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樂形式唱出中國風

2021-01-08 上海新聞網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這是一首廣為人知的童謠,但你是否聽過根據這首童謠改編的上海話阿卡貝拉歌曲?作為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節的壓軸部分,2018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營暨第8屆全國阿卡貝拉音樂大賽正在滬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阿卡貝拉愛好者聚集在上海,分享經驗、交流切磋。

  自2011年正式在上海舉辦首屆阿卡貝拉音樂節,阿卡貝拉這種西方時尚音樂形式就在上海落地生根。主辦方之一VocalAsia上海阿卡貝拉中心執行長陳午明表示,上海乃至全中國都已培育出不少優秀的阿卡貝拉團隊,國內整體阿卡貝拉水平已經比較高了,如今推廣普及已不再是阿卡貝拉音樂人的主要任務,讓中國的阿卡貝拉走出去,發展具有中國、上海音樂特色的阿卡貝拉音樂,阿卡貝拉在中國才會有更廣闊的未來。

  「未來,我們要引導中國阿卡貝拉音樂者們在阿卡貝拉世界中,用我們民族的音樂表達方式,尋找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陳午明介紹,在上海,阿卡貝拉音樂團隊數量連年倍增,「我們希望鼓勵國內民歌和方言歌曲的創作。」

  據介紹,今年的阿卡貝拉音樂節自5月起,已提前成功舉辦上海市民阿卡貝拉音樂大賽、民歌音樂會、哈佛湛藍阿卡貝拉之夜等活動,獲得廣大市民朋友的熱烈反響。7月30日至8月4日,本屆音樂節迎來高潮———2018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營暨第八屆全國阿卡貝拉音樂大賽,內容包括:全國阿卡貝拉大賽、大師團專場音樂會、SingleSingers公開課、市民阿卡貝拉工作坊、阿卡日等,堪稱全國阿卡貝拉樂迷一年一度的盛會。熟悉中國音樂、在德國獲獎無數的Klangbezirk悅音之區人聲樂團;馬達加斯加專業音樂家Kile鄄ma等,作為嘉賓向阿卡貝拉愛好者分享音樂知識和經驗。

  阿卡貝拉意為「無樂器伴奏的純人聲」,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時期的歐洲。20世紀話筒與音響的發明,則改變了阿卡貝拉的唱法,發展出擬聲甚至電子合成的音色,更結合BiteBox,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此外,也發展出爵士、搖滾、流行、POP等變化萬千的風格。(勞動報記者 李嘉寶)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王丹沁

