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描述死者年紀,享年和終年卻各有深意?這學問可大了!

2021-01-11 南山論史

文字作為歷史記錄的一種載體,其本身的歷史同樣是經歷了一段源遠流長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以我國的漢字為例,其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就歷經了長達數千年的光陰。簡單來說,按照漢字發展的大致時間順序來看,其演變過程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先秦、秦、漢、唐代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近代和現代等多個歷史階段。

古代漢字

因此,漢字可謂是世界歷史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了。而且,漢字還是當今世界上所通行的文字中最古老的一種文字。換句話說,人類文明發展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能像漢字一樣一直長盛不衰呢。

甲骨文

具體來說,我國漢字的發展歷程基本上是從甲骨文開始,隨後一路演變為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另外,根據我國遍布各地的100多個考古文化遺址中出土的陶片上所刻劃的符號來看。通過考古專家們系統地考察和對比可以得出,我國最早的刻劃符號距今已經有8000多年的歷史了。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這一歷史話題,便是與我國歷史悠久的華夏文字有關。

古代漢字

眾所周知,漢字中有很多意思相近卻又有著細微差別和不同的詞語。譬如,同樣是用來描述死者年紀詞語,其中「享年「和」終年「卻是各有深意。那麼這2個詞語具體到底有什麼差別嗎?

如果細說起來的話,這裡面的學問那可就大了。正如上面所說的一樣,我們華夏的文字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這其中的每一個漢字的應用可都是大有講究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終年」這個詞語。

「終年」這個詞實際上有2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指的是一年到頭,也就是其字面意思的表示。不過,由於「終年」這一層意思和死亡沒有任何關係。因此,我們也就不對其多做介紹了。

古代漢字

至於「終年」的第二種解釋,那便是指去世之人的年紀了(譬如,老者「終年」80歲)。從語境方面來看,「終年」這個詞可以說是一種比較客觀的說法。雖說,這種說法並不帶有任何的感情。但是,用「終年」一詞描述死者的年紀倒也能體現出生者對死者的尊敬。

宋江劇照

譬如,《水滸傳》裡宋江勸說雷橫上梁山的時候,就曾有過這樣一段對話。雷橫面對宋江的邀請推辭道:「待小弟送母終年之後,卻來相投。」這句話裡所說的「終年」一詞,所指的便是盡其天年的之意。

雷橫劇照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享年「這個詞語。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對於「享年「一詞的解釋來看,「享年「是一個名詞和敬辭,稱死去之人活的歲數(一般指老人,譬如「享年74歲」)。

《現代漢語詞典》

簡單來說,「享年」這一詞彙指的就是死者生前活著享受了多少歲月光陰。一般高齡的老人不是因為兇兆意外死亡的話,基本上都會用「享年」這個詞語。通常這樣的喪事,也就是我們民間所說的喜喪了。

《郭有道林宗碑》

不過,根據《郭有道林宗碑》中「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的記載來看。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卻是說我想要活很長時間,可惜老天卻並沒有讓人如願以償,最終只在世上活了43年。此書中的主人公只活了43歲,卻仍舊用「享年」來描述死者的年紀,這一用法聽上去似乎是與《現代漢語詞典》中關於「享年」的解釋有些自相矛盾。難道是古人孤陋寡聞,將詞語用錯了地方嗎?

古代漢字

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享年」本就有2種不同的用法。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享年」這個詞語除了用來描述長壽的老人死旺時的年紀,同時還有一種用法則是在公開場合中談起故去之人的時候,不論死者年齡大小皆要以「享年」來表示。

總得來說,「享年」和「終年」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體現在對死者尊敬程度的大小這一個方面。其中「享年」是一個是敬詞,而「終年」則是一個常規用詞。

