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國俯首稱臣,殘害忠臣良將,宋高宗趙構是明君還是昏君?

2021-01-10 裝睡者

"漢家之厄十世,宜光武之中興,獻公之子九人,唯重耳之尚在"。這是元祐太后,也就是趙構的伯母,發布的高宗繼位詔書中所說之言。

她將高宗描述成是漢朝的光武帝劉秀,又比作晉國的重耳,意思就是趙構即為趙宋的中興之君。

因為徽欽二帝北狩,康王泥馬渡南江,又在杭州重整河山,延續了宋朝的統治,是為南宋。

對於他的評價,歷來都是褒貶不一的。"昏耶?明耶?",關於宋高宗趙構的雙重面相,應當從他在位的種種行為來判斷。

(一)、俯首稱臣,殘害忠臣良將

"至於克復舊物,則晉元與宋高宗視四君者有餘責焉"。宋高宗的軟弱無能,那在歷史上都是遠近聞名的。早在南京應天府稱帝之時,高宗就一直以怯懦的態度示人。

而且,一昧的啟用那些主和派,從未想過真的要為父兄報仇。這才引發了苗劉之變,後來到了南方,又讓金國的軍隊一路追趕到海上。直到後來,才於行在杭州定居下來。

1. 卑躬屈膝,甘願淪為敵國之臣

"臣構言:竊以休兵息民,帝王之大德;體方述職,邦國之永圖"。在他和金國皇帝的書信之中,每每都是臣如何如何,臣如何如何。

要知道,普通百姓如果直呼皇帝名諱那都是大不敬的罪過,而面對自己不共戴天的敵人,趙構卻對金國如此的趨炎附勢。

而且,每次在處於戰爭優勢狀態時,趙構總是拿出這幅樣子,來討好金國人。他想的是模仿祖宗與遼國籤訂《檀淵之盟》那樣,與金國劃江而治。自此,兩個國家互不侵犯,而且自己失去點尊嚴,失去點主權,那都是無所謂的。

紹興十一年,金國正式冊封趙構為大宋皇帝。這是如此的荒唐,如此的滑稽。那個號稱中原正統的大皇帝,竟然需要外族政權來冊封。

而且,每年還要向金國進貢大量的金銀珠寶。所以,後世有很多人戲謔的稱之為"完顏構"。

認為他就是一個賣國求榮的小人,只想著暫時的圖求安穩,卻胸無大志。金國把北宋給亡了,還俘虜了徽欽二帝,趙構不去想著報仇,還拿出那幅諂媚的樣子來討別人歡心。所以,就有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2. 任用宵小,隨意禍害朝綱

"其始惑於汪、黃,其終制於奸檜,恬墮猥懦,坐失事機"。還在北方的時候,趙構就與投降派的汪伯彥、黃潛善為伍。

臣子們都看不下去了,這才有了苗劉之變。幸得有韓世忠相救,否則趙構很有可能都到不了南方。

礙於形勢所迫,趙構會啟用那些主戰派的將領。就像嶽飛和韓世忠這樣的忠義臣子,不過對於嶽飛,趙構始終是排斥態度。

用的到的時候,怎麼都行,用不到的時候,就放在一邊。畢竟,這些主戰派的武將,不是高宗的基本盤。

他所信任的人,就是秦檜等能夠順著他心意的。而且,趙構還不斷的央求金國"以守則無人,以奔則無地,見哀而赦矣",可以說是毫無半點帝王之氣。最讓他醜名遠播的,莫過於用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忠臣良將嶽飛。

"嶽飛父子竟死於大功垂成之秋。一時有志之士,為之扼腕切齒"。嶽飛的功績,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自他去世以後,很多人為其感到惋惜,也愈發的痛恨趙構。就連脫脫都在《宋史》中憤懣的寫道"帝方偷安忍恥,匿怨忘親,卒不免於來世之誚,悲夫"。有人認為趙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那不是沒有道理的。

(二)、功過參半,不可全盤否定

諡法"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歷史是由後人評定的,從趙構的這個諡號高宗上看,當時的人們並沒有簡單粗暴的把他直接定性為昏君。

此人的確是有些執拗和懦弱,站在他的角度上看,他知道嶽飛是忠臣,但是嶽飛太過於心切,而且還總打著迎回二聖的旗號,那高宗自然是心懷不滿。

1. 通曉忠奸,但有自己的想法

《宋論》"李綱之言,非不知信也;宗澤之忠,非不知任也;韓世忠、嶽飛之功,非不知賞也。高宗之畏女真也,竄身而不恥,屈膝而無慚,直不可謂有生人之氣矣"。

孰忠孰奸,趙構本人其實比誰都清楚。不過,忠於大宋江山的那不是真正的忠,只有忠於皇帝,那才是真正的忠誠。對於趙構而言,嶽飛之於趙構,自然是後者要忠誠一些。

因為他不和自己唱反調,都按照皇帝的部署來做。趙構本身就是一個主和派,他不希望去付出很大的代價收復中原失地,能拿回來最好,拿不回來,也罷。不過拿回來有個前提,就是必須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

