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凜冽的時節,海面吹著冷清的風,此時大山深處的食物已經進入蟄伏期,冒著熱氣的滾燙火鍋變成餐桌上的不二選擇。
在廣袤的中國版圖上,火鍋因地制宜地折射出不同的地域特色,大北京地區中意涮鍋,川渝地區獨愛老火鍋,廣東地區離不開打邊爐……而在威海,海鮮小火鍋才是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靠海吃海的威海人,充分發揮火鍋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將海洋飲食文化的精髓融入火鍋,新鮮打撈的海鮮入鍋,蝦蟹的鮮和牛油的辣在沸水中相得益彰,變成冬日威海最值得期待的味道。
食材的挑選,應當是完成一桌美味佳餚的重要前奏。正如袁枚老先生所說,「一桌上好的飯菜,買菜的功勞要佔四成」。
塔山賓館的海鮮小火鍋以「鮮」字當頭,牢牢地把好食材這一重要關卡,也正是因此,一到晚上就食客爆滿。
海鮮是海洋的恩物,新鮮、生猛才能讓人一見傾心、欲罷不能。
活蹦亂跳的大螃蟹、對蝦、北極蝦、鳥貝、海螺、牡蠣、文蛤、蛤蜊、蟶子、章魚、烏賊、扇貝……40多種海鮮琳琅滿目,分分鐘讓你實現海鮮自由。
除此之外,還有百餘種菜品,再挑剔的胃,在這裡也能得到滿足。
如果說,川渝火鍋追求的是麻與辣的味蕾刺激,那海鮮火鍋吃的必定是原汁海鮮的鮮香,每一口裡都藏著一片質樸的海。
海鮮小火鍋以簡單的青銅鍋為容器,用最簡單的清水為湯底,只為鎖住海鮮最原始的味道,在堪稱「食材照妖鏡」的清湯鍋底裡,海鮮的品質好壞、新鮮與否,過一次清水便知。
對於無辣不歡的食客而言,可酌情加入正宗牛油少許,鮮與辣在沸騰的鍋裡充分吸收融合,辣而不膩、鮮而不鹹。
海鮮火鍋下放次序頗為講究,海鮮類奠定鮮味,再依次放入肉和蔬菜,層層推進的鮮美讓人著迷。
一般來說,先扔進一隻躍躍欲試的螃蟹,待「蟹將」色澤金黃時再放蝦,蝦不宜煮太久,隨後,便可加入新鮮的生蠔、海螺或扇貝等其他海鮮。
「鮮」字由「魚」「羊」二字組合而成,顧名思義,有魚有肉才為「鮮」。
蝦鮮甜、蟹甘香,煮完海鮮湯底吸盡「蝦兵蟹將」之精華,此時涮肉為最佳,來自內蒙古和青海的牛羊肉,在「咕嘟咕嘟」的海鮮鍋中調理得鮮香適宜。
嫩滑的羊肉裹滿濃稠的麻醬汁入口,鮮與香充盈整個口腔。再吃一口涮好的各式時蔬,健康又解膩。
傳統意義上的大火鍋講究團團圓圓,吃的是一種熱火朝天氣氛,大夥圍著一個大鍋,舉起筷子齊刷刷地下鍋撈食,而隨著分餐制、公筷時代的到來,乾淨衛生又精緻的小火鍋已經深受食客喜愛。
大火鍋吃的是熱鬧與情懷,小火鍋吃的是情調與個性。一人一鍋的就餐方式,讓你無需顧忌和迎合別人的口味,可以最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喜好。
火鍋與其他菜品不同,扮相樸實,老少皆宜。大江南北的食材在火鍋的世界裡得到和解,而我們和生活的種種矛盾,也在這一鍋鮮湯中得以釋放和化解,這便是海鮮小火鍋的魅力所在。
冬天裡的第一頓火鍋,不如就安排在塔山賓館吧,就約上三五好友,把工作的麻煩和壓力在「雲霧繚繞」中一吐為快,在翻滾的火鍋江湖裡,找到人生的快意。
天氣再冷,生活再難,沒有什麼是一頓海鮮小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來源:掌上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