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投降後,盟軍為何不從義大利進攻德國?都怪反應太慢

2020-12-10 騰訊網

盟軍登陸西西里島後不久,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裡尼便被義大利國王關入了監獄,這宣告了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滅亡,新上任的義大利首相巴多格裡奧元帥已經開始和同盟國展開秘密的談判,商討退出戰爭的事宜。當時在義大利只有2個德國師,是根本不可能和上百萬的義大利軍隊抗衡的,但是盟軍的反應實在是太慢了,德軍迅速將13個師的兵力調入了義大利,佔領了義大利首都羅馬,並解除了大部分義大利軍隊的武裝,德軍已經全面接管義大利的防務,盟軍失去了一個迅速佔領義大利的機會。雖然不久義大利新政府宣布接受無條件投降,但是在軍事上已經無關緊要。

盟軍一開始確實是想利用義大利這個軸心國「柔軟的下腹部」來打破歐洲堡壘,畢竟在西線要面對精銳的德國國防軍,而在地中海則大部分都是戰鬥力較差的義大利軍隊,德軍只佔非常小的一部分。盟軍預計登陸義大利本土後,義大利很有可能會退出戰爭,這樣盟軍就可以迅速從義大利攻入歐洲腹地,向西可進攻德國本土,向東可切斷東線德軍的後路,從而使東線德軍腹背受敵而迅速覆滅,東線德軍佔到德軍總兵力的半數以上,一旦被殲滅,德國也就必敗無疑了。盟軍的想法無疑是不錯的,而且義大利確實迅速的退出了戰爭,但是盟軍相應的軍事行動實在是太慢了,也太謹慎了,遲遲不願意向羅馬發起兩棲登陸或空降作戰,結果讓德軍捷足先登,重新控制了義大利。

義大利雖然也是歐洲大陸國家,但是其國土更像一個大型的島嶼,三面臨海,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而它的陸地則非常狹窄,山地河流眾多,這就在軍事上形成了鮮明的特點,陸戰上有利於防禦一方,正面寬度非常狹窄,而縱深很大,只需要少部分德軍就可構築起堅固的防線,而盟軍的兵力優勢卻發揮不出來,多餘的軍隊只能作為預備隊。但是由於三面靠海,使義大利很容易遭到海上的入侵,防禦一方的兩側實際上完全處於暴露中,容易被進攻方在其後方實施兩棲登陸而包圍,所以德軍雖然重建了義大利的陸地防禦,但是由於沒有制海權和制空權,仍舊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德軍無法阻止盟軍在其後方實施大規模的兩棲登陸。

盟軍儘管擁有上述的優勢,但是還是沒能迅速擊敗義大利境內的德軍,反而自身被德軍牢牢的牽制在那裡,進展緩慢又代價高昂。由於地形的限制,盟軍地面部隊的推進非常緩慢,其強大的炮兵和空中火力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實施的幾次兩棲登陸作戰也不理想,沒能迂迴殲滅德軍主力,失敗的原因首先在於迂迴距離太近,盟軍不願意在超出其陸上飛機掩護範圍外實施登陸,航空母艦的數量太少無法單獨擔負登陸作戰的掩護任務;其次盟軍登陸部隊的進取心也嚴重不足,不敢大膽的向縱深突擊,等到積蓄起足夠的進攻兵力後,德軍也相應的加強了防禦,並提前開始實施撤退,最終盟軍在義大利陷入了一場正面的進攻作戰,投入強大的海陸空三軍,僅飛機就超過3000架,但只牽制了德軍20幾個師的兵力,推進速度也非常緩慢,從義大利攻入德國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盟軍迫切需要開闢更寬廣的地面戰線來投入其龐大的陸軍,登陸西線已經迫在眉睫!

