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不敢殺混世魔王程咬金?程咬金墓志銘出土揭秘了真相

2021-01-08 騰訊網

大家注意

民間傳聞程咬金活到了一百多歲,在唐朝經歷了四代皇帝,到了武則天登基還沒死,可謂是四朝元老。武則天登基後,很多舊臣被清算,不是被貶就是被殺。最慘的是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整個家族遭到武則天的報復而毀滅。在武則天稱帝的路上,誰擋道誰就得死。武則天也算個狠角色,為了陷害皇后把自己剛出生的女兒活活掐死,為了當上皇帝連自己兒子章懷太子李賢都被毒死。這樣一個狠角色為什麼偏偏會繞過心繫大唐的程咬金呢?

後來有人猜測武則天時期程咬金已經老了,再大的本事也攪不動渾水,武則天看在四朝元老的份上沒動他。也有人說程咬金處事比較圓滑謹慎,武則天稱帝他選擇默認和迴避,避其鋒芒而善存之。事情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1986年程咬金的墓被發現,當專家趕到時,發現墓已經被盜,裡面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了,唯有一塊墓志銘安靜的躺在那裡。墓志銘記載了程咬金傳奇的一生,與傳說和電視劇裡面演的相去甚遠。

程咬金濟州東阿縣人,自幼喜歡習武,善於騎馬用槊擊刺。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盜賊出沒。程咬金在老家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裡,驅趕山匪。我們在看電視劇《隋唐演義》裡面的程咬金家境貧寒,是個砍柴的。但是墓志銘記載程咬金出生於官宦世家,程咬金家時代為官,家境顯赫,當地名門望族。與傳說貧寒出生相去甚遠。程咬金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並非電視劇和小說中的山村莽夫的形象。但是程咬金三板斧打天下被稱為「混世魔王」倒是真有其事。

碑文記載程咬金為了反抗隋朝加入了李密的瓦崗軍,程咬金率領瓦崗軍在反隋的過程中屢敗隋軍,威名大振。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程咬金在瓦崗寨當過皇帝,是不符合歷史的。歷史上的程咬金並沒有當過皇帝,他上瓦崗寨的時候李密已經是瓦崗寨的統帥了。所以電視劇也只能當藝術來欣賞,加工過的東西只是好看而已。

瓦崗寨被王世充打敗,程咬金和一幫弟兄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封其為將軍,待之甚厚。但王世充為人奸詐被程咬金和秦瓊所厭惡,二人很快又投奔李世民去了。程咬金很快被李世民重用,跟隨李世民南徵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盧國公,後又任命為蔥山道行軍大總管。玄武門之變,程咬金也參與其中。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程咬金也在其中,位於第十九位。

