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第一村」:村企年收入1096億,村民戶均資產超過300萬

2021-01-07 網際網路老油條

說到中國的經濟強村,相信不少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有著「天下第一村」之稱的華西村。實際上,在全國範圍內,經濟實力與華西村不相上下的村並不算少。比如永聯村、長江村、南山村、沈泉莊村、九星村、東嶺村、紅嘴村、西王村、康博村等,都與華西村一同登上過「中國經濟十強村」。而如果我們從這些「十強村」的地理位置分布來看的話,中國經濟十強村中大部分都來自於江浙滬以及山東等沿海地區,而來自中國西部地區的僅有一家——陝西寶雞的東嶺村。因此,東嶺村也被稱之為「中國西部第一村」。

陝西寶雞東嶺村

在每一個「中國經濟十強村」的背後,不是發展出了一個獨特的產業,就是有著一定規模的村辦企業或者說民營企業。比如說永聯村的鋼鐵產業與永剛集團,西王村的葡萄糖產業、食用油產業與西王集團,南山村的南山集團。而在陝西東嶺村的背後,則同樣有著一家大型民企——東嶺集團。根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東嶺集團以1096億元的營收額排在榜單第47位,同時也是陝西目前規模最大的民營企業。

就像華西村有著知名村書記吳仁寶一樣,在陝西東嶺村的背後同樣有一位傑出的村書記,他就是東嶺集團的創始人李黑記。李黑記出生於1958年,1975年從當地的鬥雞中學畢業後,便回到了東嶺村,並憑藉自己的見識鼓動了村裡辦起了鐵皮加工部,專門生產鐵桶、灰鬥等鐵製品,李黑記自己則擔任加工部的保管員。

李黑記獲評中國農村改革終生貢獻獎

由於村辦鐵皮加工部前期生意紅火,不久便更名為東嶺鉚焊機械廠,而李黑記也在1978年便被提拔為廠長。東嶺鉚焊機械廠在李黑記的帶領下,穩定發展了10年。到1988年,廠裡由於一場安全事故,傷亡了好幾個工人,工廠不僅面臨著資金賠償,而且村裡的工人也紛紛離去,瀕臨倒閉。

而在東嶺鉚焊機械廠工作了十多年的李黑記,不願意看到工廠就這樣倒下,於是便與村裡籤訂了一份承包合同,由他個人來承包東嶺鉚焊機械廠,每年付給村裡5000元的承包費用。而為了把東嶺鉚焊機械廠重新做起來,李黑記又聯合家裡四個兄弟,拿出全部家產,並從銀行貸款10萬元,從外面購買機械設備,開始生產起了圓釘等產品。

1995年,隨著東嶺鉚焊機械廠越做越好,東嶺村的村民便提出了把工廠的資產分到村裡的每家每戶。最終,作為東嶺鉚焊機械廠的承包人以及廠長,李黑記決定拿出自己承包企業所賺到的6000萬元利潤全部捐贈給村裡,作為村集體資產。也是這一年,東嶺鉚焊機械廠正式改名為寶雞東嶺集團。

東嶺集團大樓

此後,在全國國企改制浪潮中,東嶺集團又先後參與陝西10多家瀕臨破產的國企改制工作,集團的規模也不斷的擴大。到目前,東嶺集團的產業覆蓋了金屬冶煉、礦產資源、供應鏈服務、金融投資、地產商業等諸多領域,一舉成為了陝西省最大的民營企業。在2018年,東嶺集團全年實現營收1096億元,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47位。

而隨著東嶺集團越做越好,東嶺村也早已改變了最開始的貧窮面貌,村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0萬元,戶均資產超過300萬元。先後被評為「中國西部第一村」、「中國幸福村」、「中國十佳小康村」,在「中國十大國際名村」中位居第三位。

而東嶺村村民的收入,也主要來自於東嶺集團。目前,東嶺村95%以上的勞動力都在東嶺集團工作,而且村裡每家每戶在集團改制都分到了一定的股份,每年都能獲取公司分紅。除此之外,還有村集體的共同分紅。而東嶺村的老人,東嶺集團每個月還會發500元的退休金。

