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上映的電影《生活萬歲》講述的就是十五個普通人的故事——他們分散在全國的各個城市,生活沒有任何的交集,但是相同的是,他們都正在經歷生活的困境。
成都的醫生宋龍超每天打扮成小丑,為病房裡的小朋友帶來歡樂,但同時,他也是個癌症患者,每天都活在「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個明天」的恐懼中。
廣州的明哥每夜遊走在燒烤攤邊賣炒螺,給客人唱歌助興,他自認無愧於心,所有所得都靠自己努力獲得,卻始終無法被自己的女兒所接納。
成都的酒吧領舞黃真真正在經歷感情的低谷,她有著重慶女孩的真性情,縱使已經在深夜的馬路旁泣不成聲,她仍然「不信天,只信自己」。
還有等待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彷徨在黃土高原的民辦教師,獨自守護大興安嶺的護林員,路邊賣唱的盲人夫婦,在拉薩以蹬三輪維生的老車夫……
14組故事裡感觸最深的有兩個,第一個是退伍的老頭,這是影片的開始,老人一個人齊步正步走,回味軍旅生活,隨後就是老人認真地指揮著遙控坦克「瞄準、發射」每一個字滿滿的認真,觀者看完可愛至極,如此童真的老頭也有深情的一面,畫面一轉就到了老人一字一句手寫信上,信中的人是他的同志,他的戰友,他的亡妻,老人每年都會給亡妻寫一封信,匯報一年的狀況,訴說不盡的相思,在亡妻墳邊讀信的那一場景讓電影院無數人一度落淚……
另一個就是拉薩的河南老頭,一個人遠離家鄉在高原拉薩上蹬三輪,這樣的人物設置背景感覺就很悽涼,但當你真正看到老爺爺才會發現,悽涼?不存在的,老爺爺身上有的是滿滿的正能量,一對繼續看病的小夫妻,老頭扔下「隨便給」就急急地騎出去,跟同行夥伴喝酒時,別人說他是金錢教,喝著酒的老頭立即臉色轉變站起來拍著胸脯,「上有天,下有地,中間還有良心」……
還有很多人,退休職工,殘疾人,重病患者家屬,高層建築玻璃清潔工和他相依為命抱著足球夢的兒子等等,這些混在茫茫人海中毫不起眼的普通人,構成了這部《生活萬歲》的主角,他們每天的柴米油鹽,喜怒哀樂,構成了這部紀錄片的全部內容。
如果你問我這是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答案恐怕有點遺憾,這不是我們通常定義下一部「好看」的電影。由於本身屬於紀錄片的性質,影片最大的特質就是真實,哪怕這種真實會深深地刺痛你。因為每個坐在電影院裡的人都知道,導演不是在講故事,而是通過自己手中的鏡頭把生活中真實發生的點點滴滴剝去所有修飾,不管是美化還是醜化,赤裸裸的丟在你面前,以至於一時間會讓屏幕前的你我他措手不及。
每個人都會說自己喜歡真實,可是真的把生活的真相擺在自己的面前,一點點偽裝都沒有,又有多少人願意面帶微笑,心平氣和的接受呢?
《生活萬歲》裡面的每個人所經歷的日子,其實都很擰巴。其中有經濟方面的拮据窘迫,有孑然一身的孤獨寂寞,有忠孝不能兩全的煎熬,有強顏歡笑的黯然。他們有的被生活欺騙過,有的被生活傷害過,有的被生活背叛過,還有更多的人在被生活折磨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仿佛看不到頭。
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沒有退縮,也沒有一喪到底,徹底把自己埋葬在無盡的黑暗中。每個人不一定都是開開心心,但是每個人都沒有放棄,每個人不一定都是生活的贏家,但是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