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美國行對中國文化接近美國公眾起到很好作用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九月三日電 (記者秦朗陳靜)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劉曉明今天在此間中央電視臺舉行的網上記者招待會上說,中國文化美國行對中國文化直接接近美國普通的公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希望中國更多地主動向美國公眾介紹中國。

  劉曉明說,中國文化美國行是在一個重要時刻在美國舉行的。這次活動的宗旨是向國際社會介紹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特別在人類將要進入一個新世紀的時候,展示今天中國的發展與進步,向美國人民展現一個真實、嶄新的中國形象,同時加強中國與外部世界,特別是跟美國之間文化溝通和交流。這對中美兩國乃至全世界,特別對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有重要意義。

  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從八月二十四日起,歷時三個星期左右,主要的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展覽、文藝演出和主題演講。這三部分活動在美國九個城市進行,覆蓋面很大。他認為通過這一中美建交以來最大介紹中國文化活動,將增進美國人民對中國的了解。

  有關成果,劉曉明說,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文化美國行活動非常成功。現剛剛在華盛頓的甘迺迪中心進行了中國民族音樂會。他介紹,公演那天傍晚,甘迺迪演出大廳座無虛席,還有四五百聽眾在會場外站立觀看演出,表現了美國聽眾對中國文化強烈的興趣。美國一些大的媒體,還有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主要媒體都給予了比較好的評價,認為這是直接向美國聽眾介紹中國人民的文化一面。

  這位公使說,趙啟正在美國進行的演講,以中國人眼中的美國來談了中國人對美國的看法。特別強調了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希望美國人民對中國有一個正確了解。趙啟正的演講,對駁斥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偏見,特別是美國存在的「中國威脅論」進行了有力批駁。江主席和一些國家及美國政要將參加在林肯中心舉行的大型音樂會。

  對美國公眾對中國的了解程度,劉曉明說,美國普通的公眾對中國不是很了解。他說,在美國主要有三部分群體,一部分是少數人,他們比較了解中國,並研究中國;另一部分人歧視中國,他們不了解中國,也不願意了解,對中國抱有很深的成見。在國會,這部分群體有集中代表人物,他們只要一提到中國,就叫「紅色中國」,或者「共產黨中國」。但歧視中國人的是少數。

  劉曉明指出,第三部分是大多數的美國公眾。他們對中國不了解,但是渴望了解中國。他們對中國的了解,更多的是通過電視媒體。美國普通的公眾通過電視了解中國,往往得出兩種印象:要么覺得中國很落後。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還停留在二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或者認為中國現在對美國構成了「威脅」。這兩種傾向影響公眾對中國的看法。應該說,美國公眾對中國的了解還是非常不夠的。(完)

  

