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經35歲以上,還沒有和領導混在一起,你不是急於辭職,而是...

2021-01-19 選調生

看到這個標題的人,一定很焦慮,尤其是已邁入或即將邁入35歲坎的人。為何職場中35歲的焦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像鬼魂一樣揮之不去。

讓我想到了近段時間知乎上很火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中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其中有一個觀點,我非常的認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一,人口基數。中國的人口基數太大,貧富懸殊大,任何一個比較大的數字,除以13億,得到的平均數都是很小。任何一個數字,乘以13億,都非常大。

總理說:我國有超過6億人月收入低於1000,50%的人口收入不及一萬的十分之一。

其二,二八法則。看似月薪過萬的5%的精英階層,他們發出的聲音覆蓋了絕大多數的普通人,是他們主導了95%的輿論導向。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我們反過來思考這個問題,其實35歲的現象,也是職場在販賣焦慮。比如招聘網站、職業規劃機構、教育培訓機構以及那些成功的精英階層們等。其實年齡和職位本來沒有必然的聯繫,只是提供的崗位是固定的,但是求職的需求的增長遠大於崗位新增供給數。

這就導致了如動物世界的自然法則:物競天擇!必須優化淘汰一部分人,進行換血,才能保持這個生態平衡持續穩定的發展。

職位的提升,影響它的關鍵因素不是看你在公司的齡或者實際年齡累計的經驗,取決於你是否具備領導、善交際、高情商,以及大格局思維等因素。

為什麼說35歲對於職場來說是道分嶺呢?其中有個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

個人原因:能力不夠,情商欠缺。社會原因:物競天擇,優勝劣汰。

關於「35歲以上的年紀沒有當上領導,是辭職還是混日子?」這個問題,其實是個矛盾體。結果都是辭職,一個是主動提出,一個是混日子等著被裁。

所以,這裡討論的不是選擇辭職,還是混日子,而是需要思考兩點:1、你為什麼沒當下領導?2、接下來如何自我調整,不被職場淘汰?

、為什麼35歲沒有當上領導?

1、不會做好事情,能力不夠

a、職位穩步不前,每天重複做著一樣的事情,沒有任何提升。

b、公司體制受限,硬性指標達不到,比如年齡、學歷以及背景等。

c、綜合能力欠缺,比如情商低、社交能力差,不討人喜歡。

d、能力差,執不到位,相比同事無任何優勢。

企業是以利潤(銷售)為終極核心指標,領導的KPI中只會看你的結果,過程是沒法被量化的。即使你的學習能再強,交際能在再突出,但是做事沒有任何結果,那麼也是徒勞。

《執》書中說到:「流的點加三流的執,不如三流的點加流的執。先有命令才能執,所以執的背後恰恰是領導。」

2、不會管理他人,適合做執行者

a、只會專注做具體的事情,不會把控全局,缺乏全局思維。

b、不擅長跨部門溝通協作,借力第三方。

c、缺乏領導,不會管理團隊,管理領導。

3、不會自我舉薦,錯失機會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釣過魚的朋友都知道,魚咬鉤的那一刻就在那3s鍾,錯過了提竿的時間,魚就跑了。工作也一樣,機會隨時都在,你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所以,職場中要善於抓住機會,踴躍地舉薦自己,把握時機很重要。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不要等到來了,才想到去抓住機會。

4、不會「拍馬屁」,只會埋頭苦幹

我們討厭職場中那些「屁精」,但是混久了發現自己也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拍馬屁」也是一種能力,並不是簡單地耍耍嘴皮子,需要高情商的察言觀色,且開闊思路的能力。

每個人都喜歡被讚揚,這是人的虛榮心使然。再精明的領導,也喜歡聽好話。如果你還能把事情做得基本過得去,那麼離提升就不遠了。

如果你是一個做事很踏實,但就是嘴苯,做了好事不知道邀功,做了壞事悶聲承認不給彌補的解決方案的人,那麼領導永遠也不會看上,你也只配做個普通的員工。

二、對這種現狀,我們該怎麼辦?

1、選擇辭職,跳槽獲得職位的晉升:雖然辭職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除非你辭職的原因與自身的無關,且能力被他人所認可。

雲說:「員離職,外乎兩種原因,第,作不開,第,錢不到位!」

所以,很多人辭職都是心累了,不想再幹了。於是渴望通過換一個環境,能換來新的事業發展空間。但是本質的自身專業能力、交際能力以及職業規劃沒解決,最終還是會因為同樣的問題而再次離職。

你非客觀原因的主動辭職,原因最好是如下2種:

a、我在這家公司已無上升的空間,我的能力沒法再得到提升,已經看到了盡頭;

b、長期坐著重複的工作,崗位不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

2、安於現狀,繼續做好一個執行者:保持現狀,做好自己的本職崗位工作,不是當領導的料,當一個好下屬也未嘗不可。但是切莫溫水煮青蛙,市場的環境在變,企業也不會養閒人。隨時保持一個向上的心,抓住身邊一切可能轉變的機會,讓自己能立於不敗之地。

