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糧:秋糧收購助農增收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隨著秋糧集中大量上市,我國秋糧收購漸入高峰。秋糧佔我國全年糧食比重的四分之三,被稱為糧食安全的「壓艙石」。能否做好秋糧收購工作,直接關係到糧食安全大局和農民切身利益。

在今年戰疫抗災的特殊背景下,國內最大的糧食流通市場化經營主體——中糧集團克服新冠疫情、颱風災害等困難,積極創新秋糧收購模式,有效保障農民利益,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破解難題,助農增收

颱風、多雨等自然災害成了今年秋糧收購的新「對頭」。

在吉林,受降雨和兩次強颱風影響,農作物大面積倒伏,持續的陰雨又使倒伏在地的糧食出現生黴、發芽等壞糧現象,收割之後,糧食水分太大難以存放。這些迫在眉睫的現實難題,急壞了種糧農戶。

面對這些新情況,中糧集團旗下中糧貿易吉林公司深入調研走訪吉林全省的受災情況,開展了一系列惠農政策,以解糧農心頭之急,降低秋糧糧源損失。

對於受災嚴重的農戶,吉林公司依託「糧食銀行」向農戶開展收購,並對農戶提供「代烘乾、代保管」的「雙代」服務。「糧食銀行」是中糧長期搭建的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它從「存糧在家」變為「存糧到庫」,有效改變了傳統的農民儲糧、賣糧習慣,每公頃可實現農戶增收1500元以上。

為了保障農戶在特殊形勢下儘快收到賣糧款,吉林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合作開通對農收購糧款「銀閃付」功能,農民賣糧結價後,只需三秒鐘糧款即直接到帳。對於一些存在實際困難的合作社、種植大戶,吉林公司還積極提供農機收割和農機脫粒作業服務,全力保障糧食收割。

當地合作社和農戶反響熱烈,他們激動地表示,今年局面這麼嚴峻,沒想到中糧及時伸出援手,避免了損失,在關鍵時刻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國企的溫暖。

優化模式,助推產業​

在近年來土地流轉背景下,很多農場規模逐漸擴大。在推進糧食收購的同時,結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成為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有效掌控糧源確保糧食安全的新舉措。

中糧貿易黑龍江公司利用自身優質倉儲資源與良好的物流裝卸能力,推進化肥購銷業務,做好肥糧循環,並利用 「訂單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通過「訂單農業」,中糧貿易黑龍江公司與80家合作社籤訂合作協議,面積達81.39萬畝。

中糧貿易遼寧公司將業務拓展到化肥銷售、農機服務、農產品倉儲、糧食銀行等多個方面,以推進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

中糧貿易吉林公司旗下大布蘇庫,與當地畜牧場開展深度合作,主動接洽幫助畜牧場測土配肥,並對接中化集團,減少中間商購買化肥,實現了畜牧場生產成本的有效節約;並針對畜牧場地趴糧、保糧難、賣糧難等難題,通過「糧食銀行」提供儲糧服務,幫助畜牧場利潤每公頃增加300-500元,實現了合作雙方的共贏。今年,雙方還將在種子、化肥、農藥等方面拓展更多產業化項目。