相關焦點

  • 在二戰中,義大利投降後,盟軍為什麼不從義大利進攻德國?
    他抱怨說,正是因為盟軍否決了他的從義大利進軍歐洲的建議,才造成了二戰後的局勢。由於蘇聯一家獨大的狀況,破壞了歐洲的政治平衡,造成了冷戰的結果。 盟軍預計登陸義大利本土後,義大利很有可能會退出戰爭,這樣盟軍就可以迅速從義大利攻入歐洲腹地,向西可進攻德國本土,向東可切斷東線德軍的後路,從而使東線德軍腹背受敵而迅速覆滅,東線德軍佔到德軍總兵力的半數以上
  • 為何盟軍不從義大利進攻德國,麻煩的減小不是便宜,而是劣勢
    義大利在二戰後期成為了德國最掉鏈子的盟友,且沒有之一,突然的投降真的是讓德國猝不及防。自打義大利主動投降之後,德軍在戰場上的優勢也瞬間不復存在,這有著盟友的原因,也有著納粹德軍自己的原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在義大利投降之後,英美盟軍第一次獲得了進攻歐洲大陸的機會,能夠成功的挫敗德軍。
  • 盟軍已攻入義大利,為何還要在法國諾曼第登陸?
    不過早在1943年,盟軍已經從南線攻入歐洲大陸,義大利甚至因此而投降,墨索裡尼已經被義大利人囚禁。如果英美軍隊從義大利方向再接再厲攻入德國本土的話,是否就不用大費周折開闢諾曼第戰場?阿爾卑斯山脈從東西方向上橫穿瑞士和奧地利,剛好把德國所處的中歐平原和義大利半島隔開,這樣的地形十分有利於防守,但對盟軍方面的機械化部隊來說就是噩夢般的存在。盟軍在登陸義大利之後也曾嘗試過向北推進,但還未等到觸及阿爾卑斯山的山腳,與日俱增的傷亡就已經讓盟軍統帥部望而卻步。
  • 二戰時義大利軍隊為何總想著投降?戰鬥力不弱,但卻不想上戰場
    是美國,蘇聯還是英國,難道是德國,都不是,而是被墨索裡尼統治的德國盟友義大利。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德國人曾這樣談起義大利,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就相當於德國增加了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與德國作對的話,那就相當於德國增加20個師的力量;但是和義大利結盟,德國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他們。
  • 盟軍在西線的首次反擊,讓義大利聞風喪膽的西西里島登陸戰
    由於盟軍還沒有準備好從法國登陸和德國決戰,於是選擇從盟軍佔據絕對優勢的北非戰場開始入手,從這裡登陸義大利在德軍的南部打開一道口子。 這個機會一開始美國是反對的,因為他們不清楚要在義大利糾纏多久,一旦被纏住就可能推遲諾曼第的登陸,原本都預備好的在法國的盟軍力量就要進行轉移這對戰況來說是不利的。
  • 二戰結束後,作為三大軸心國之一的義大利,為何沒有受到清算?
    眾所周知,義大利是二戰中三大軸心國之一。雖然在二戰中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但影響力可不小,畢竟其乃是法西斯的源頭。最先搞事情的就是義大利法西斯頭子墨索裡尼,希特勒都算是他的後輩。但是,二戰結束後,身為三大軸心國的義大利,卻沒有像德國和日本那樣,受到最嚴厲的懲罰。
  • 西西里島上的義大利士兵想投降,為什麼不敢投降?沒有「投降證」
    不管怎麼說,盟軍順利登上西西里島並建立了灘頭陣地,這不僅依賴於戰役發起的突然性,讓對手措手不及,更得益於義大利軍隊的不抵抗。 為配合登陸西西里島作戰,心理作戰處再次施展他們卓有成效的宣傳工作,通過宣傳單告訴義大利士兵,不要為德國做無謂的犧牲,不要做「替死鬼」,拿著宣傳單投降,安全可以得到充分保證。 讓人頭疼的是,宣傳單好做,如何大面積、準確地將宣傳單「發給」對手?是心理作戰處眼下最要緊的事情。
  • 不接受投降,那就打到接受我投降為止的義大利軍隊
    整個世界可以說都被戰火所籠罩,強大的德國軍隊,可以說在歐洲難逢敵手,「閃電戰」擊敗歐洲諸國,甚至蘇聯都喪失了大量的領土,但是強大的德國卻沒有一個好的幫手,義大利愚蠢行為在很多重大的戰役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讓處於危機中的盟軍多次轉危為安。是上天派來給德軍搗亂的,因此有網友戲稱,二戰中的義大利軍隊簡直就是來搞笑的。
  • 羅馬帝國所向披靡,義大利為啥打仗就不行?要麼投降要麼逃跑
    二戰是一場人類自我解救的戰爭,想起義大利在二戰時的種種表現,在現在看來不僅拙劣,甚至還十分可笑。它先是提出並建立了第1個反法西斯國家,在二戰後期又加入了反法西斯戰爭,和同盟國一起對抗德國。如此奇葩的國家,誰敢相信這是那個橫貫歐亞非大陸,坐擁500萬平方公裡的羅馬大帝國的後代呢?
  • 一戰時德國被義大利坑了,二戰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沒得選擇了
    其中同盟國主要成員是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國,協約國主要是英國、法國、沙俄三國。不過戰爭爆發之後,作為同盟國成員的義大利先是觀望不動,後來直接倒向協約國。可以說德國被義大利坑的很徹底。不過戰爭結束二十年後,二戰時德國仍舊和義大利結盟。很多人想不通,德國為何還要和義大利結盟,明明被坑了一次,為何不吸取教訓。1936年,德國和義大利結盟,建立柏林-羅馬軸心。
