠的。關羽得意,孫權肯定不願意。可以派人勸孫權攻擊關羽的後方,並答應把江南地方分給孫權。曹操用了他們的計謀,結果呂蒙白衣渡江,關羽終於兵敗麥城。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蘇聯有一位才華橫溢、戰功卓著的將軍,名叫託哈傑斯基。1936年,史達林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整肅"運動,託哈傑斯基也被列為"整肅"對象。德國軍方得知這個消息,如獲至寶:如果象託哈傑斯基這樣的將軍被除掉,對德國是非常有益的。

於是,德國元首希特勒秘密下令:由德國情報部門暗中捏造託哈傑斯基背叛蘇聯的證據,以此陷害於他。德情報人員著手假造託哈傑斯基與其夥伴,同德國將軍們私下交往密切,捏造了許多來往信件;以及託哈傑斯基一夥出賣給德軍大量的軍事情報、所獲報酬、德國情報部門給託哈傑斯基的信件影印本等,所有假證據顯得天衣無縫。不久,蘇聯以三百萬盧布購買了此情報,並據此迅即逮捕了託哈傑斯基等相關將軍八人。由於有大量、確鑿的"證據"在手,他們沒有任何辯解的餘地,他們很快被處死。

德國為了自身的戰略,無端捏造偽證,"借 "蘇聯自己人的手,除掉了心腹之患,其計謀可謂周密、徹底。這也是外國人運用"借刀殺人"最成功的事例之一。

明末,袁崇煥多次抵抗清軍在山海關。還造成努爾哈赤受傷身死。屢屢打敗皇太極。

這一次皇太極再次攻打明朝。崇禎三年,他為避開袁崇煥守地,由內蒙越長城,攻山海關的後方,氣勢洶洶,長驅而入。袁崇煥聞報,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滿兵早三天抵達京城的廣渠門外,作好迎敵準備。滿兵剛到,即遭迎頭痛擊,滿兵先鋒巴添狼狽而逃。

皇太極視袁崇煥為從未有過的勁敵,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皇太極為了除掉袁崇煥,絞盡腦汁,定下借刀殺人之計,他深知崇禎帝猜忌心特重,難以容人。於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賄賂明廷的宦官,向崇禎告密,說袁崇煥已和滿洲訂下密約,故此滿兵才有可能深入內地。崇禎勃然大怒,將袁崇煥下獄問罪,並不顧將士吏民的請求,將袁崇煥斬首,而且是凌遲處死,割滿3000刀。皇太極借崇禎之刀,除掉心腹之患,從此肆無忌憚,再也沒有遇到袁崇煥這樣的勁敵了。這也是中原王朝受到最可惜的借刀殺人計謀。

此計多是封建官僚之間爾虞我詐、相互利用的一種政治權術。用在軍事上,主要體現在善於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於利用或者製造敵人內部的矛盾,達到取勝的目的。學會識別這一計謀.可以防止上大當,吃大虧。