相關焦點

  • 浙江首富村給村民發金條銀條!資產108億,成中國製造企業500強
    40年間,航民集團的總資產從建廠初期的12萬元增長到現在的108億元,年工業總產值從38萬元增加到138億元,上繳稅收從1萬多元增至5億多元,利潤從12萬元增至10.5億元。現在集團已擁有全資、控股、參股工商企業28家,位列中國製造企業500強。航民村地處錢塘江南岸,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蕭山東部,滬杭甬高速公路依村而過,距蕭山機場5公裡。
  • 用企業資源「撬動」鄉村市場 江蘇: 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
    為推進「四化同步」和城鄉融合發展,近期,江蘇全省組織實施了「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投身鄉村振興,推動村企要素互換、供求互補、聯合發展,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率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了全新動能。
  • 山東低調「土豪村」家家住別墅,村企年收千億,誕生多個全國第一
    在眾多土豪村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江蘇省華西村了,畢竟它被譽為「天下第一村」,也是大家公認的土豪村。家家住豪華別墅,甚至還有飛機場,村民家家都有上百萬存款,有的甚至有上千萬甚至上億的存款,村辦企業的年收入超過1000億元。但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華西村,而是山東煙臺龍口市一個低調的"土豪村」。
  • 我國西北第一村,村民年收入5千,卻讓哈薩克斯坦鄰村居民羨慕
    在喀納斯景區深處,有著這麼一個猶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白哈巴,這裡坐落於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邊境之處,有著西北第一村的美譽。阿爾泰山上密密麻麻的金黃金黃的松樹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裡,村民住的木屋和圈養牲畜的柵欄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松林和樺林之中,安寧、祥和,《中國地理》也把這裡評為中國最美的八個小鎮之一。
  • 推動村企聯姻 共助鄉村振興 ——江蘇共青團助力「萬企聯萬村...
    7月31日,團省委、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青春四進 建功鄉村」行動啟動暨江蘇共青團助力「萬企聯萬村」合作項目籤約儀式舉行,引導廣大青年和青商企業參與鄉村建設,提升對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貢獻度。來自全省各地的省青商企業家、村集體代表等近300人,齊聚一堂,青春氣氛濃厚,在前期對接了解的基礎上,村企雙方找到了合作的結合點和共振點,即將在江蘇鄉村大地奏響攜手發展的「共贏樂章」。
  • 當年中國「第一村」,村民家家戶戶存款數百萬,如今怎樣了?
    在2004年時,村民的年收入是全國農民收入的42倍,也就是說華西村村民早在16年前就已經實現了小康生活,甚至有點「財務自由」的味道。 華西村當年到底有多富?
  • 「萬企聯萬村」放大「1+1>2」效能 共同繪就小康新願景_中國鎮江...
    這是今年贛榆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各基層黨組織參與積極性,通過「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以大拖小、以強帶弱,幫助小農戶解決難題,放大了「1+1>2」集群效應的有益嘗試。全體村民如何才能『富起來』?村集體資產如何才能『活起來』?」日前,由城頭鎮大黃墩村黨支部與連雲港振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共同召集的村企議事會正在大黃墩村黨群服務中心召開。        今年以來,贛榆區堅持把組織共建作為黨建促聯建的基礎保障,組織337個村黨組織與非公企業黨組織籤訂村企聯建黨建責任書,共同制定聯建工作計劃,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搭建溝通橋梁,暢通村企聯建運行機制。
  • 【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鎮江丹陽:村企聯建 稻花香裡說豐年
    今年,我省立足三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組織實施了「萬企聯萬村  鎮江丹陽市延陵鎮東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束和平說:「稻穀收割結束以後,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能夠超過100萬。」   今年以來,丹陽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全面梳理企業和村級需求,引導結對,讓企業成為鄉村發展的"強引擎"。在這樣的契機下,今年8月,鎮江恆順米業黨支部多次來到東皇村調研。
  • 「村企合一」添錦繡
    2016年,文坡村由原元現村、樹團村、八毫村、絞坪村、楓香村合併而成,是一個「貧困程度高、基礎設施薄、產業發展弱」的貧困村。  為改善村裡的基礎設施,粟田梅近年來爭取資金為村裡置辦了一項項「家業」:架設10多公裡長的水管,給村民送去了清潔的飲用水;鋪設了500多米的青石板路面,讓村民出門腳不沾泥……  「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都變成了現實。」
