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冤殺後,秦檜和趙構是如何對待嶽飛妻兒的?下手實在太狠

2021-02-23 赤血汗青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趙孟頫

這首詩是用來紀念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而作的,最後兩句的意思是,不要向西湖高歌嶽飛的故事,否則連這天地山水都會忍不住悲痛的。可見後世之人對嶽飛冤死的惋惜與同情。

嶽飛生於公元1103年,時值宋高宗趙構主持朝政,南宋與金以淮河為界南北對峙,中原國土盡皆淪為女真榻下之席,使得無數英雄志士踏上了收復國土的事業中。而嶽飛也是其中之一。

嶽飛自小就比較早熟,比起同齡孩子要穩重得多。他先是學文,而後習武,不久就諳熟兵法,並且武藝超群,相傳其立能單手挽弓三百斤,騎能左右開弓並穿楊,加上一身刀劍槍法,更是無人能敵。

而家庭教育更是重要,嶽母為了讓嶽飛從小培養愛國之心,很早就在嶽飛背上刺上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古時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刺在兒身那是真的痛在娘心,因此,孝順的嶽飛牢記母親的教誨,一生都忠君報國抗擊外敵。

1122年,嶽飛就進入了軍隊。1126年,金兵圍困宋欽宗於開封,還是康王的趙構命劉浩馳援開封,而嶽飛此時正在劉浩麾下。他引一支小隊連斬敵將擊退金兵,於此戰中嶄露頭角。

1127年,靖康之變發生,北宋徹底覆滅,趙構即位建立南宋,朝堂之內莫不主張避戰求和。嶽飛深知委曲求全必使敵人得寸進尺,故以小將身份上書,卻被逐出軍營,好在得到北京招撫使張所的收留,才得以回到軍隊。

從此,嶽飛的軍旅生涯正式起步。因為嶽飛身先士卒勇武善戰,且忠義不二頗有魅力,在軍營中吸引了一批將士的忠心跟隨,也就是後來的「嶽家軍」,公元1130年,嶽家軍收復了失地建康,嶽家軍才初有微名。

而後,從1131年到1134年間,嶽家軍連戰連捷,為南宋一連收復襄陽六郡,使得朝堂之內頗為震驚,嶽家軍不僅在這幾次戰役中擴大了自己的兵力,其威名也遠播中原各地。

此後,嶽飛又平了洞庭之亂,在軍權上極有聲勢,於是便開始領軍北伐,期間嶽母病故,嶽飛雖守喪一段時間之後,又繼續趕赴戰場,為國家威望打拼,接連收復失地。但朝廷內主和派的聲音依然不低,其中就包括秦檜和趙構本人。

後來的事就是人盡皆知了。1141年,嶽飛將金國打得幾無還手之力,金國只好與南宋議和。趙構見朝局安穩、前線戰事已然停止,便開始打壓權臣與重將,而當時聲名最盛的嶽飛和嶽家軍自然首當其衝。

而在秦檜的讒言之下,趙構更是堅定了這一決心,並將此事交於秦檜。秦檜便以各種手段污衊嶽飛謀反,甚至捏造口供,生生將已賦閒的嶽飛押解進入大理寺。到1142年時,嶽飛便身死於大理寺中,一代忠魂終歸天,此時的嶽飛年僅39歲。

而嶽飛的妻兒也沒落到什麼好下場。他的第一個妻子因為早年改嫁,倒是逃過一劫。但第二個妻子及其膝下年幼的霖、震、霆三子都被流放到嶺南荒地,在艱難的條件下生活困苦。直到1162年嶽飛案被平冤昭雪後才得以北還。

而此三子雖然生活困苦,但好歹保全了一條性命。但他的長子嶽雲就沒這麼幸運了,嶽雲跟自己的父親一樣蹲了冤獄,並死在獄中,年僅23歲。其女嶽安娘則在歷史上失去音信,不知後事生死。在《說嶽全傳》中還提到嶽飛有個次女叫嶽銀瓶,因為父親喊冤卻沒有成功,最終投井自盡,但嶽銀瓶在正史中卻並無記載。

而今,嶽飛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千古傳唱的民族英雄,而秦檜則以一尊尊跪像在全國各地受人唾罵,只可惜聽信讒言的趙構未能有這般跪像,否則定然也要受盡萬人唾罵摒棄。

求和投降永遠無法換來和平,只有像嶽飛這樣剛正拒敵才是中華民族該有的氣節,嶽飛已經不只是一個民族英雄,更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成為一種民族氣節與精神,支撐著中華民族不斷前進。