相關焦點

  • 美國學校跟中國的文化有什麼不同
    中國跟美國是兩個國家,其中的文化自然會有所不同的,而對於留學生們要關注的就是這些校園文化中的不同了,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出國留學就是因為喜歡這種不同的文化氛圍,不斷的從中找到優勢才能更好的來為國家效力,中國的教育一直都是較為刻板的,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有壓力,而美國在這方面向來注重綜合情況,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有很多學生們為了不想要太多的壓力而選擇了美國學習
  • 美國影響下的戰後德國文化及其對中國文化戰略的啟示
    德國人逐漸認識到,若想真正實現並維護民族統一與團結,發揚共同享有的德國傳統文化才是增進彼此理解、愈發靠近對方的關鍵。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中國採取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準則,一定程度和一定時間內阻止了外部文化的入侵與影響。但隨著改革開放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美國文化在經濟產業與文化藝術產品的包裝之下,在中國開展了一場與戰後德國類似的「美國文化植入」的新進程。
  • 美國大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2019年3月19日,美國康奈爾大學「中國與亞太研究」項目師生團走進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望家祠堂參觀考察,實地了解望家家風傳承文化和長江三峽文物保護情況,體驗毛筆書法書寫中國漢字,讓美國大學生零距離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雙方結下了「中美友好、世代相傳」的深厚情誼。
  • 美國專家:一次中國行,擊碎了我身為美國人的驕傲
    美國,世界第一大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各個領域的發展都非常好,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當中,美國都是領頭羊的位置,他們在做很多事情,在發展很多領域的時候,如果能夠成功,就起到了帶頭的作用,如果失敗了,也給其他國家敲響了警鐘,所以美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 美國公司推出新式麻將,被罵不尊重中國文化
    January亞太日報 沃克近日,一家美國公司對中國麻將牌的外觀進行了重新設計,在社交媒體上受到了強烈批評。該新式麻將的不同點在於,它使用了西方人慣用的阿拉伯數字,並用氣泡和麵粉袋等卡通圖案替代了傳統符號。按照款式設計的不同,該麻將的價格從每副325美元到425美元不等。
  • 擇由丨備受關注的美國多元文化教育,對中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麼?
    美國多元文化教育學者Banks(1993)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概念、是一種教育改革運動、也是一種過程,因此,多元文化意味在平等、了解、尊重之中,持續建立多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同時,多元文化是一個動態的歷程,美國人天生富有的冒險開創精神,帶動美國社會重視個別文化,也包容不同文化之間的關係與互動的特性,這個特性促發美國的生機蓬勃,也協助美國成為世界強權。充分了解美國的多元文化能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也幫助我們反思自身的欠缺。
  • 從產業脫鉤到文化脫鉤,暴露了美國文化融合力的脆弱?
    導讀:阻斷與中國的人文交流,看似是在極力遏制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發展,實際上卻暴露了美國文化融合力的脆弱。01政治化手段愈演愈烈中美建交40年以來,兩國的相互交流日益密切、相互理解日益深刻,這其中人文交流的作用功不可沒,特別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0年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開啟後,在中美政府的合力推動下,中美人文交流逐漸發展成為中美關係的第三大支柱。
  • 美國信仰上帝,中國尊崇先賢,「美國文化」很難接受融合外來思想
    美國雖好,但不是我們的家。眾所周知,美國作為一個巨大的移民國家,而這種移民國家就決定了美國的多元文化,可是筆者以為美國文化中實則缺少融合外來文化的基因。與此同時,很多國外學者曾經指責,中國是一個無信仰的國家,但是如今看來,中國人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歷代中國的先賢。而正是中國這樣崇拜先賢,相信人定勝天,才在過去外來文化入侵的時候,將他們一一吞噬,形成鳳凰涅槃的新文化,讓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這是中國文化的基因。
  • 屏蔽「NBA」是中國文化的救犢?
