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常敗之師,軸心國裡屢戰屢敗的義大利軍隊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軸心國成員由德國、日本和義大利組成。德國我們就不用多說了,在歐洲大陸上所向睥睨,那是差點統一歐洲的存在。日本呢?在太平洋戰場上和美軍交戰,甚至一開始還和蘇聯打了幾仗,戰鬥力還算說得過去。至於義大利呢,仿佛一直在拖德國的後腿一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一、一戰的創傷

義大利的起步和日本一樣都算得上是工業後興起的國家,這個國家在見風使舵這方面算得上老手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本來也是發起戰爭一方的同盟,但是眼看著戰爭朝著不利於他們本國利益的地方去了,義大利立刻拋棄了他們同盟的德國和奧匈帝國,轉而向英法兩國投去了橄欖枝。這使得他們沒有像德國和奧匈帝國一樣在一戰後落得那麼慘的地步,反而搖身一變成了戰勝國。

但是在籤訂凡爾賽條約的時候義大利顯然是拿其他國家當傻子了,一個中途叛變的國家還想撈取很多的利益是不可能的。義大利在一戰中也用了不少國力,兵也沒少出錢也沒少花,但是他取得的利益不用說英國美國法國了,甚至連日本都比不上,義大利是什麼也沒撈到啊,白開心一場了。

戰爭無論在什麼時候對本國都是會帶來很大的創傷的,要是既得利益很大的話國內矛盾也會緩和甚至百姓還會產生民族自豪感。但是義大利什麼都沒撈著,這不僅僅是經濟倒退的問題了,國內的矛盾也越發尖銳起來,所以在1922年善於鼓動人心的法西斯政府上臺了,世界上第一個法西斯獨裁國家就是義大利大名鼎鼎的墨索裡尼。

二、墨索裡尼執政

墨索裡尼在競選的時候承諾會挽救義大利的經濟降低失業率,這一點上他就不如後來的希特勒(一開始的時候希特勒甚至拿他當做榜樣)。希特勒好歹是說到做到,雖然他鼓動戰爭但是在他的統治之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好歹是提高了,到了1931年九年的時間義大利的國內經濟不增反降越來越惡化。這導致義大利國內其他政黨和皇室對墨索裡尼的獨裁極其不滿,墨索裡尼為了緩和國內矛盾就將手伸到了鄰國衣索比亞身上。

1935年10月3日在英法都想著拉攏義大利為他們對抗德國的條件下,義大利選擇入侵衣索比亞,七個月之後暫時的拿下了衣索比亞。墨索裡尼激動地對全國演講描述了他企圖恢復古羅馬時期義大利的領土,使得地中海再次成為他們的內海的設想鼓動人民加入戰爭。後來早在1936年就和德國達成了外交同盟,但是卻一直在觀望。

直到歐洲變成了戰場,德國開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時候,其實義大利還沒有打算參加戰爭。因為很多義大利的官員和英國法國之間有著緊密的利益聯繫,一旦參戰這些資產恐怕會化作泡影。而等到德國和蘇聯聯手侵入波蘭的時候,其實墨索裡尼就已經坐不住了,他想分一杯羹,但是無奈的是他們國家對戰爭的準備實在是太慢了。他只能宣布義大利暫時是中立國家在行觀望一段時間。

三、參加二戰

這時希特勒就很不高興,像義大利這樣等著快戰勝的時候再加入還有什麼意義?於是他立刻在1939年10月6日的時候告知義大利在波蘭戰爭結束之後你再參戰也可以取得不錯的利益。義大利國內都坐不住了,墨索裡尼的手下都勸他趕快參戰。

但是他居然還想著再等一等,等到德國的勝利天平在傾斜一些的,希特勒在1940年3月8日再次告知墨索裡尼趕快參戰,這時的墨索裡尼眼紅德軍的戰果,終於答應徹底的站在德國這一邊了,但是至於什麼時候出兵在另行商榷。

6月德國軍隊已經擊敗了大批的法國軍隊,馬其諾防線已經變成擺設。在德軍在法國馳騁的時候義大利才終於打算出兵了,他們計劃在戰爭的末尾分一杯羹。義大利的宣戰等於是在法國這個已經搖搖欲墜的巨人身上插了一刀,隨後義大利算是正式參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人說義大利的參戰頭疼的不是盟軍而是德國,這話算是一點沒錯。義大利軍隊,甚至整個義大利國內除了墨索裡尼等法西斯成員之外全部持有反戰情緒。