相關焦點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近年來,有些人對嶽飛之死說法不一,也有人極力為秦檜翻案。嶽飛之死,與秦檜一點關係都沒有是說不過去。雖說生殺大權在皇帝手裡,但殺一個在百姓中的抗金英雄。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
  • 嶽飛被人害死後,秦檜是怎麼處理嶽飛家人的?這個方法真實用
    嶽飛的千秋功業自不必說,他的長子嶽雲當時也已經是的少年將軍,戰功赫赫,曾以500騎兵在數十萬金國大軍中來回衝殺數十次,大破金軍,1142年,嶽飛死時年僅39歲,嶽雲23歲,他們被害死後,他們的家人也遭到了殘酷對待。
  • 嶽飛是被宋高宗害死的,墓前為何有秦檜的跪像,而無趙構?
    嶽飛廟附近還有秦檜、王氏、滿三振、張俊、王俊等奸臣跪下的樣子。其他地方的嶽王廟的奸臣跪著的樣子和納餘谷。這些人是嶽飛的陷害者,但殺害嶽飛的主謀沒有跪在這裡,她是宋高宗趙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紹興11年5月,嶽飛遭秦會議黨羽滿三振、羅汝諾等彈劾,到今年8月,他被免除樞密院副使的職務。
  • 嶽飛精忠報國,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很多人認為趙構是擔心被武將篡權才殺嶽飛的,但事實是趙構就是單純地被金人嚇破了膽。趙構要真的是擔心篡權,後面怎麼弄出一個敢騎在他頭上的奸相。後期趙構見秦檜,隨身都要帶刀以防被秦檜謀害,這可是史書記載的。那為什麼趙構容得下這種隨時可以要他命的權相,卻容不下忠心耿耿的嶽飛呢。
  • 嶽飛被殺後,過了八年,一個大漢拿著刀,向秦檜發怒!
    嶽飛不幸的是,這樣一位名將,卻遭到了漢奸秦檜的妒忌和紅眼,被認為是阻擋了自己的前程,所以要殺了嶽飛。嶽飛被殺的時候,幾百名嶽家軍竟然袖手旁觀,只有一個人拿著刀對著秦檜,那個人是誰?從歷史上看,秦檜一生都受到君主的愛戴和信任,享受著榮華富貴。秦檜風流倜儻,與君主趙構十分合拍。
  • 嶽飛是愣頭青,秦檜是人精? 趙構:想多了,我恨不得捅死姓秦的
    這其實是把和珅與秦檜形象混合的結果,嶽飛其實很會做人,嶽飛才是辦公室政治的頂級高手,而秦檜才是讓趙構討厭的混蛋,也是對趙構皇權威脅最大的人。不信,你看看下面的記載。而歷史上真達到這一成就的人有下列幾位:王莽、曹操、孫權、司馬昭、桓玄、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高歡、李淵、王世充,嶽飛喊過「迎二聖」不假(這是隨大流的口號,後來就不喊了,這符合「以孝治天下」的政治正確),但趙構可不會知道三百多年後的「奪門之變」,相反上述幾人「加九錫」後做了什麼,他可是門清。
  • 金國非常忌憚嶽飛,那宋高宗殺了嶽飛後,為什麼金國不趁機南下?
    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少了一個嶽飛,宋朝和金國的緊張狀態也依舊在持續。歷史上宋金之間曾經四次議和,但議和歸議和。宋金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止。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宋高宗趙構就是一個投降派。但事實上,趙構是主和與主戰兩手並存的。宋朝想和平,但從未忘戰。宋高宗趙構之所以會殺死嶽飛,一方面是因為忌憚嶽飛,再加上嶽飛不遵將令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奸臣秦檜的從中作梗了。
  • 「莫須有」是秦檜構陷嶽飛的嗎?
    秦檜在北宋靖康年間曾主張抗金,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十月,秦檜南返後改弦更張,開始主張議和。估計是權衡了當時的形勢,而轉變主張的。由於他奉行和談政策,此舉正中趙構下懷,二人一拍即合。此後,秦檜的仕途便順風順水,一路高歌,僅三個月後就被趙構提升為副宰相,八月後再升為右丞相。
  • 害死嶽飛的不是秦檜?
    宋高宗心想,把我爹和我哥接回來,我幹嘛去呢?這是他仿佛聽到周杰倫的歌聲,嚯嚯嚯嚯嚯嚯,和和和和和和……,到底是戰還是和?有部分專家指出,其實本質上還是趙構殺了嶽飛,沒有趙構首肯,秦檜一點辦法都沒有。那麼趙構為何一點都不憐惜這位「精忠報國」的南宋第一英雄呢?
  • 嶽飛遇害以後,他和秦檜的後人都怎麼樣了?
    陝西人姚嶽在靖康之變(1127年)後逃離關中地區,並在南宋考中進士,在一次與嶽飛偶遇後,嶽飛覺得自己母親姓姚、父親姓嶽,而此人則名為姚嶽,實在有緣,於是便留姚嶽在軍中為參謀效力,對他十分關愛親信。 作為嶽飛的手下大將、嶽家軍前軍副統制王俊,就是害死嶽飛的幫兇之一。在宋高宗授意秦檜羅織冤獄後,或許是為了迎合上意謀求升職,王俊在嶽飛被收押後,隨即跳出來,誣指他受嶽飛和嶽雲的指使,準備進行謀反。
  • 歷史上真實的嶽飛,與我們所了解到的嶽飛有很大的差距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會說,嶽飛是個剛正不阿、性格剛直、忠心報國、殺身成仁的民族英雄,他之所以被冤殺,是因為嶽飛太過剛直、愚忠,以至於不知變通、政治敏感度低、情商低,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和同僚關係不好,這大概就是我們現代人對嶽飛最大的誤解吧,其實這並不是真實的嶽飛,我們現在很多人從骨子都很敬仰一個衛國英雄,尤其是在他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最終成為一個悲劇英雄時