  • 二戰時期,義大利投降英國不接受,於是義大利氣急敗壞的打敗英國
    二戰時期,義大利投降英國不接受,於是義大利氣急敗壞的打敗英國 二戰時期,很多事情看起來很荒謬,比如這一個戰爭的開端,德國和日本以及義大利三個國家公然與世界作對挑動戰爭,如果說這樣的底氣是來源於他們工業革命的勝利,那麼憑藉先進技術瓜分世界能不能實現?於是他們就給我們證明了,沒有實現。
  • 義大利軍隊到底多搞笑?投降被拒,一怒之下將對方打得潰不成軍
    回顧二戰歷史,德國和日本無疑是這個戰場上最為瘋狂的國家,完全就是將世界各地當成一個軍事舞臺,盡情地展示著各自軍人殘忍的心性,還有猛烈的戰術進攻優勢。相較於日本和德國,軸心國義大利,跟他們完全就不是一個等級。
  • 1943年底義大利戰場上盟軍在南線安齊奧的僵局
    入侵義大利本土對英、美來說,所獲寥寥,頗令人失望。儘管義大利戰役牽制了德軍幾個師,盟軍從中又獲得了一些作戰經驗,但是,由於阿爾卑斯山的阻擋,就連奪取福賈的轟炸機基地的重要意義都被大大地降低了。同盟國發覺自己竟在一個次要戰場實施了一場規模很大、而戰略意義較小的陸戰。盟軍要取得更大的進展,就不得不在地形和氣候都十分有利於守方的情況下作戰。
  •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愛找「最愛投降」的義大利呢?
    在世界歷史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爭鬥,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涉及範圍領域最廣,提及二戰,人們很容易就想到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個帶頭的法西斯陣營。他們犯下了一些列罪行,當然最後也是落得一個失敗的下場。在戰爭失敗後,一般情況下,戰敗國和人們都會反思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自己的失敗,以後應該注意什麼。
  • 臨陣倒戈義大利:二戰
    不過不爽的不只有德國和奧地利,義大利同樣十分不爽,因為當初英法為了拉攏義大利而提出的那些條件,到了凡爾賽宮全都未能兌現,義大利總理奧蘭多氣氛之下,甚至中途退出了巴黎和會。德意兩國都對英法主導的凡爾賽體系不滿,便成為了後來雙方再次結成軍事同盟的基礎。
  • 二戰搞笑還屬義大利!投降後沒人受理,自己建戰俘營關進去
    導語:二戰搞笑還屬義大利!投降後沒人受理,自己建戰俘營關進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是侵略的一方,他們通過戰爭獲取大量的領土,實現自己的野心,而盟國則是反抗的一方,利用現有的手段阻擋敵人的進攻,從而瓦解掉法西斯的美夢,最後盟國做到了,軸心國沒有任何的翻盤機會,不過搞笑的是雙方都有一名豬隊友,瘋狂的拖後腿,每次打仗就好像是負重前行。
  • 西西里島戰役,義大利投降的導火索,屍體上的假情報騙過希特勒
    眾所周知哈士奇是令人又愛又恨的狗狗,但是在歷史上有一次哈士奇這個名稱的登場,成為了二戰義大利投降的關鍵原因,當然這裡的哈士奇不是狗狗,而是一次載入歷史的軍事行動。
  • 一直以為義大利人不能打是杜撰,直到看到這些才知道他們是不想打
    二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是讓後人非常回味的一段記憶,那時德國人摧枯拉朽的進攻,蘇聯人不服輸的頑強,中國人絕不言敗的信念,美國人財大氣粗的裝備以及日本人的「萬歲衝鋒」都讓人印象深刻。「同時義大利人對於打不過就投降、沒有撬槓無法打開子彈箱就投降、數千人向四名英軍士兵投降的場景也往往讓人大跌眼鏡。」一時之間義大利人無心戀戰的故事此起彼伏。不顧後來也有人認為這些故事都難免誇大其詞,杜撰的成分太多,因此義大利在戰場上也得到了一些客觀評價,不過看過這些老照片後才知道他們在戰場上還是很搞笑的,同時他們並不想打仗。
  • 【闢謠】二戰中被嚴重誤解的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
    知道一名義大利士兵在被打斷一條胳膊後,捆著炸藥包衝向衝上來的英國坦克嗎?隆美爾說過「德國士兵震驚世界,而義大利士兵震驚了德國士兵。」不信的話,可以看看隆美爾傳。所以義大利人經常給德軍幹髒活,卻被德粉羞辱。 謠言二:義大利抓到的俘虜每天都能吃豪華套餐……一個英軍飛行員被義大利抓獲,投入了俘虜集中營。當天晚上,他在監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常敗之師,軸心國裡屢戰屢敗的義大利軍隊
    一、一戰的創傷 義大利的起步和日本一樣都算得上是工業後興起的國家,這個國家在見風使舵這方面算得上老手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本來也是發起戰爭一方的同盟,但是眼看著戰爭朝著不利於他們本國利益的地方去了,義大利立刻拋棄了他們同盟的德國和奧匈帝國,轉而向英法兩國投去了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