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APP電商探索分析:以雲音樂和蝦米為例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作者以雲音樂和蝦米為例對音樂APP電商進行了探索分析。對已有的電商探索,看可行的電商滲透探索,到底其機遇和挑戰是怎樣的?一起來看看~

背景

參考評論區以及相關產品報告可大致了解到:音樂APP用戶具有年輕化(80後居多)、女性居多、中高收入者居多等特徵。用戶特徵是品牌忠誠度高,購買能力強。

目前市面上兩大最具特色的音樂軟體平分秋色——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產品是活的,各有自己的性格和態度,和用戶彼此成就。而音樂APP與電商的關係一直曖昧。如何在保障樂迷體驗的情況下,不打擾地做出好三贏的電商嘗試,是很值得研究的。

APP現狀雲音樂

優勢在於優質的中遊生態布局,注重引導UGC,打造優質內容閉環,用戶粘度極高。這與網易的媒體基因有較大關聯——門戶時期網易新聞就屢次因「神回復」進入大眾視線。

蝦米音樂

優勢在於強大的上遊生態布局,注重強運營,分類清晰,目標受眾明確。其中,比較蝦米與網易的電臺能看出,蝦米電臺是少量意見領袖撐起來的,其「精英」屬性更顯著。這與阿里系的電商基因不無關聯,留下最吸睛的賺吆喝。

社區氛圍比較

比較二者社區氛圍,雲音樂打造「音樂+共情」為核心的音樂社區。用戶對APP的「養成感」強烈,在這裡能找到價值觀的共鳴,並對自己的愛好有更深入的了解;蝦米則注重塑造震撼的第一印象,較能吸引有明確音樂類型訴求的聽眾,如粉絲群體。

打比方來說,雲音樂就像個養成系萌妹偶像,走親民路線,呈現內容根據用戶反饋做靈活調整;蝦米就像偶像工廠出品的標準偶像,一出道就有了成熟的人設、受眾定位,是強勢的內容發放者。雲音樂運營圈子,蝦米拋出定位精準的商品。事實上,對比雲音樂和蝦米的籤約對象,也可印證以上說法:前者拿到版權相較後者更小眾。

已有的電商探索蝦米特色:阿里電商平臺紅包福利中包含蝦米VIP試用(旨在培養用戶付費聽更多、更高音質歌曲的習慣;海外下載服務則增加了高購買能力使用者的比重)雲音樂特色:只售賣音樂設備的雲音樂商場

共同點

線上出售音樂人電子CD、演出門票等廣告可行的電商滲透探索

電商並不局限於通過網絡進行實體商品售賣。

電商滲透方案:

1、拓展優質IP下遊分發渠道

(1)集團內部資源整合

打通合作音樂人與平臺電商品牌間的代言、廣告需求,促成調性一致的品牌與音樂人的合作。

(2)個性化的音樂場景

①加入個性化歌單定製場景,結合大數據算法和人工篩查,根據客戶實際需求,整合併持續更新最匹配用戶場景的付費使用歌單。

或前期由平臺走通授權鏈路,用戶後續付款。例如:餐廳背景樂、婚慶音樂等(背景:依據刑法,公眾場合播放歌曲,如未經授權,屬於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

②通過專題形式推出內容,將主題歌單與相關商品捆綁銷售。例如:關於旅行的歌單捆綁「不如走一個」旅遊產品銷售。

(3)線上LIVE直播

直接的粉絲經濟變現手法。例如:門票、粉絲紅包抽成等。

2、豐富產品中遊生態(適合雲音樂)

(1)用戶運營(以下商城均指的是站內雲商城)

通過大數據分析單一用戶和與該用戶特質接近社群的消費行為,實現個人云商城首頁千人千面。KOL運營(建議雲音樂嘗試)。在優質UGC閉環,通過鼓勵意見領袖主動分享值得購買的單品(電子專輯、實物)到「個人云單」實現導購效果。參考「豆瓣東西」同好導購模式被驗證實現了多贏。根據聽歌時長、歌單貢獻等情況給予用戶電商折扣獎勵,並同步給用戶與之相似的社群傾向於購買什麼商品。一方面起到推廣站內電商的作用,一方面激發消費者購買慾望。

