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生活萬歲》:同樣的生,別樣的活

2021-01-14 東方網


紀錄片《生活萬歲》海報

  東方網記者牛強11月26日報導:流浪歌手、外賣員、保安、快遞小哥、計程車司機……你可曾留意過這些每天與你擦肩而過的人,也許你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工作,卻有機會在電影院裡聽他們給你講故事,分享不一樣的生活,體會酸甜苦澀。被譽為「今年最後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現實題材電影」的紀錄片《生活萬歲》將於27日起在萬達院線、大地院線雙線上映,屆時可以一起走進電影院來共同感悟人生。

  國內紀錄片「最佳CP」合作 14組動人的人物群像

  影片以寫實的手法拍攝,記錄14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攝製組行至全國將近20個城市,選取了40餘組人物,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拍攝,最終在影片中呈現了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打動人的一組人物群像。

  該片由被稱讚為中國紀錄片領域的「最佳CP「的程工、任長箴兩位導演合作完成,程工導演此前曾執導《極地》系列紀錄片,在豆瓣評分高達9.4分,一度被網友封為「神作」,任長箴導演則同樣是大熱國產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執行總導演,這也是兩位導演繼《舌尖上的中國》、《極地》後合作的最新作品。

  首次涉足院線電影 試水「分線上映」新模式

  近年來,中國電影新力量也在規模崛起,優質的本土原創內容也令紀錄片電影迎來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完美轉型,紀錄片作品也紛紛拿到龍標,走進電影院,與觀眾有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據《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8》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39.53億元,年生產總值為60.2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4%和15%。

  時下,正是硝煙瀰漫的賀歲檔大戰,第一次涉足院線電影,兩位導演並沒有做任何從眾的選擇,仍然選擇在全年票房競爭最為激烈的時期,潛心內容創作,聚焦14個普通的中國人,以他們在這一年裡真實的生活狀態為全部內容,為全國觀眾獻上一部「全是乾貨的,讓你能在辛苦一年之後得到溫暖和安慰的國產電影」。

  作為近年來中國院線電影中少有的現實題材電影,紀錄片《生活萬歲》發行方也試水「分線上映」新模式,從11月18日至11月26日期間,陸續在瀋陽、成都、重慶、武漢、廣州、上海、北京等城市點映,11月27日在萬達和大地兩條院線上映。


主創團隊在點映現場與觀眾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生活萬歲》也與「大象點映」平臺合作陸續進行全國範圍內的點映,並發起「破冰使者」「生活勇士」等宣傳活動,在每個城市徵集5-10位流浪歌手、騎士(快遞小哥、送餐騎手等)、守護者(守林人、保安、門衛等)、計程車司機等電影中的「同款主人公」走進影院,與觀眾同看《生活萬歲》,並免費提供電影票。

  「自來水」紛紛力薦紀錄片《生活萬歲》

  一部好的電影,除了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更重要的是如何成功產生口碑效應,讓觀眾可以變身「自來水」,主動願意分享給身邊更多的人。

  很多觀眾看完影片之後都寫下令自己的感受,其中,一個11歲的小朋友一筆一畫的認真的手寫了一段觀影感受:


11歲小朋友的觀影感受

  另一位名叫許靜的觀眾看完電影後也表示:「在影院看到這樣的影片,比幾百億的票房更能見證中國電影的進步。輕鬆娛樂誰都喜歡,但電影還有一個身份,是藝術,是人心,是厚重的情感,在這部電影裡都看到了!」


眾藝人紛紛力薦紀錄片《生活萬歲》

  「《生活萬歲》票房好的話,考慮拍《生活萬歲2》」


任長箴導演

  在《生活萬歲》來上海宣傳之際,本片導演之一任長箴也接受了東方網記者專訪,聊起了《生活萬歲》創作背後的故事。

  為何會將這部紀錄片命名為《生活萬歲》?其靈感源起於任長箴、程工兩人在2008年合作完成的同名紀錄片《生活萬歲》。「這個片名其實十年前就有了,關於片名的來源,其實就是想表達出生活固然很難,但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有一個信念。總要看到生活裡好的一面和努力的方向。」任長箴導演對記者表示。

