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我而言,生活但求的是穩定以及偶爾的小確幸,可以自由的理性的放肆一把更是最好的恩賜。
十四段交叉又獨立但殊途同歸的故事,四十五個或輕或老或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都是普通的人再簡單不過的日子,但不得不折服他們對待生活的那種昂揚向上和樂觀自我,這樣的生活才是萬花筒,不是苛求生活真的萬年長,不是生活萬歲,這樣聽起來有點封建的味道,是立足自己,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活得更精彩和從容,這才是生活萬歲的本質宣揚吧。
可以說,這些人的故事是新時代上海也好鄉村也罷很常見的一種狀態,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就好像一個人可以一小時背下一篇文言文,他會說我只能算是中國學生中資質平平的,這是中國生活中的一種謙虛文化,也從另外一個方面映射出普通人生活的獨特性。
紀錄片的鏡頭很真實,很有感染力,尤其是看到等待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中年女人對這個世界的眼神,看到手術中心臟的重新跳動,看到緊閉的雙眼終於睜開,整個世界都亮了,丈夫和孩子的生活也都著上彩色。
片子是2017年拍攝完成的,這些人不管是在拉薩蹬人力車的老者,還是有著足球夢要給老爸買陸家嘴房子的孩子,亦或是傷透了心看透了世界但是瀟灑不嫉人事的明哥,不同的空間不同的語言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感官,真好,普通人的生活萬歲,一般人的生活也有不一般的感覺,這就是所謂的人情和人性吧,且叫上三五個好友,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偶像,三巡飯菜四根煙五杯酒,忘卻繁華還說著皆為虛妄,坦然釋懷大度。
讓我很想不通的就是那個在拉薩拉車的老者,明明是已經到了安享天年的年紀,卻還很賣力的去拉車,而且是價格隨便給的那種拉車。想必一定是經歷了什麼事情,才讓他本該不忙碌的後半生異常忙碌,和各種年齡的拉車人在一塊交流,展現出自己的真性情和豪放,真的是沒有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一杯酒消除不了的煩惱,真有,那就在增加一次。老者活得瀟灑,可是也看出他的心酸與無奈,一句「這裡比老家好混」背後又有多少不為人所知的故事,後來大包小包回到自己的老家,留下一個寫著「2」號的房子和一把鎖以及屋裡沒什麼值錢的東西。
當我們老了,當我老了,當你老了,會不會也有這種特殊的境遇。與其說是青春未老乾勁十足,不如說是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看透了,異鄉實在是無奈之舉,嚴重的說了去就是以人肉換豬肉的生活方式。何談萬歲,也正是在這種落寞與孤寂中自由的感覺得到釋放,體會在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云云種種。
生活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門必修課,而且是不容易及格的課,很多人乖張的說著我要改變生活而不是讓他改變我,很多人也壓力山大的說連最基本的生存都無法保證何談生活。
生活萬歲,萬歲的方式千萬種,保持一顆良善的心去對待這個世界上的包容,學會從容應對可能遇到的風霜雨雪,這門課也算是學好了。
迫於現實我們會去做很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在生活中我們似乎也已經習慣了看別人的眼光行事,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到了什麼年齡不一定非得做這個年齡的事情,也許,他屬於下一個年齡階段才可以去做並且可以做得更好。為了別人或者自己的親人讓自己的生活被安排我覺得很不應該,失去生活的僅存的自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老者不是想要在外面安度晚年,也不是這邊比老家好混,是因為在這裡他有三五好友可以豁達快樂的生活,這真的無關乎金錢的多少以及居住的好快吃的怎樣,心態好也就可以長命百歲,思想萬歲,生活化境了。
一部《生活萬歲》說盡了在這個社會中生活的各種普通人的普通事,相濡以沫也好,守望相助也罷,離散了初戀的美好時光,也有徘徊黑暗的生死局,這就是生活啊,它是老大,人們想要說而且不得不說生活萬歲,這可以給自己打一陣雞血,蓄力向前生活如此多嬌。
生活萬歲,生活在生活中想要好好生活的人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