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口圖鑑:86%的人在打拼,平均33歲,外省人中湖南佔比最多

2020-12-15 21世紀經濟報導

今天,深圳迎來40歲生日。

過去40年,一批又一批建設者用世人矚目的「深圳速度」「深圳模式」,將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座「充滿魅力、活力和創新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深圳奇蹟」,成為全球經濟特區的成功典範。

這一切都是每一位「深圳人」的辛勤付出、努力拼搏的成果。

40年深圳人口增長42倍

GDP增長近1.4萬倍

改革開放的春風,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讓深圳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為其發展做貢獻。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40年來,深圳常住人口從31.41萬人增長至1343.88萬人,增長42倍。同期,北上廣人口增長均在1-2.5倍之間。

龐大且增長迅速的人口,對深圳來說意味著強大的生產力和消費力,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源泉。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數據發現,40年間,深圳GDP實現驚人增長,從1.96億上升到2.69萬億,增長近1.4萬倍(同期全國增長241倍),年均增長28%;人均GDP從606元增長至20.35萬元躍升為全國第一,增長334倍(同期全國增長167倍)。

此外,深圳在2018年GDP首次超過香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經濟總量第一的城市。2020年上半年,在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深圳經濟總量仍保持正增長,為12634.30億元,全國排名第三。

那麼,「深圳人」作為這些經濟增長背後的功臣都有何特點?21數據新聞實驗室一一解密。

超50%「深圳人」來自本省

外省人中湖南佔比最多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讓所有外地人最暖心的一句標語。

深圳這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包容性極強,外來人口佔比極高。據深圳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常住人口有1343.88萬人,其中非戶籍人口849.1萬人,佔比超63%,那麼,這些外來人口都來源於哪些地方?

據寶安縣誌等文獻記載,1979年深圳建市之前,31.41萬的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客家人佔深圳原住民的六成以上。改革開放後,深圳設立經濟特區,在政策吸引下,廣東廣府系、潮汕系以及客家系三支人口率先移民深圳,與此同時,也吸引了湖南、廣西、江西等鄰省以及河南、四川、重慶等中西部地區人口。

21數據新聞實驗室根據百度遷徙大數據統計發現:

深圳常住人口超50%來自廣東本省,其次是湖南、廣西;從具體城市來看,流入地TOP10中,前9名均為廣東城市,分別是東莞、惠州、廣州、梅州、茂名、揭陽、河源、汕尾、湛江,江西贛州排第10;流入地TOP20中,廣東城市佔12個,其次是湖南有4個城市上榜;整體來看,深圳的「虹吸」效應輻射整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外省建設者來源地最多的9個省份佔據8個,其中TOP3來源地湖南、廣西、江西,均為廣東省鄰居。平均年齡僅33歲

超86%深圳人在工作打拼!

數據顯示,2019年深圳戶籍人口不足500萬人,僅佔常住人口的36.82%,人口倒掛現象較為嚴重;同一時期,北上廣的戶籍人口佔比分別為65.38%、59.73%、62.31%。

從男女比例來看,2018年戶籍人口為454.7萬人,其中男性有228.6萬人,女性有226.1萬人。

深圳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地方住著1343.88萬人,人口密度高達6727人/平方公裡,是全國「最擠」的城市。近5年來,深圳仍保持每年40萬—50萬人的新增常住人口,人口還在源源不斷地增加。

深圳也是全國「最年輕」「最拼」的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只有33歲,就業人員佔常住人口比例超86%,其他一線城市均在56%-60%之間。深圳年齡結構總體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特徵,人口增長空間仍然較大。

從人口紅利轉為人才紅利

人才佔比從1%上升到45%

過去,深圳享受人口流動帶來的人口紅利,快速崛起成經濟總量領先的超一線城市。但隨著人口增長速度下降,勞動力成本提高,各大城市均面臨產業升級,人口紅利不可持續。

如今,除了北京上海還需疏解人口的超級城市,包括廣州、深圳、杭州在內的頭部城市都加入如火如荼的「搶人大戰」,而這實際上是「人才爭奪戰」。

數據顯示,2019年,杭州人口增量已經超過深圳成為全國人口淨流入最多的城市。據悉,2019年5月,杭州推出新的人才引入政策,凡是大專以上學歷,35 周歲以下,繳納一個月社保即可落戶。

近些年,深圳也推出一批又一批人才引入政策,放寬入戶條件,擴大戶籍人口規模,對人才落戶不設上限,拿出真金白銀補貼百萬年薪人才個稅,還有住房補貼、創業補貼等,試圖改善當前人口結構嚴重倒掛的問題,優化深圳人才結構。