(2)優化站內搜索結果

通過模糊搜索將與用戶搜索音樂相關的付費商品推送給用戶。

動漫、遊戲、影視作品等背景樂、原音搜索的背後是這類群體對以上內容及其周邊和同質產品的需求。滿足此類需求的回報率將高於與用戶訴求關聯不大的硬廣。

網易擁有強大遊戲資源,且和B站用戶重合度持續走高,可實現引流。網易連陰陽師都沒有在雲音樂搜索相關信息時給出下載引導是很讓人驚訝的。

(3)電臺運營

聽書性質的節目,同步給出參考書目(實體書+電子書)的購買路徑。校園|教育類目電臺引入付費課程試聽,完整課程收費。對電臺主播進行分層運營,實現部分節目付費收聽。3、加強上遊生態布局(適合蝦米)

(1)運營粉絲經濟,根據粉絲反饋孵化內容。提供集作品、周邊、演出門票等全鏈路粉絲電商服務。

(2)共享經濟大環境下,更多爭取首發福利。

(3)差別於雲音樂的社交性音樂社區運營模式,蝦米的海量曲庫更適合做「百科式音樂博物館」,將音樂的創作背景、使用樂器、樂手風格等信息呈現到歌曲詳情當中。

挑戰和機遇

雲音樂的上遊生態布局(尤其是版權)偏弱,所幸孵化優質內容和UGC運營能力強。

蝦米的中遊生態布局偏弱,抓手太多反而無所適從。但其算法強大且曲庫豐富,就功能性強而言是極好的。此外,阿里星球分流了部分低齡粉絲流量,可讓蝦米專注運營更成熟的用戶。

兩家APP的下遊生態布局都還在探索之中。兩家分別BD到不同的智能裝備成為裝機軟體;與運營商合作開發的「流量包」打開車載分發渠道(然而竟然都沒BD到移動,作為移動狗的我也很絕望)。

如果兩家APP能在上中遊生態布局中互補,雲音樂專注小眾市場和挖掘草根歌手、主播,蝦米著力產出優質的樂評。

但畢竟本質是音樂APP,所有售賣行為都必須不打擾用戶的音樂體驗。愛樂之人感性,有強烈的情緒表達訴求。蝦米之前在評論區置頂「禁止留言交換紅包口令」公告,雲音樂將商城藏進個人列表,都是不打擾的表現。電商探索道阻且長,慢慢來。

 

