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訓練時,要發揮體能上「狠」、技術上「準」、戰術上「活」!
羽毛球項目特點的核心是「快」,其內涵是爭搶最高、最前的擊球點,使對手回擊的難度增大,處理球和判斷的時間減少,「狠」、「準」、「活」是「快」的具體表現,是分別從體能、技術、戰術三個方面體現出來的制勝要素,它們以「快」為統一點,「狠」、「準」、「活」是在快的基礎上的表達。
羽毛球運動員「快」的競技能力,是由「狠」、「準」、「活」三個水平綜合而成,在綜合而成中又存在著不同的發展時間段,各水平對「快」的影響並不是齊頭並進的,而是呈現單一因素突前,多方面跟進的變化特點,同時,各種綜合因素相互交替,隨各時間段的需要不同而產生變化。
這是對羽毛球項目特點的概括,具體描述如下:
1.明確提出羽毛球項目的特點與發展方向的重點,在於以快為主,從80年代至新世紀2000年以來,一代一代運動員的整體速度有著明顯變化,在比賽中,搶網的意識更強,擊球點越來高,越來越快;
2.「狠」、「準」、「活」,分別體現出「體能、技術、戰術」在快的基礎上同等重要,在「快」的基礎上將其充分地體現出來;
3.「快」、「狠」、「準」、「活」之間的關係,以「快」為主,以「活」為輔,「狠」與「準」圍繞著「快」與「活」,四點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依託;
4.在對抗裡的每一個階段中,四點的重點不同,所表現又各不相同,因比賽中的某些因素,而產生重點改變,重點相對突出;
羽毛球項目的得分規則規定,在固定的場地區域內,先將球擊落到對方場地內的一方為得分者,在身體素質的訓練中,根據技術的需要,模擬接近實戰的訓練環境,創造最接近比賽的訓練條件,同時還要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設計訓練計劃。
從力量、功率和速度生理學入手,去強化神經反應、神經系統的訓練,通過神經系統來啟發機體,讓體能突破自我,在技術中,強調快出手,搶高點,加強擺臂速率,增強動作的突然性和攻擊性,從而達到突破對手的效果,在戰術中,更是這樣,通過直線與對角球的線路組合,上手和下手的變化,都是間接地從對手的身上爭取時間,通過戰術的變化產生時間差。
顯然,以上幾個方面,是以「快」為主體,爭取時間,突破對方,這在羽毛球各項目中,將其充分體現,佔其主導地位,在各項目中,單、雙技術的分化,其技術特點主要表現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
體能上「狠」:
雙打更多體現的是絕對速度和爆發力及頻率的密集度,而單打對速度耐力有更高的要求,另外,雙打在快的體現上,也更多地應用到高頻率的技術,如推撲壓、平抽、平擋等技術更為全面。
技術上「準」:
雙打突出的是平抽擋,進攻時殺球的落點,發球時的質量;單打中更強調高、吊、殺和搓、推、抅的動作一致性、動作的隱蔽性及落點的準確性。
戰術上「活」:
單打要求先判斷、了解對手的戰術意圖,來達到預期的判斷效果,在對手出手的同時或一瞬間起動,同時通過戰術的變化造成時間差,從而達到快的目的,雙打當中,因兩人配對,在戰術上可形成提前預判戰術路線,及提前封堵可能出現的威脅,造成雙打在預判及提前起動上高於單打。
羽毛球項目的特點,是「快」、「狠」、「準」、「活」,是分別從「體能、技術、戰術」上去充分體現出「快」的過程,在特定的階段及遇到特定因素時相互表現出其各自的主導性和作用。
至此,我們已經明確,要緊緊圍繞著羽毛球項目的特點展開訓練;以「快」為中心,從體能、戰術、技術中去細分,科學系統地分析和研究;從生理、神經系統等,去全面提高和完善接近實戰的訓練環境與訓練手段,來達到「根據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合理地有針對性地訓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