通過因地制宜、形式多樣的農業產業化服務,中糧增加了與客戶的合作黏度,提高了當地農業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水平,改變了傳統的收購模式,實現了對優質糧源的高效掌握。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不讓農民的汗水白流 安徽省多措並舉保障秋糧收購順利開展
    新華網淮南12月22日電(汪亞)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同保護農民利益並重,改革完善糧食收儲制度、健全市場調節機制、提升應急保障能力至關重要。如何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協調好政府收儲工作和農民權益,安徽省糧食局在今年較嚴峻的秋糧收購形勢下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實踐。
  • 雙城區勇當糧食安全「壓艙石」 奮力譜寫農業農村發展新篇章
    戰疫情、調結構、穩生產、強基礎、足供給、優生態、補短板、保安全、深改革、促增收,奮力譜寫了雙城農業農村發展的新篇章。「糧食一天不到手、抗災一天不停止」。雙城區抓秋收農業生產毫不放鬆,採取一切措施科學收割。每次災情發生後,雙城區農業技術專家第一時間下鄉,指導農民積極進行生產自救保豐收。
  • ...江糧集團新幹公司黨總支強化黨建力保國家糧食安全和市場供應
    築牢堅強堡壘 守護糧食安全 ——江糧集團新幹公司黨總支強化黨建力保國家糧食安全和市場供應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江糧集團新幹公司黨總支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積極響應號召,黨員領導幹部提前謀劃、靠前指揮、帶頭落實,動員組織廣大幹部職工全力以赴投身抗疫保供維穩戰役
  • 靖州萬名黨員幹部下田助農 搶收秋糧歸倉
    確保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打響了秋糧搶收「保衛戰」。9月24日,甘棠鎮大橋村種植大戶黃桂生因有10畝水稻無法採用收割機收割,一群身穿迷彩服的黨員、民兵隊伍挽起衣袖、褲腳下到田間,採用人工進行收割,不到兩個小時就收割完7畝稻田。
  • 盤點濱州糧食「十三五」大事件!優質糧食工程帶動農民增收近6億
    三年來,增加優質糧食種植面積近300萬畝,新增科技研發成果(新產品、專利等)166項,優質糧油產品率提升至30%,全市 「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共研發優質新產品50多種,企業增加銷售收入80餘億元,累計帶動農民增收近6億元,促進了產業提質、企業增效、惠農增收,為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貢獻了糧食力量。
  • 中儲糧鄧亦武: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
    這也再次印證了「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糧食安全戰略的高瞻遠矚,再次說明「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安全觀的遠見卓識。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我們要增強系統觀念,統籌發展與安全,把糧食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基礎和發展的先決條件,把握「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的深刻內涵,堅定不移管好「大國糧倉」,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底線。
  • 重磅:人民日報再次強調糧食安全!
    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7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強調,吉林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在探索現代農業發展道路上創造更多經驗。
  • 永城: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唱響沃野豐收之歌
    夏糧總產19.4億斤,秋糧總產10.76億斤,全年糧食總產30.16億斤。今年,我市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實現「十六連豐」!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 築牢保障體系確保糧食安全 疫期我國糧食供應充足有序
    築牢保障體系確保糧食安全  疫期我國糧食生產保持穩定 供應充足有序  目前,我國糧食庫存充足,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提出的17%至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的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  我國僅大豆等個別農作物品類存在進口依賴
  •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築牢經濟社會大局基礎
    央視網消息:今年全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這也是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這樣的一份成績碩果纍纍,也來之不易。
  • 去年全州營造林88萬畝助農增收破億元
    去年,我州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厚植生態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充分展現,全州完成營造林88.08萬畝,助農增收
  • 今年繼續穩字當頭——不誤農時,糧食生產抓緊幹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即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釋放了鮮明的政策信號。一邊全力抗擊疫情,一邊不誤農時保春耕。大江南北,春耕備耕正全面鋪開。
  •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
    自掏腰包籤訂助農協議 貧困戶可年增收約20萬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方軼  2020-07-14 預計籤訂《助農協議》的兩戶農戶今年可分別增收約
  • 瑞昌發展特色農業助農增收
    中國江西網瑞昌訊 (記者練煉 通訊員雷勉鴻、談榮雄)瑞昌市以優化產業布局為主線,以發展特色種植為抓手,以科技增效為重點,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優化種植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取得良好的成效,農業特色產業成為助農增收的有效途徑。
  • 農發行雞西市分行「六個到位」全力支持糧食收購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1日電 農發行雞西市分行全力保障糧食收購資金供應,截至目前,2020年度累計投放糧食收購貸款14.04億元,其中,投放最低價水稻貸款4.8億元,支持收購最低價水稻15.39萬噸;投放市場化收購貸款9.24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食30.77萬噸。
  • 保護性耕作保育黑土地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而作為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中國的糧食安全自然也被廣泛關注。如何才能在對其有效的利用中做到對其有效的保護,從而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李保國:在人們的一般印象當中,東北的黑土地是我國最肥沃的土地,其地力特性可一直維持下去,可以一直作為我國最有保障的糧倉。實際上新中國成立至今從表面或直觀的數據統計來看的確如此——東北黑土地糧食總產量和商品糧現分別佔全國總產量的1/4和1/3,已成為我國糧食生產的「穩壓器」和「壓艙石」。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把好農業「四道關」 築牢糧食「安全線」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赴吉林考察調研,首站來到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盧偉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了解糧食生產、黑土地保護利用、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經營等情況,這充分體現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
  • 「訂單高粱」產銷旺 助農增收有保障——六蘇木鎮億農種養殖專業...
    近年來,六蘇木鎮和勝莊村搶抓精準扶貧產業扶持的機遇,著力補齊短板,突出發展產業,採取「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扶持貧困戶種植高粱、豌豆等農作物,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切實幫助農戶增收致富,讓貧困戶吃上「定心丸」。
  • 青平:「十七連豐」夯底氣 穩住糧食「壓艙石」
    當前,全球糧食緊缺問題是難以克服的「瓶頸」,糧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76.33億人口中至少還有8.2億人面臨飢餓,相當於每9人就有1人在挨餓。中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受人多地少等多重因素的制約,溫飽問題是長期困擾並限制我們發展的最突出難題,在1974年召開的首屆世界糧食大會上,多國代表曾經一致發出了中國靠什麼養活10億人口的「世界之問」。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於做好2021年「兩節...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背景下,做好糧油市場保供穩市工作,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進一步抓好秋糧收購,切實保護農民利益   當前正值秋糧收購高峰,進展總體順利,個別省份已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