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訓練計劃(翻譯版)

2021-02-22 校園足球教練員

體能訓練的階段計劃

 

按照年度計劃,可分為間歇期、準備期前期、準備期後期以及賽季中,這樣的劃分可幫助你制定更加有效的階段訓練計劃。無論制定計劃與否,可能總訓練次數相同,但完善的訓練計劃可以讓隊員的體能達到更高水平。下面為不同階段訓練綱要:

表1  體能訓練階段與內容綱要

體能訓練的階段


間歇期

準備期早期

準備期後期

賽季中

耐力

交叉訓練

低強度

一般有氧耐力

專項有氧耐力

保持專項有氧耐力

力量

基礎力量

一般力量

最大力量

力量耐力&爆發力

保持力量耐力與爆發力

速度/靈敏

專項速度與靈敏

保持專項速度與靈敏

柔韌性

保持/提高

保持/提高

保持/提高

保持

體能測試

早期的體能初始診斷

後期的體能水平評估

賽季中間測試

註:交叉訓練是指用另一種活動代替專項活動,例如遊泳、爬山、跑步等。

 

表2  年度體能訓練計劃

12個月的體能訓練計劃

月份

5

6

7

8

9-4

階段

間歇期

準備期早期

準備期後期

賽季中

耐力

交叉訓練

積極性恢復

持續性/間歇訓練

耐酸訓練/速度耐力

保持耐酸能力&速度耐力

力量

基礎力量

一般力量

力量耐力

保持一般力量/力量耐力

爆發力

無-低強度

高(SSC)

保持

速度/靈敏

無-低強度

保持

柔韌

提高/保持

提高/保持

提高/保持

提高/保持

體能測試

起始評估

末期評估

賽季中評估1-2次

強度









 

下面為不同階段的訓練計劃示例:

 

間歇期周訓練計劃(3天)


內容

強度

周一

力量(基礎力量、身體體重、核心);30-45min交叉訓練(自行車、遊泳、網球等);10-15min靜態牽拉(所有主要大肌群)

輕-中

周二

休息


周三

30-45min交叉訓練或跑步,約為70-75%最大心率;10-15min靜態牽拉(所有主要大肌群)

輕-中

周四

休息


周五

力量(基礎力量、身體體重、核心);30-45min交叉訓練(自行車、遊泳、網球等);10-15min靜態牽拉(所有主要大肌群)

輕-中

周六

休息


周日

休息


 

間歇期周訓練計劃(5天)


內容

強度

周一

力量(基礎力量、身體體重、強調核心);

周二

30-45min交叉訓練(自行車、遊泳、網球等);10-15min靜態牽拉(所有主要大肌群)

輕-中

周三

30-45min交叉訓練或跑步;10-15min靜態牽拉(所有主要大肌群)

輕-中

周四

力量(基礎力量、身體體重、強調核心);

周五

30-45min交叉訓練或跑步;10-15min靜態牽拉(所有主要大肌群)

輕-中

周六

休息


周日

休息


 

 

 

 

準備期早期周訓練計劃(4天)


內容

強度

周一

力量(最大力量,上肢),休息。持續性練習(如法特萊特跑)。10-15min大肌群的靜態牽拉

周二

休息


周三

團隊訓練(持續性/間歇性訓練,有球訓練)。10-15min大肌群的靜態牽拉

周四

30-45min間歇訓練(HOFF 循環、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大肌群的靜態牽拉

周五

力量(最大力量,下肢)

周六

休息


周日

休息


 

準備期早期周訓練計劃(5天)


內容

強度

周一

力量(最大力量)

周二

團隊訓練(持續性/間歇訓練,有球訓練);10-15min主要肌群靜態牽拉

周三

30-45min間歇訓練(HOFF 循環、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大肌群的靜態牽拉

周四

團隊訓練(持續性/間歇訓練,有球訓練);10-15min主要肌群靜態牽拉

周五

力量(最大力量)

周六

休息


周日

休息


 

7  準備期後期周訓練計劃(4+1天練習賽)


內容

強度

周一

速度(5組*10次,不同出發姿態),休息。30-45min間歇訓練(HOFF測試,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二

