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發不出年終獎,普華十三薪秒變十二薪?

2021-01-07 網易

2019-08-22 14:52:33 來源: PreTalent

舉報

  

  四大發不出年終獎

  普華十三薪秒變十二薪

  

  同時,EY的bonus推遲到2020年

  四大為何淪落至此?

  除了四大, 財會專業求職有哪些新方向?

  01、尷尬! 普華永道發不出年終獎

  四大往年的年終獎是比較豪的,但今年經濟不景氣,導致四大的年終獎嚴重縮水。小編看了2018年四大工資單發現,普華永道今年的年終獎金從以前的十三薪變成了十二薪。員工一片哀嚎,據說後來領導層還特意開了相關的溝通會議安撫員工情緒。

  

  * 圖片來源:網絡

  而隔壁EY的bonus更是直接推遲到2020,和普華一起執手相看淚眼。

  

  * 圖片來源:網絡

  畢馬威在工資上確實一直墊底,而今年調薪後的工資雖然也不高,但是幅度還算大。

  

  * 圖片來源:網絡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2019 Vault Accounting 50排名裡,PwC還曾力壓其他3所四大位列榜首。並且前幾天聖誕節,給員工放了一次11天的假期,結果居然上了Twitter熱搜話題,官推在裡面和員工瘋狂互動,各種轉發員工的度假照片。

  

  * 圖片來源:網絡

  

  * 圖片來源:網絡

  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放假似的,真是不知道該為普華員工高興還是悲傷。對比其他三大的窘境,德勤就顯得富裕多了。薪資獎金一路水漲船高。

  

  * 圖片來源:網絡

  02、四大為何淪落至此?

  01 不重視中小企業用戶

  金融危機前五六年,很多中資企業想在香港、美國和歐洲上市,外國投資者對本土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不信任,只有看到四大出的審計報告才肯投錢。於是四大在中國大陸進入鼎盛時期,只願意承接大客戶,對中小企業不屑於顧。

  金融危機後,大企業陸續完成上市,不再需要花大價錢續聘四大接著做審計。同時大陸放寬上市條件,新三板業務走紅,中小戶不願意花兩倍的價錢去找四大做審計,反而更青睞本土所。

  02 審計營收放緩

  受金融小年影響,歐美股市隨之走向疲軟,四大審計項目收入增速放緩,在德勤 2017 年的業績中「諮詢增長達到 12.9%,而審計僅增長 1%」。同時,內資所的崛起一定程度上蠶食了國際四大的生存空間。

  03、德勤是如何獨善其身的

  01 審計業務觸頂,轉戰諮詢

  德勤之所以能獨善其身,很大部分是源於本世紀初的安然醜聞後,德勤是「四大」中唯一保留了諮詢部門的事務所。

  而且從2000年德勤建立諮詢業務之初,其收入就開始穩固增長,已經不是別的公司一朝一夕可以超越的。德勤合併的諮詢及顧問業務在2016年產生收入達205億,高出競爭對手普華永道78%。

  

  *圖片來源:Vault

  諮詢的強勢也體現在管理層上,仔細翻閱德勤中國區和各分區主管合伙人們的履歷,可以發現管理或財務諮詢出身的佔了大半。

  就像德勤英國的人力資源負責人Stevan Rolls所說:

  

「審計一直以來就是每年同相同的客戶打交道,但在諮詢領域,每年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你需要從零開始尋找新的業務。」風險事項一直在變化不同,或者有新興技術導致新的業務發生,自然有很多諮詢業務可以做。

  02 財務AI化,產效提高

  作為四大實力霸主德勤一直在求新求變。2017年,德勤上線財務機器人「小勤人」,三個小時就完成一個會計一天的工作量,並且、解決了基礎操作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大大增強了數據的準確性,重點是「小勤人」還是全天24小時上班,並且全年無休!

  04、四大行情差, 不如去八大

  內資八大主要指國內八大會計事務所:瑞華、立信、天健、信永中和、大華、大信、致同、天職國際。在國內市場,八大也有很多四大沒有的優勢:

  01 入行相對簡單

  沒有四大那麼嚴格的校園招聘流程,就算社會招聘,進入八大也比進四大相對容易很多。對於一些個人背景相對差一點,或者學校相對遜色一點的人來說,八大能更快開啟你的審計之路。

  02 接觸行業和公司更多

  本土八大主要著手於國企、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內的中小型企業以及IPO,因為國家有意扶持,所以一些中等規模企業也喜歡找天健立信之類的本土來做。八大會承接更多新三板,周期相對更短,因此能接觸更多行業和公司。

  03 學到的東西更多

  一般四大承接的公司比較大特別規範,所以通過查錯能學到的東西有限。但是八大會遇到更多不規範的項目,因此可能學到的更多更快。工作認真努力的話,3-4年工作帶來的基本上是別的工作5-8年的等效工作經驗。

  04 成長更快

  在八大2年基本能做小合併甚至自己帶團隊。另一方面八大做的項目相對四大小,周期短,所以新人迅速成長的可能性大。

  05 長期薪資可與四大競爭

  應屆生們肯定會覺得四大工資高。可是四大需要繳納很多個稅。幹到四五年左右的四大八大Auditor實際工資都差不多,有可能八大的還要高些,因為做的多拿得多,能力越強工資越高。所以也就是前兩年四大工資高些而已。

  所以,並不一定四大就比八大厲害,在哪裡都有混日子的人,也同樣,不管在哪兒也有努力奮鬥的人,就中國本土市場而言,八大的實力並不比四大差多少,當作第二選擇還是很不錯的。

