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在西線的首次反擊,讓義大利聞風喪膽的西西里島登陸戰

2021-01-15 騰訊網

由於盟軍還沒有準備好從法國登陸和德國決戰,於是選擇從盟軍佔據絕對優勢的北非戰場開始入手,從這裡登陸義大利在德軍的南部打開一道口子。最終盟軍以絕對的優勢兵力將法西斯領袖墨索裡尼打倒下臺,可是值得思考的是這場規模空前浩大的戰役表面上是以盟軍的勝利告終,但是由於登陸作戰經驗太少並沒有達到預先估計的戰果,使得軸心國的有生力量最終得以撤退。

一、登陸作戰的背景

要知道盟軍為何會選擇從西西里島登陸,我們需要先介紹一下西西里島的情況。這座屬於義大利的島嶼是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島嶼,島嶼面積25700平方公裡整體形似一個三角形,整個島嶼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居多,並且有著高大的火山山脈作為屏障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天然堡壘。並且這座島的周圍都有天然的良港可以讓艦隊駐紮,一旦盟軍拿下這座島嶼就可以憑此居高臨下對義大利全境發起攻勢。

當時正處於1943年軸心國全線開始處於劣勢之中,盟軍以美軍和英軍為首開始策劃登陸法國或者是地中海的南歐地區支援歐洲戰場。但由於種種原因盟軍最終還是將從法國登陸的事宜推遲第二年,他們決定先用北非的優勢兵力登陸西西里島試試水,為諾曼第登陸攢一些經驗。一旦西西里島被拿下軸心國的海上力量相當於幾乎被全滅(日本在太平洋上大敗已經快不行了)。

這個機會一開始美國是反對的,因為他們不清楚要在義大利糾纏多久,一旦被纏住就可能推遲諾曼第的登陸,原本都預備好的在法國的盟軍力量就要進行轉移這對戰況來說是不利的。但是出於這場戰役可以為諾曼第登陸戰積累寶貴的登陸經驗(之前並沒有針對陸地上的大規模登陸經驗),美國人還是同意了計劃並且派出了艾森豪將軍指揮作戰。

二、作戰計劃

這場戰役盟軍的組成部分有英國的一個集團軍、美國的一個集團軍、加拿大的一個步兵師團,因為英軍在北非戰場上作戰經驗豐富,於是這場戰役由英國人作為主要的指揮者。西西里島及其周邊區域有著四十多萬的義大利和德國的軍隊(以義大利為主德軍只佔了十分之一),他們的兵力雖然多但是裝甲機動部隊和空軍卻少得可憐,只有四十多輛坦克和二百多架飛機。

早在1943年年初的時候,英國和美國就決定要在攻下突尼西亞之後就登陸西西里島。在經過長達半年的準備之後,英美聯軍在北非的港口處集結完了全部的軍隊大約有48萬人,四千架飛機和各類用於登陸作戰的船隻。他們計劃將戰場分割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東南戰場和西南戰場分別由蒙哥馬利和巴頓兩名大將指揮。

在戰役開始之前盟軍還玩了一手陰的,將假情報傳遞給了德軍(這一點很多以這場戰爭為題的影視作品也大力渲染了),一向自詡聰明的希特勒相信了這份假情報將軸心國軍隊的主力都調到了撒丁島、希臘一線防禦盟軍的攻勢,這也是這場戰役軸心國失敗的很大原因。西西里島的防線變得空虛,只有區區九個義大利的師團和兩個德軍的使團總共有二十五萬多人駐守,指揮權甚至交給了義大利的將領古佐尼。

三、登陸作戰開始

時間來到了當年的六月十一日,盟軍開始了針對西西里島的攻勢。他們首先登陸了在北非和西西里島之間的關節區域班泰雷利亞島,取得大勝俘虜了德意聯軍的一萬多人,盟軍憑藉優勢兵力使得其他附近島嶼的義大利軍隊欣然的投降了。戰爭形勢一片大好盟軍在取得落腳點之後開始動用全部的空軍力量轟炸西西里島,島上的機場和軍用設施以及軍營被炸的灰飛煙滅。