相關焦點

  • 表示死亡時,「享年」、「終年」究竟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環球網也報導了一則消息:「據史丹福大學官方網站消息,當地時間4月21日,該校第八任校長、神經生物學家唐納德·甘迺迪去世,終年88歲。細心的讀者在看這兩則新聞時,會發現同樣是去世,報導去世年齡時,卻有一個用的是「享年「,一個用的是」終年「。那這兩個詞,有什麼區別嗎?
  • 關於人去世時所用的「終年」和「享年」,究竟有何區別?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以後,不少老人就會先後離開我們,當然,這也是自然規律,生老病死,誰也無法抗拒。而當有人去世,操辦喪事時,總會牽涉到一些文字的應用問題,諸如訃告、靈位、紙幡等等。那麼,關於人去世時,所用的「終年」和「享年」,究竟有何區別?表面上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實質上區別還是很大的。
  • 農村有人去世說「享年」,也有人說「終年」,區別在哪裡?
    人固有一死,而去世後,我們經常會用「享年」或「終年」來描述一個人去世時的年齡,但是這兩者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的意思不同,來源出處不同,用法不同,褒貶意味也不同,是不能亂說的,我們使用「享年」和「終年」是要分年齡,社會地位,貢獻等等。
  • 你知道「享年」與「終年」的區別嗎?
    在民間,老人去世、為其開追悼會時有兩種稱呼。有稱享年多少歲,壽終正寢的。有稱終年多少歲,壽終正寢的。為什麼有兩種稱呼?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一、「享年」。享年有兩個意思:(1)過去人的等級分化比較嚴重,「享年」這種稱謂只用在德高望重、有突出的貢獻、享受到崇高榮譽、權貴之家、或後輩出了有用人才,父憑子貴。具備這些條件的老人去世,才用「享年」多少歲來稱呼。而且最基本的條件是60歲以上、超過一個甲子,長壽的老人。(2)除具備第(1)條形式上的條件之外。「享年」的第二個意思是:享受了多少年的光陰歲月。
  • 這裡面大有學問,有幾點切記
    這裡面大有學問,有幾點切記首先,一定要回復,這是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 試想一下,不管你和同事在微信聊天還是吃飯時講話,如果對方說了一句話,其他的人都沒有任何表示,這樣做會不會讓對方覺得很尷尬?一定會的。如果沒有人搭茬,對方尷尬在座的各位也尷尬。
  • 邁克·傑克遜和麥當娜的御用編舞師去世 終年65歲
    網易娛樂12月31日報導 據外媒,「Locking創始級大師,《霹靂舞》裡的旋風」 SHABBADOO去世,終年65歲,目前死因尚未公布。SHABBADOO是街舞時代代表人物之一。美國某著名雜誌曾這樣說:「每一個年代的舞蹈都有各自的代表人物,作為80和90年代街舞界的骨灰級人物,他的出現可以說將一代人引進了街舞的奇幻世界。」他是The Lockers和Soul Train Gang的創始成員。
  • 羽毛球握拍大有學問,感受羽毛球拍的質量和重量,學問更大
    羽毛球擊球前,我們的手腕要「收」起來,嚴嚴實實,「收」得越嚴絲合縫越好,當然,對於羽毛球技術來說,這「收」是有「前」「後」之分和「內」「外」之分了
  • 死者造句和解釋_死者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死者(sǐ zhě)。反義詞有:生者。已死的人。(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4、花之歌)死者參考例句: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2、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3、喪家請了數位僧尼來做法事,為死者超渡亡魂。
  • 鍾南山寄語中學生學好語文大有深意
    (5月13日澎湃新聞)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鍾南山院士殫精竭慮,堪謂勞苦功高,全國人民都為鍾南山等科技人員的無私奉獻點讚。一時間,像鍾南山、李蘭娟等這樣的科研人員成為網紅。但人們在稱讚科技的力量的同時,我也看到一些網友有著根深蒂固的「重理輕文」現象。
  • 「一根排氣管」和「兩根排氣管」的區別是什麼?原來大有學問!
    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汽車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現在公路上汽車的品種越來越多,顏色和外觀各種各樣,很多汽車的品牌叫不出來,但有點不同, 很多人注意到,只有一根排氣管,有兩根、兩根排氣管的汽車左右各支部有一根、兩根排氣管, 「一根排氣管」和「兩根排氣管」有什麼區別?