  • 御史中丞:嶽飛忠心為國,你為何非要置他於死地?秦檜說了4個字
    然而,宋高宗在處死嶽飛的時候,卻只給了「莫須有」的罪名,導致嶽飛被冤殺,秦檜作為陷害嶽飛的主要人物,自然難逃其咎,其雕像永遠跪在嶽飛的墓前。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秦檜縱然是當時的宰相,皇帝身邊的大紅人,一心想要與金國求和,視嶽飛為眼中釘肉中刺,欲除之而後快,但如果宋高宗不點頭,秦檜絕對不敢動嶽飛。
  • 嶽飛,為什麼鬥不過秦檜?
    嶽飛為什麼鬥不過秦檜,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史記載:1141年8月,高宗和秦檜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朮要求「必殺飛,始可和」。秦檜為剪除和談障礙,指使万俟卨上章誣篾一貫主戰的嶽飛「謀反」,收買王俊作假證,10月,將嶽飛父子和部將張憲關進杭州大理寺。
  • 趙構何以在嶽飛靈前說嶽飛「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大家都知道抗金英雄嶽飛被冤死風波亭,而在嶽飛就義後,趙構曾在嶽飛靈前說過一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趙構此話何意?其實就是告訴嶽飛,你之所以被殺,並非你謀反,朕心裡明白,朕並非昏君,但是卿非死不可!
  • 嶽飛真是被冤死的嗎?趙構退位時的一句話,道破不得不殺他的原因
    比如說起「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就是如此,嶽飛一腔熱血為國家安危,卻沒想到落得這樣的下場,這樣的結果也讓不少人傷心難過。要說嶽飛去世非常難過的,趙構是擁有姓名的。1103年嶽飛出生,到1142年去世,在嶽飛39年的人生中,保家護國可以說是嶽飛一直不斷努力的事情。嶽飛是趙構的有力部下,對於趙構來說嶽飛也是很重要的。
  • 嶽飛被害後,金朝大臣問了趙構一個問題,在場的所有大臣瞬間臉紅
    嶽飛,著名的抗金英雄,在戰爭前線被十二道金牌詔回,最終慘死在奸臣秦檜的陰謀之下。趙構,無帝王之才,因為誅殺嶽飛而被後世之人唾罵。趙構下令殺死嶽飛後,完顏宗賢等人親自護送宋徽宗和韋妃的棺槨回大宋。就在南宋上演「感人」的認親場面時,金國的一個官員卻當著眾人的面問了一個問題,讓在場所有人臉色瞬間漲紅。
  • 《嶽飛傳》中秦檜為何以莫須有罪名陷害嶽飛?
    金人聽說秦檜這個人後,就把他做為人質弄到軍中。建炎四年十月,秦檜和妻子王氏及僕從一家,從軍中取道漣水軍水砦經海上返回行在臨安。對朝廷說是殺了監視他的金兵跑回來,朝中人都持懷疑態度,如果殺了監視金兵跑回來的話。不可能妻子及僕人都回來,況且,一路關卡眾多。
  • 嶽飛死後,有人建議餓死嶽飛子孫,秦檜破口大罵:狗彘不如
    南宋名將嶽飛被宋高宗和秦檜害死於風波獄中,嶽飛死後他的子孫被流放到福建廣東等地,每天朝廷派人送給他們很少的財物和米糧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忠臣名將之後淪落到這步田地本來就已經非常悲慘了
  • 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嶽飛,「莫須有」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嶽飛從小就立下了參軍報國的志向。建康元年,金國大舉南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嶽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意欲投軍,又擔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嶽飛母親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積極勉勵嶽飛「從戎報國」,還為嶽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在親人的支持下,嶽飛牢記母親教誨,投身抗金前線。
  • 南宋有中興4大名將,為何只有嶽飛不得善終,趙構:我真的忍不了
    ,滅亡了北宋,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還將後宮的皇后,嬪妃,公主都擄到了北方,歷史上稱之為靖康之恥。 第1個原因是嶽飛幹預宋高宗立皇儲,公元1137年,嶽飛奉召進宮覲見皇帝,當時宋高宗對嶽飛也非常好,還說出了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還準備將劉光世的5萬大軍全部交給嶽飛,可惜張俊和秦檜從中作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