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巫術有多神奇?帝王宰相全都聽命他,結果還真能如願

2021-01-08 千字文書法

文 | 百川

巫鹹,男,漢族,約公元前1500年生,壽命96歲。屬相雞,星座約為天蠍座,山西安邑人。古代巫術有多神奇?帝王宰相全都聽命他,結果還真能如願。

《史記·殷本紀》記載「伊陟贊言於巫鹹。巫鹹治王家有成,作鹹艾,作太戊。帝太戊贊伊陟於廟,言弗臣,伊陟讓,作原命。殷復興,諸侯歸之,故稱中宗。」

宰相伊陟向用筮佔卜的創始者巫鹹,匯報了朝廷發生的一些事情。代表神權統治的巫鹹,治理朝政有成績,寫下《鹹艾》、《太戊》,記載了巫鹹治理朝政的功績,頌揚了商朝太戊帝的從諫修德。

太戊帝在太廟中稱讚伊陟,說不能像對待其他臣下一樣對待他。伊陟謙讓不從,寫下《原命》,為的是重新解釋太戊之命。就這樣,商朝的國勢再度興盛,諸侯又來歸服。因此,稱太戊帝為中宗。

「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帝太戊立伊陟為相。亳有祥桑谷共生於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懼,問伊陟。」

商朝的第九位帝王雍己,在位期間定都於亳,即河南商丘。他昏庸無能,荒廢政事,導致商朝衰落,各諸侯的勢力日趨膨脹,以致很多諸侯故意不來朝貢。雍己在位12年去世,其弟太戊即位。

帝太戊任命伊陟為宰相。伊陟是商朝開國第一功臣伊尹之子。當年,伊尹輔助商湯打敗夏桀,建立了商朝。伊尹還是中國廚師之祖,《道德經》中的「治大國若烹小鮮」,即出自於他。

伊陟出任宰相時,商朝都城亳出現怪異現象:桑樹和楮樹合生在朝堂上,而且在一夜之間,突然長得有一人合抱那麼粗。帝太戊害怕了,詢問伊陟。

「伊陟曰:臣聞妖不勝德,帝之政其有闕與?帝其修德。太戊從之,而祥桑枯死而去。」

伊陟說:「我聽說過,妖魔鬼怪不能戰勝有德行的人。君王的政令難道有過失嗎?你注意修養德行吧。」帝太戊聽從他的話,德建名立,形端表正,果然,怪桑樹很快就枯死了。

伊陟怎麼會預測的這麼準呢?其實,伊陟並沒有能掐會算的本領。他是向巫鹹請教得來的。巫鹹是會巫術的,這在古代意味著可以直接與上天的神靈對話,是天神與人不可或缺的中介。

莊子的《外篇·天運》曰:「巫鹹袑曰:來,吾語女。天有六極五常,帝王順之則治,逆之則兇。九洛之事,治成德備,臨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

巫鹹通過佔卜,得到上天的詔示說:「來!我告訴你。大自然本身就存在兇短折、疾、憂、貧、惡、弱這六極,還有仁、義、禮、智、信這五常。帝王順應它便能治理好國家,違背它就會招來災禍。

歷代帝王,只有順應九州聚居之人的各種事務,致使天下治理政通人和,成就顯著,而且道德完備,人們安居樂業,就像上天的光輝照臨人間,天下人們都擁戴他,這就叫做『上皇』。」

「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其爭於所乎?孰主張是?孰維綱是?孰居無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機緘而不得已乎?意者其運轉而不能自止邪?」

天在自然運轉嗎?地在靜止嗎?日月交替出沒,是在爭奪居所嗎?是誰在主張這些現象呢?誰在維繫這種綱領呢?是誰閒瑕無事推動運行,而形成這些現象呢?

揣測它們有什麼主宰的機關,而出於不得已呢?還是揣測它們運轉,而不能自己停下來呢?

「雲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無事淫樂而勸是?」

烏雲是雨水蒸騰而成呢?還是雨水由烏雲降落而成呢?是誰隆重地施展法術,行雲布雨?是誰閒居無事,貪求歡樂,而促成了這種雲騰致雨的現象?

「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仿徨。孰噓吸是?孰居無事而披拂是?敢問何故?」

風起於北方,一會兒西一會兒東,在天空中來回遊動,是誰吐氣或吸氣造成了雲彩的飄動?還是誰閒居無事,煽動而造成這樣的現象?我鬥膽地請教是些什麼緣故?