李世民死後,程咬金輔佐太子李治登基,並在太子門外連續守衛三個月,可謂對李家王朝赤膽忠心。

公元665年程咬金在長安懷德裡的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七歲。李治下詔追贈其為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於昭陵,昭陵乃是李世民的陵墓,諡號襄公。也就是說程咬金在李治統治時期就病死了,事實上只活到七十七歲,並不是傳說中的一百多歲,說是活到武則天登基更是沒影的事。由於歷史對於程咬金死亡的時間沒有詳細的記載,所以被讓很多人誤解活到一百多歲。(轉自:讀史知今)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為什麼不殺了程咬金?
    武則天為什麼不殺了程咬金?文丨卓卓觀史說到武則天,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了,她能登上皇位,可不光是憑藉著美貌這麼簡單的,還有就是強硬的手腕。一路走過來,但凡是和她作對的人最後都沒有一個好下場,她登基之後,更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殺了很多曾經的開國大將,但是程咬金卻逃過了一劫,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程咬金從來沒有反對過武則天,也從來沒有對武則天的利益產生影響。
  • 1986年程咬金墓碑出土,碑文重塑歷史,難怪武則天不敢謀害程咬金
    武則天作為封建歷史中的第一位女皇帝,她野心勃勃、勤於朝政,是不可多得的女政治家,卻也心狠手辣、疑心甚重,是為數不多的「殺子」者。為了穩固皇權,加強統治,她在上位後剷除異己、對支持李唐江山的忠臣、後代趕盡殺絕,很多前朝大臣被武則天斬草除根。 但為何武則天一直沒有對程咬金下手?
  • 武則天殺盡開國功臣,為何不敢碰程咬金?原因其實很簡單
    大同小異,這些故事有一些共同點就是程咬金是一個很瀟灑、很有趣的老人家,同時又是一個很有福氣的一位大將軍。他就像一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和藹可親,但是在朝廷裡他還是很嚴謹要求自己的。朝廷裡的官員不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很愛戴和尊敬他,而且有很多都是與他有關係的。程咬金如此厲害,那為什麼武則天不敢殺掉程咬金呢?
  • 陝西出土程咬金墓,揭開程咬金真實身份:原來小說裡都是騙人的
    一提到「程咬金」這個人物,恐怕十有八九的朋友都會想起那句俗語——「打不死的程咬金」,如今這句話被用來比喻那些運氣極好,總是大難不死,轉危為安的人
  • 程咬金並非草根,其形象大多為小說杜撰,石碑揭秘真實的程咬金
    然而,常常會有人將歷史人物和小說人物不小心混為一談。並且有的人甚至不願意接受自己的「歷史愛豆」真正的歷史形象。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不可勝數。但是有許多是經過藝術加工的。武將之首莫過武聖關羽,連我本人在內,都不願意接受「千裡走單騎」,「溫酒斬華雄」等等這些故事居然是虛構的。
  • 程咬金墓誌碑文出土,其真實形象,是文武雙全的世家公子
    《隋唐演義》中,描繪了許多性格各異的英雄,這些英雄中,「混世魔王」程咬金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一個,他出身草莽,性格可愛,在書中常常承擔著輕鬆歡快的情節,程咬金這個人物是有歷史原型的,但是歷史上程咬金的形象,與演義傳說中相差甚遠。
  • 程咬金有多牛?一件文物揭示歷史,名字不叫程咬金,也不用斧子
    搶救性發掘,從他的墓中出土的一件一級文物也證實了真實的程咬金是一個牛人,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而在電視劇和隋唐演義中,程咬金被稱作混世魔王,他出身貧寒,不識字,但是頭腦靈活,卻很會交朋友,更善於結交權貴,在隋唐演義裡瓦崗寨如日中天的時候,李密組織了八千餘的精兵,號稱
  • 程咬金真的是「混世魔王」?原來我們都冤枉他了
    也因此程咬金勇猛無比,頭腦簡單、行事魯莽的混世魔王形象,一直深入人心。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程咬金的形象卻與小說中截然不同。01程咬金墓志銘出土上世紀90年代,在李世民昭陵旁的程咬金墓出現塌陷,西安考古學家們隨即進行了搶救性挖掘。
  • 程咬金墓誌碑文出土,其真實形象,與《隋唐演義》中相差甚遠
    《隋唐演義》中,描繪了許多性格各異的英雄,這些英雄中,「混世魔王」程咬金是最受人們喜愛的一個,他出身草莽,性格可愛,在書中常常承擔著輕鬆歡快的情節,程咬金這個人物是有歷史原型的,但是歷史上程咬金的形象,與演義傳說中相差甚遠。
  • 武則天當上皇帝後為何唯獨留下程咬金?
    可是,只有一個人能夠倖免,他就是當年追隨李世民的程咬金。講起這番話,他還算得上是為唐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不但如此,他還是四朝元老,在當時百姓心中,他就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為什麼武則天從來沒動過他呢?其實,程咬金之所以倖免於難,也得益於自己的性格。這人很懂得觀察事物的顏色,做事很圓滑,知道什麼話都不該說。