SSC訓練(Plyometrics或者「拉長-縮短」練習)

周三

團隊訓練(無氧耐力訓練,如折返跑,有球訓練);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四

力量(力量耐力循環練習);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五

休息


周六

練習賽

周日

恢復性慢跑

 

8  準備期後期周訓練計劃(5+1天練習賽)


內容

強度

周一

SSC訓練,休息。30-45min間歇訓練(HOFF測試,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二

靈敏性訓練(3-5組*10次,如繩梯);速度訓練(5組*10次,不同啟動姿勢)

周三

力量(力量耐力循環訓練);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四

SSC訓練,休息。30-45min無氧耐力訓練;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五

休息


周六

練習賽

周日

休息或恢復跑

 

9  準備期後期周訓練計劃(3+2天練習賽)


內容

強度

周一

SSC訓練,休息。30-45min間歇訓練(HOFF測試,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二

休息


周三

練習賽

周四

休息


周五

靈敏性訓練(3-5組*10次,如繩梯);速度訓練(5組*10次,不同啟動姿勢


周六

練習賽

周日

休息或恢復跑

 

 

 

10  賽季中周訓練計劃(3+1天比賽日)


內容

強度

周一

SSC訓練,休息。30-45min間歇訓練(HOFF測試,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二

休息


周三

團隊訓練(速度、靈敏訓練,無氧耐力訓練);

周四

力量(力量耐力循環訓練);10-15min主要肌群牽拉

周五

休息


周六

比賽日

周日

休息或恢復跑

 

11  賽季中周訓練計劃(4+1天比賽日)


內容

強度

周一

SSC訓練,休息。30-45min間歇訓練(HOFF測試,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二

力量(最大力量,重複次數和組數少)

周三

團隊訓練(速度、靈敏訓練,無氧耐力訓練);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四

力量(力量耐力循環訓練);10-15min主要肌群牽拉

周五

休息


周六

比賽日

周日

休息或恢復跑

 

12  賽季中周訓練計劃(3+2天比賽日)


內容

強度

周一

SSC訓練,休息。30-45min間歇訓練(HOFF測試,罰球區跑動等);10-15min主要大肌群的牽拉

周二

休息


周三

比賽

周四

力量(最大力量,重複次數與組數少)

周五

靈敏練習(3-5組*10次)。速度訓練(5組*10次)


周六

比賽日

周日

休息或恢復跑

 

表13  準備期為8周的體能訓練計劃示例


耐力

力量

速度/靈敏

柔韌

第1

3次耐力跑

2次最大力量

3次牽拉課

第2

2次耐力跑,1次間歇訓練

2次最大力量

3次牽拉課

第3

1次耐力跑;2次間歇訓練

2次最大力量

3次牽拉課

第4

2次間歇訓練;1次無氧耐力

2次最大力量

3次牽拉課

第5

2次間歇訓練;1次無氧耐力

1次循環力量;2次SSC訓練

1次速度/靈敏訓練

3次牽拉課

第6

1次間歇訓練;1次無氧耐力;1次練習賽

1次循環力量;

