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鐵的地獄模式,在廣州

2021-02-23 浪潮工作室

生活在大城市,「通勤」是影響職場人幸福感的因素之一。2020年,北京市的平均通勤距離已經達到11.1公裡,為全國之最;北上廣深四座城市裡,平均通勤距離最短的深圳則是8.1公裡。

除了通勤,生活成本、加班時間、日常飲食等因素也在影響職場人對生活和工作所在城市的選擇。

在中國,往返通勤時長最久的城市是哪個?點擊下方名片,關注「網易數讀」並回復「堵車」,獲取更多和通勤有關的數據。回復「青年」,還能看更多當代的中國年輕人生活現狀。

春節小長假結束,城市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而擁擠的地鐵,正是城市再次復甦的信號。當人們返程開工,踏上地鐵的那一刻,就知道忙碌的生活狀態又要開始了。

在 2020 年,蜿蜒縱橫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網,總計完成了 175.9 億人次的客運量,其中,地鐵承載了大部分的客流。

「宇宙都有盡頭,北京地鐵沒有盡頭。」脫口秀演員李雪琴的這句話,戳痛了無數每天擠在通勤路上的人。

中國的大城市,不是在建地鐵,就是在籌劃建地鐵的路上。

對已經修成地鐵的城市來說,地鐵已然成為當地形象的一張名片,而對於那些還沒有地鐵的城市而言,軌道交通擁有巨大的誘惑力。

2020 年,三亞、太原和天水三個城市首次開通運營城軌交通,正式加入城市軌道交通的「群聊」,截至目前,內地累計有 45 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總計運營線路 7978.19 公裡。

北京擁有中國最早的地鐵線路—— 1 號線,但要比起軌道交通的運營路線總長度,上海以 834.2 千米排名第一。比起北京,上海的軌道交通更沒有「盡頭」。

如果要評比 2020 年修地鐵最狂熱的城市,成都必定榜上有名。成都 2020 年新增軌道交通運營路線 216.3 千米,超過杭州、深圳,也是當年新增軌道交通線路最多的城市。

要注意的是,成都地鐵 2010 年才開通,在此之前已經有 11 個城市開通了地鐵,但在 2020 年一年內,成都新開通了 5 條線路,至此成都軌道交通的線路總長度達到 652 千米,超過了廣州,坐上地鐵「第三城」的寶座。

雖然下滑到地鐵「第四城」,但廣州軌道交通的客運強度仍然穩居第一。

客運強度指的是軌道交通每日、每公裡通過的人口數量,與客流量相比,更能準確反映軌道交通的人流量情況。

2019 年,廣州軌道交通客運強度為 1.74 萬人次/日公裡,位列第一,2020 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客運強度有所下降,但仍以 1.2 萬人次/日公裡拔得頭籌。

在廣州上班的社畜都懂「羊角地鐵」的可怕,擠進地鐵難,擠下地鐵更難,如果沒有車廂的好心人助推,過站是常有的事。在廣州擠地鐵,你要做好「勇闖三號線」「決戰崗頂之巔」「體育西大作戰」「客村圍城」的準備。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也不遑多讓,客運強度排名前列。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擬建地鐵初期負荷強度,不低於每日每公裡 0.7 萬人次 [1] 。2020 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客運強度下降明顯,但北上廣深以及西安平均日客運強度仍達到了每日每公裡 0.7 萬人次以上。

客運強度畢竟還是整體的情況,在一些特殊的時間點和車站,會有明顯的流量高峰,節假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大城市生活,選擇節假日出行是件需要勇氣的事。2019 年日客運量最高的 30 個軌道交通車站中,將近三分之一的車站的最高客流量都發生在國慶節期間。

不過,最恐怖的還是元旦跨年夜,廣州的體育西路站、上海的人民廣場站、南京的新街口站所創下的最高日客運量在全國排名前三,均發生在 12 月 31 日那一天。

以「地獄西」廣州體育西路站為例,當天突破了 86 萬客運量,約等於一個南京市浦口區的常住人口數量。

而從空間角度來看,這些車站也有其特殊性,它們多位於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段,且多為換乘站,擁有大量出入口,人流量巨大。

身居上海最繁華的地段的上海人民廣場站,是上海地鐵1號線、2號線、8號線的換乘站,共擁有 18 個出入口,而長沙五一廣場站,地處長沙商業圈的最中心,地鐵 1 號線、2號線交匯於此。同樣,出了南京新街口站,便是南京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商業圈……

節假日可以不出門,但在工作日,地鐵是大部分人逃不過的選擇。對於打工人來說,讓人感受最為深切的可能不是擁擠的節假日地鐵,而是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