  對於創作者而言,小人物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一直都是格外偏愛的題材,一部好的紀錄片,一定是接地氣的,有人味兒的,區別於傳統媒體拍攝的紀錄片,《生活萬歲》的主創團隊並沒有從高高在上、悲天憫人的角度看世界,完全是與拍攝對象同吃同住同勞動,在拍攝《生活萬歲》時,每一次結束現場拍攝後導演都會繼續留在現場和拍攝對象聊天,不斷的拉進創作者和拍攝對象的距離,才能拍出更有人情味的作品,「像這種類型的片子,就是對傳統媒體拍攝的紀錄片的補充,也是我們在傳統媒體中無法看見的。」任長箴說。

  失戀的舞者、生病的醫生、為孩子賣房還債的老人、街頭賣藝的中年男子、給亡妻念情書的退伍老兵……為何最終選取了這14組人物?選擇標準是什麼樣的?任長箴對東方網記者表示:「實際拍攝是超過40組人物,為了表現人間百態,在後期剪輯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篩選,最終獲選的人物更多的是來自我們身邊擦身而過的普通人。」

  國內的紀錄片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共存,近年來也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紀錄片電影脫穎而出,賺得口碑也贏了票房。當東方網記者問到,如何看待紀錄片商業性與藝術性兩者的關係?任長箴說:「商業藝術不矛盾,藝術的最高境界是簡單易懂。不是深奧莫測。既叫座又叫好的片子是存在的。」

  再次回憶《生活萬歲》創作過程中的細節,任長箴脫口而出,對記者說到:「我覺得我還是對「程工」的刻苦,印象深刻。他是一個直覺,技術,講故事能力都非常過硬的導演,能和他一起工作,是一種幸運。

  最後聊到接下來新的拍攝計劃,任長箴對東方網記者表示:「《生活萬歲》票房要是好的話,考慮拍《生活萬歲2》」

  

 

