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內優輝是日本國民偶像級的勵志馬拉松跑者,在中國跑步圈裡,同樣擁有大量粉絲,草根出身的他之所以如此勵志,取得輝煌的成績,不僅因為他天賦出眾,同樣離不開母親川內美加的悉心培養和他常年的刻苦訓練。
川內優輝作為一名曾經的「最強市民跑者」、「公務員跑者」、「最強業餘跑者」,2019年4月1日,他辭去公務員職務,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選手,他說:「作為頂級跑者我還有10年、或者5年都不到的時間,我想搏一把,即使死也不後悔。」
2020年12月20日防府讀賣馬拉松,33歲的川內優輝以2小時10分26秒獲得亞軍,就在這場比賽上,他實現了100次全馬跑進2小時20分的傲人成績,刷新了他自己創造的金氏世界紀錄,而這個驚人的記錄很難被其他人打破。
從2009年2月首馬的別府大分馬拉松(2小時19分26秒,第20名)到防府讀賣馬拉松獲得亞軍,川內優輝用11年時間完成了100次sub220,對追求成績的精英選手而言能這樣高頻參賽、且成績都還相當不錯,真的不容易了。
迄今為止,川內優輝已跑過107場馬拉松,有7次沒跑進過220,最慢的一次是2小時27分43秒,13次跑進210大關,pb則是2013年的2小時08分14秒。最近一次跑進210是去年3月琵琶湖每日馬拉松,今天的成績也是近一年半最好的。
川內優輝給大家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在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上,他戰勝了歐美和非洲職業運動員,爆冷獲得波馬冠軍,這成為跑圈的爆炸性新聞。亞洲人在世界頂級馬拉松賽事站上最高領獎臺本來就值局指可數,何況還是一位有著本職工作,純粹業餘訓練的跑者,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他的故事也激勵了無數跑步愛好者,在跑步領域,民間同樣有著非常強大的選手,他們的求勝意志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並不輸給專業選手。
2019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川內優輝沒有創造奇蹟,但是在比賽後,回到日本,他卻向媒體公布了重大決定:辭去日本埼玉縣的一個公務員職務,川內優輝正式成為一名職業選手。
作為曾經的日本埼玉縣政府的全職公務員,每周正常工作40個小時,利用周末等業餘時間參加世界各地的馬拉松賽。他通過朝九晚五的生活,卻通過極為自律的訓練,成就了一段段非凡的馬拉松神話。
他說:我已經31歲了,人生有多少個青春,不在年輕健碩的時候再為自身的夢想拼一把,難道要在老去的時候,或是在病床上的時候,哀嘆和後悔當初的選擇嗎因此讓他痛下辭職,並專門跑馬的決心。
而除了背後的夢想,作為業餘選手,他還有數不清的艱辛。職業運動員習以為常的待遇和訓練環境之於川內優輝都是不可能。受日本對公務員的規定,他沒法接受除工資以外的其他收入,這意味著他不能接受企業贊助,馬拉松帶給他的收入,只有獲取名次以後的獎金。
川內優輝和99% 的普通馬拉松跑者沒有區別:沒有贊助,更不可能代言。但這正是他對馬拉松這項運動的重要貢獻、乃至對於每一個熱愛跑步的人的啟迪。
川內優輝從小就堅持了規律的訓練,他的母親就是一名田徑運動員,同時也用虎媽的態度堅持對他進行了多年的訓練。在高中田徑隊裡,頻繁的傷病一度讓他深陷低谷和自我懷疑,也因此沒能憑藉體育特長入讀大學。直到考取大學,遇到新的教練指點了迷津之後,他才從堅持訓練變成了享受跑步,繼而發現了最適合自己的跑馬風格。
大學畢業以後,川內優輝就沒再有過教練指導,這在日本講究尊卑的社會裡,非常罕見,換個角度,他是日本精英馬拉松選手裡,只為自己而跑的唯一一人,跑步只為自己而跑,這也是他最受跑者所崇拜的地方。
川內優輝的訓練設備在職業選手眼裡也如同兒戲,他用來力量訓練的道具是自行車廢舊輪胎的內膽以及兩頭掛著破跑鞋充當啞鈴的鐵棍子,他的運動飲料不過是工作的中學營養師給出的建議:橙汁、檸檬汁裡加上一點鹽和蜂蜜。
當然除了後天的努力外,川內優輝的確有很高的跑步天賦,比起大部分日本精英跑者,川內優輝利用氧氣的效率更高。他的最大耗氧量(VO2 max)能達到驚人的 82 毫升/分每千克體重。而在日本,幾乎不可能找到一個耐力運動員的最大耗氧量超過75 。川內優輝,就是這個「幾乎不可能」。他還擁有一種常見於短跑運動員的基因,讓他更有爆發力,甚至在訓練比賽中還能減少肌肉受損、能更快恢復。
川內優輝為普通跑友提供了充分的經驗和教訓。他告訴想提高成績的跑友:沒有教練你同樣能跑得很快;每場比賽都要積累經驗;在訓練充足的情況下要全力以赴,成績一定不會錯的。
他告訴為了快樂健康的跑友:不要受其他因素的牽制,要跟隨自己的內心,快樂自然出現;別過度訓練,保證健康你才能跑得長久。
他告訴傷病跑者:一定要在鍛鍊的同時控制自己的強度,從中慢慢恢復,不僅要恢復健康,更要恢復快樂,每一場比賽都必須做充分準備才能不受傷。
川內高頻率參賽且成績優異必然有他智慧的地方,作為我們,看別人的故事,賞他人的思想,收穫自己的感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