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神秘的詩人 一生僅留下兩首詩 其中一首壓倒全唐

2020-12-14 騰訊網

(文史潮河原創內容,首發大魚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說起唐朝最偉大的詩人,肯定非李白莫屬。但是唐朝最出名的古詩,並不是李白寫的,而是一個極其低調的大師寫的。

他就是初唐大詩人張若虛,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歷史對張若虛的描寫是十分模糊的,因為他一共就留下了兩首詩,而他的人生經歷幾乎無人可知。

但就是這麼一位低調的詩人,卻留下了一首有"以孤篇壓倒全唐之譽,一洗六朝詩風,橫絕千古!」的傳世之作,這首詩就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雖然很長,但是課本上是要求背誦的。

下面讓我們重溫這首傳世之作: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首詩好在哪裡呢?全詩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

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像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聞一多曾這麼評價《春江花月夜》: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詩叫做《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其中一句「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跟《春江花月夜》中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意思極其相似。

有人懷疑李白是抄襲,但是我們仔細分析後發現,今天的月亮跟古時的月亮是同一個月亮,今天的人卻早已不是古時的人,明月長在,人生苦短,這是千古同慨的事,處於同一時代的兩個人(李白略晚於張若虛,張是647-730,李是701-762,看年代,兩人有共同的生活年代),有同樣的感慨,是完全可能的。

就如李白詩中說的那樣:「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也如張若虛說得一樣:「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雖然李白存在借鑑的嫌疑,但是論成就,李白可謂是更勝一籌,他以酒解愁,而張若虛只有感慨。

李白的一生雖然十分坎坷,但是他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心中始終裝著美好的東西。他希望明月常在,只有這樣世間才會更加美好。也正因為他如此崇高的情懷,讓他成為了唐朝乃至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相關焦點