他想做的就是要維護好現有的統治,所以他不需要嶽飛那樣的激進派。整日說要迎回徽欽二帝,要直搗黃龍府。以秦檜為代表的奸佞之臣,對於趙構而言,不過就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說白了,就是給他背黑鍋的。

就像殘害嶽飛一事,趙構和他的子孫把責任完全都推到了秦檜身上。秦檜夫婦,至今還在那裡跪著。所以,雖然趙構軟弱,但是他並不無能。

他對於很多東西,都是十分明晰的。只不過,他要根據自己的用途,來取捨啟用誰或者捨棄誰。可以說他昏庸,也可以說他是"明君"。

2. 復國之功,重新恢復秩序

趙構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建立了南宋。雖然有人認為這是偏安政權,不過也給了北方流離失所的中原百姓,一個好去處。

而且,他絕對不是像司馬睿那樣朝政大權都在他人手中把持的君王,任由世家大族們胡作非為,跑馬圈地。

而且他也不是一昧的只知道稱臣求和,在早年間的富平之戰還有和尚原之戰以及饒鳳關之戰,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等時局安穩以後,趙構開始著手恢復北宋的統治體系。他定期的臨朝聽政有時候也會來個突然襲擊,同時致力於組織御前會議,和大臣們共同商議國是。

此外,他還表現出仁宗那樣開張聖聽的態度。諫官們隨時都可以入宮請對,而宰相以及樞密使每天都必須到他面前匯報工作。

每逢出現重大事宜,就召集文武百官,大家一起商量。如此一來,才有人稱這是中興之治;稱韓世忠,嶽飛等四人為中興四將。因此,不能直接說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三)、曲線救國,並非無才無能之輩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以說趙構俯首稱臣就是因為他懦弱,也可以說他是給予治下百姓以穩定的社會環境。反正歷史是由後人評述的,至於如何表達,就完全看自己心中的理解。

朱熙瑞教授曾說"高宗在內政建設上,經過不斷努力,解決了農民暴動、兵變、遊寇等棘手的問題,穩定了政局.從而保證宋朝的統治得以延續,因此他還是南宋的"中興之主"。

1. 竭盡己能,還天下一太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至於收不收復中原,那不是大多數人該考慮的問題。既然皇帝都不想著拿回屬於自己的江山,其他人再議自然沒有多少意義。

而且,對於普通百姓而言,什麼民族自尊心,什麼死社稷,都不如活著,來得更為實在一些。

當時北方連年徵戰,民不聊生,哀鴻遍野,趙構能做的就是儘量減輕百姓的負擔。北伐可以,那兵馬和糧草從何而來?自然是從底層百姓的手裡。

所以,倒不如安心建設好自己的領土。北方的漢人,如果受不了金國的統治,那他們還有一塊安身立命之地。

"紹興十二年,高宗設經界所。歸正之人,於各鄉領田地;再貸以牛馬。流民亦可貸以田種、農具,安家置業。紹興三十年前,免於一切租賦。"

從北方來的人,趙構給他們錢,給他們地,而且沒有利息的為他們添置農具和家具,這就已經很不錯了。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很多大一統王朝的君王,都沒想到這些。所以,趙構可以給他定性為一個明君。

2. 振興經濟,重開科舉

趙構儼然已經把南方,當成了自己的基本盤。他想方設法的給民眾創造福利,就是希望他們能夠在這裡安居樂業。

而且,很多時候,並不是土地越多越好。喪失了中原,父兄被人俘虜, 那自然是莫大的恥辱。趙構可以衝冠一怒,竭盡全國之力去對抗金國。

可是,打贏了,又該當如何,還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金國攜滅遼之威氣勢洶洶。趙構能夠保住江南國土,難度猶如乾坤再造。要是想再取得更大的勝利,怕是難上加難。倒不如好生經營自己所轄之地。

所以,趙構開始不斷地發展海洋經濟,開啟了海上絲綢之路。同時,他又把耽擱多年的科舉制度,重新恢復起來。讓那些寒門子弟,也能夠入朝為官。

結語:

趙構是昏君還是明君?其實,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每個人也都不是完美無瑕的。人們可以把趙構屈辱稱臣看成是莫大的恥辱,也可以看成是他在為治下的百姓著想。所以,不能片面的認定了趙構就是一個昏庸無道的君王。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5大昏君,宋明佔四席,昏庸殘暴亡國恨
    但是5000年歷史,王朝成敗自然有明君昏君之分。朝代的發展也必受其影響而體現出不同的結局。今天便以自己的看法,說一下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亡國敗祖德5大昏君。第五位:宋高宗趙構(金國臥底完顏構)。趙構是宋朝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開國皇帝。靖康之變後,金兵將其父、兄全部擄走,北宋被滅。
  • 宋高宗趙構從熱血青年,到苟且偷安的轉變
    宋高宗趙構 一、亂局登基,立場漸變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趙構曾入金營議和,毫不畏懼,以至於金人懷疑其皇子身份。 細想也不能完全怪趙構膽怯。他正是由於父兄被擄才即帝位,自然心有餘悸,生怕自己也落此下場。另外,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趙構也一樣。從前只是一個普通的皇子,再加上此前缺乏經歷,猶如初生牛犢,所以能勇敢無畏。如今當了皇帝,既有保存宗廟社稷的責任,也體會到了九五之尊的感覺,加之作為皇帝也是金國的重點關注對象,也難怪趙構會害怕。
  • 你認為歷史上的宋高宗趙構是怎樣一個皇帝?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宋高宗趙構是宋徽宗的第九子,也是宋欽宗的弟弟,他是北宋亡國之後,南宋的建國皇帝,他在位時間35年,為政時期,偏角一隅,苟且偷安,不知道發憤圖強,重整兵馬,收復中原地區,反而臣服於金國,與金國妥協求和,作為南宋的開國皇帝,他可謂是一個不入流的皇帝!
  • 金國非常忌憚嶽飛,那宋高宗殺了嶽飛後,為什麼金國不趁機南下?
    少了誰地球都照樣轉,少了一個嶽飛,宋朝和金國的緊張狀態也依舊在持續。歷史上宋金之間曾經四次議和,但議和歸議和。宋金之間的戰爭從未停止。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宋高宗趙構就是一個投降派。但事實上,趙構是主和與主戰兩手並存的。宋朝想和平,但從未忘戰。宋高宗趙構之所以會殺死嶽飛,一方面是因為忌憚嶽飛,再加上嶽飛不遵將令的問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奸臣秦檜的從中作梗了。
  • 宋高宗生母韋太后在金國期間有沒有給金人生下兩個孩子?
    從宰相丫鬟到皇帝的女人這其中包括了宋高宗生母,後來的韋太后。韋太后的出生很卑賤,他是當時退休宰相蘇頌買來伺候自己的小丫鬟,後來被蘇頌推薦,順利進入了皇宮。宋徽宗大概是不願意讓美人傷心,於是勉為其難地召幸了韋氏,這也是韋氏唯一一次侍寢,可就在這個晚上,宋徽宗一擊即中,韋氏生下了後來的宋高宗。
  • 宋高宗趙構母親韋太后為金人生孩子,是真是假?兩種說法哪個靠譜
    宋高宗趙構是南宋的開國皇帝,之所以他能當上這個皇帝,完全是因為他的父親宋徽宗趙佶和兄長宋欽宗趙桓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兵俘虜到了金國,而倖免的趙構就帶著一幫舊臣開創了南宋基業,當然在這場變故中,趙構的母親韋太后(當時是宋徽宗的貴妃)也跟徽欽二帝以及宮中的其她妃嬪一樣被俘虜到了金國
  • 宋高宗趙構年輕時膽識過人,可歷史評價卻不高,這是為什麼?
    提起宋高宗趙構,很多人會想到昏庸、無能等等。要論歷史上哪個皇帝最慫,恐怕就屬趙構莫屬了?可您知道嗎?宋高宗趙構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個窩囊廢,沒當皇帝之前,他還有英雄的一面。
  • 嶽飛是被宋高宗害死的,墓前為何有秦檜的跪像,而無趙構?
    這些人是嶽飛的陷害者,但殺害嶽飛的主謀沒有跪在這裡,她是宋高宗趙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紹興11年5月,嶽飛遭秦會議黨羽滿三振、羅汝諾等彈劾,到今年8月,他被免除樞密院副使的職務。嶽飛雖然已經沒有失業,但官位仍然很高,當時還掛著蕭寶、武承正、國軍節度使、萬壽官使、武昌軍、開國公等頭銜。沒有皇帝的許可,不能以鎮會職權逮捕他。