  • 陝西發掘程咬金墓,出土一國寶級文物,專家:我們都被小說騙了
    《隋唐英雄傳》一直以來都是大家膾炙人口的一部電視劇,其中「混世魔王」程咬金算得上是其中塑造得最好的角色之一,他做事相當粗心,但也不乏義氣,個性詼諧可愛,簡直就是一個活寶,因此在劇中也是一個光彩照人的人物,不過在歷史上,程咬金卻是一個確有其人的人物,只不過他是不是電視劇裡那般呢?可就不好說了。
  • 兇殘的武則天,誅殺功臣以及宗室,為何反倒忽略了程咬金?
    武則天在李世民做皇帝時就入了宮,做了十來年的才人,武則天的地位並沒有什麼提高,也不受李世民的寵愛。 不過武則天卻在這個過程中和李治互訴衷腸。李世民死後,依例與部分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 李治登基後,通過各種手段,把武則天從感業寺接了回來。
  • 程咬金只會三板斧,卻當過混世魔王,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程咬金是隋末唐初的一員猛將,在《隋唐演義》和《說唐》中,程咬金更是一員福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往往會有人打罵自己過分調皮的孩子:「你就是個打不死的程咬金」。這說明了程咬金在人們心中是一個有頭腦,有福氣的人。也正是這一點,程咬金的形象要比:「凌煙閣功臣榜」排在他前面的李靖在人們心中的印象要深。
  • 三朝國公、六十八歲掛帥、程咬金和演義有哪些不同
    在隋唐歷史上中,程咬金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也是最令人討喜的。關於他的故事,基本人人都能說出幾個:只學會了三板斧、劫皇綱、三斧定瓦崗、自稱混世魔王…這個憨憨的小胖子受到了大家的喜愛。說程咬金幼年喪夫,之後跟著母親逃荒到山東濟南歷城。為了生活,曾經販私鹽,還打死過捕快。
  • 程咬金真實的功績和官位
    程咬金是《隋唐演義》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絕技就是夢中學會的三板斧,外號「混世魔王」,人如其名,幹的混事數不勝數,以販賣私鹽起家,和秦瓊是姑表兄弟,曾為瓦崗寨大魔國國王,後投降李唐,憑運氣也立了不少大功。
  • 程咬金歷史真相,他老婆是誰?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歷史上的程咬金 提起程咬金民間有很多朗朗上口的諺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斧頭等。作為一個世人熟知的混世魔王隋末唐初期不得不提到的傳奇人物,程咬金有不少民間事跡流傳,可以說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程咬金,歷史上的程咬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他在那段戰火連天的歲月扮演了怎樣一個重要的角色呢? 程咬金為什麼投靠於王世充?
  • 武則天登基後,殺了很多開國功臣,為何唯獨不敢動程咬金?
    談到武則天相信學習歷史的同學,她也不陌生,她是我國唯一的女皇帝。儘管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女性,但沒有一個能像武則天那樣登上皇帝的寶座。漢高祖時,呂雉曾說過,她很有政治手腕,也很狠心,懂得取捨,但她也沒有自立為王的氣魄。
  • 程咬金墓出土國寶級文物,揭示其真實身份:我們被演義騙了好久
    一、程咬金出身豪門,而非貧寒 1986年,西安考古專家對程咬金墓進行搶救性發掘,當時出土了國寶級文物,那便是程咬金墓志銘。在廣為流傳的《隋唐演義》之中,程咬金出身韓威,在最開始的時候,他便是拿著兩把板斧前去搶劫路人。不過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其實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因為出土的墓志銘,揭示其真實身份:我們被演義騙了好久。
  • 武則天登位後,處死了很多大臣,為何程咬金能坐穩官場?
    其實,在古代的官場上,凡是能夠一路官運亨通的人基本都是心思深沉的,尤其是後期在武則天手下做事的時候,很多功臣都被武則天斬殺了,只有程咬金能夠一次次的逃過。一是由於程咬金為官時期,不像其他官員一直都針對武則天。二是程咬金在軍中以及在民間的威望都是比較高的,武則天為了穩固社稷,自然也不敢隨意安插罪名在程咬金的身上,萬一引起民憤就得不償失了。
  • 武則天唯一放過的開國功臣,程咬金第一個老婆娶得很荒唐
    程咬金是隋唐時期的英雄之一。他被困為強盜,幫助尤俊達搶奪了皇帝貢。也是在那個時候,聲望逐漸變得越來越強大。跟隨李世民,成為唐代英雄。而程咬金的著名事跡往往記錄在各種文獻中。此外,程咬金年紀輕輕就尷尬了,他的母親又老又病。他們都依靠程咬金出售竹筏在市場上生活,生活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