    屏蔽「NBA」是中國文化的救犢?英文縮寫是中國文化的入侵者?當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之後,文化衝突或者說文化侵略就不得不成為與世界接軌時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也許是為了在領導面前交差,也許是為了在年底工作報告中加些砝碼,他們又不得不弄出些華而不實的措施,於是打著漢語使用規範的幌子屏蔽「NBA、CBA、 GDP」等外文縮寫成了必然,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有勇氣封殺火箭,封殺斯特恩的中國行計劃呢?文化詞彙該與時具進,英文縮寫不是障礙對於生命力極強的文化詞彙,光靠抵制和屏蔽是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 日本代表東方文化?瑞典人在美國1:1複製承德建築,代言中國風
    但之前的參與從未有過如此壯舉,即將中國承德普陀宗乘廟宇的主殿「萬法歸一殿」,按1∶1的比例原原本本地複製到美國密西根湖畔。儘管這並不是此次世博會的中國館,但畢竟是中國建築在美國的第一次亮相。
  • 美國Discovery教育落戶深圳,中國一帶一路文化駛入全球高速公路
    中信證券深圳管理總部總經理劉明濤認為,此次中證併購基金與Discovery全球傳媒集團旗下「探索中國」文化教育平臺,將成為美國頂級全球資源與中國優秀資本、優秀文化教育、優質產業碰撞與合作的一個歷史時刻,有望改變中國知名企業、城市與文化全球軟實力產業輸出與可持續運營的長期困境,提高中國優秀文化、教育、產業進入全球市場效率,重塑中國城市、企業和資本構建全球影響力價值品牌與全球化合作路徑,
  • 美國式牛仔文化與好萊塢電影之關係
    美國人文以美國式牛仔文化為主要特點。好萊塢電影是美國人文價值觀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好萊塢每年眾多的大片,無論是科幻、戰爭,還是其他類型題材,它的主旨大多都是正能量的,最終也是為美國背書,宣傳美國式人文的優點和先進性。所謂的牛仔文化:一般指富有冒險精神的主人翁不畏艱難險阻,勇於開拓進取的故事。
  • 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齊聚中國,文化紮根最難
    相比之下,同為美國四大聯盟的NFL(美國職業橄欖球大聯盟)、NHL(國家冰球聯盟)和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則顯得冷清不少。別說人氣,就連能一口說出這幾個縮寫是什麼意思的人,也沒有那麼多。2017年6月20日,NFL球員湯姆·布雷迪中國行抵達上海,出席活動。
  • 張靚穎出任中國首位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中國)文化交流大使 實力撼動國際
    4月3日,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中國)對外宣布,將任命少城時代旗下藝人張靚穎為MLB美國職棒大聯盟(
  • 中國陝西—美國懷俄明州經貿旅遊文化產業合作對接會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中國陝西與美國懷俄明州締結友好省州關係5周年之際,陝西省商務廳聯合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陝西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陝西省貿促會和美國懷俄明州商業委員會、懷俄明州旅遊局、懷俄明大學於2020年12月3日上午在西安成功舉辦了「中國陝西—美國懷俄明州經貿旅遊文化產業合作對接會」。
  • 和平隊與美國在非洲的軟實力及對中國的啟示
    和平隊與美國在非洲的軟實力 和平隊政策出臺之時,尚無學者明確提出「軟實力」的概念,但美國政界、學界都意識到和平隊在同蘇聯冷戰中的重要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約瑟夫·奈提出「軟實力」概念,意指依靠吸引力,而非通過威逼或利誘的手段來達到目標的能力。它源自一個國家的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
  • 美國奧本大學舉辦全球文化嘉年華 中國留學生參加
    美國奧本大學舉辦全球文化嘉年華 中國留學生參加     國際學生協會會長黨鵬(右)和中國學生協會會長尹聖(左)在中國攤位介紹中華文化。
  • 美國連中國麻將都不放過,改打法、變圖案是「改革」?這是「文化...
    該品牌在介紹中提及中國原版麻將時居高臨下的語氣,以及「革新」後暗示所謂「白人麻將」的優越性,引起了大量華裔網友的激烈聲討。  有網友稱,「山寨中國麻將還侵權?追加罰款美國一萬億?!」「中國要和她們要知識版權!」  在品牌推特上也有成千上萬的評論,斥責她們對中國文化的極度不尊重,是明目張胆的「文化挪用」,是在抹去華裔和這項歷史悠久的遊戲之間的歷史關係。  在批評聲中,「麻將行」公司1月5日發文致歉,稱因未能對麻將的中國傳統表達應有的敬意道歉。該公司表示,此舉只是出於「純粹的意圖和對美國麻將運動的共同熱愛」,是為了將麻將更適合新一代美國人。
  • 【美國社會縱橫】淺議美國的廁所文化
    美國「廁所」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所到之處都乾淨整潔,從來都不用為衛生紙發愁。
  • 2020「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啟程
    」別克·中國文化之旅從貴陽出發,開啟第七季探索徵程。「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第七季將履足天文遺產富饒、天文觀測站與航天基地星羅棋布的雲、貴、川三省,追尋先賢對蒼穹、宇宙的探索脈絡,見證今日中國航天的前沿成就,感受從古至今人類理解宇宙的宏大抱負與對超越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