轟炸不分白夜的持續的三周,到了七月一日盟軍的空軍英勇作戰,擊潰了軸心國空軍他們只能被迫後撤,西西里島周圍的制空權盡數落到了盟軍手中。在取得制空權之後盟軍的海上力量便開始發威了,無數大型艦船從北非的港口開往戰鬥區域,九號的時候盟軍到達預定戰鬥區域。當時馬爾他島附近狂風暴雨,軸心國軍隊理所當然的以為今晚盟軍必然不會有行動於是放鬆了警惕,盟軍奇妙的利於了這個心理,頂著大浪讓運輸兵員的飛機飛往西西里島。

到了第二天的凌晨,盟軍成功的在西西里島的兩側登陸了。義大利士兵消極厭戰根本據沒有反抗就跑的跑降的降,終於在七月十一日在總指揮官的命令下義大利軍隊才開始了反擊,德國軍隊瘋狂救場一個機械化師帶著義大利軍隊前去阻擊盟軍,甚至一度要將盟軍趕到了海裡,但是畢竟兵力不足最終還是在損兵折將的情況下被迫撤離了灘頭地區。在這一次反擊失敗之後,軸心國的軍隊就失去了最後的機會,他們只求能儘可能多的撤退到安全地帶保住這些兵力。

德國和義大利的軍隊只能選擇拖延到足夠的撤退時間,帶著活下去的信念抵禦著盟軍。再看盟軍這邊他們這甚至都開始搶功了,美軍英軍開始比誰立的功勞大(這也就是這片戰場上德軍的數量佔少數,要不然盟軍不可能囂張的)德軍為了讓軍隊儘可能多的撤退,他們和盟軍殊死搏鬥,並且邊打邊走最終十一萬聯軍經過了七天的時間,在八月十日終於撤退到了義大利本土。

結語

這場戰鬥盟軍共傷亡14410人,軸心國軍隊傷亡兩萬多人但被俘的人達到了十三萬之巨(投降的主要是義大利軍隊),這場戰役由於盟軍的爭功和指揮不到位、行動不夠堅決,使得大批的德軍撤退到了義大利本土(德軍才是他們真正想消滅的,義大利軍隊根本不重要)。但他們還是憑藉此戰讓法西斯首腦墨索裡尼下臺,使得義大利退出軸心國陣營,並且同時也間接導致了德國庫爾斯克戰役的失敗。

