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這個問題來說,就顯得太想當然了。確實,嶽飛是南宋初期主張抗金的主戰派。但也僅僅是其中之一罷了。南宋主張抗金的將領是很多的。如韓世忠、張浚、張憲、王庶、李綱等人都是主戰派的中堅力量。
嶽飛代表不了全部,雖然說少了嶽飛一人非常的可惜。但對大局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少了一個嶽飛,宋朝和金國的緊張狀態也依舊在持續。歷史上宋金之間曾經四次議和,但議和歸議和。宋金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止。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宋高宗趙構就是一個投降派。但事實上,趙構是主和與主戰兩手並存的。宋朝想和平,但從未忘戰。
宋高宗趙構之所以會殺死嶽飛,一方面是因為忌憚嶽飛,再加上嶽飛不遵將令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奸臣秦檜的從中作梗了。歷史上金國掌權者完顏兀朮曾給秦檜寫信,其中寫道「必殺嶽飛,而後和可成」。由此可見金國對於嶽飛的忌憚有多麼深。
金國像南宋表示殺了嶽飛就可以真正和平。宋高宗趙構不是傻子,他雖然打壓嶽飛和韓世忠等人。但也知道他們這些人都是國之棟梁,所以並沒有下殺手。反倒是秦檜在收到金國主子的命令後,他立刻開始誣陷嶽飛,比如飛援淮西「逗留不進」、主張「棄守山陽」等等。很快嶽飛就被革職,賦閒在家了。
嶽飛被革職後,這滿足了趙構的需求。但金國對秦檜的要求,秦檜還沒有做到。所以再嶽飛喪失了一切的權利和地位後,秦檜開始進一步迫害嶽飛。他授意張俊利用嶽家軍內部矛盾,威逼利誘都統制王貴、副統制王俊先出面首告張憲「謀反」,繼而牽連嶽飛。之後秦檜偽造了假的罪名一舉把嶽飛擊垮。
秦檜還四處宣揚處置嶽飛是趙構的命令,因此也沒有多少人敢給嶽飛說話。直到宋金議和再次達成後,嶽飛被趙構下令處死。嶽飛死後金國上下彈冠相慶,並說:「和議自此堅矣!」
原本金國也並不想和南宋打了。畢竟蒙古人此時已經開始崛起,金國人也要防範蒙古認為。而南宋方面嶽飛死了,宋金和談成功了,表面上看貌似風平浪靜了。但在和談協議籤署後不久,金國方面海陵王完顏亮發動政變,殺金熙宗,自立為帝。他在整頓完畢後,想要一舉消滅南宋。因此宋金大戰再次爆發。這事發生在嶽飛死後不久。你可以說金國是在看到嶽飛死了,才再次爆發大戰。
但事實上嶽飛是死是活對於金國的戰略主戰沒有絲毫影響。金國之所以在嶽飛死後再次發動戰爭,那完全是因為金國內部政變的影響所導致的。和嶽飛無關。事實上金國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先解決蒙古。但很可惜,金國最終給了蒙古人崛起的機會。最終金國被滅,天下也被蒙古人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