工作,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要不是為了賺錢,誰願意出來受苦呢?但是一種是短期的賺取快錢,需要承受長期漂泊不定的辭職再就業痛苦。還有一種是,有規劃地在某個領域深耕發展,成為專業性人才,或者複合型的管理人才。

這就需要給自己找到方向,也就是自己的市場定位:你擅長做什麼,並且能把這件事做到極致。或者你擅長某一方面,但是綜合的領導力以及情商很高,走上管理路線,帶領團隊做事情。

作者/來源:五號職說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職場小白要懂領導說的這3句話,不是抬舉你,而是想讓你辭職
    職場小白必看:領導說的這3句話,不是抬舉你,而是想讓你辭職。在很多初入職場的小白眼中,覺得自己的領導可真好,這麼客氣還會誇讚自己,還常常委以重任於我,是因為看重我。所以員工都非常在意領導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常常在領導面前展現自己高超的工作能力和表現,希望能夠升職加薪。
  • 經常被領導表揚和表揚的同事已經主動辭職,教你兩個對付領導殺人的...
    按理說,經常被領導表揚,一定很受領導器重,職業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的,為什麼會離職呢?前不久,有一位網友果斷的辭職了,原因就是因為被領導天天誇獎。聽到這個辭職的理由,我有些不解,天天領導誇獎,一定是領導眼前的紅人,深受領導器重,辭職不是斷送了自己的前程?
  • 辭職的時候,領導對你說這三個字,你要注意
    這個時候你已經有了談判的籌碼不妨大大方方的說出你的需求,如果領導避開這些而是跟你談情懷,談曾經對你的提拔和器重,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領導目前沒有能力給你更好的待遇,只能打打感情牌。如果是這樣,你就大大方方的走吧,沒什麼可說的!
  • 如果你想辭職,要先想明白這3點,否則你會越混越差!
    可以這麼說,沒有一份工作讓你長久的做,但是也不是希望你想辭職就辭職,如果你想辭職,在此之前要先想好這三件事,否則辭職了也是在浪費時間,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好處。1.為什麼辭職?如果你要辭職了,首先要明白你是因為什麼辭職的,如果是因為工資太低,你要想一下,為什麼自己的工資那麼低?自己給公司創造了多少的價值?
  • 你如何看待35歲「被失業」,已經無力再捍衛自己的尊嚴!
    據他說是因為公司目前就是要想辦法把老員工逼辭職,他今年34歲了在這個行業已經算是個「老人」了,公司嫌棄老員工不好管理,日常工作太多不好等等,才導致了現在公司開始逐步逼走老員工,然而我還有房貸沒還完,家裡還有兩個吞金獸(孩子),如果突然失業了,我都不知道今後的生活該怎麼持續下去。
  • HR竟坦言找工作不要35歲以上的?35歲一道坎,但你的敵人並非年齡
    她給出的回答也很現實:並沒有說不招35歲以上的人,而是35歲到45歲屬於一個比較高端的人才庫,起碼有10多年以上的工作經歷,而且這一類人也不容易會出來找工作,多的是獵頭去獵的。那麼對於這個方向,其實問題不在於年齡,而是35歲以上的人一般不會去選只招35歲以下的崗位。換句話來說,一個總經理、總監的位置,大部分公司也不會讓一個沒有太多工作經驗的新鮮血液去做。
  • 如果你在國企或央企上班,我勸你不要輕易辭職的3個理由
    按理說,一年最多就有兩次調薪機會,但如果你為公司做出很突出的貢獻,也可以有例外。有一年,我為客戶開發定製軟體,經常加班,剛好公司一個股東負責該項目,經常和我接觸,就混熟了。每次項目有進展,他就幫我申請加薪。那一年,我加了4次薪水。
  • 提出辭職,為何領導不直接找你,而是讓同事來跟你談?早知早受益
    辭職的大多數情況還是自身的原因,而當你遞交辭職報告後,有些公司的領導並不會直接找你談,而是讓同事來跟你談,他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其實領導之所以會這麼做,主要是有以下這幾方面的原因,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人,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
    我們公司200人左右,平均年齡23歲,很多公司都在招35歲以下的員工,那35歲以上的人去哪裡了?35歲+的職場人大多走了兩條路:一是被裁或者被淘汰了,沒班可上;二是當高管了,決定身邊35歲的員工是否能接著上班。很多夾在中間不溫不火的中齡員工,要麼無欲無求,不要漲薪,不想升職,不敢辭職,陷入「認命」的舒適圈。
  • 如果給1萬工資,讓你做倉庫管理員,你願意嗎?
    但就在今年疫情後復工不久,我回到公司上班後,一直沒有見到他,一問才得知,他已經辭職了,此前還苦苦哀求領導留下他,現在竟然主動辭職了。我不知道這位同事的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這讓我感到很意外,這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他竟然毫不猶豫,頭也不回,就這樣不幹了。