相關焦點

  • 紀錄片《生活萬歲》:鏗鏘有力的「凡人歌」
    紀錄片《生活萬歲》有異曲同工之妙,深夜陌生人留下的那盞微光,或許能為正在黑暗中掙扎的你帶來希望。影片中14組普通人的生活影像,雖然只是片段連接而成,但情緒並不割裂。「《生活萬歲》講的是身處困境當中的人,他們在困境當中的動作和信念」,影片導演任長箴上海首映禮後與觀眾在線上交流時說。
  • 紀錄片《生活萬歲》生活中想要好好生活的人萬歲
    十四段交叉又獨立但殊途同歸的故事,四十五個或輕或老或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都是普通的人再簡單不過的日子,但不得不折服他們對待生活的那種昂揚向上和樂觀自我,這樣的生活才是萬花筒,不是苛求生活真的萬年長,不是生活萬歲,這樣聽起來有點封建的味道,是立足自己,讓自己生活的更好,活得更精彩和從容,這才是生活萬歲的本質宣揚吧。
  • 《生活萬歲》:一首有人味兒的生活讚歌!
    為生活不易卻依然「砥礪前行」活出生活萬歲而哭 在他片子裡的故事都是關於人最質樸的生活和愛。 程工出品,必屬精品。  於是,從最初知道《生活萬歲》,便對這部片子無比期待。更何況除了程工,還有另一位在紀錄片界口碑超好的導演:任長箴。
  • 「生活固然很難,但要看到生活裡的光」 紀錄片《生活萬歲》11月27...
    「生活固然很難,但要看到生活裡的光」 紀錄片《生活萬歲》11月27日登陸全國院線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8-11-26 近日,《生活萬歲》在廣州舉辦了幾場點映會,導演程工和任長箴分頭和影迷觀眾見面。影片不僅收穫滿滿好評,還看哭了很多觀眾。導演程工說:「生活有九成是苦的,只有一成是快樂的,但只要有這一成快樂,我們都在好好地活著。」
  • 《生活萬歲》 曝最新概念海報 被贊年度最佳紀錄片
    《生活萬歲》海報2018年,兩位首次涉足院線電影的中國紀錄片導演,沒有做任何一種從眾的選擇,而是埋首創作,將鏡頭對準十五個普通的中國人,以他們在這一年裡真實的生活狀態為全部內容,完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非虛構電影—
  • 《生活萬歲》公映禮:導演程工戲稱投資本片純屬瘋了
    本次公映禮迎來真實題材紀錄片《生活萬歲》,導演程工、任長箴,投資人郭秉剛,聯合出品人張悅等主創出席了映後分享會,向到場觀眾講述了本片的拍攝初衷與製作感受,並對現場提問一一作出解答。導演程工說話風格鮮明,直來直去毫不遮掩,對影片本身他認為「自有它的命運」,「喜歡就推薦,不喜歡可勁罵」,對投資人郭秉剛卻有話不得不說:「還有人會給這種片投錢!當時所有人都說他瘋了!」
  • 《生活萬歲》:真實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影片
    《生活萬歲》:真實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影片一部優秀紀錄片,樸實但幾度淚目。真實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影片。無論是上海弄堂賣油墩子的老阿姨,還是布達拉宮下年邁的黃包車夫、小鎮街頭賣唱為生相依相伴的盲人夫婦等等,每個人物和家庭都很鮮明地立在電影中,這可能是他們痛飲生活數十年的積累。
  • 電影資訊:《生活萬歲》感人的真實生活紀錄片
    《生活萬歲》是,程工、任長箴聯合執導的紀錄片。該片以寫實的拍攝手法,記錄了十四組普通中國人一年裡真實的生活狀態,呈現了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打動人的一組人物群像。影片採用了傳統的觀察式記錄手法,在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在儘量不幹擾拍攝對象的情況下,通過角色的行為,生活環境,日常交流等行為揭示生活的真相,儘可能真實為我們展現角色的生活。影片是一部小人物的電影,影片將平凡的人們搬上了舞臺,真實地展示了平凡人的生活。
  • 紀錄片電影《生活萬歲》首曝「時代印記版」概念海報
    2018年,兩位首次涉足院線電影的中國紀錄片導演,沒有做任何一種從眾的選擇,而是埋首創作,將鏡頭對準十五個普通的中國人,以他們在這一年裡真實的生活狀態為全部內容,完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非虛構電影——《生活萬歲》。
  • 《生活萬歲》:看到生活中的光
    紀錄電影《生活萬歲》由程工、任長箴兩位導演合作完成。影片以高度寫實的拍攝手法,記錄了14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失戀的舞者、生病的醫生、為孩子賣房還債的老人、街頭賣藝的中年男子、給亡妻念情書的退伍老兵……影片呈現了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打動人的一組人物群像。
  • 《生活萬歲》:沉浮人生與生活英雄主義
    《生活萬歲》是一部記錄普通人一年內生活狀態的紀錄片,主要通過對小人物真實生活的記錄與展現構建起塵世中沉浮的百態人生,表現了不同的普通人面對生活困境時的努力,打造出一幅真實生動而又直擊心靈的人物群像與塵世景觀。我們從中得以窺見儘管現實生活常常一地雞毛,但總有人以「生活英雄主義」精神在這一堆雞毛中發現樂趣,繼續擁抱和熱愛生活。
  • 《生活萬歲》回應質疑:拍電影需要光