軍隊的士氣不高武器裝備再怎麼好也沒有用,何況義大利的裝備也沒有說高出盟軍多少,甚至還在一些方面次於盟軍,例如他們的飛機上很多都沒有裝備無線電裝置,這讓空軍在義大利這裡完全成為了擺設。以至於每次義大利軍隊出擊時,緊張的都是德國人,因為德國人想著義大利出兵了,他們要趕快派出軍隊去救援戰敗的義大利人。畢竟義大利人當年連土著都打不贏,如今在北非戰場上面對英軍,這個前途實在是堪憂。

而在北非戰場上義大利軍隊甚至像是故意拖德軍後腿一樣,在很多明明可堪一戰,或者說可以打贏的時候,義大利軍隊都莫名其妙選擇了向英國人投降。最有意思的是在1941年的11月英國軍隊在北非和德國軍隊作戰被擊敗時,會選擇義大利軍隊處突圍,英國人認為這是很輕鬆的戰鬥。奈何英軍從一開始就瞧不起義大利軍隊,甚至在之後義大利軍隊主動投降英軍居然都不允許,這使得義大利軍隊惱羞成怒,立刻出兵重創了英軍,最後英軍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下被迫答應了義大利軍隊的投降請求。

結語

通過這些事情我們可以得知,義大利軍隊不是戰鬥力不行,而是全體士兵都不想參與這令人厭煩的戰爭。義大利自古就是一個熱愛藝術和美食的國家,他們浪漫熱情奔放,只是礙於墨索裡尼這個獨裁的統治者不得不參與戰爭。最有意思的是在二戰的末尾,義大利居然和一戰一樣再次倒戈,在戰爭結束之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戰勝國。

