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球業餘愛好者怎樣理解打球,國乒訓練戰例談思維如何提高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做了很多桌球教學視頻和文章,看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

我們來談談如何理解桌球,怎樣才能提高技術。

桌球是一個系統學習的運動。

從最初的正手攻,反手撥,單項技術,再到步法運用,多個技術混合使用,是一個很漫長的學習過程。

業餘愛好者往往沒有經過系統訓練,很多都在自己思考如何打球,如何運用戰術。常見的是看世界冠軍比賽,以及找專業文章學習,以及聽某些國家隊教練或球星的採訪。

我曾做過桌球相對論的一個視頻,也談到了這些問題。

有些網友評論時也不知如何理解桌球,像國家隊教練說的技術理論,世界冠軍講的戰術運用,有些是可以自己學習使用的,有些會非常難。

常見的就是說怎麼怎麼衝,都講的非常細緻。而真打球面對球檯,很多動作可能做不出來。一味模仿球星動作,或者生搬硬套國家隊教練理論,並不能提高多少水平。

其實很簡單的辦法,就是多看體校小朋友打球。

各地都業餘體校,或者少年宮,小朋友學習打球時,可以去看看怎麼訓練的。每個技術動作都有一定的標準,如何練成的那樣的水平。

當然也可以和教練聊聊,有的教練還是能講一些具體的知識。

看小朋友訓練,應該多看他們的動作,發力方向,如何銜接,如何使用步法。這些技術,如果自己使用會怎麼樣,應該有一個衡量。

小朋友能做的,世界冠軍都能做,如果自己還達不到小朋友的水平,應該踏踏實實學習基本技術。

當然如果和小朋友打打球,看看能否打贏,自己實力可以檢驗一下。

上次講手腕的視頻的時候,有的朋友引用國家隊教練或名人的話。說到小學生怎麼打,中學生怎麼打,大學生怎麼打,這也是個桌球專業隊的過程。

並不是你現在20歲,是大學生,就能按國家隊的打法去打球。現實中很多人不論多少歲了,能用小學生打法,都可以成為高手。

專業隊的中學生階段是省隊階段,大學階段是國家二隊階段,國家一隊屬於研究生階段。

自己年齡多少歲,和打球沒多少關係,文化知識是大學生,打球應該多學學小學生,基礎技術要很紮實才可以。

聊這些,希望能對廣大業餘愛好者的思維有一定的提高。

喜歡桌球的朋友可以在我的主頁觀看更多教學視頻,更加直接方便。

精彩桌球,關注:體育生活不分離

相關焦點

  • 桌球業餘愛好者如何突破瓶頸,國乒訓練戰例談怎樣提高
    桌球業餘愛好者如何突破瓶頸,國乒訓練戰例談怎樣提高 2020-12-24 15:05  體育生活不分離
  • 從許昕樊振東戰例,談談桌球業餘愛好者的一個思維誤區
    中國是桌球大國,桌球強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中國桌球世界冠軍一代接一代。國內業餘桌球愛好者眾多,水平參差不齊,有專業退役的,有初學的,有年齡大的老同志,也有桌球娃娃,對桌球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
  • 國乒戰例談怎樣提高弧圈球殺傷力,業餘愛好者怎樣練好弧圈球
    今天我們談談桌球弧圈球如何提高殺傷力,這個問題可能困擾了很多業餘愛好者。很多人轉腰理解困難,那就可以體會肩膀動。右手的,左肩往前頂,右肩就會往後收。同時腰也就轉了,帶動手往後引拍。很多愛好者退後比較多,尤其是對方來球速度較快。退後等球下降期,較慢了掄開自身發力。這樣並不能提高多少殺傷力,僅僅是用勁較多。