  • 別傻了,領導對你說這3句話,不是重用你,而是欺負你單純老實
    沒過多久,小吳就提出了辭職,因為小吳認為跟著這樣的領導實在是沒有前途。確實,在工作中遇到這樣的領導實在是太讓人窩火了!在職場中,類似的套路還有很多很多,如果你把領導的客套話當真,或者領導說什麼就信什麼,那註定是要吃虧的。
  • 辭職的時候,領導對你說過這三句話嗎?若是有,就要注意了
    其實你們之間已經出現了微妙的心理變化。如果在離職的時候老闆對你說以下這三句話,那你就要注意了!1、你的離開對公司是種損失,但我尊重你的選擇雖然說了客套話,但本質還是對你的工作不太滿意的,也比較容易找到替代你的人。
  • 領導和你說這3種話時,不是抬舉你,而是變相貶低你
    一般來說領導鼓勵你或者表揚你時,千萬不要頭腦發熱,更不要沾沾自喜到處炫耀。因為涉及自己的利益,不能過分相信領導對你說的話,因為領導說的可能是反話,在變相的貶低你。大多數公司領導永遠都是受益的一方,為了讓員工對公司忠誠,領導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激勵措施,員工也有很多選擇。
  • 你還在編造離開的理由嗎?
    我覺得最和諧的辭職應該是:個人和公司共同成就和彼此相互成全。1、讓公司覺得你一文不值如果公司覺得您根本沒有任何價值,那麼離開公司的方式就不稱為辭職,而是解僱。辭職和解僱是兩個概念。當您遇到一個人道的老闆時,他仍然會認為您已經為公司做出了貢獻,並且也體面含蓄地讓您離開。當你遇到一個壞老闆時,你會被他要求離開而不留任何感情和任何面子。坦率地說,假如說自己沒有價值,被公司解僱了。那麼也就只能怪自己沒有尋求進步,沒有長進。它與公司無關。是沒有公司願意支持供養閒人的,畢竟公司不是慈善機構。
  • 辭職時領導挽留你怎麼辦?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猶豫!
    想要探究這背後的原因,大家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但凡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猶豫,有些人提出辭職,其實是為了讓領導給他加薪,成功了當然皆大歡喜,如果失敗了,說不定也已經找到了下家。至於領導為什麼挽留你?大家心裡都要有數,可以自行思考一下潛在的原因,當然大部分過來人都會建議你,但凡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猶豫,已經到了辭職的地步,老東家也不會待見你,不能理解的話,你可以站在老闆的角度來考慮,你們不是家人,而是利益共同體,既然你已經選擇了離開,他當然是要承受損失的人。
  • 35歲以上的人「求職難」,原來和4個「潛規則」有關,現實很無奈
    之前有一位資深的HR表示,通過調查統計全國失業人群的分布發現,35歲以上失業人員越來越多,按照60歲退休來看,之後的20年大部分人賺錢是十分困難的。實際上,當下社會,除了自主創業和有技能的人之外,面向35歲人群的職業非常少,無非就是保潔、保安、外賣員等,失業人員覺得難找工作,無非就是找不到相對體面的工作了,因為大部分企業招聘都是面向更有活力的年輕人比較多。
  • 領導對你說5句「客套話」,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在說「你離職吧」
    1、我罵你是對你好:身在職場被領導罵是家常便飯,但如果領導是在公共場合罵你,那麼你就要注意。這種情況說明,領導對你已經很不滿。領導私下罵你是對你好,但要是在公共場合罵你,你覺得你還能好好繼續工作嗎,他是算好了,你沒臉繼續幹下去,所以,這是暗示員工離職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 領導突然交代你四件事,往往不是想重用你,而是想要辭退你的前兆
    在職場混,從來都不是自掃門前雪、辦好自己分內事就夠的,領導往往會給你安排一些非工作上的事,但這不意味著就全是無關緊要小事。領導突然交代你四件事,往往不是想重用你,而是想要辭退你的前兆。一方面其他同事可能不清楚你是上司直接授權,對你的越權工作十分抗拒和反感,定不會配合你。別人都不做的事兒有些事領導安排了,卻沒有人做。這種情況你最好不要主動請纓。
  • 如果領導對你做以下四件事,說明他想逼你辭職了,不懂必吃虧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們稍微留意,就會發現公司不會無緣無故的開除一個員工,如果隨便開除一個員工,會寒了其他同事的心,而且過程很複雜。現在有些領導,學會聰明了,不會直接開除你,而是會採取一些措施,讓你不得不走。
  • 領導問你這個問題,不是要你的答案,而是在試探你!
    我師傅突然反問我一句:「如果老闆以後問你關於人事安排你怎麼回答?」我愣住了,說:「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我師傅說:「交給你出3個點子,記好了,以後遇到就這樣對付!」1. 給標準戰國時候,魏文侯問大臣李悝誰能做宰相,並給了兩個人選。李悝一個都沒選,而是說了一套標準,讓魏文侯自己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