從單線來看,北京地鐵 6 號線、上海地鐵 11 號線、上海地鐵 9 號線奪得前三,高峰小時斷面客流量在 6 萬人次左右,擁擠程度讓人懷疑人生,「雙腳懸空」「被架著」是通勤的基本姿勢。

城市高峰小時斷面客流量最高的路線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通勤大線。

例如,北京地鐵 6 號線從石景山金安橋站到通州區潞城站,途徑東城、西城、海澱、朝陽等中心城區,而上海地鐵 9 號線,西南起於松江南站,途經閔行、徐匯、黃浦,穿過了松江泗涇、浦東曹路等保障房基地。

對於其他城市的通勤大線來說也是如此,大多聯通了城市主要居民住宅區和辦公區。走這些通勤大線的上班族,如何在通勤時段擠進水洩不通的車廂內,是他們要修煉的最大技能。

地鐵擁擠、通勤難幾乎是每個大城市的難題,上班族頭疼,地鐵管理部門也絞盡腦汁想要提升運力。

例如,北京、廣州、成都等城市採用快慢車混跑的運營模式,「快車」擇站而停,按規律發車,運行速度更快,而「慢車」站站停,按時刻表發車,運行速度更慢 [2],適合從外圍副中心至市中心,沿線又有較多片區組團及居民區需要設置站點的線路 [3]。

想要提高運力,還有個更直接的辦法,就是提高單次載客量。車型與編組數決定了單次載客量的多少。

中國軌道交通列車有很多個車型,A、B 型是地鐵車型,C 型是輕軌車型,D 型是市域鐵路車型,其中 A 型車定員人數最大,不過,在中國地鐵中使用最廣泛的還是 B 型車,載客能力不如 A 型車。

在地鐵建設初期,中國地鐵建設奉行「小編組高密度」的設計理念,更多使用的是 6B 車( 6 節 B 型車)[4]。

但目前,國內有些城市線路也開始採用巨無霸的 A 型車,北上廣深蓉都有 8A 線路,以上海軌道交通 1、2 號線的 8A 型車為例,其最大載客量可以達到 3280 人,相較於 6B 線路,運力提升約一倍。

車型跟上來了,發車間隔和行車速度不能忽視。根據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目前,北上廣深的軌道交通的平均旅行速度在 35 公裡/小時左右,而東莞地鐵以平均 53.8 公裡/小時的速度領跑一眾城市。

東莞空間布局上呈組團式分布,各個鎮街發展比較均衡,線路比較長,這就要求地鐵有比較高的運行速度。

而憾負於東莞,暫列第二的溫州目前開通了溫州 S1 線,平均速度為 53 公裡/小時,這條線集合了先進的高速動車組技術和成熟的 A 型地鐵車輛技術,設計時速高達 140 公裡/小時 ,實際時速控制在最高 120 公裡/小時。

按理說,平均行車速度越快,軌道交通系統運輸能力越強,但實際情況是想要提速,限制條件太多了,列車結構、停站次數、運行距離都會影響行車速度。例如,市區由於站點站點密集,平均站間距較小,導致旅行速度被限制在一個較低的速度 [5]。

提速很難,那提高發車頻率呢?實際上,在高峰期,上海、廣州、北京、成都高峰小時最小發車間隔已達到 2 分鐘及以內,但考慮到行車安全等因素,並不能無限制縮小。

而像烏魯木齊、呼和浩特、溫州等地鐵運行間隔久的城市,本來人口密度也不高,地鐵客流量本身就不大,提升列車運行間隔標準反倒沒什麼必要。

通勤是上班族每天的頭等大事之一,過長的通勤距離和擁堵的交通,讓工作本來就夠辛苦的人們,更加疲憊不堪。

這就仿佛每天工作之餘,還要自己出錢進行高強度的額外加班,而且感覺最擠的,永遠是自己要上的那趟車。

作者 | 龍龍龍

設計 | 楊波浪 士多啤梨




[1]【關於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發改基礎〔2015〕49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5).Retrieved20February2021,

from 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1501/t20150116_963737.html

[2] 二十一號線將按快慢車設計 全線20站初期快車擬停9站. (2014). Retrieved 17 February 2014, from https://www.gzmtr.com/ygwm/xwzx/gsxw/201402/t20140227_34031.html

[3] 孫元廣, & 史海歐. (2013). 市域線快慢車組合運營模式研究與實踐. 都市快軌交通, 26(2), 14-17.

[4] 陳浩然. (2002). 採用小編組, 高密度列車運行方案—是降低工程造價及運營費用的有效途徑. 地鐵與輕軌, 1.

