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0日10:22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化,中國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繫越來越緊密,中國企業和居民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金融機構服務的範圍也由境內市場迅速擴展到全球不同區域。可以預見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中國資本進入全球配置市場新時代的宏偉藍圖正徐徐呈現。
2015年8月6日,由祺翔資本、 財經《中國房地產金融》和全球人壽聯合主辦,彰化銀行、美孚建設、奢圈協辦的「2015國際財經峰會暨祺翔資本開幕慶典」在上海陸家嘴國際會議拉開帷幕。
據悉,本次「峰會暨慶典」還得到了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英國貿易總署、英國伯明罕市議會、華僑基金、萬海航運集團、臺玻集團、英國2014年房地產得獎開發商CourtCollaboration、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盛世神州基金、建銀精瑞基金、中信建投證券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和機構大力支持。
海外成新亮點
2015年年初有兩大消息頗為惹眼:一是中國成為外國直接 大流入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吸金王」;二是中國成為資本輸出大國,全球迎來「中國」新時代。在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看來,高水平引進外資和大規模走出去正在同步發生,這可以說是中國對外開放呈現的新特點。
海外觀察人士認為,中國資本輸出大國地位預示著「兩大轉變」的開始。這「兩大轉變」是「中國製造」向「中國」轉變,人口紅利向資本紅利轉變。繼「中國製造」走向全球後,資本與消費將成為中國經濟全球化的新特徵,甚至有預測認為,2015年會成為中國資本走出去的裡程碑之年。
加快培育新的增長點和增長極,實現在發展中升級,在升級中發展,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努力方向。活躍的海外日漸成為中國經濟新亮點,並形成新的增長。
祺翔資本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跟隨著中國政府「一帶一路」的政策,為引領大中華區域資本進行海內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在本次「2015國際財經峰會」上,萬海航運集團總裁兼祺翔資本董事長陳清治博士表示,祺翔資本國際化的專業團隊致力於在利益 及風險小的項目選擇基礎上,為客戶提供海外房產、能源、基礎設施以及國內其他具行業的服務。
祺翔資本副董事長兼總裁厲馥華女士進一步補充道,祺翔資本的目標是整合全球資源,優化選擇海內外,給客戶帶來長期穩健的高 回報。而目前,祺翔資本已經為歐美地區的養老基金、中東主權基金、包括王室和貴族等提供資產和服務,涵括機構和獨立人。接下來,祺翔資本希望能持續為大中華地區的機構和同胞服務。
伯明罕正當時
英國伯明罕市議會會長Sir Albert Bore和英國貿易總署助理總監、英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領事師宣勇先生在隨後的致辭環節中提到,伯明罕做為英國第二大城市,是英國珠寶工藝的核心,也是整個英國的交通樞紐之一,被稱為英國有發展的地區。區域內環境優美、資源十分豐富,是移民留學的理想之地。
在隨後的「2015國際財經峰會」專題演講中,英國房地產商Court Collaboration總裁,伯明罕領導力基金會理事長Mr. Anthony McCourt、美孚建設總經理張世魁先生以及祺翔資本部總經理(原中信證券企業金融服務部副總經理)楚宇泰先生分別就「伯明罕:英國地產巨大成長機遇」、「臺灣 商業地產」、「新三板市場機會」等界和房地產界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演講。
Mr. Anthony McCourt表示,英國房價每年上漲超8%,租金 超7%,隨著高鐵的開通縮短了伯明罕與倫敦的距離,伯明罕已成為英國人口遷入的主要目的地。
然而,伯明罕的住宅嚴重供不應求。據伯明罕當地政府年報統計:伯明罕24歲以下人口佔當地總人口的40%,作為整個歐洲年輕的城市,未來購房與租賃需求巨大。
Mr. Anthony McCourt進一步指出,未來五到十年將是伯明罕地產的時期,是不動產的窗口期。伯明罕,就是未來的中國深圳。
享受資本全球化益處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張軍教授則帶來了本次「2015國際財經峰會」的 場主題演講「人民幣國際化浪潮及其對美元霸權的挑戰」。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
從歷看,美國霸權的基石——在全球貨幣與金融秩序上,美國已經領導了70年。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日益增強,大宗商品國際貿易量持續增長,如今美國在能源領域、金融領域都感受到了中國強大的競爭壓力。
201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改迎來十周年紀念日。十年期間,人民幣累計 幅度超過30%,在主要貨幣中 幅度 ,甚至強於進入牛市周期的美元,且在多數時間內維持單邊 走勢,2014年後才進入有限度的雙向波動。
張軍教授指出,從過去的市場行情來看,人民幣維持著對內貶值、對外 的態勢,雖然會對國內出口企業有所損害,但是從海外的角度來看,人民幣將更加值錢。除了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外,國人資產配置、財富管理更要有全球視野。也就是說,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者資產配置也要緊跟國際化步伐,享受到資本全球化帶來的一系列潛在益處。
重繪全球貿易與格局
事實上,資本全球化在國際上也有經驗可循:日本政府在2000年制定戰略,計劃2005年至2030年實現貿易順差國向逆差國,同時在此期間完成「貿易立國」向「立國」的演變,即通過由國家海外資產利益和分紅 組成的所得收支盈餘來作為經濟基礎,成為成熟的債權國。
畢馬威近日發布的報告認為,中國的對外直接已進入「新常態」,即繼續在目前高水平上保持平穩增長,並會有更多企業尤其是民企對更多行業及國家進行,對象都是一些能夠讓中國企業向價值鏈進發、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項目。畢馬威認為,對外會為中國經濟轉型作出重要貢獻,並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吸金大戶」與「人」並舉,助推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新階段,也將重繪全球貿易與格局。
在本次「2015國際財經峰會」的圓桌對話環節,美孚建設董事長彭誠浩先生、華僑基金總裁楊宇瀟先生、上海證交所原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先生、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長、張民耕先生、建銀精瑞基金董事長李曉東先生、(原)復星地產副總裁陳文杰先生、中信建投證券首席分析師蘇雪晶先生和祺翔資本部總經理楚宇泰先生緊密圍繞「中國資本,如何進行全球配置」、「人民幣海外的機遇與挑戰」、「如何中國資本市場」、「主板、創業板、新三板與戰略新興板的策略、機會與挑戰」,展開激烈交鋒,拋出了大量「乾貨」,掀起現場一陣又一陣的熱議高潮。
中國者迎來全球資產配置的新時代
去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從資本淨輸入國一舉轉為資本淨輸出國,從而開啟中國海外波瀾壯闊的新時代;這一年,中國國內證券市場由熊轉牛,時隔7年股市重新成為受關注的金融市場。過去,我們普通者只能國內的房地產、股票等產品,現在逐漸可以購買國外的資產,分散,降低風險。這也預示著「中國資本,全球配置」的大時代依然到來。
國際市場,在自貿區和一帶一路的布局和推動下,2015年人民幣國際化的浪潮更加兇猛,若干年後,它會終結美國持續了大半個世紀的美元霸權嗎?中國對全快速增加的,又會改變怎樣的格局?國內市場,滬港通開閘,新三板一夜之間突然爆發,公司IPO註冊制和戰略新型板呼之欲出,私募基金更是如雨後春筍般興起,未來 的機會又會在哪裡?本次國際財經峰會,一流經濟學家、金融家和企業家在一起「頭腦風暴」,為大家帶來有價值、受啟發的真知灼見。
上海證交所原首席經濟學家胡汝銀教授用「中國經濟未來十年能否維持7%的中高速增長以及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影響」的主題演講,為本次「2015國際財經峰會」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