除此之外,還加大財政投入,新辦各類學校和醫院,向全球教育和醫療人才拋出橄欖枝,一改過去教育、醫療等民生事業底子薄、基礎差、發展起步晚的缺點,提供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

在一系列措施吸引下,2017年深圳戶籍人口猛增50萬人,創歷史最高紀錄。2018年,深圳接收應屆畢業生10.8萬人,同比增長7%,連續5年創新高;同年深圳各類人才已達到580萬人,佔常住人口44.5%。

展望未來發展潛力,40歲的深圳,既是深圳經濟特區,又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還是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憑藉「三區疊加」帶來的驅動效應,深圳將迎來新的戰略機遇。

【先行40年 灣區新標杆】系列策劃

出 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21財經客戶端

21數據新聞實驗室

總 策 劃:鄧紅輝 賈肖明

內容統籌:丁青雲 譚婷

設計統籌:曾婷芳

文 案:梁宇芳

設 計:王冰

技術支持:王新林 賈志恆

審 校:強燕 黃志明

(作者:梁宇芳,王冰)

(責任編輯:李劍華 實習生:郭金文)

相關焦點

  • 一二線城市生育圖鑑:過去10年深圳平均出生率最高,多地人口負增長
    深圳以19.07‰的平均出生率高居第一,主要得益於其超年輕的人口結構和二孩政策的放寬。數據顯示,深圳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2.5歲,適婚適育人口眾多,可以說是全國人口最年輕的城市。深圳老年人佔比最低上海南通老齡化程度最高按照國際慣例,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佔人口總數的比重達到10%,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以此為據,如今一二線城市中幾乎所有城市均已進入老齡化,且有61%的城市老齡化程度超出全國平均水平。
  • 深圳外來移民中,哪個省的人口最多?
    深圳外來移民中,哪個省的人口最多?排名第一:廣東人,佔比22.6%,500萬+排名第二:湖南人,佔比14.3%,300萬+排名第三:湖北人,佔比13.5%,270萬+排名第四:江西人,佔比10.1%,200萬+排名第五:東北人,佔比7.9%
  • 來了就是深圳人,那麼深圳人中來自哪裡的最多?
    "來了就是深圳人",這是深圳的口號。的確,改革開放後的深圳,不管是戶籍人口還是流動人口,都因其是"改革開放的窗口"而具有強大的人口吸引力,使人口數量快速膨脹。
  • 和深圳人應該說什麼話?
    因為我不是廣東人,所以我沒有get到笑點,問朋友啥意思,朋友一陣狂笑地說,「我也不是廣東人啊,但在廣州待久了,平常聊天的粵語都無師自通了。你們深圳都不說粵語的?」我回想了一下,突然發現,深圳作為廣東唯二的一線城市之一,竟然很少見到粵語的蹤影。
  • 深圳10個外地人有3個是湖南人!敢為天下先的弗蘭人是怎樣的存在?
    要說起深圳,第一印象就是那句「來了就是深圳人」!是的,作為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深圳持續吸引著全國的追夢人,五湖四海的奮鬥者們如魚兒一般,遊到深圳這個大海裡。而其中,看看滿街的湘菜館也知道,當屬「弗蘭人」最多!
  • 外地人佔比最多城市:1200萬人口僅400萬本地人,全靠外來人撐起
    外地人佔比最多城市:1200萬人口僅400萬本地人,全靠外來人撐起現在的大學生等到畢業季,都會選擇留在自己的學校,或者前往知名度較高的大城市去工作。除了逐漸夢想的年輕人以外,一些成年人也會為了擁有好的生活環境,前往大城市打拼。這就是城市人口數量較多的重要原因,在中國所有城市裡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非深圳莫屬了,雖然深圳目前擁有人口數量高達千萬人,但是真正的當地人也僅有四百萬,深圳能夠擁有今天的發展,全憑外地人撐起來的。每逢春節來臨之際,這座城市都會一改往日的熱鬧與繁華,會進入寂靜時刻。
  • 全國哪個省流出打工人口最多?
    當然是人口多,但經濟不發達的省份。想來想去,就只有是河南了。河南的流出人口規模河南,是人口大省。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9640萬,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山東。但河南戶籍人口卻達到10952萬人,超過山東、廣東,位居全國第一。
  • 一組冷知識;美國多年來一直是監禁人口佔比最多的國家
    (1997年還有頭髮的貝索斯)(1997年馬雲及妻子張瑛與當時的網際網路之王雅虎楊致遠同遊長城)三,美國多年來一直是監禁人口佔比最多的國家。平均每十萬美國人中有655名囚犯在服刑。(美劇越獄劇照)在美國老公打老婆、父母打子女、把13歲以下兒童獨自放家裡或車上、口頭威脅他人、成年人帶著兒童乞討、家長因經濟原因不讓孩子上學等等貌似微不足道、並不違法的現象,在美國已觸犯法律
  • 上海常住人口中,除了本地人外,哪個省人數最多?
    上海常住人口中,除了本地人外,哪個省人數最多?許多年輕人懷揣著夢想來到這裡,為了更好的生活而打拼。不同人眼中,對這座燈紅酒綠的城市有不同的感受,除了上海本地人外,哪些地方的人更喜歡上海?在上海2400餘萬常住人口中,本地人佔比61%,其次最多的是安徽人,佔比百分之9。再然後是江蘇人,由於距離接近的原因,佔比百分之6。之後的河南人、江西人、山東人和浙江人等等,總體數量相差不大。
  •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東北「打工人」平均年齡最高,人口流失嚴重