  • 設計師紀梵希去世終年91歲 生前曾為奧黛麗·赫本設計多套服裝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設計師紀梵希去世終年91歲 生前曾為奧黛麗赫本設計多套服裝 法國時間3月10日,于貝爾德紀梵希(Hubert de Givenchy)去世,享年91歲。3月12日,紀梵希家人通過法新社公布了這則訃聞。
  • 熊姓開國將軍大全,他享年108歲,最長壽!
    2019年4月7日,原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熊兆仁於晚在福建福州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00醫院逝世,享年108歲。熊兆仁將軍是熊姓8位開國將軍中,最長壽的。熊兆仁生前是全軍最年長將軍,熊姓有長壽的血統,比如熊姓的始祖鬻[yù]熊享年有120多歲。熊姓源於羋(MIE)姓,出自商朝末期鬻熊及其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記載,黃帝子"昌意"生顓頊,顓頊四世孫陸終第六子名季連,賜為羋姓。
  • 每一個背後都有深意
    宋仁宗即位第二年,他有了自己的年號「天聖」,那時候他還小,年號不是自己決定的,而是由大臣們代勞,大臣們選用這個年號是非常有深意的。劉娥垂簾聽政,仁宗小皇帝端坐龍椅之上,這是兩個人共同主政,大臣們選用天聖,即意為「二人聖」,實實在在就是為了拍皇太后劉娥馬屁,劉娥自然是高興的。
  • 別被表象蒙蔽,郎平親自決定大有深意
    龔翔宇、王夢潔、張常寧,這三人負擔了絕大部分後排保障任務,是全隊每場比賽獲勝的最大幕後功臣。張常寧要承擔解放朱婷的任務,而龔翔宇則要承擔解放主攻手的任務,這是郎平對中國女排的整體布局。朱婷的存在讓女排在關鍵時刻有一錘定音的能力,這是大好事,所以女排國家隊就是圍繞朱婷建隊。
  • 凡事須「拿學問提著」
    ■向賢彪《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有一段探春與寶釵對話學問的描述,其中說到:「小事上用學問一提,那小事越發作高一層了。不拿學問提著,便都流入市俗了。」
  • 《黑豹》扮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患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
    今天,突然傳來噩耗,《黑豹》扮演者查德維克·博斯曼因患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 由於對戲劇比較喜歡,查德維克想要成為一名作家和導演,但後來因緣巧合下,他成為了一名演員。
  • 當領導和你說這3句話時,表面是關心,其實另有深意!
    當領導和你說這3句話時,表面是關心,其實另有深意!今年一場突然而至的疫情讓很多人的工作都岌岌可危,還有一些人更是直接面臨了失業。在職場中人來人往本是一件常事,工作上的調動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失業這個問題就十分嚴重了,離開了現在的工作單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處於失業的狀態中,沒有了經濟來源,還背負著房貸車貸的壓力,這讓一個人該如何生活下去呢?一想到這些麻煩事心裡都會發怵,所以讓很多人更加珍惜自己的崗位了。
  • 賈母年紀之謎:到底是70歲,還是80歲?「八旬之慶」說道可大了
    賈母到底多大年紀?有說七十的,有說八十的,幾乎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因為《紅樓夢》原文就是如此寫得,白紙黑字,讓現代人覺得有歧義。以至於認為不是曹雪芹寫錯了,就是後來文本修改錯了。(第三十九回)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
  • 年紀大了,每天堅持一個動作,可有效預防腦萎縮!
    而這不能直接看到的地方,恰恰是最重要的!記憶力下降,腦萎縮是根源年紀大了,記憶力就下降不是必然,腦萎縮才是根源。很多人以為年紀慢慢大了,出現記不住事、總忘東西、手腳不靈活、失眠、頭暈、步履蹣跚、反應遲鈍的情況都是正常的現象,真的是這樣嗎?據專家介紹,多數中老年人常有的記憶力下降、手腳沒有過去靈活、耳鳴、失眠等症狀,都可能與生理性的腦萎縮有關!
  • 《紅樓夢》的2次冬至:明寫有深意,暗寫有詩意
    民間也有祭祖、宴飲等習俗,稱為「冬至大如年」。《紅樓夢》中關於冬至的描寫不多,既沒有元宵節熱鬧,也沒有中秋節關鍵,但同樣不可或缺。總結起來,《紅樓夢》的冬至有「一明一暗」,明寫有深意,暗寫有詩意。01、明寫第一次明寫,有深意。《紅樓夢》第十一回,秦可卿病重,文中寫道: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