  • 業餘打桌球反手弧圈怎樣發力,德國名將訓練戰例,談如何練習
    上次製作了弗朗西斯卡正手弧圈的講解視頻和文章,今天用訓練和戰例,談一下反手弧圈。弗朗西斯卡打法兇悍,正反手力量大。尤其是反手弧圈,中遠臺發力,威脅非常大。歐洲運動員普遍反手好,從動作結構,以及發力順暢,比亞洲運動員要協調。這是一個桌球理念的不同。
  • 桌球如何預判方向,國乒戰例談預判,業餘愛好者如何練習提高
    打桌球如何預判方向,是困擾很多業餘愛好者的難題,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預判。要預判方向,就首先要看對手的動作。正規的動作,打出的球較為容易看出方向。很多朋友練球較少,或者對動作理解不夠,也可以日常練習時多體會線路。我畫了一個示意圖。球打出時,正常的上轉,飛行時是一條直線的。紅色部分,是對手做動作後可以看到的方向。自己的眼睛不要總看自己的半臺,抬頭看對手。
  • 桌球側身衝怎樣練習,馬龍許昕戰例談業餘如何學習提高
    今天我們用許昕和馬龍的比賽戰例,談一下桌球側身正手衝如何練習和使用。很多朋友練習正手弧圈時,大多是練習正手斜線。桌球四條線,兩直線,兩斜線。側身衝斜線,是較難的技術,業餘愛好者練習時較吃力,主要難點在於步法。在練習正手位斜線較為熟練後,可以練習側身位斜線。開始練習時可以站定了,連續正手衝,主要體會腳下的站位。右手打球的朋友,主要體會右腳的位置。
  • 橫板反手如何發上力?孫穎莎戰例談業餘反手怎樣學習提高
    今天我們用孫穎莎VS王曼昱的戰例,談談橫板反手發力的問題,為什麼業餘打球反手發不上力。這個問題,首先要談如何持板,拿不好板怎麼能打好球?本來覺得這個問題並不是大問題,很簡單,但是發現很多人出現較多的錯誤,需要著重的談一下。橫板,兩面可以進攻,可以防守。怎樣拿板?怎樣是正確的拿板,很多愛好者並不清楚。有些打了很多年的愛好者,拿板有問題,技術就會有一定的缺陷。
  • 桌球業餘愛好者為什麼無法提高,談國乒與業餘差距有多少
    喜歡桌球的愛好者和從事桌球的業內人士。多達幾億人。我平時做一些普及桌球的技術類文章和視頻,看到很多業餘愛好者的思維誤區。桌球運動,到底是怎樣的,到底怎樣成為的冠軍,相信很多人並不清楚。有的網友說,桌球有什麼,那麼慢。
  • 業餘打桌球怎樣練習挑打,張本智和訓練戰例談挑打技術
    今天我們用張本智和的訓練和戰例,談一下正手挑打技術。 談一下手腕問題。 很多業餘愛好者認為挑打需要用手腕。需要手腕轉動一下,摩擦球,才能更轉。這是非常錯誤的。
  • 業餘打桌球該如何理解技術,桌球明星論能否對自己有幫助?
    桌球業餘愛好者,在中國是個很大的範圍。 從五六歲的小朋友,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以及很多專門訓練過的朋友。 我在講打球用不用手腕的時候,有的網友評論,馬龍怎麼怎麼說,國乒教練怎麼怎麼說。其他技術動作講解時,也會碰到某些網友評論如何如何。
  • 馬龍弧圈球訓練戰例講解肩找球,怎樣是肩找球,如何理解學習
    最近做了很多桌球教學視頻和文章,弧圈球的講了多個。 也講解過腳找球,有的網友談到了「肩找球」,有說理解不了的,更有些說是錯誤的。
  • 國乒訓練談步法如何練習,業餘愛好者如何改正先伸手後動腳