  • 唐朝最「懶」詩人,僅存世2首詩,一首《春江花月夜》蓋壓全唐
    我國到目前為止,唐朝一直是歷史上的最高地位代表。唐朝實現了國家的高度統一,國際地位也是十分的高,當時各國的政治首腦都會派使臣來到唐朝,或者給唐朝進貢各種東西。唐朝的人們日子過的也是很瀟灑的,思想的開放,衣食住行的滿足,無一不是一個國家的體面。都知道唐朝女子的衣服裸露,在這以前中國史上的女子都是很保守的。
  • 唐朝詩人王建一生窮困潦倒,晚年遊玩山村,寫下一首很唯美的詩
    唐朝詩人王建一生窮困潦倒,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居無定所,不過他在唐朝文壇同樣佔據了一席之地,寫下了很多優美的詩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這首《雨過山村》,整首詩意境唯美,儘管沒有什麼高超的技巧,但是詩人淡淡著筆,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鄉村普通的風景,還有對於鄉村的喜愛,所以這首詩也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 此人只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被稱「孤篇蓋全唐」,驚豔千古
    僅《全唐詩》收入的就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可謂人才輩出、群星璀璨。諸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鬼」李賀等等,不勝枚舉。唐詩便是他們共同鑄就的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瑰寶,亦是萬千中華兒女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而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位詩人,卻是唐代極為特殊的一個存在。從唐代到元代的漫長歲月裡,他一直默默無聞。
  • 《全唐詩》裡誤收錄的一首詩,作者是元朝詩人,由於太好了被收錄
    《全唐詩》裡一共收錄了四萬九千多首詩,顧名思義,唐詩那自然是唐朝詩人的作品,不過其中卻是誤收錄了一首元朝詩人唐溫如的作品《題龍陽縣青草湖》。只是由於這首詩寫得太好了,人們一度認為是唐朝的詩人所作,其實現在我們通過一些資料可以知道,唐溫如是元朝的詩人,並非生活在唐朝。
  • 一輪明月照千古,一首孤篇蓋全唐,這首詩沉寂了1200年才發出光芒
    總有一些明珠,被歷史的長河掩埋其中,張若虛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只留給世人兩首詩篇,他的身世也是撲朔迷離,寥寥數筆之間難以辨別這位詩人的真實面目,但是那一首《春江花月夜》,卻成為了孤篇蓋全唐的佳作。有人說這個名號是否有些太大了?可是這畢竟是古人賦予他的,相信那首詩的精彩絕倫人們也都領略過,雖然那只是一種榮譽性的說法,他也不是唐詩天空中最亮的星,他的故事,他的作品,也仍然值得一讀。
  • 他是唐朝最倒黴的詩人,一生鬱郁不得志,寫下一首很具有諷刺的詩
    如果要問唐朝哪位詩人最倒黴,那非晚唐詩人羅隱,一生鬱郁不得志,而且參加了10次科舉考試,每一次都名落孫山,並不是說他沒有才華,只不過是由於另外的因素,使得他一次又一次失之交臂,這令他極為痛苦,所以後來選擇不再參加科舉,一心一意過著貧苦的生活。
  • 他僅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卻驚豔了古今,令人叫絕!
    像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詩人都憑藉著大量優秀詩歌作品為後人所稱道,從而名垂千古。不過也有一些詩人,他們流傳至今的詩歌作品極少,甚至只有一兩首,但是就憑著這一兩首便能驚豔古今,讓他們名垂千古。譬如唐代詩人張若虛一生僅傳下兩首詩《代答歸夢還》和《春江花月夜 》,其中《春江花月夜 》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這個名字就此也被世人所熟知。
  • 他的存世詩篇只有兩首,一首默默無聞,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
    他的存世詩篇只有兩首,一首默默無聞,一首被稱為「孤篇壓全唐」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著逾越不過的一座高峰,那就是唐詩。在唐朝,詩歌達到了頂峰,無數文人墨客為詩歌賦予了無與倫比的魅力,無數大家因為詩歌成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膾炙人口的頂尖詩人,很難說是唐詩成就了他們還是他們成就了唐詩,但唐詩得因他們而璀璨,成為世界文學史上一顆最耀眼的明珠。在這個空前絕後的年代,共產生了五萬多首詩篇,和這些詩人生在同一時代是到底不幸還是幸運?
  • 我國古代「最懶」詩人,一世只留下2首詩,只一首就讓他名垂千古
    但在中國,也還有這麼一個詩人,我們現在能讀到的,僅僅只有他留下的兩首詩歌,他卻依然得以流傳千古,名揚後世,獲得了不少「粉絲」。這究竟是「懶」到什麼程度而又深得喜愛的詩人呢?就連萬能的百度百科上,關於他的介紹也只是「生卒年、字號均不詳」。
  • 杜甫最感動人心的兩首詩,道出其中真境界
    其實這個不難理解,因為杜甫一生命運坎坷,身處一個腐敗動蕩的王朝中,親眼目睹了「國破山河在」的悽慘景象;國家的衰落與自身的不得志,使得這位熱血詩人的情感都迸發於筆端,成就了一首首憂國憂民的經典詩篇,所以杜甫以愛國詩著稱,更因此博得了後世的無數讚譽,影響可超李白。
  • 「孤篇蓋全唐」,壓倒唐詩三百首詩作的坎坷之旅!
    這首詩在現代頗為平常,是一首傑作,可誰能想到,這首詩在廣為傳揚之前,卻遭受了近千年的「冷遇」。張若虛是唐朝詩人,歷史上對他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與張旭、賀知章、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全唐詩》中僅存兩首他的詩,其中一首便是《春江花月夜》。
  • 初唐時期的哪首詩能夠壓倒全唐,被稱為孤篇橫絕?
    一、詩中的詩初唐時期,有一首詩,叫《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在聞一多先生眼中,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
  • 劉邦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卻碾壓乾隆的四萬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過
    在他的一生中,只寫過這兩首詩:《大風歌》與《鴻鵠歌》,其中一首《大風歌》大家可能都會背。今天小編給大家說說這兩首詩,劉邦是在怎樣環境下寫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先來說說劉邦的早年經歷劉邦公元前256年出生,劉邦原名叫劉季,也叫劉三,劉邦這個名字是起事後蕭何給他起的。劉邦家境貧寒,他的父親劉太公常常訓斥他沒出息。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將原詩拷至如下: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 唐朝4首殺氣很重的詩,李白有一首,卻只能排第三
    唐朝4首殺氣很重的詩,李白有一首,卻只能排第三唐朝有很多有名的詩人,這些詩人通過自己一生的努力,留下了很多的傑作,像詩仙李白,更是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不過在整個唐朝的歷史上,還是有著很多別樣的詩,這些詩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又被詩中描繪的景象所折服。
  • 最愚蠢的詩人宋之問:為了搶一首詩,殺死親外甥
    1000多年,唐朝有一個詩人,見到親外甥寫的好詩,便想據為己有,沒成功,竟然喪心病狂將自己的親外甥給殺了,這樁案件後來被稱為「因詩殺親」。 近日,備受關注的山東兩起冒名頂替高考案終於落下帷幕,頂替者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儘管如此,陳春秀、王麗麗等人被頂替的人生、被竊取的學歷皆無法還回。
  • 一首慈母頌一首登科後,唐朝詩人孟郊四十六歲終中舉,苦吟一生
    即使是出生在繁華富貴時代,亦不缺少這樣過得起清苦生活,品得出高雅文字的寫詩人。唐朝詩人孟郊,便是其中之一。多少人心目中的富貴生活,都可以在唐朝時期找尋到,但又有多少人一生都在社會底層苦苦掙扎生活著。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中便湧現了一批苦吟詩人,親身感受過生活的苦難,用詩文來書寫生活。孟郊亦是如此的一人一生。
  •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一個千年難解...
    李商隱最通俗的一首詩,讓人一看就懂,卻仍給讀者留下難解之謎!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到底是寄誰的?妻子還是友人? 引言
  • 從讀者的角度剖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什麼能孤篇蓋全唐
    唐朝的知名詩人眾多,留下了大量不朽的詩篇。唐朝最為著名的兩位詩人李白、杜甫分別留下了一千多首詩。而有一位最「懶」的詩人一生只寫兩首詩,憑其中的一首《春江花月夜》冠壓全唐詩人。他就是初唐詩人張若虛。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的孤篇為什麼能蓋過眾多的高產詩人?涓涓從一個讀者的角度和感受來剖析。
  • 唐朝詩人排行榜,快看看你喜歡的詩人排第幾?
    今天小仙仿照這首詩,來給唐朝詩人進行排名。免責聲明:大唐詩人二千餘人,《全唐詩》作品五萬多首,小仙熟悉的只是汪洋大海裡的一朵浪花而已。自古說「文無第一」,再加上唐朝詩人的人生經歷、寫作風格、留存作品等都不盡相同,因此以下排名純屬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