《韓非子·說林下》記載「故諺曰:巫鹹雖善祝,不能自祓也;秦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

春秋時,管仲隨從公子糾,鮑叔牙隨從小白。小白先回齊國做了新君,即為齊桓公。魯國人把管仲拘禁起來獻給小白,在鮑叔牙的推薦下,管仲做了齊相。

所以俗話說:「巫鹹雖然善於禱告,卻不能拔除自己的災禍;秦醫雖然善於治病,卻不能針灸好自己的病。」憑管仲的英明,還要等待鮑叔牙的幫助。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海鹹河淡」,直譯為海水苦鹹河水淡。巫鹹的結局,在史書中並沒有記載,而從韓非子的話中,可以得出他並沒有好下場。就像海水和河水,若不先嘗,巫術再高也分辨不出啊!

水調歌頭·遊泳

(現代)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裡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閒庭信步,

今日得寬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真有神秘的「巫術」嗎?
    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現,能齊肅事神明者。在男曰現,在女曰巫。」《國語楚語下》:「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威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聖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處位次主,而為之牲器時服。」在古人心目中,巫是能與神靈溝通的特殊人物,這是他們的主要特徵和職能。
  • 古代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員的通稱。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在很多小說影視中,我們經常看到、聽到宰相、丞相的稱呼。但有一點,很多朋友並不清楚。宰相不一定是丞相。此二者之間有怎樣的區別呢?
  • 它為什麼被稱為第一巫術?為什麼歷代皇帝都如此懼怕?
    我們之前說到過,上古時期的巫術其實算是當時的主流術法,通過看當時的巫師崇拜就可以知道,當時的巫術在民間甚至朝廷都影響極大,這種「萬事靠巫」的年代自從周朝結束,也隨之消亡了,再往後的巫術就變成邪術了,而蠱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而且「蠱毒」在古代影響至深,真的可以稱為是第一巫術。
  • 李隆基為啥能創造開元盛世?他的兩個優點,超過了大部分帝王
    開元盛世,是中國封建社會當之無愧的頂峰;但這並不是由於唐玄宗有多麼的卓越。如果就個人綜合能力而言,他可能比不上很多帝王,與曾祖父李世民相比更是差得遠。開元盛世的實現,一方面得益於李世民至武則天前期打下的基礎,另一方面,與李隆基在執政前期的兩個優點密不可分:知人善任、不徇私廢公。但僅僅這兩點,就讓很多傑出帝王甘拜下風,下面結合兩個例子,讓我們有更直觀的理解。
  • 宰相外出一年多,妻子卻懷孕了,宰相:解釋一下,妻子說了4個字
    楊國忠以前叫楊釗,為了巴結玄宗,就說「金刀」犯了陛下的忌諱,有利刃,怕對陛下不利,求陛下賜名。玄宗深以為然,賜名楊國忠。 楊國忠從此飛黃騰達,不僅擔任了監察御史,還一路飆升刀御史,身上一共有十五個職位,在朝廷中風頭不亞於李林甫。
  • 從東漢「雖置三公,事歸臺閣」,看古代帝王控臣之術
    各朝各代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為了加強皇權而服務,每一位坐在權力巔峰的帝王,必然都會有自己的「控臣之術」。比如東漢年間的官制,就以「雖置三公,事歸臺閣」為特點,皇帝通過削弱「三公」,加強「尚書臺」的辦法,從而加強封建中央集權。那麼從東漢這一官制中,到底能夠看出古代帝王的何種控臣之術呢?東漢年間,三公的尷尬地位「三公」一詞,最早源自《尚書·周官》,自周朝起就為古官名。
  • 吞火炭、修廁所、抹糞便:古代要行刺一個帝王到底有多難
    然而,組織刺殺時的張良,還沒有成為那個謀劃驚天下的軍師,只是一個熱血青年加愣頭青!張良原本是韓國貴族,父親是韓國的宰相,秦始統一六國,最先滅掉的就是韓國,張良不僅成了亡國之人,也從一個身世煊赫的貴族變成了破家亡國的平民,終日躲避著秦國的捕殺搜尋,所以他去刺殺秦始皇沒什麼奇怪的。
  • 古代宰相將軍告老還鄉後,和縣令誰大?
    古代的「致仕」制度,乃是官僚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稱「休致」、「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傳》有載,「退而致仕。致仕,還祿位於君」,可見「致仕」指的便是將權力、官位交還給君王。如果發生在清朝,不得不說,清朝宰相(軍機大臣)大部分是滿族人,告老還鄉的少,如果是漢人宰相,那回到地方上以後,還是很牛的。如果發生在漢武帝時期,那就慘了,時任宰相(丞相)幾乎沒有善終的,更別說告老還鄉了。