2次SSC訓練

1次速度/靈敏訓練

3次牽拉課

第7

1次間歇訓練;1次無氧耐力;1次練習賽

1次循環力量;2次SSC訓練

1次速度/靈敏訓練

3次牽拉課

第8

1次無氧耐力;2次訓練賽

1次SSC訓練

1次速度/靈敏訓練

3次牽拉課

註:由於時間較短,應該在該階段前完成最少2周最大力量訓練

附上幾個訓練方法





Hoff Shuttle Run

相關焦點

  • 「死神」凱文·杜蘭特體能訓練翻譯版
    但筆者是體能教練,他身上最吸引我關注的不是多麼出類拔萃的籃球實力,而是這樣一個極其高挑的身材,卻還具備著如此高水平的靈敏性和身體控制能力,逐漸讓我提起了對他的運動表現及身體訓練信息的研究興趣。前些天筆者從國外網站找到了公開版的英文信息(某個時期的一節體能訓練課計劃),這次翻譯過來發在這裡,以求給感興趣的球迷朋友提供參考。翻譯人員是本人,下面是文字翻譯稿。
  • 希臘怪獸字母哥體能訓練與飲食計劃翻譯
    之前已經推送過一篇關於字母哥體能訓練的內容,那篇內容同時還是一種體能訓練思路和態度的介紹。還沒有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直達。字母哥體能訓練視頻及本人與一位資深體能師就字母哥體能訓練的討論上一篇推送的是另一位非常高大強壯的頂級年輕球員「濃眉哥」安東尼戴維斯。還沒有看過的朋友,也可以點擊下方連結直達。
  • NBA名將科懷倫納德體能訓練及飲食計劃翻譯
    註:職業運動員的訓練會有一個長期規劃包含多個大小周期,沒有任何一個職業運動員的訓練規劃是一成不變的。本文的訓練計劃只可能是某一個小階段的內容。同時職業球員的體能訓練計劃一定是在保證專項訓練的基礎上的安排,體能訓練只是他們眾多訓練內容中的一部分。
  • 制定青少年體能訓練計劃:最佳的方法
    此外,青年運動員需要在訓練期間加長恢復時間,因為「越多越好」的訓練態度會適得其反,可能會導致過度訓練而引起的傷痛、疾病或疲勞過度(10)。訓練期間最佳的恢復方法包括訓練後的拉伸放鬆、飲用充足的水分、合理的營養攝入、適當的放鬆策略以及每天充足的睡眠(1,13)。 無論青少年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如何,他們都不是縮小版的成年人(1,5)。
  • 如何設計一次基礎體能訓練計劃?——WAPS訓練模板
    曾幾何時,部分人對於體能訓練的認知簡單而粗暴,甚至還存在一些偏見,例如:體能與力量、柔韌、速度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我練力量/肌肉/普拉提,和體能沒啥關係;體能訓練=小工具循環訓練,花哨但無實質,看著好玩其實沒用,力量大就完事兒了認知隨發展而清晰,體能訓練如是。
  • 體能訓練的「升級」之路
    針對預備特戰隊員體能底子薄,心理有畏懼的實際情況,結合訓練大綱制訂出以共同課目為主,心理建設為輔,突出強化核心力量、上肢力量、小關節力量訓練,全程實行淘汰制的體能1.0版訓練計劃。 「20分20秒!優秀!」考核現場,來自蚌埠支隊的宋澤雨剛結束武裝五公裡項目,大汗淋漓的他聽到成績後激動萬分。
  • 北京冰雪運動隊開啟體能訓練計劃 - 國家體育總局
    北京冰雪運動隊開啟體能訓練計劃 發布時間:2020-05-08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彭曉烯 字體:
  • 北京冰雪運動隊開啟體能訓練計劃
    北京花樣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壺等冰雪項目運動隊近日在世紀星國際冰雪體育中心籃球館集合,展開體能訓練。訓練期間各支隊伍將嚴格執行體能訓練計劃,從理論到實踐全副武裝,迎接將於5月10日進行的北京市冰雪運動隊全項目體能測試。
  • 進行體能訓練,這4類跑者如何制定訓練計劃?
    每個跑者的體能水平時有所區別的,由於體能水平的不同,採用的訓練方法也是有明顯差異的。根據跑者練習跑步的時間長短,我們一般把跑者區分為四種:初跑者,水平有限的進階跑者,有經驗的進階跑者,準專業和專業跑者。這四種跑者制定的訓練計劃也就是四種不同的訓練方法。
  • 國家隊給網球運動員送訓練器材 制定體能訓練計劃