[5] 何肖 & 顧保南.(2020).我國大陸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旅行速度統計分析——基於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數據分析的研究報告之七.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01),1-5.

相關焦點

  • 廣州地鐵啟動安靜模式 職員不再隨身「循環廣播」
    常常說「只想靜靜」的你有沒有發現,廣州地鐵變得安靜了?最近一段時間,陸續有細心的乘客留意到:車站裡反覆播放的「大聲公」(喇叭)不見了,站務員只在有需要時才用喇叭,站臺的電視也小聲了許多……  廣州地鐵表示,過往生怕指引提醒不到位,語音廣播喇叭全方位「包圍」乘客,但是過猶不及,因此試行「安靜模式」,減去噪音,改為安靜、新穎的指引方式。市民歡迎之餘,甚至希望:能否參考國際城市的經驗推出「靜音車廂」?
  • 廣州人民有福啦!廣州地鐵成為國際地鐵聯盟成員,廣州地鐵現狀
    廣州位於珠江三角洲經濟區,是個發展很好的城市,城市要想發展得好就一定要有發達的交通系統,這樣才不至於阻礙城市發展。廣州也大力發展交通,特別是關於廣州地鐵的建設,很是用心。廣州市是第四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最早出現這個關於地鐵的構想是由當時廣東省的省長陳鬱同志在1958年提出的,終於在1997年廣州的第一條地鐵線路開始運營。又在隨後的時間裡不停的開發建設,到現在已經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有幸被國際地鐵聯盟吸納。在2019年12月28日之前,廣州整個市的地鐵在運營的線路,已經增加到14條。整個運營裡程,排行中國第三、世界第三。
  • 廣州地鐵14號線一期,廣州地鐵14號線一期線路圖,廣州地鐵14號線...
    廣州地鐵14號線為廣州地鐵正在建設的路線之一,屬於廣州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分為一期主線(嘉禾望崗—街口)及知識城支線(新和—鎮龍)。主線長54.1公裡,知識城支線長21.8公裡,計劃將採用快慢車結合運營模式。 廣州地鐵14號線主要功能為落實廣州城市「北優」發展戰略、支持從化及增城地區發展。
  • 廣州地鐵18號線:廣州東站~天河~海珠~番禺~南沙~萬頃沙站
    為了拓展資金來源,提高建設、運營效率,一些國家或城市在傳統的「國有國營」模式的基礎上對城市軌道交通的融資渠道、建設和運營環節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建立多種收益模式,不同程度地吸引社會投資,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達到對地鐵項目市場化運作的目的。從一定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僅是一個公共客運系統,而且是一個經濟系統、一個社會系統。
  • 廈門地鐵、廣州地鐵、深圳地鐵最新招聘公告
    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最新招聘 2、深圳地鐵招聘68人!多個崗位等你來! 3、13個崗位!廣州地鐵最新社會招聘信息 廈門軌道交通集團成立於2011年,是廈門市屬全資大型國有企業,經營範圍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地鐵資源和地鐵物業的綜合開發。
  • 廣州地鐵22號線:萬頃沙站~番禺廣場~廣州南站~西塱~荔灣區
    就比如說這裡的地鐵吧,廣州的第一條線路廣州地鐵1號線於1997年6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這使得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第四個、廣東省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廣州地鐵22號線廣州地鐵22號線是廣州市的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於2017年10月31日全面開工建設。
  • 國內最高時速地鐵列車落戶廣州
    2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首列時速160公裡的地鐵列車「活力橙」,被吊裝進入廣州地鐵
  • 廣州地鐵3號線有哪些站點?廣州地鐵3號線線路圖
    來源:搜房網綜合整理   發布時間:2015-07-21 廣州地鐵3號線,被譽為廣州地鐵暨一號線之後*繁忙的地鐵線路,代表顏色是橙色。
  • 廣州地鐵,終於!
    據微信公眾號「廣州地鐵」昨天(11日)下午16時許消息:廣州地鐵將啟動AED配置試點!據悉,廣州地鐵集團將於12月18日起,在地鐵線網交通樞紐站、換乘站等100座車站,及所運營的廣清城際、廣州東環城際9座車站分兩批開展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置試點工作。