    最近有的朋友問到了桌球得步法問題,今天我們用國乒隊員訓練的視頻,談一下桌球的步法。視頻中是國乒女隊劉曦訓練的畫面,練習的是正手連續前衝弧圈,並步銜接。移動中擊球,思維重點在腳下,過多注意力在手上,很容易節奏亂了。
  • 國乒戰例談打球用不用手腕,業餘如何擺脫思維誤區,如何提高
    最近做了很多桌球技術講解的視頻和文章,在講反手撕的視頻裡,講到了不要用手腕。 有的朋友就問到了手腕的問題,我們談談打桌球要不要用手腕。
  • 孫穎莎左推右攻訓練戰例,學習桌球左右如何訓練實戰
    我們用孫穎莎的日常訓練和戰例,談一下桌球的左推右攻。左推右攻,練習的是桌球正反手連續的銜接。可以相持,可以發力進攻。桌球四條線,兩大角,每個角都可以練習左推右攻,主要練習腳下與手上的協調性。很多朋友日常打球,左邊右邊忙不過來,主要是腳下步法沒有練過。練定點練的過多,打球只伸手,不動腳。打球,沒有人能餵到你手裡,讓你舒服的進攻。需要腳下移動,需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角度位置,並步就非常重要。
  • 桌球迎前怎樣理解學習,陳夢訓練戰例談迎前,桌球核心基礎
    今天我們談一下桌球的迎前,怎樣是迎前,以及打球的小動作和大動作。打桌球,所有的正規學習的朋友,都是先學正手攻,反手撥。學習動作如何做,連續多板不打丟。很多教練都會說到「迎前」。球落臺後彈起,是一個弧線落地,會有上升期,高點,下降期。
  • 反膠適合業餘愛好者嗎,桌球膠皮該如何選擇,技術如何提高
    談這個問題,主要是看到很多業餘愛好者的問題,逐個談談。中國打球的愛好者很多,水平相差很大。有業餘高手,有剛初學者,有地市前幾名,也有僅僅為了鍛鍊身體的朋友。很多人剛開始打球,就選擇了反膠,問到為什麼用反膠呢。很多人回答,因為別人都在用,國家隊都在用,所以用反膠。這個沒有對或不對,在於自身如何使用。
  • 桌球業餘愛好者如何提高成績,技術還是心理重要,怎樣打比賽
    桌球比賽,大家都看過。我們談一下比賽中如何調整心理,怎樣提高心理,最終贏得比賽。逆轉翻盤,很多人都看過,劉國正翻盤金澤洙,許昕馬龍落後中逆轉張本智和,很多經典比賽值得回味。專業運動員的大賽經驗,很多業餘愛好者並不具備。我們談一下業餘常見的一些問題。業餘打比賽,和專業比賽,差距很大。從場地上,比賽安排上,很多時候比較混亂。
  • 業餘桌球愛好者迅速提高球技的輔助方法
    業餘桌球愛好者想迅速提高球技,在沒有教練指導,沒有陪練的情況下,想獨自悶聲提高球技,選擇吸盤移動練球器,是個不錯的選擇,家裡有球檯的,可以把練球器吸附在球檯上練習,沒有球檯的,可以吸附在同等高的桌上練習。
  • 國乒勁敵雨果弧圈球訓練戰例,談亞歐桌球理念差異
    我們用巴西桌球星雨果的訓練和戰例,談談亞歐桌球理念的差異。雨果是巴西人,出生於1996年6月22日。長期生活在德國,在德國打職業聯賽,所以球路上屬於歐洲暴力打法。雨果小的時候練過多種體育項目,也練過田徑,13歲才確定了桌球之路。
  • 打野球的業餘桌球愛好者是值得崇敬的群體!
    據說我國有三億人會打桌球,有四千萬人常打桌球,在眾多的桌球人口中,受過正規訓練的佔百分比很低,絕大多數是自學的,他們就是所說的打野球的業餘桌球愛好者,正是他們奠定了國球的底色,正是他們形成了國球雄厚的群眾基礎,正是他們凝聚成的國球土壤,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的國乒健兒,打野球的業餘桌球愛好者是值得崇敬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