相關焦點

  • 金南玲《子夜歌》上線 電音歌姬唱出別樣中國風
    網易娛樂6月6日報導 近日,被稱為「電音歌姬」的90後華語女歌手金南玲再出新曲《子夜歌》,這首主打中國風的作品融合了古典和電音的雙重曲風,一經上線,就收穫了超高的人氣。說起金南玲,早在去年,她就憑藉講述青春經歷的音樂作品《逆流成河》紅遍大街小巷。《逆流成河》在酷狗音樂累計播放量超過26億次,是當時酷狗TOP500冠軍、酷我熱歌榜冠軍、酷我華語榜冠軍。如今,她攜帶最新作品《子夜歌》強勢回歸,令人十分期待。「子夜歌」是詞牌名,也作曲牌名,內容多是女子吟唱其愛情生活的悲歡。
  • 奧爾加農是西方音樂中最早的一種復調音樂形式
    多聲部的復調音樂最早出現在於公元九世紀,最初為兩聲部的形式,到了十二世紀,擴展為四個聲部。關於復調音樂的附加特性,美國音樂學家保羅.亨利.朗曾提出這樣一段話:教會堅持自己的音樂,格裡高利聖詠必須保持其純粹性,如果容許多於一個聲部的音樂出現,唯一能夠允許的只能是在現存的神聖旋律基礎上附加。
  • 內地校園原創音樂盛行 "潮元素"混搭"中國風"
    內地校園原創音樂盛行 "潮元素"混搭"中國風"   中新網西安4月14日電 (記者 張一辰)上世紀90年代初,一首《同桌的你》在內地廣泛傳唱,成為中國流行音樂中的代表之作,同時,校園原創音樂也日益成為華語流行樂壇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 用西方音樂技法演繹中國文化經典,大型套曲《詩經·國風》首演
    前來觀看演出的中國合唱協會理事長李培智評價這場音樂會時表示,用音樂的形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將作品帶向國際舞臺,音樂家談晨為我國「十四五規劃」指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了貢獻。演出現場,作曲家談晨指揮中德牧歌合唱團的演員們。
  • 周杰倫是音樂天才吧,涉及的各種曲風都做得很好!
    周杰倫的發音也是其鮮明風格的一部分,他打破了歌手吐字清晰的原則,轉而以一種不考慮平仄、突出旋律的方式唱出個性,並將這種個性同青少年聽眾群對時尚音樂風格的需求進行了恰當的對接。周杰倫的音樂底子深厚無比,很擅長把自己的想法用音樂以很生動的方式表達出來,又知道如何迎合大眾的口味,做出來的作品滿滿的個人風格。
  • 西方音樂史之古希臘音樂
    和廣西中公教師網一起了解一下古希臘音樂的概況。一、古希臘文化概況1、古希臘是西方最早的文明古國:從第一個城邦建立到希臘被馬其頓侵佔(公元前8世紀—公元前4世紀)。4、當今對古希臘音樂的了解,主要通過兩種渠道得知:一是從神話傳說中得知。二是從科學考證中得知。二、古希臘的音樂形式古希臘的音樂形式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音樂、詩歌與舞蹈三位一體的形式出現,成為一種合性的藝術。
  • TME live X華納音樂 VaVa毛衍七「朝歌暮宴」嘻哈風席捲新現場
    12月25日20:00, 實力rapper VaVa毛衍七攜新專輯「V-Dynasty朝歌暮宴」登陸TME live新現場,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四大平臺同步呈現。
  • 真正的中國風,解鎖魂韻靠什麼?
    用多種中國古老傳統樂器,把大唐盛世、宮廷禮樂還原到舞臺,讓人聽完一秒夢回大唐。這首作品大受好評,除了霍尊驚豔的唱腔,我們還被悠悠的中國風旋律所感染。這種帶有東方古典韻味的音樂,潤物細無聲般浸潤著我們的心靈。
  • 電影鑑賞:《臥虎藏龍》中的音樂堪稱是中、西方音樂結合的典範
    由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具有 中國 古典韻味的武俠電影,在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十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原創音樂」及「最佳主題曲」獎。它的音樂將東方音樂的藝術美感與西方音樂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堪稱是中、西方音樂結合的典範。 《臥虎藏龍》講述了一段複雜的江湖恩怨。
  • 西方樂隊創作中文歌曲 瞄準中國音樂市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2月28日報導,英國搖滾樂隊「前進」樂隊在中國贏得眾多粉絲。當前許多西方樂隊或喜愛中文歌曲或瞄準中國極具潛力的市場,欲進軍中國樂壇。對於想要進軍亞洲樂壇的西方樂隊來說,中國市場及其具有巨大開發潛力的粉絲有著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尤其是對於那些願意學習中文的人來說。