參考文獻:《二戰簡史》

相關焦點

  • 第一次世界大戰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是人間煉獄
    說實在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性質上多少還有點不同,這也就決定了戰爭的慘烈程度不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之間的帶有侵略性質的非正義的戰爭,不同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法西斯勢力與反法西斯勢力之間的戰爭。
  •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戰爭中的「浪漫主義者」,到底有多講究
    從19世紀60到80年代侵佔厄利垂亞和南索馬利亞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停下對外擴展的腳步。1912年奪取北非的利比亞和愛琴海羅德諸島,二戰前在歐洲佔領阿爾巴尼亞,在非洲佔領衣索比亞。1940年義大利勢力範圍遍及地中海、北非、東非達到鼎盛,隨後在與英國遠徵軍的戰鬥中接連失敗,於1943年宣布投降退出軸心國集團。海外領地崩潰,二戰後只保留南索馬利亞的統治權,直到1960年。
  • 必讀好書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美、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波蘭、芬蘭等15個國家暢銷書排行榜NO.1,榮獲2010年英國軍事圖書獎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蘇英都付出巨大代價,三國誰的功勞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日本、德國以及義大利所組織的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也是迄今為傷亡最慘重對世界格局影響力最大的一次戰爭,世界上有將近60個左右國家和地區被捲入這個戰爭當中,而在這場戰爭當中,反法西斯同盟戰勝了德意日為首的軸心國,為人類贏得了現如今的安穩,而在這場戰爭中,真正充當主力的就是美蘇英中
  • 溯源|定製刀產業的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
    (理察D.懷特照片)2019年:重要周年紀念日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許多重大戰役的75周年,這些戰役扭轉了盟國的戰局。諾曼第登陸日、巴斯通、安齊奧、卡西諾山、雷伊泰灣以及其他許多地方,永遠銘刻在千百萬人的心中。是的,先生,1944年對軸心國來說是非常糟糕的一年。
  • 二戰義大利:為什麼成為軸心國「雞肋」般的存在,原因在墨索裡尼
    第二次世界大戰,表面上看,是同盟國與軸心國之間的戰爭,軸心國除了包括德國、義大利、日本等三個國家外,還有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國家,再仔細一看,其實就是同盟國與軸心國三巨頭,德國、日本、義大利的戰爭,而實際上,二戰其實就是以中國、蘇聯、英國、法國、美國等為首的同盟國與德國、日本的戰爭,因為義大利投降早,戰鬥力弱,其實就是一個雞肋的存在。
  • 第二次世界大戰啟示錄(全6集附觀影連結)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文:World WarII,簡稱二戰,亦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俄羅斯法定結束日期為
  • 1941年南斯拉夫擁有120萬軍隊,為何11天就被軸心國擊敗
    1941年4月6日,德國及其盟國共出動80多個師(其中德國32個師、義大利40個師,剩下的為匈牙利和保加利亞加武裝部隊),在2000架飛機和2000多輛坦克掩護下大舉入侵南斯拉夫王國。面對軸心國的大舉入侵,當時擁有120萬大軍的南斯拉夫進行了英勇的抵抗,然而遺憾的是僅僅過了11天,南軍便在軸心國軍隊的凌厲攻勢下全線崩潰。
  • 如何評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主要參戰國的表現?
    李三萬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規模最大的世界大戰,涉及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幾個主要參戰國在戰爭中的表現分別是怎樣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盟軍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迄今為止,世界爆發的最大規模的熱武器戰爭,同樣也是涉及人數最多、陣亡人數最重、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大型戰爭。這次世界大戰,對許多國家造成了難以想像的災難,也使得無數國家積攢多年的家底,直接被戰爭給毀滅一空,貧困、失業、溫飽這些還是其次,在大戰中,能生存下來就是最幸運的事情。
  • 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抗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的標誌,是德國閃擊波蘭的那一場波蘭戰役,然而在此之前,在亞洲戰場已經開始了,到此時為止,已經有兩年多的反法西斯戰爭,自從中國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中國正式進入了全面抗戰的階段,儘管這個時候法西斯軸心國的同盟並沒有建立起來,法西斯主義卻已經滲透在日本的軍國主義傳統當中
  • 透過歷史照片裡的「小人物」細節,身臨其境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為影像技術的成熟和發展,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戰爭期間的小人物的歷史瞬間。通過這些瞬間的歷史片段,我們可以從細節中,身臨其境到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的殘酷。第二次世界大戰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經濟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 我們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
    如果我說這世界上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因為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第三次世界大戰僅僅發生在好萊塢電影與遊戲中。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人類經歷了三次世界大戰。先來看看我們熟悉的那兩次世界大戰吧。(老規矩,文末有福利。)
  • 中國、美國、歐洲正在進行第四次世界大戰
    在大家的眼中世界近代只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可是我並不這樣認為,我認為世界正在經歷第四次世界大戰,並打的驚心動魄、如火如荼,勝負難料。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1914年至1918年期間,這是一場熱戰。主要是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與協約國的英國、法國、俄羅斯帝國和塞爾維亞之間的戰爭。
  • 二戰時期軸心國到底有多少國家?除德意日外還有這麼多!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由法西斯軸心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結局大家也都知道,經過反法西斯同盟國的艱苦抗爭終於擊潰了軸心國,贏得了勝利。那麼二戰時期除了德意日外,還有哪些國家也加入了軸心國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席捲全球。
  • 歷史上的今天:二戰最大規模登陸戰 美英軍隊攻佔西西里島
    1943年7月9日晚,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入侵義大利南部西西里島,此次行動代號為哈士奇及被視為入侵義大利的行動之一。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規模登陸行動之一,此行動為後來入侵義大利揭開續幕。圖為1943年7月,美軍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
  • 二戰唯一向軸心國和同盟國都宣戰的小國,只有三萬人,卻很富有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知道是人類社會團結起來反對法西斯的戰爭。戰爭雙方主要是法西斯集團組成的軸心國和其他國家組成的同盟國。戰爭爆發之後,同盟國和軸心國之間是相互宣戰。當然,有一個國家很特殊。這個國家同時向同盟國和軸心國宣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各國的綜合國力,及中國的發展程度
    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令人讚嘆,舊強國法國淘汰了英國強國歐洲。蘇聯失去了近一半的東歐。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的工業產值和經濟總量應成為世界第三軍。它應該是擁有高素質軍官和先進軍事概念的世界上訓練有素的軍隊。它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主流坦克,戰鬥機和轟炸機。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正在吞併德國。
  • 給遊擊隊送武器,高射炮打下自己元帥,二戰中「可愛」的義大利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論是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影響。單從戰鬥技能和戰鬥意識上來說,各國軍隊都打的很英勇,當然這個各國一定要刨除掉義大利軍隊。因為義大利軍隊和英勇這個詞真的沾不上邊。用網友的話來說,義大利軍隊就是來「搞笑」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世紀大審判
    二十八、大審判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戰爭,61個國家參戰,20億人捲入戰火,軍隊和平民傷亡超過1億,軍費消耗和經濟損失高達5萬億美元。戰爭結束後,挑起這場戰爭的法西斯戰犯被正義送上了歷史的審判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