  • 廣州地鐵啟動「國企聯民企」紅聯共建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通訊員 溫美春 張彬彬)7月7日上午,廣州地鐵集團黨委舉辦慶祝建黨99周年暨紅聯共建啟動儀式,正式成立了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聯盟大黨委,創新「國企聯民企」形式,開啟高質量黨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連通穗莞深 廣州地鐵將直通深圳
    如今,廣州地鐵在運營通車裡程已超過500公裡,服務的半徑已從廣州輻射至灣區城市群。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馬向明認為:「廣州地鐵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將極大地強化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的吸引力、輻射力。」目前,廣州正全力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與深圳實現「雙城聯動、比翼雙飛」,充分釋放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利好疊加的「雙區驅動效應」。
  • 廣州地鐵、公交可一「碼」出行,無需切換
    12月18日,在廣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小谷圍)「網際網路+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之「智慧出行 智慧灣區」主題賽暨嶺南通創新者大會、羊城通開發者大會上,嶺南通公司技術研發部有關負責人透露上述信息。同時,嶺南通公司結合大灣區規劃要求,計劃整合多種傳統運輸模式,融合大灣區內城市公交、城際客運和城際鐵路,讓用戶「一次購票」,無焦慮出行。除灣區通平臺外,此次大會還發布廣州MAAS出行規劃一站式平臺、 廣州「一城一碼」 、基於學生、老人手錶的羊城通關愛通平臺等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
  • 中國小夥在廣州地鐵被非洲人扇耳光!啥情況?
    近日,微博上有一則值得說道的事情:在一段秒拍視頻中,一名黑人男子在地鐵上掌摑一名中國男子,被打的中國小夥用手捂著臉
  • 廣州地鐵免費乘坐
    據廣州地鐵官方公布的最新消息,由於12月13日7:30廣馬正式開跑,為方便參賽選手和工作人員出行,比賽當天,廣州馬拉松參賽人員和志願者可免費乘坐地鐵。廣州地鐵不過,廣州馬拉松參賽人員、志願者、裁判員等相關廣馬比賽人員,想要免費乘坐廣州地鐵,必須持有2020年廣州馬拉松賽工作證或參賽號碼布,方可免費乘坐地鐵。
  • 城鎮化市場模式範本:廣州碧桂園鳳凰城
    廣州碧桂園鳳凰城是碧桂園發展史上的一個傳奇,也是中國房地產發展歷史上的明星樓盤之一。這個位於廣州東部增城新塘鎮鳳凰山腳下的超級大盤,佔地面積超過10000畝、居住4萬餘戶逾10萬人。
  • 廣州地鐵:我太南了!
    廣州地鐵運營裡程達到500公裡按總長度算廣州僅次於上海和北京穩居全國第三2019年廣州地鐵日均客流量已經達到900萬人次>疫情發生前,廣州地鐵站內日常狀態下的乘客換乘。」無接觸式進站乘車廣州地鐵一天之內把「半城」廣州人都挪了一遍隨著防控疫情得到積極效果廣州地鐵每周客流正以環比超過30%的增速
  • 廣州地鐵10號線:天河客運站~天河~越秀~海珠~荔灣~西塱站
    就比如說這裡的地鐵吧,廣州的第一條線路廣州地鐵1號線於1997年6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這使得廣州成為中國內地第四個、廣東省首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對於上班族都知道,每天都要乘坐地鐵。地鐵的出現為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減少了時間成本。如今,隨著現代化地鐵路線陸續開通,市民選擇地鐵出行的頻率越來越高。
  • 廣州地鐵安全係數高 列車事故如何自救(圖)
    而7月以來,廣州地鐵至少發生6起故障。    專家表示,目前廣州地鐵的載客量和線路長度都是剛開通時的好幾倍、甚至幾十倍。設備運行越多,故障越多,這不可避免,但仍屬於正常水平。一般來說,新開的地鐵處於磨合期,可能會發生故障,接下來是故障平穩期,最後是運營久了之後的上升期。現在廣州地鐵的故障率處於中間的平穩階段。
  • 專訪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在廣州打造屬於未來的地鐵
    地鐵已經成為了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以人口 1500 萬的廣州為例,廣州地鐵日均旅客數量可以達到 850 萬人次之多,節假日甚至可以超過 1000 萬人次。但不論是對於乘客,還是站在地鐵運營商角度,現有的地鐵運營水平,都還有著明顯的進步空間。這些都是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長聘教授李德紘希望解決的問題。
  • 廣州地鐵在建設的新建路線
    廣州地鐵10號線是廣州地鐵的未來路線之一,代表色暫定為矢車菊藍。連接天河區的天河客運站至荔灣區的西塱。車廂編制為六節B型車。廣州地鐵11號線是廣州地鐵的在建路線之一,代表色暫定為深紫色。本線為特大環線,同時把白鵝潭和廣州城市中軸線南段納入地鐵線網。廣州地鐵11號線(環線)全長43.4公裡,共設32座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