    報告顯示,1985年至2018年間,我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39歲。本年度人力資本報告由中央財經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教授李海崢主持,通過對中國人力資本的分布和發展動態進行定量描述,探討人力資本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創造條件。
  • 芬蘭人口知多少?
    根據聯合國數據,到2020年年中,芬蘭 2020年人口估計為5,540,720人。芬蘭人口相當於0.07%的的世界總人口。芬蘭在人口(國家/地區和國家/地區)中排名第116。芬蘭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18人,土地總面積303,890平方千米。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對新深圳人而言普通話就是本土語言
    39歲的生日。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 臺"內政部":原住民人口佔總人口比率逐年上升
    華夏經緯網2月1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截至去年年底,全臺灣戶籍登記為原住民身份的有53萬餘人,較2012年底成長1.2%,而原住民佔總人口比率為2.28%,佔總人口比率也逐年上升,原住民人口佔縣市人口比率最高的前3名依序是臺東縣、花蓮縣、屏東縣。
  • 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 東北最老
    (原標題: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近日,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0》。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
  • 千萬不要和深圳人說粵語
    這個答案來自一個已經和深圳本地人結婚的女生,他們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夾雜了一些粵語輸出環境,但即便如此,粵語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仍然只佔極小的比例。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聽過最多的粵語可能是房東收租時叫的那句「靚仔」,但基本都被「普通話化」了,在深圳,粵語的很多用詞都是通過普通話的發音來表達的,不怎麼像粵語,更像是流行的網絡語言。
  • 2019年武漢常駐流動人口287萬 遷徙排名第15位
    武漢,自古即有「九省通衢」之別稱,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陝,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稱。當今武漢更不輸於古代,一個武漢高鐵站即可直達中國25個省份,覆蓋大半個中國,40多個城市。武漢之所以成為「九省通衢」,更多來源於它所在之地的經濟發展,所吸引的人更是來自全國各地,武漢經濟崛起速度也名列前茅。
  • 打工人在變老:平均勞動力年齡已38.4歲,東北最老廣東很年輕
    報告顯示,1985-2018年間,全國(不含港澳臺,下同)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其中平均年齡最高的前三個省份是黑龍江、遼寧、吉林。黑龍江的「打工人」平均年齡甚至超過了40歲。
  • 研究報告:中國勞動力人口平均年齡達到38.4歲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闞楓)日前,中央財經大學人力資本與勞動經濟研究中心在北京發布的《中國人力資本報告 2020》顯示,1985-2018年間,中國勞動力人口(包括學生)的平均年齡從32.2歲上升到了38.4歲。資料圖:大學生招聘會。
  • 我國「矮個子」男生最多的省,平均身高1.7米,不敢娶外省女生
    我國也是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變化,現在的中國的已經不是幾十年的中國,現在在國際上面但是赫赫有名的,有著非常多的國家對我國都是非常的關注,有著很多的國家都想知道我國到底可以發展到什麼地步,而我國也是非常的好,在我國很多的省份都有著非常多的發達的城市,而我國每一個省份都有著很多的不一樣的的地方,由於地理原因,飲食的不一樣導致的,這不,我國「矮個子」男生最多的省
  • 2019年湖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19.61萬 年齡結構持續老化(圖)
    中商情報網訊:湖南人口總量增速趨緩2019年年末湖南常住人口為6918.38萬人,與上年相比增加19.61萬人,年增長2.84‰。常住人口總量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排名第7位。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大資料庫2019年湖南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1‰,比上年下降2個千分點,這是2000年以來首次低於4‰。已婚育齡婦女總量減少、生育意願下降是造成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年齡結構持續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