本文由 @張又青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收藏已收藏 | {{ postmeta.bookmark }} 點讚已贊 | {{ postmeta.postlike }}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2月5日正式關停 網友淚目:我找不到比你更好的音樂APP
    以下為蝦米音樂聲明和官方提供的歌單導出方法:消息公布後,隨即引發網友熱議。蝦米:說不出口的再見,未來會轉型TOB服務蝦米音樂表示,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和你們的美好故事會成為最珍貴的記憶收藏於心。對於此次停服給大家造成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再有情懷、有回憶、有故事,大家打開音樂 app 還是為了聽歌,而騰訊此時已迅速迎頭趕上了浪潮。▲ 知乎用戶評論2015 年,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深受阿里大文娛器重,但它沒想到,騰訊 QQ 音樂和海洋音樂聯手合併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TME,拿下了在線音樂平臺佔比高達 90% 的版權,從此一騎絕塵。
  • 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QQ音樂:移動音樂APP競品分析
    隨著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各音樂平臺全面下線未授權音樂。至3個月整改期到,網易雲音樂、海洋音樂所屬的酷狗和酷我,分別與QQ音樂達成版權互授權合作,而由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組成的阿里陣營卻與騰訊陣營形成了明顯的割據對峙,雙方均擁有一定的獨家版權。至此數位音樂市場目前沒有任何一家音樂App可以壟斷市面上所有的音樂版權。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因此,蝦米音樂在阿里巴巴的內部地位,也因為其一方面無法貢獻應有的現金流及淨利潤,另一方面也無法實現其布局大文娛的戰略野心,而略顯尷尬。2019年,曾經為蝦米音樂帶來流量與人氣的高曉松離職,儘管阿里旗下已有在線音樂的布局,但是阿里巴巴卻於去年9月,聯合雲鋒基金等機構,向另一個在線音樂巨頭網易雲音樂拋去橄欖枝,並獲得了網易雲音樂10%的股份。
  • 蝦米音樂倒下,是小眾平臺的悲哀
    一個認真搞音樂的app就這麼沒了。在中國在線音樂行業歷史中,蝦米音樂絕對不算是個無足輕重的名字,這款強調小而美、走差異化路線的音樂播放器,在不少音樂愛好者的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直到今天,蝦米音樂被關停的話題還高掛在知乎數碼榜榜首,很多音樂愛好者都在話題下述說著自己對蝦米音樂的不舍。
  • 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們的音樂社區暗戰
    網易雲音樂:雲圈取勝 從以動態和評論互動為主的同好交流圈子來看,網易雲音樂平臺表現出的用戶粘性最強。網易雲音樂由於在音樂社交領域出發更早,通過熱評出圈,所以其打造的社交圈子對用戶有更好的把握,也有更強的吸引力。
  • 蝦米音樂關停,阿里巴巴的底牌還有網易雲音樂
    來源:資本邦1月5日,資本邦獲悉,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蝦米官方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去年11月,有傳言稱蝦米音樂將在今年關閉。蝦米音樂當時回應:不予置評。據悉,蝦米音樂2013年1月被阿里收購,2015年3月與天天動聽合併為阿里音樂,2019年6月由阿里大文娛劃入創新業務事業群。
  •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我的歌單如何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今日,蝦米音樂官方宣布關停。根據官方公告,蝦米將於2021年1月5日10點開啟用戶個人資料及資產處理通道。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我們來看看如何把蝦米音樂中的歌單轉移到QQ音樂、酷狗音樂、酷狗音樂、咪咕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吧。放心,轉移的方式比較的簡單,不用你一首一首歌的去重新添加。
  • 騰訊音樂二次上市,蝦米音樂黯然關停,音樂APP背後的十年變遷
    這段時間,QQ音樂無論用戶體驗以及口碑上,均不佔優勢。騰訊音樂正式崛起始於2015年。當年國家版權局「最強版權令」下發,混戰之後的2016年,QQ音樂與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合併,共同組建為騰訊音樂集團。根據艾媒諮詢統計的數據,2016年第四季度,酷狗音樂、QQ音樂和酷我音樂累計下載量排名佔據前三,市場佔比分別為28.4%、16.0%和13.9%。