  • 古代幾種巫術蠱毒,製作方法簡單,卻十分兇險!
    感謝您的閱讀,閱讀前請點擊本文上面「關注」 苗疆,第一印象一定是讓人聞風喪膽的神奇巫術和蠱吧。因為在武俠小說和影視作品中,巫術和蠱都以陰險歹毒著稱,神秘莫測,讓人防不勝防。現實中是否存在巫術、蠱毒呢?巫蠱是否真如傳說中那般神秘歹毒呢?
  • 古代帝王封禪與登山
    古代帝王封禪與登山在古代帝王的祭祀典禮中,有一項活動與登山有密切聯繫,那就是「封禪
  • 「巫術」巫術真的存在嗎?只要五分鐘,讓你搞清楚什麼是巫術!
    在那個時期的原始人製造水平比較低下,自然界有很多危險現象能威脅到原始人的安全, 少數的原始人藉助大部分原始人對於自然界未知的恐懼,組織和實行巫術儀式對大部分進行精神控制。原始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人們對社會和自然的需求越來越多,巫師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他們作為社會文化和知識的掌握者進入決策階層,隊伍也就越來越龐大。
  • 為何朱元璋要廢除宰相制度,對明朝究竟是好是壞
    每個入朝為官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宰相能,最大的原因就是在朝堂之上有著較高的話語權,宰相從我們第一個封建王朝成立以後就有了,雖然在後面一直變化著名字,但大多王朝都還是保留了宰相制,除了明朝,在朱元璋時期,宰相制度被完全廢除,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何繼承多年的宰相制度會在朱元璋一代被廢除?
  • 古代帝王為追求長生不老而特製的神奇玉器!
    當考古工作者進入南越王古墓時,這件高足玉杯就靜靜地擺在那裡,保持著兩千多年前的姿勢,被刻意放置在南越王棺槨的頭端。高足玉杯(局部)這件精美而罕見的高足玉杯,一方面在形制上和其它古代玉杯大相逕庭,另一方面又被古代帝王珍若拱璧般重視,那麼它究竟是做什麼用的呢?
  • 2019年巫術類著述經眼錄
    作者是義大利記者、作家,他曾任德國《明鏡周刊》駐亞洲特派記者二十五年,在東南亞及中國居住逾三十年。與《巫醫、動物與我》一書作者立場類似,他在西方以外的世界尋找著神奇的體驗。他的神奇之旅開端在香港,一位神秘老人告訴他,1993年不能坐飛機,否則可能會死。他竟然聽從了老人的忠告,整個一年沒有坐飛機,由此卻體驗到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
  • 康熙最失敗的帝王術:被一大臣輕易識破,說了8個字,後官至宰相
    所謂帝王術,就是皇上如何駕馭群臣,平衡朝中勢力的手段。用得好,不但能鞏固統治,還能使官僚機器,發揮巨大作用。用不好,造成的傷害真不輕。如乾隆最失敗的帝王術,都說他晚年離不開和珅,但若深究起來,誰能離不開誰?無非藉口!乾隆就是用和珅當白手套,滿足自己晚年奢侈和享樂罷了。至於和珅積累的家產,能跑到月球上去嗎?
  • 古代的「宰相」和「丞相」是什麼官職,兩者有什麼異同之處
    答案是否定的,應該是宰相。這一官職的職責是輔佐君王、掌管國事,具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威。 不過,有人經常把宰相和丞相劃等號,這兩者間是怎樣的關係呢?能不能混為一談呢?
  • 揭秘 59個宰相為何出自同一小山村?
    然而,距這個縣城東北25公裡的裴柏村卻是一個十分神奇的村子,那裡三面翠嶺圍抱,依山傍水,四周綠樹環繞著一個自古至今人口沒有超過1000來人的小小村莊,村裡有個裴氏家族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盛名久著、人才輩出的一大世家。     從秦漢至明初,這個家族先後培養出59位宰相,七品以上的官員多達3000餘人。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真牛啊!
  • 唐朝初代宰相裴寂,明明並不優秀,為何卻能穩坐宰相之位十二年?
    要說這件事本身,倒也沒什麼值得多說的。作為皇帝,要處理一個和尚,也實在不是什麼大事。但問題是,在這件案子之後,牽連出來的人,就來頭甚大了。法雅案發生以後,李世民讓他的心腹大臣杜如晦處理此案。等到結案之後,李世民卻以讓身為宰相的裴寂,直接捲鋪蓋滾蛋了。不但免去了他的官爵,還削了他的一半封邑,將其趕回了家鄉,後來又流放到了靜州!
  • 揭秘第一鬼村、探尋湘西蠱術,不信玄學的節目有多敢拍
    可這一晚上,誰也沒睡好,因為不知怎麼的他們總能聽到有響動、還隱約看到鬼影。 第二天起來,身上還多了好多莫名其妙的血痕。 02·湘西巫術之謎 湘西,充滿神秘色彩的地域。 傳說有蠱術、趕屍等等聽起來就毛骨悚然的事情。 其中有幾大巫術,流傳最廣,也最讓人好奇。 節目組本著開眼界的心態去看一番,結局卻是萬萬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