    《生活萬歲》記錄了十幾名普通中國人在2017年的真實生活狀態。由導演程工、任長箴聯合執導的紀錄片《生活萬歲》於11月27日在萬達和大地兩條院線上映,該片記錄了十幾名普通中國人在2017年的真實生活狀態,由14段並無交集的故事構成,有在拉薩蹬人力三輪車的老大爺,有在上海賣油墩子替兒子還債的老年夫婦,有在廣州夜市賣田螺供女兒上學的明哥,有在重慶夜場跳舞的失戀女孩,有在成都街頭唱歌相濡以沫的老年盲人夫婦……這些人物的共同點就是都處在生活的困境中,但都對生活充滿了樂觀與希望
  • 你看過《生活萬歲》嗎?它的製片人是蘭大校友張悅
    1月28日下午,由中廣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光明日報文藝部主辦,紀錄中國理事會承辦的「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系列推優活動」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活動推選並公布了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盤點了十部入圍作品並推選出5個優秀紀錄片製作人和2個優秀紀錄片新媒體機構。
  • 《生活萬歲》——這部紀錄片成了我情緒的宣洩口,從頭哭到尾
    11月27日上映的電影《生活萬歲》講述的就是十五個普通人的故事——他們分散在全國的各個城市,生活沒有任何的交集,但是相同的是,他們都正在經歷生活的困境。成都的醫生宋龍超每天打扮成小丑,為病房裡的小朋友帶來歡樂,但同時,他也是個癌症患者,每天都活在「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個明天」的恐懼中。廣州的明哥每夜遊走在燒烤攤邊賣炒螺,給客人唱歌助興,他自認無愧於心,所有所得都靠自己努力獲得,卻始終無法被自己的女兒所接納。
  • 生活真正的美好,你不一定知道——《生活萬歲》
    相信一直生活著的人並不會跟書上寫的那樣給你方向。我們覺得自己在生活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環遊世界的旅行,揮金如土的宴會,還是說富可敵國的財富。現代社會給我們的欲望太多了。沒有人能平靜地看到這些欲望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就已經被人流帶進了這條河。生活就是享樂,生活就是對於物質的不斷追求,生活就是好逸惡勞的享受著一切。而事實上,生活從來沒這麼說過。
  • 與臭蟲共眠 為女兒還債,《生活萬歲》裡3/15,活成追光人的他們
    《生活萬歲》劇照咬牙堅持的人,總有他們堅持的理由。於是,源於這份堅持,即便生活不成樣子得讓人快要窒息,但沮喪過後,當太陽再一次升起的時候,抬頭挺胸的人,依舊活出了自己的樣子。《生活萬歲》這部紀錄片找中記錄了十幾個人不同人的不同生活。他們生活在城市內外的角落,他們有些人的生活似乎「不成樣子」,但是他們卻努力活出了自己的樣子,期待能有這部紀錄片,將這份寶貴的堅持與倔強,送給大家。
  •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新片《生活萬歲》宣布定檔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新片《生活萬歲》宣布定檔 1905電影網訊 日前電影《生活萬歲》宣布定檔,將於11月27日在萬達院線、大地院線雙線上映。該片由程工、任長箴兩位導演合作完成。
  • 《生活萬歲》,當之無愧18年最好看紀錄片,生活百態,眾生皆苦
    《生活萬歲》作為18年當之無愧的最受期待,也最值得觀看的一部紀錄片,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影院哭著看完,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完以後內心無比潮溼,急需傾訴!即使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明天如初戀!有人詬病說劇情不夠深入,應當深入剖析每一個人物背後的故事!有人吐槽說淚點不夠滿目,應當再多一些每一場大哭之後的唏噓!我說:勸君且善良!
  • 《舌尖》導演新片《生活萬歲》定檔11月27日
    網易娛樂11月12日報導 日前,被譽為「今年最後也是最值得期待的現實題材電影」的《生活萬歲》宣布影片定檔,將於11月27日在萬達院線、大地院線雙線上映。該片由程工、任長箴兩位導演合作完成。影片以高度寫實的拍攝手法,記錄了14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失戀的舞者、生病的醫生、為孩子賣房還債的老人、街頭賣藝的中年男子、給亡妻念情書的退伍老兵……攝製組行至全國將近20個城市,選取了40餘組人物,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拍攝,最終在影片中呈現了這個時代最具代表性、也最打動人的一組人物群像。程工導演曾執導在豆瓣電影、嗶哩嗶哩等平臺被封為神作的《極地》系列紀錄片。
  • 《生活萬歲》用40個人的生活經歷告訴你,人間值得!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只活一次。誰也不知道在生命的長河裡,會發生什麼。這一世,也不能跟前世相比,也不能任意幻想來生。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又是怎樣?對於960萬平方公裡的中國來說,找到一個讓各方面都滿意的橫切面是很難的。11年前,任長箴和程工想合拍一部紀錄片去記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