參考文獻:《二戰風雲》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登陸,盟軍在諾曼第之前進行的登陸戰可謂千奇百怪
    1944年6月6日,數萬名盟軍士兵乘坐艦船、飛機或滑翔機開始橫渡海峽,目標就是對面的法國海岸。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諾曼第戰役,二戰中一場至關重要的行動,到不能說是一氣呵成,但起碼是一場勝利的登陸行動,而且是歷史上最大的一場登陸行動。它的成功開闢了西線戰場,並為盟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而在這之前,盟軍的登陸行動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 歷史上的今天:二戰最大規模登陸戰 美英軍隊攻佔西西里島
    入侵西西里島的軍事行動主要由美國、英國及加拿大兩棲及空中力量實施,以從軸心國(德國及義大利)手中奪取該島。圖為1943年6月20日,在義大利西西里戰役開始前,一艘登陸艇在西非某港口等待進攻。1943年9月14日,當同盟國軍隊準備進攻義大利西西里島巴勒莫港時,正在裝載士兵和裝備的軍艦,氣球被用來阻擋敵人偵察機的視線。
  • 西西里島上的義大利士兵想投降,為什麼不敢投降?沒有「投降證」
    不過,他並沒有按照自己所強調的那樣,登島部隊以閃電式的速度向北推進。 而是靜靜地一邊等待更多的物資裝備,一邊等待著對手的反撲。很快,第8集團軍就被德軍拖住了。不管怎麼說,盟軍順利登上西西里島並建立了灘頭陣地,這不僅依賴於戰役發起的突然性,讓對手措手不及,更得益於義大利軍隊的不抵抗。
  • 義大利投降後,盟軍為何不從義大利進攻德國?都怪反應太慢
    盟軍登陸西西里島後不久,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裡尼便被義大利國王關入了監獄,這宣告了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滅亡,新上任的義大利首相巴多格裡奧元帥已經開始和同盟國展開秘密的談判,商討退出戰爭的事宜。
  • (二戰登陸戰介紹)義大利半島登陸作戰
    會議確定,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後,將實施 一切必要行動,徹底擊敗義大利。據此,地中海地區的盟軍在佔領西西里島後,於1943年9月初發起攻義大利本土的戰役,至年底暫告停止。此役,盟軍雖然攻佔了義大利南部地區,奪取了一些重要港口和機場,但也為此付出了沉燻的代價。
  • 這場戰役是最慘烈的登陸戰,傷亡比諾曼第還高,盟軍幾乎被全殲
    導語:這場戰役是最慘烈的登陸戰,傷亡比諾曼第還高,盟軍幾乎被全殲如果說哪場戰役是二戰時最慘烈的登陸戰?大多數人肯定會想到的是諾曼第登陸戰,這場戰役可以說是從古至今規模最大的登陸戰,但是卻不是最慘烈的。二戰時,有這樣一場戰役被稱為最慘烈的登陸戰,傷亡比諾曼第還要高,那就是安齊奧戰役。相比起諾曼第戰役來說,這場戰役並不是那麼的被人們所熟知。在戰爭的初期,盟軍為了減少損失,並且還能佔領義大利,於是制定了一個代號叫做「鵝卵石」的登陸戰計劃。盟軍想用兩個師的兵力在一個名叫安齊奧鎮的港口進行登陸作戰。
  • 西西里島的德、意聯軍,憑什麼6天7夜撤離11萬人?盟軍只關心賽跑
    作為盟軍總司令的艾森豪,希望在下一場戰役中,美軍也能獲得一次屬於自己的勝利,來確定美國的地位。 這就是西西里島戰役,它是盟軍二戰中最大規模登陸行動之一,不僅獲取了進攻義大利的跳板,而且在政治上促使了義大利的投降。但德意聯軍安全撤走11萬人和1萬多輛各種車輛,說明了這場勝利隱藏著失敗,這是如何造成的呢?
  • 盟軍在地中海的反攻,撲向軸心國的哈士奇,如何奪下西西里島?
    可以說,如果這麼一支強大的作戰力量還拿不下西西里島,那麼盟軍的指揮層就可以找塊豆腐拍死自己了。可以說整個盟軍已經磨刀霍霍,計劃直撲西西里島而去了……如同奔跑的哈士奇。(不要懷疑,因為這場戰鬥裡的英美軍隊,真的如同撒歡的哈士奇) 二、目標西西里島 針對西西里島的進攻,首先要奪下西西里島與突尼西亞之間的泰雷利亞島,這是西西里島和義大利本土的聯繫中轉,也是義大利海軍和空軍的基地所在。
  • 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當地人的度假勝地,充滿著浪漫的氣息
    位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是當地人的度假勝地,這裡充滿著浪漫的氣息,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吧。西西里島位於義大利的南部,它可以說是地中海上的一顆璀璨而又閃亮的明珠。島上的一些自然風景,不僅擁有地中海特有的美景,並且這裡歷史也是非常的悠久,而且人文也是非常的深厚。當地人表示,多種古老的文明,都是在這裡進行交匯互融的。甚至有很多愛旅遊的小夥伴表示,如果不去西西里島,就相當於你沒有去過義大利了。畢竟你在西西里島,是可以找到義大利美麗的源頭的。
  • 杜鋼建:義大利西西里火山與西西里早期族群