  • 「靖康之恥」時,韋太后作為宋高宗趙構的親媽,受了哪些折磨?
    對宋高宗趙構來說,韋太后這個親媽也不過是政治工具罷了!如果宋徽宗不死,趙構必定不肯選擇接韋太后回朝,她也就只能留在北國的冰天雪地中,繼續受金人的凌辱。韋太后出身並不高貴,剛進宮的時候僅僅是個服侍人的宮女,後來生下了宋高宗(時為康王)趙構,才一步步從侍御升遷到婉容(中低等嬪妃)。在金人的兵峰逼近汴梁時,趙構奉命出使金營,宋徽宗為了褒獎他的行為,這才把韋婉容晉封為韋賢妃。
  • 趙構授意秦檜,藉口殺掉嶽飛,是為了給金國表忠心嗎?
    還是要找一個所謂藉口,趙構就是利用秦檜找到一個莫須有的罪名為藉口,把嶽飛殺害。所以嶽飛之死,秦檜是要負歷史責任的。他的塑像跪在嶽飛墳前,一點都不冤。宋朝皇帝有兩個心病,一個是不信任武將,一個是幽雲十六州。就連徽宗這麼昏庸的皇帝都想收回幽雲十六州,當嶽飛打到汴梁的時候向高宗請援兵,說不僅能收復失地,還能收回幽雲十六州。
  • 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不是宋高宗而是誰?
    南宋開國帝王宋高宗趙構,也因為選擇定都杭州、重用秦檜、殘害嶽飛等而成為南宋知名度最高的帝王。但是最有名氣並不意味著最有作為。一、宋高宗的選擇淳熙十四年(1187),八十一歲高齡的宋高宗趙構在杭州德壽宮與世長辭。從靖康二年(1127)稱帝建元,趙構為延續趙宋的命脈苦心積慮六十載。然而,命運並不眷顧,他落下了殘害忠良的罵名,也籤訂了苟安南方的《紹興合議》。
  • 靖康之恥後,趙構的生母韋太后,真的為金人生下了兩個孩子嗎?
    宋高宗趙構的生身母親韋太后,曾經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擄走,有史料記載她在金國生活的十幾年裡,先後給金人生下兩個孩子。 這是不是真?身為一國太后的她,為什麼會遭到這樣的厄運呢?想要了解這背後的故事,我們還要從靖康之變說起。
  • 他是潛伏金國的南宋間諜,卻被秦檜出賣,全家一百多人都死於非命
    一說起秦檜,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害了忠臣嶽飛,使得嶽飛含恨而忠,卻不知還有一位忠臣,也是被秦檜害死的,此人便是宇文虛中。宇文虛中原名宇文黃中,公元1109年中進士,宋徽宗欣賞他的才華,賜名為"虛中",授起居舍人一職。
  • 宋高宗@嶽飛
    宋高宗趙構趙構,字德基,宋朝第十個皇帝。他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個兒子,宋欽宗趙桓弟弟,早年為「康王」,懷抱保家衛國的決心,曾經孤身一人深入敵營談判。在秦檜等人的影響下,性格陡變,傾向和金國和談稱臣。趙構受到父親趙佶的影響,也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的書法取法二王,十分工整秀麗,是趙孟頫早年的主要師法對象。
  • 趙構「泥馬渡康王」故事的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殘酷真相?
    同時,他在內政建設上,經過不斷努力,解決了農民暴動、兵變、遊寇等棘手的問題,穩定了政局.從而保證宋朝的統治得以延續,因此他還是南宋的「中興之主」。總之,他所處的特定環境.決定他是一位功、過參半的皇帝,不能把他完全否定。
  • 南宋版潛伏:宇文虛中金國周旋18年,打入敵決策層卻被趙構出賣
    作為南宋降臣能如此受歡迎和當時金國的窘境是分不開的,事實上金軍南下時根本沒做好滅宋準備。例如「靖康恥」,金國在開封停留了很短的時間就離開了,隨後扶持張邦昌建立偽楚政權幫忙管理。趙構也是在開封登基的,只不過金軍隨後南下逃到了江南而已。
  • 少時英雄老軟蛋——解讀宋高宗的淪落,生理缺陷而引發的政治陽痿
    中華埋故紙,子鈺說歷史提起宋高宗趙構,很多人除了讚嘆他的藝術天賦以外,我想更多的是對他的唾罵。他在位期間任用奸佞之臣秦檜,斬殺忠臣良將嶽飛,在國家危難之際沒有擔當,「逃跑皇帝」的惡名讓他永遠地被釘在恥辱的石柱之上。雖然這是後世人對他的評價,且得到多方的認同。
  • 趙構到底是豪傑還是懦夫?看完他寫給粘罕的信,我成了憤青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讓這個世界變得複雜了,原本似乎已經有定論的事情,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變得複雜了很多,比如按照主流的觀念來說,趙構是昏君,秦檜是奸臣,此二人害死了嶽飛。這個決定,讓趙構躲過了一劫,後來靖康之變,北宋宗室悉數被金人押解到金國,趙構因為不在京城而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