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十賭九輸。事實上,在數學發展已經較為成熟的今天,以「數學定律」作為賭場背後規則的各種賭博遊戲,賭徒所輸的概率是「十賭十輸」。賭的輸的不是所謂的「運氣」,而是隱藏在賭場規則後面大量的數學公式與定理。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大數定律」。那麼,什麼是「大數定律」呢?它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引誘賭徒走向傾家蕩產之路的呢?還得從「概率論」說起。
「概率論」是研究「隨機現象「數量規律的「數學分支」,而我們通常所說的賭博,就是典型的「隨機現象」。早在1500年,義大利數學家卡爾達諾就開始研究這一現象。卡爾達諾生性好賭,對賭博術有過非常深入地研究,他將自己在賭博中總結的心得成書,成為了「概率論」歷史上的最早著作。
在卡爾達諾之後,越來越多的數學家開始了對「隨機現象」的研究。1713年,著名數學家雅各布.伯努利對「概率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提出了「概率論」中的第一個「極限定理」——「大數定律」。
「大數定律」可以這樣描述:當某個「隨機事件」大量重複出現時,最終會呈現出「必然的規律」。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實驗對這一「規律」進行驗證:我們將一枚硬幣隨機地擲向桌面,當我們拋擲上萬次之後,我們會驚訝地發現,硬幣落在桌面上所呈現的「正面」或者「反面」向上的次數會接近50%。——這就是「大數定律」。
「大數定律」因賭博而生,因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賭徒獲取利益,但是發展到後來,「大數定律」卻成為了為賭場老闆服務的工具,用來保障賭場老闆穩賺不賠。
運用「大數定律」作為規則的賭場,從表面上來看是「公平」且「透明」的,賭場和賭徒的輸贏概率確確實實都是50%。正是這一「公平」的規則讓賭徒相信,只要在賭場裡持續地賭下去,一夜暴富不是夢想。
但是別忘了,賭場會抽取一定的費用,雖然這個費用的比例看起來非常小,比如2%。從表面上來看,這個2%與賭徒「贏的概率50%」比起來,根本不值一提。賭徒開始賭的時候,時不時地會贏上一把,很容易讓賭徒產生一種已經走上了發家致富道路的錯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溫水煮青蛙」的效應,以至於就算某天賭徒發現自己已經輸得很慘的時候,依然會有下一局必然會鹹魚大翻身的錯覺。
事實上,從表面上來看,賭徒和賭場的輸贏概率都是50%,但是如果將那個看起來不顯眼的2%算進去的話,賭徒與賭場的概率就分別變成了48%和52%,這時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來描述:lim{[|(n(a)/n)| p]<ε}=1,假設n(a)是n次「獨立重複實驗」中發生a的「次數」,p是「每次實驗」發生a的「概率」。那麼在單個賭局當中,這個「概率」的差別非常之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隨著賭局次數的增加,「大數定律」就開始發生作用了。當n足夠大的時候,對任意正數ε,最終賭場老闆贏到的錢是「0.02*a」。在賭博遊戲中,「大數定律」所保護的永遠是「財富為無限大」的一方。由於賭場的財富與單個賭徒而言,賭場的財富可以看作是「無限大」的,在「大數定律」的作用下,賭徒不可避免地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這時問題來了,如果世界首富來到賭場,會發生什麼呢?這時如果不採取任意措施的話,那麼賭場就有可能輸。當然,賭場是不會讓這樣的蠢事發生的。因為賭場早就根據自己所擁有的財富能力設置了「最高投注額」,在這種規則之下,「大數定律」所保護的,依然是賭場的老闆!
因而,賭場老闆最怕的,不是怕賭徒會贏光賭場的錢,怕的是賭徒不再去賭。只要賭徒去賭,賭場有的是辦法利用人類的「心理缺陷」,慢慢地引導賭徒一步一步地走上不歸路。
對於那些略為懂得一些「概率論」皮毛卻揚言要去賭場一顯身手的人來說,可能會更容易陷入賭場為他準備好的各種陷阱,最為常見的就是「賭徒謬誤」。
比如,當人們連續拋出五次「正面向上」的硬幣時,會習慣性地認為下一次「正面向下」的「機率」會變大。而事實上,無論硬幣拋出過多次的結果如何,下一次拋出「正面」和「反面」的「機率」仍然相等。
上面這個例子中的「賭徒謬誤」看起來很好避免,但是在今天的高科技賭博中,賭場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已與「現代數學」完美結合,對賭徒心理的控制手段也越來越高明。只要賭徒一上手,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掉進「心理陷阱」而無法自拔,足以令任何一位沉迷於賭博的賭徒走上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