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程咬金」這個人物,恐怕十有八九的朋友都會想起那句俗語——「打不死的程咬金」,如今這句話被用來比喻那些運氣極好,總是大難不死,轉危為安的人。
而在小說《隋唐演義》、《說唐演義全傳》中,也極力將程咬金塑造成一個「本事不算大,運氣卻特別好」的人物,甚至連程咬金的絕技三板斧,都是在夢裡學會的,並且靠著三板斧,多次化險為夷,還立下大功,平平安安活到100多歲,你說這運氣,還有誰?
然而35年前,陝西醴泉縣一塊石碑的出土,卻意外揭開了程咬金的真實身份,他根本不是小說中描寫的那般。
首先,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隋唐演義》是如何描寫程咬金的,他出生於一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吃盡苦頭,靠著打柴為生,後來為了錢,更是當了強盜,當年程咬金那句「想從此路過,留下買路錢」更是成了流傳於世的「名句」,誤入歧途的程咬金,也成了大家眼裡的「混世魔王」。
所幸,他並沒有將這條歪路走到底,後來投降李唐的他,跟隨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立下了不少大功,後來還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等到唐太宗登基,他自然是一路水漲船高,還當上了盧國公。當年的農家子弟,如今竟然成了開國名將,絕對是大大的「逆襲」。後來,程咬金平安活到了100多歲,絕對算得上是隋唐英雄裡的「第一福將」。
然而真實的程咬金,當真那麼好運,那麼有福嗎?
大唐故驃騎大將軍盧國公程使君墓誌」16字,石碑上的2000餘字,便講述了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
墓志銘上書:曾祖興,齊兗州司馬;祖哲,齊黃州司馬;父婁,濟州大中正。意思是,這程咬金的祖上,曾擔任兗州司馬,祖父曾擔任黃州司馬,父親則是大中正,在當時,司馬、大中正好歹算地方的中高級官員,也就是說,這程咬金起碼是「官四代」,出生於這樣的家庭,他怎麼可能窮呢?
不過和祖輩不一樣,程咬金不太喜歡讀書,更喜歡舞槍弄棒,並且「少驍勇,善用馬槊,徭情鳳篆,挹絳灌之雄規;驛思龍韜,獵孫吳之秘旨」,意思是他不但像灌嬰那樣功夫了得,還有孫武、吳起那樣的智謀,所以說,這絕不是小說裡描繪的那般整天插科打諢,靠著運氣過日子,程咬金的實力,才是李淵、李世民欣賞他的根本原因。
但可惜的是,歷史中真實的程咬金,雖然出身好,本事大,卻偏偏沒有小說中程咬金的好運,當年立下赫赫戰功的他,卻因為主帥西徵突厥時打了個不太漂亮的仗,被李治降罪,甚至免官,可謂晚節不保。
經此一事的程咬金,也是鬱鬱寡歡,最終於長安城私宅中去世,享年77歲,如此看來,小說中的程咬金,反倒是幸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