  • 蝦米音樂確認倒下後,網易雲音樂該怎麼辦
    關於蝦米音樂究竟是如何從昔日鄙視鏈的頂端走到如今這般境地,其實早前已經有許多內容進行了相關分析,例如版權資源上的表現不如騰訊音樂,以及用戶在社交方面的表現不如網易雲音樂等。但如今國內市場在線音樂平臺或許需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原本阿里音樂、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三足鼎立」的狀況,因為蝦米音樂的停服可能將發生改變,使得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之間的衝突或將會更為直接。
  • 蝦米音樂關停 被阿里收購後有多少公司由盛及衰?
    音樂版權愈加受到重視和規範,但當時阿里音樂的目光未聚焦在版權或蝦米音樂上。2016年4月,時任阿里音樂董事長的高曉松把天天動聽升級為阿里星球,成為阿里音樂夢的新載體。這一產品囊括音樂播放器、粉絲社交、直播等多項功能,不過因為違背用戶習慣,強行改版等原因,招致老用戶反感。同時,在線音樂的其他玩家沒有停止行動。在2015年到2016年,騰訊音樂開始成為音樂曲庫和版權合作中的佼佼者。
  • 蝦米音樂,終究還是要與網易雲音樂合併?
    最近關於蝦米音樂即將關閉的回應中,蝦米和阿里的「口徑」據都是「不予置評」。從公開消息看,蝦米方面的回應中還有這樣的一句:「其他的消息我們也還在了解求證中。」這種表述還是很微妙的,因為即便不做回應,很多時候也算是一種態度。
  • 蝦米音樂「退場」,音樂生態有何變局?
    阿里收購蝦米主要是看重蝦米所積累的用戶,而這些用戶背後的價值又是阿里電商以及廣告和金融所帶來的效益的產物,由此蝦米的產品以及用戶的價值就會被弱化,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下,產品本身如果不能做到更好且專一、目的性明確的話,走向「沒落」便可以預測了,對於發生了重大調整的蝦米而言亦是如此。另外,B端的服務雖不能說唯一的機會,但B端毫無疑問是對音樂本身進行產品化或商業化的且非常可行的路子。
  • 說唱博主如何看待蝦米音樂的關閉?
    當年的蝦米音樂有無數小眾音樂愛好者自己上傳的生僻曲庫,同時還有中國的地下音樂場景產生的音樂,自然也成了一個相對小眾音樂的討論區,當時的貼吧和豆瓣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和蝦米媲美的;而蝦米官方對小眾音樂的重視,也讓蝦米有了所謂「中文音樂平臺最細緻的曲風標籤分類」。
  • 你還在花錢買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酷狗、咪咕音樂會員嗎?
    音樂會員還有不花錢的方法嗎?當然,而且有很多方式。1、會員權益如果你是淘寶88VIP,你已經有了蝦米音樂VIP權益。淘寶88VIP包含蝦米VIP權益2、活動兌換不少渠道都與這些音樂服務有合作,作為附屬優惠吸引大家參與活動。
  • 曾經能和QQ音樂、網易雲音樂碰一碰的蝦米,真要關門了嗎?
    要知道,早在去年的 9 月份,阿里就已經花了 20 億美金入股網易雲音樂。而對於自家的親兒子蝦米音樂,阿里集團卻擺出了一副怒其不爭的態度。舉個例子,那個 「 我全都要 」 的 88VIP,也早已默默的讓用戶可以在蝦米音樂全年的會員和網易雲音樂之間二選一。
  • 產品分析 | 網易雲音樂,音樂產品的視覺化探索之路
    編輯導讀:網易雲音樂作為當下在年輕人群體中大火的音樂類APP必有其獨到之處,本文作者主要從產品框架、競品分析、用戶分析和功能分析幾個方面對網易雲音樂的視覺化探索之路進行了產品分析,與大家分享。
  • QQ音樂、網易雲上線蝦米音樂歌單遷移功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7日訊 根據蝦米音樂發布的相關公告,2021年2月5日0點後,蝦米音樂App從應用商店下架。停止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提現服務。眾多蝦米音樂用戶將何去何從?QQ音樂、網易雲音樂兩大平臺迅速上線一鍵「遷移」功能,供用戶歌單「拎包入住」。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蝦米音樂發布公告當日,QQ音樂隨即上線「蝦米 一鍵導入」功能,提供「導入蝦米音樂資產贏取綠鑽」的抽獎服務,吸引原蝦米音樂用戶入駐QQ音樂。
  • 網傳蝦米音樂可能將要解散,屬於小眾音樂的時代將結束?
    毫不誇張地說,蝦米音樂這款app是智慧型手機時代,我最重要的聽歌平臺。很長一段時間裡,蝦米握著滾石唱片的版權,入坑的時候就是瞄準了蝦米曲庫大、音樂多、精選集質量高,幾乎所有我喜歡的歌,都會在上面標記、打分、留言評論。此外,蝦米根據你個人聽歌口味做的推薦,簡直就是一發入魂,這一點真是下功夫、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