相關焦點

  • 借刀殺人之計:君子不屑,但不得不防!
    且看銘說財富三十六計。三十六計之三:借刀殺人原文:敵已明,友示定,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推演。意思是說:在敵方情況已經明確,友軍態度尚未穩定時,應引導友軍與敵人拼殺,不必自己出兵攻打,以保存實力。這就是根據《易經。
  • 《三十六計》第四計-以逸待勞-一個企鵝學會了可以稱霸全球的計謀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和平年代更多的人把它運用與商戰,是不可多得的權謀策略。
  • 《新解三十六計》20:美人計(上)
    本節目主要內容:美人計是《新解三十六計》中第6計,敗戰計中的第一計。
  • 36計的成名之路
    然而,妙就妙在,36計的內容不但經得起推敲,還成了經典之作。那麼它怎麼做到的呢?樹上開花:看過36計的人都知道,36計每一計都有一條計辭,是對計謀的注釋。但是計辭就那麼一兩句話,有點單薄。借刀殺人:1941年36計手抄本在陝西邠州(今陝西省彬縣)某書攤發現,抄本前部為「養生之談」,而末尾附抄「三十六計」。同年,成都新華印書廠根據手抄本發行土紙本。是後來36計通行本的首版。然而此本流傳不廣。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原文: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  譯文:敵方兵力強大,不能硬拼,應當運用謀略,使其自相牽制,藉此削弱敵方的力量。將帥巧妙指揮,用兵如神,必能獲勝。
  • 三十六計在《明日之後》中的應用,「美人計」把人變成了小傻瓜!
    明日之後是一款末日生存遊戲,古代三十六計在《明日之後》中的應用非常廣泛,下面龍百萬就和小夥伴們聊一聊:《明日之後》遊戲中最賤的五個戰術(來自於三十六計)。NO5:渾水摸魚場景:白樹高地真滴冷啊,幸好我早早準備了一件回血甲,嘎嘎嘎---嗯?前面有一個寶箱,寶箱旁邊有三個喪屍,怎麼開寶箱呢?
  • 《三十六計》01 瞞天過海
    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 三十六計 《書劍恩仇錄》計中計以一敵百
    三十六計,數中有術。數目裡包含著策略。《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的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計計精妙。熱血武俠網遊《書劍恩仇錄》深諳此書,其中妙計時有上演。《三十六計》共六套,其中「勝戰計」為處於絕對優勢地位時所用之計。「君御臣、大國御小國之術也。
  • 《三十六計》第三計-借刀殺人&第四計-以逸待勞
    接下來為大家帶來的是兵法《三十六計齊軍中吳軍誘敵之計,陷於重圍,齊師大敗,主帥國書及幾員大將死於亂軍之中。齊國只得請罪求和。夫差大獲全勝之後,驕狂自傲,立即移師攻打晉國。晉國因早有準備,擊退吳軍。子貢充分利用齊、吳、越、晉四國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吳國之刀」,擊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的威風。魯國損失微小,卻能從危難中得以解脫。以逸待勞:等敵人勞師動眾、疲於奔命、彼竭我盈之後待機而動。
  • 【詩趣】巧記三十六計詩
    傳說「三十六計」是南北朝時檀公(道濟)所創。「三十六計」中除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為三字外,其餘都是四個字,很不容易記住。元代一隱士,自名檀公,經過鑽研,從每計中取一個字,按順序組成了一首詩,背會了詩,「三十六計」也就記住了。
  • 三十六計之「敗戰計」——連環計與走為上計
    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連環計【釋義】連環計是一計累敵,一計攻敵,兩計扣用。兩個以上的計策連用稱連環計,有時並不見得要看用計的數量,而要重視用計的質量。將帥巧妙地運用此計,克敵制勝,就如同有上天護佑一樣。【典型戰例】赤壁之戰赤壁大戰時,周瑜巧用反間,讓曹操誤殺了熟悉水戰的蔡瑁、張允,又讓龐統向曹操獻上鎖船之計,又用苦肉計讓黃蓋詐降。三計連環,打得曹操大敗而逃。
  • 馬曉春《三十六計與圍棋》|第三計 借刀殺人
    記錄你的圍棋人生】[借刀殺人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誠心,就會有大的吉利,沒有錯失,合於正道,這樣行事就可一切如意。又有《象》損卦:「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意指「損」與「益」的轉化關係,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
  • 用數字樁快速記憶三十六計:第一計至第十二計
    即直接將數字1—36作為樁子,按順序與三十六計相對應。2、通過數字樁,自由想像,用小故事將36計呈現出來。說明下面的內容是以圖片的形式展示的,有圖片、聯想內容,還有拼音注音,這是因為當初是為幼兒準備的(PPT)。配圖、聯想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再編排。
  • 三十六計之連環計,麥克阿瑟智奪萊城
    連環計,三十六計第三十五計,敗戰計第五計。「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在師中吉,承天寵也。」這是《三十六計》一書中對連環計的描述。這句話的意思是:「敵人兵多將廣,不可與之硬拼,應設法使他們自相牽之,以削弱他們的勢力。
  •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圖文完整版
    第一套:勝戰計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一計:瞞天過海備周而意怠,常見則不疑,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太陽,太陰。譯:認為準備萬分周到,就容易鬆勁;平時看慣了的,就往往不在懷疑了,秘計隱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開的形式相排斥。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
  • 《三十六計》全套英文表達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Thirty-Six Stratagems)乃兵家之經典著作。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是漢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古人學好三十六計,帶兵打勝券在握。而三十六計在外國也極受歡迎……那麼我們就一起看看三十六計的英文表達吧!第一套 勝戰計Chapter 1: Winning Stratagems
  • 三十六計小故事(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
    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禁愕然,目之所及皆是茫茫海水,原來大軍已經航行在大海之上了。這正是薛仁貴策劃的「瞞天過海」之計。唐軍徵東,軍隊的士氣是決定戰爭勝負的最大因素。如果士兵因渡海不適應,導致心驚膽顫和體力下降。那麼,不用敵人攻擊,整個部隊的戰鬥力也就喪失的差不多了。二、圍魏救趙公元前355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攻打趙國都城邯鄲。
  • 三十六計:連環計
    三十六計:連環計 中國日報網 2020-12-03 15:30 分享到微信
  • 乾貨分享:1分鐘記住三十六計,掌握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倒背如流
    《三十六計》大家都聽說過,如果要你說出有哪三十六計估計能答上來的人就不多了!怎樣才能毫不費力地記住三十六計呢?凡事都有方法,有人說就算記住了三十六計又有什麼用呢?考試又不考。下面就跟著小奇老師踏上神奇的記憶之旅吧。第1計:瞞天過海 1=獨木舟有一個人坐在獨木舟上划船,瞞著天偷偷過了海。
  • 人生處處如戰場,首先要學會識破對方,三十六計全譯圖文版
    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首先,《三十六計》一分為二,將戰爭分為處於優勢和處於劣勢兩種情況,接著在每種情況再按強中弱三個等級,分別分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和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六大類別,這之後在每個類別再分別演變出六個具體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