  • 鹽設計 · 「潮範中國風」,用「密扇」打破西方對中國風的想像
    不能一味滿足西方人對中國風的想像,要做出真有本土文化的中國風。幾年前如果在街頭遇到穿漢服的小哥哥,你一定會覺得他不是在拍戲,就是在去往拍戲的路上。然而時尚與流行趨勢是不可預測的,誰也想不到如今漢服、旗袍這些瀰漫著濃濃中國風的復古服飾,會成為時下最流行的穿著打扮。
  • 西方面孔遇見東方韻味,看中國風如何席捲國際秀場?|秀場|賈斯汀...
    在對經典造型的回顧中小編發現:濃鬱的中國元素果然已開始席捲全球,旗袍、披風、雲龍圖騰、絲綢……這些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元素頻頻出現在國際秀場,「中國元素」正悄然流行於全球時尚圈~那麼,外國明星到底有多愛中國風?哪些中國元素深受國內外明星的喜愛?今天,小編帶你一飽眼福!
  • 《西方古典音樂》:鋼琴老師備課資料,古典音樂百科全書
    編輯推薦:本書稿是「愛樂系列」叢書第九本,是寫給音樂愛好者的一本西方古典音樂的入門書。本書擇優選收了西方古典音樂史上二百二十餘位作曲家的三千餘部名作,將這些作品從易到難分別納入四大階梯,以便入門者拾級而上。大部分作品附有簡明扼要的解說,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發。
  • 手遊上的「中國風」應該怎麼刮?
    文中一位留著兩撮下垂鬍子,穿著清朝官服中國男人「傅滿洲」,在今後的一個多世紀中,成為西方人心中典型的中國形象。100年後,西方開始重新了解這個古老的國度,中國人也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文化。而作為第九藝術的遊戲,剛好成為這一變化的典型縮影。被老外誤解的「中國風」長期以來,西方人對中國的認知,常常是碎片化的。
  • 西方各個時期的音樂
    古希臘羅馬音樂古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搖籃,與其他藝術如繪畫,雕塑,文學,哲學交織結合在一起的。古希臘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羅馬音樂是從希臘借鑑來的。《塞基洛斯墓志銘》這是刻在木石上的一首歌曲,內容是賽基洛斯吊念死去的妻子。
  • 超越周杰倫主導的中國風,這些歌曲才是中國風歌曲的經典和先驅
    中國風曲風的歌曲是新世紀以來盛行的,受眾群比較廣,歌迷喜聞樂見,影響廣泛的一種音樂類型。1.周杰倫引領、推動新世紀以來中國風歌曲的盛行和發展眾所周知,中國風歌曲從深藏閨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小眾姿態,走向臺前,被更多人喜愛和接受,不可否認要歸功於周杰倫的出眾的創作才思和對該類型的歌曲不遺餘力的弘揚和推廣。
  • 很遺憾幾首震撼到淚目的中國風的音樂,創作者竟然是日本人!
    雖不喜日本人的很多做法,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音樂傳承了我華夏文明幾千年的歷史沉澱,而我們卻引進了西方國家的說唱,嘻哈等風格,簡直讓人痛心!日本音樂不僅具有一流的製作水準,而且無論是歌曲的品質還是音樂人的素養,放眼全球也依然當屬前列。
  • 秀、學徒和異類:五年來中國流行音樂概覽
    全球化表現在音樂上,有一部分就是西化:各國的流行音樂,前沿的部分,表現為西語語境、西語門類的各種流行音樂。以上所列,是中國在各個西式門類上的最佳代表。他們的音樂是高度類型化和國際化的,帶著形式主義的鋥亮光潔度和過人的才華,顯示了對西方傳統的深刻理解和絕佳傳承。
  • 吳彤跨界音樂回歸誠摯《回家》唱出億萬僑胞心聲
    吳彤近日,著名跨界音樂人吳彤跨界音樂回歸,攜手中國愛樂樂團大提琴家關正躍、中國著名吉他和三弦演奏家劉麟、著名音樂人趙衛、中提琴家徐寧,一齊亮相2017年華人華僑春晚,以一首深摯的《Going home》(《回家》)獻給全球華人華僑。
  • 西方音樂的一座高峰——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個時代,誕生於義大利的羅馬,以其奔放、華麗而自成一體,與文藝復興的莊雅典雅相區別。 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與其他藝術關係緊密相連,同時也有能影響人們的內心,啟迪人們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