    在西西里島先後重點考察了巴勒莫Palemo市義大利國家考古博物館、阿格裡真道Agrigento市義大利國家考古博物館和敘拉古Siracusa市義大利國家考古博物館,以及卡塔尼亞市古城區的歷史建築等。西西里島是上古華夏族群移民義大利地區的較早登陸點。西西里島東部敘拉古地區考古發掘的文物表明,早在公元前4000年先夏時期華夏族群已經移民西西里。
  • 西西里島戰役,義大利投降的導火索,屍體上的假情報騙過希特勒
    如今的西西里島風景秀麗,是一處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二戰時期西西里島被盟軍定為進攻義大利的墊腳石,盟軍當年登陸西西里島之後,打開了進攻義大利的大門,隨後一路挺進直接導致了軸心國的破碎,也將墨索裡尼逼下了臺。
  • 二戰中最莫名其妙的登陸戰,守島的僅有3隻軍犬,美軍卻損失320人
    在二戰中,最能稱為人肉絞肉機式的戰爭方式無疑是登陸戰。其戰場位置固定,防守方能依靠地形和防禦工事穩固進行防禦攻擊,進攻方能雖然登陸後後無退路,擠在灘頭毫無掩護,卻可以依靠後方的大口徑艦炮與艦載機對地方灘頭的固定火力點進行攻擊。可以說,登陸戰雙方都有優勢,但又都相互抵消,形成了一種——血腥的拉鋸戰,拼的就是人數與武器數。
  • 從義大利美麗之源-西西里島 探尋卡羅德鋼琴的浪漫之謎
    西西里島,素有義大利的美麗之源之稱。當代文豪歌德18世紀來到此地時曾感慨地說:「沒有西西里,義大利就沒有靈魂。只有在西西里才能找到打開其餘大門的鑰匙。」被稱為「義大利兩大原產鋼琴之一」的 卡羅德鋼琴,便是在西西里島的對岸城市-科森紮起源,今天,我們一起來揭秘它的浪漫之謎。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諾曼第登陸戰
    隆美爾在突尼西亞戰役後曾一度失寵,在義大利北部擔任了一段職務,這次被重新啟用擔任西線的b集團軍群司令。 從英國多佛港到法國加萊港僅32公裡,隆美爾與他的直接上司德國西線總司令倫斯德元帥都認為盟軍將在加萊登陸。但事實上,「霸王計劃」卻把登陸點定在諾曼第,這裡的海峽雖寬100公裡以上,但沿海地勢開闊便於大部隊展開行動。 為了加強德軍的錯覺,盟軍展開了欺騙行動。盟軍電臺不斷向加萊方向假設的地下抵抗組織發布命令,提出策應盟軍登陸的種種要求。
  • 掘壕據守:淺談二戰德軍在義大利戰場上的防禦工事
    義大利亞平寧山脈對德軍防禦工事的影響北非戰役結束後,盟軍決定登陸義大利半島進一步擴大在地中海的優勢。但是義大利的地形可跟北非不一樣,北非地形較為平坦,而義大利則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多意味著利於防禦作戰,有很多可以利用的天然的防禦工事,要想攻克這麼個地方也意味的戰爭的慘烈。盟軍在義大利登陸的時間要比西線的諾曼第登陸早了快一年,但是當西線的盟軍攻入德國並且距離柏林不遠的時候,義大利都沒被盟軍攻克,最後還是駐防在這裡的德軍投降,盟軍才算拿下義大利,可見義大利戰場上的德軍防禦工事非常的難啃。
  • 遊走於義大利西西里島 柯達Z981長焦實測
    這片義大利的美麗之源,在盛夏呈現出收穫之美。金色的麥田連綿起伏一直延伸至遠方,臨海的平原上是大片的葡萄園與橄欖莊園,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豔陽下的西西里島,置身其中,空氣中似乎飄著豐收後各種農作物以及葡萄酒的香味。去熱情的西西里島旅行,自然需要一臺好的相機記錄當地的人文風情,柯達最新的Z981長焦相機成為此行唯一的選擇,也讓我充分領略這款機器的魅力所在。
  • 二戰歐洲戰場,盟軍與蘇軍開創聯合作戰模式,歷史功績載入史冊
    在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以前,西線的戰爭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當法國戰役結束,德軍將英國遠徵軍趕到敦刻爾克大海上時,西線戰事就算基本平息了。所不同的是,英國與德國的空中纏鬥以及海上的護航行動卻成為了西線戰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由此說盟軍登陸諾曼第是沒有什麼作用也是不正確的。
  • 義大利旅遊:去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的西西里島,看不一樣的世界!
    義大利旅遊:去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的西西里島,看不一樣的世界!說到西西里,事實上,許多人會想到兩部電影,一部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另一部是教父,兩部完全不同的電影。儘管許多年後,一些經典電影一貫被人們浮光掠影。
  • 「教父」傳奇|西西里黑手黨的最大危機與再次崛起
    這不僅預示著新時代即將到來,也暗示著西西里黑手黨的崛起與盟軍密不可分。MAFIA是義大利語口號「MORTE ALLA FRANCIA ITLIA ANELA」的首字母組合,這句口號的意思是「殺掉法國人是義大利的呼聲」。自13世紀初法國的安茹王朝徵服西西里島,西西里當地就出現了很多反對法國人的秘密會社,MAFIA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