  • 「萬企聯萬村」放大「1+1>2」效能 共同繪就小康新願景
    這是今年贛榆區堅持黨建引領,充分調動各基層黨組織參與積極性,通過「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以大拖小、以強帶弱,幫助小農戶解決難題,放大了「1+1>2」集群效應的有益嘗試。全體村民如何才能『富起來』?村集體資產如何才能『活起來』?」日前,由城頭鎮大黃墩村黨支部與連雲港振城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共同召集的村企議事會正在大黃墩村黨群服務中心召開。
  • 村企心連心 一百個項目現場籤約 鎮江市召開「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
    中國江蘇網8月4日鎮江訊 8月4日下午,鎮江市召開「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村企對接暨聯建項目籤約儀式,為村企黨建及村企項目共100個項目舉辦集中簽約儀式,對前一階段村企聯建的成果進行集中檢閱,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迅速落實市委全會精神。
  • 宿遷沭陽:萬企聯萬村煥發「興」活力
    今年以來,沭陽縣採取有效舉措,全力推動村企聯建工作,圍繞黨建、人才、產業、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多方位聯建,促進村集體和農民持續增收、企業高效穩定獲益,從而實現村企共建共贏,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全縣已實施村企聯建項目208個,計劃總投資60億元。聯建村居228個,聯建覆蓋率達52.66%。
  • 百企聯百村 首批126家企業和泰安152個村結對聯建
    東西門村地處山區,以前交通閉塞、土地貧瘠,農民生活普遍不富裕。去年,魯商集團與東西門村結對聯建,利用村民閒置院落打造高端民宿、發展鄉村旅遊,貧窮的小山村一下成了「網紅村」「打卡地」。  東西門村的嬗變是泰安市實施「百企聯百村」行動,引入工商資本「活水」帶動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 總價1.48億,成都德商集團中標江北村企合作項首進惠州
    4月10日,惠州市小金口街道辦事處烏石村田寮村民小組烏石村田寮村民小組江北43號小區農村工商用地村企合作項目中標公告顯示,中標企業為惠州市軒逸實業有限公司,土地轉讓貨幣補償款為5931.52萬元(地塊總價14828.8萬元的40%),項目採用「返還物業+貨幣方式」進行村企合作開發。
  • 投身「萬企幫萬村」 滇雲蜜語公司讓更多蜂農養蜂脫貧致富
    為表彰先進、樹立典型,示範引領更多民營企業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奪取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全面勝利,近日,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授予100家民營企業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雲南滇雲蜜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雲南民營企業獲此殊榮
  • 脫貧攻堅大會戰丨「量身定製」脫貧套餐 大龍潭鄉幹壩子村因地制宜...
    姜波,大龍潭鄉幹壩子村的第一書記,駐村以來,他一邊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憑藉專業知識幫助幹壩子村壯大烤菸這個主導產業,一邊積極謀劃,引入其他優勢產業,讓當地產業布局不斷優化,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
  • 杭州「中國第一蛇村」養蛇300萬條 作藥材賣錢
    我們村很多人家養蛇,菜花蛇、烏梢蛇、眼鏡蛇、蝮蛇、赤練蛇……各種蛇都有。」楊如昌說。等他放下蛇,我迫不及待地問,蛇會不會咬你的?「現在不大咬了。以前是被咬過的,如果是毒蛇,就要馬上打血清。」德清縣新市鎮子思橋村,有170戶人家800人口,像楊如昌一樣養蛇的有150戶,現在村裡有大大小小300多萬條蛇。
  • 江蘇召開「萬企聯萬村」推進會 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在江蘇大地風生水起,亮點紛呈。近日,江蘇「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在鎮江召開。抓項目,村企聯建結碩果走進句容市寶華鎮港華紫荊農莊的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基地,一座座現代化智能溫室大棚排列整齊,大棚裡種植的小黃瓜、水果辣椒和各類葉菜長勢喜人。
  • 湖南慈利:「萬企幫萬村」走穩脫貧路
    人民網長沙11月26日電 日前,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現場交流會在貴州省織金縣召開,湖南慈利縣張家界大峽谷景區榜上有名、獲得表彰。近年來,慈利縣引導鼓勵各類企業積極參與「萬企幫萬村」行動,凝聚各方力量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鄉村振興。
  • 冷冬的「柑橘村」又有了甘甜
    村街另一頭還有不少果農興高採烈地挑著滿筐柑橘趕來,雨霧裡飄溢著果實的甜香。 廖源村種植柑橘歷史悠久,本村及周邊的桃坪、大坵岌兩個自然村大多是海拔五六百米的山地,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很適合柑橘生長。這裡的柑橘以皮薄肉厚果甜汁多聞名,很受果商和市民的歡迎。家家戶戶都有數畝或10多畝的果園。2010年時全村柑橘種植面積超過2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