    人民日報3月24日訊:抱著礦泉水瓶做上肢力量訓練、在瑜伽墊上練平板支撐……網球選手王雅繁如今每天都在家裡堅持進行體能訓練。近期一系列國際網壇職業巡迴賽宣布取消,在國外的中國網球選手陸續回到國內。
  • 運動員體能訓練計劃安排的思考
    前半句強調體能訓練需要高強度,後半句強調體能訓練需要基礎練習,也就是低強度。所以到底怎麼選擇?今天的文章就是針對這兩個矛盾進行分析。專注薄弱環節的訓練一般需要耐心。一般需要運動員放慢速度/節奏,評估身體的問題,衡量損失和收益,重新制定訓練計劃,之後穩步進步。這個過程主要分為三個步驟:評估,糾正,整合。FMS是比較官方的評估手段,如果你不懂很多評估的手段,就可以直接使用FMS,如果你了解一些評估手段,可以根據實踐經驗進行評估,但是評估結果最好數位化和主觀評價結合。
  • 射擊健兒體能訓練計劃「量身定製」
    在萬米跑訓練的中途,因感到不適,步槍運動員徐紅減速走了幾圈,體能教練扆錚對她說,如果身體不適可以暫停,但好轉之後徐紅還是選擇堅持完成了萬米跑,已經完訓的隊友、教練們在場邊不停地為她加油打氣。在國家步槍射擊隊和手槍射擊隊進入冬訓以來,加強體能訓練是兩支隊伍的重要訓練內容。根據步槍和手槍項目各自的特點,兩支隊伍的體能教練分別制訂了專項體能訓練計劃。
  • 體能訓練計劃
    第三個內容:練習分類體能訓練又稱素質訓練,主要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活動。體能訓練能加強人的耐力、毅力、暴發力和頑強的拼搏精神。達到柔韌性、靈活性、技術性、反應靈活、動作大方為一體,體能訓練是軍事訓練的基礎和重要內容 。
  • 如何讓體能訓練計劃更具有科學性
    當我們分析我們的訓練計劃時,我們應該專注於單個運動員和我們想要對他實行的專項適應,而不是讓他們的隨意訓練。這種思維方式將幫助我們更深入地進行編寫計劃以及計劃對運動員的影響。
  • 訓練計劃怎麼安排?肌力及體能訓練如何合理規劃?
    ,一般人訓練是否有分項目的必要?再來是肌力訓練如何應用在專項運動,例如短跑、柔道、摔跤、籃球等,其中針對時間、角度、能量系統三大限制來做解析。最後,肌力與體能訓練如何安排訓練計劃,分為大小周期的方式,而巧妙的安排與總量管制是最重要的。
  • 一次科學的體能訓練計劃的流程安排
    歡迎關注 體能網 體能訓練先行者! 體能訓練流程: 教練詢問 運動員詢問 身體測試 主觀了解方向:個人信息、生活方式、醫療情況、(體能)運動行為、運動需求。
  • 梅西對於科曼的體能訓練計劃感到滿意
    《世界體育報》撰文評價科曼執教後的巴薩,文章表示:「梅西對於科曼的體能訓練計劃感到滿意。」文章表示:「梅西對於科曼團隊最認可的一個方面就是他們的體能訓練計劃
  • 體能訓練的模式與體能訓練的重要性
    在現代滅火救援任務中,無論是先進的裝備,還是完備的技戰術,最終都得依靠作戰主體—消防員去操縱、實施,因此,消防員體能是戰鬥力構成的基本要素。然而他們對於職業消防員而言,體能是其職業能力要求和考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體能訓練是提升體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 北京冰雪運動隊開啟體能訓練計劃
    近日,國家體育總局下達關於開展體能達標測試工作的通知,根據體育總局、北京市體育局及冬運中心要求,北京市冰雪運動隊擬定5月10日進行全項目體能測試。 在此之前,隊伍將嚴格執行體能訓練計劃,從理論到實踐全副武裝,迎接即將到來的測試。
  • 關於體能訓練計劃
    體能訓練計劃也是比較推薦������������������������第一周為適應階段。勻速跑可以慢些,但中途不能變成走,更不能停步!加強用腹部深呼吸。星期一與星期五訓練內容:■ ������������有氧耐力訓練:1、30分鐘持續勻速跑,不要求負荷量,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2、12分鐘變速跑,心率變頻控制為,高170次/分左右,低130次/分左右3、高抬腿跑:3組,每組30米;側身跑:3組,每組30米,後蹬跑:3組,每組40米■ ������������柔韌性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