  *本文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十三薪」和「年終獎」有啥區別?年底這些錢要算清楚!
    臨近年關,職場上盛傳的「十三薪」話題也日漸熱門起來。不少網友好奇:到底什麼神馬是「十三薪」?和「年終獎」有啥區別?01「 十三薪 」 和年終獎是一回事兒嗎?十三薪:「十三薪」,即第十三個月工資,也稱「年底雙薪」,是指單位按照規定程序向個人多發放一個月工資。
  • 「年終獎」和「十三薪」有什麼區別?這點需要搞清楚
    雖然年已經過完,而節差不多也快過完,企業公司在過年前一般都發出了福利,但是對於很多小夥伴們來說,「十三薪」和「年終獎」還是困擾他們的一個問題,兩者含義相同嗎?據調查顯示,有將近七成的員工其實都是沒有年終獎的,但也有些公司不發獎卻發「十三薪」,二者的區別在哪裡?
  • 年底了,十三薪、年終獎之間有什麼區別?答案來了
    臨近年關,年終獎和十三薪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話題,但是兩者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十三薪和年終獎的發放原則。 01、年終獎和十三薪是一回事兒嗎? 十三薪:即第十三個月工資,也稱「年底雙薪」,是指單位按照規定程序向個人多發放一個月工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多企業的十三薪具有一定的年終獎勵性質。
  • 機關事業單位十三薪是怎麼發放的?在體制內,十三薪只有這些人有
    聊起職場話題,很多人經常會說,你們機關事業單位不是發十三個月的工資嗎?這裡所說的十三個月工資,即題主所說的獎勵性工資,也即我們常說的十三薪。關於十三薪,有幾點是非常明確的:
  • 1分鐘知識錦囊 | 年終獎就等於十三薪、十四薪嗎?想當個拿年薪的...
    今日錦囊答主:一位神秘的HR總監有時候大家可以聽到有的公司說,我們是14薪,常見的情況就是12個月的固定月薪+2個月的目標年終獎金,所謂目標,就是達成之後才能拿到。當然也有些公司實行所謂的十三薪,一般是指最後一個月會發兩個月的固定月薪,這樣全年就會拿13個月的月薪。所以找工作的朋友們,聽到十幾薪時,可以多問一句,其中哪些部分是固定發放,哪些部分是隨績效會有浮動。
  • 不止年終獎、十三薪,年底還有這幾筆錢能領
    來源:包圖網  「十三薪」  「十三薪」,也稱「年底雙薪」,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職工取得的年終第十三個月獎勵性工資,實際就是單位年終對職工考核後給予的獎勵。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如果沒有明文規定,此前也沒有慣例,勞動者就不能強求單位必須發年底雙薪。
  • 除了年終獎、十三薪,這些錢年底別忘領!
    2020年年底還有這幾筆錢能領看你的帳戶餘額還能漲多少「十三薪」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職工取得的年終第十三個月獎勵性工資。但企業如果沒有明文規定,此前也沒有慣例,勞動者不能強求單位必須發年底雙薪。年終獎是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通過其內部規章制度規定、勞動合同約定方式或其他方式,在年終給予勞動者的一次性獎金。法律對單位發放年終獎無強制性統一規定。未休帶薪年假補償《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 不止年終獎、十三薪!年底還有這幾筆錢,你能領到嗎?
    「十三薪」「十三薪」,也稱「年底雙薪」,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職工取得的年終第十三個月獎勵性工資,實際就是單位年終對職工考核後給予的獎勵。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如果沒有明文規定,此前也沒有慣例,勞動者就不能強求單位必須發年底雙薪。年終獎年終獎,是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通過其內部規章制度規定、勞動合同約定方式或其他方式,在年終給予勞動者的一次性獎金。
  • 百度全員大幅漲薪!年終獎再加半個月
    在整體大環境不佳、新冠疫情衝擊嚴重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紛紛裁員降薪以求自保,但百度又成了「別人家的公司」。據媒體從多位百度員工處確認,百度今天召開內部溝通會,李彥宏強調「普調」今年還會有,而且比去年普遍漲薪的預算還要多,並有可能年終獎再多加半個月。
  • 威馬汽車取消全員年終獎,十三薪延後至今年6月發放
    電車匯消息:3月4日下午2點,威馬汽車面向CTO全體(全體智能網聯部)召開時長約20分鐘的線上電話會議,討論年終獎發放事項。HR通過線上會議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理由是「去年公司年度KPI不達標」。但上述威馬員工表示,「並不知道公司關鍵KPI是什麼」。
  • 13薪、年會抽獎都不等於年終獎!@上班族,當心這些「花招」
    孫文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去年入職時,合同裡明確規定員工的月薪的20%不會按月發放,而是作為「年終獎」發放給個人。據了解,現行法律中並沒有涉及年終獎的相關規定,企業是否給員工發放年終獎,年終獎發多發少,屬於企業用工自主權範疇。但是,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或者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年終獎,就應當按照其規定或約定向員工發放年終獎。
  • 除了年終獎、十三薪,這些錢年底別忘領!查查你能「賺」多少→
    2020年年底還有這幾筆錢能領,看你的帳戶餘額還能漲多少↓ 「十三薪」 是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職工取得的年終第十三個月獎勵性工資。單企業如果沒有明文規定,此前也沒有慣例,勞動者不能強求單位必須發年底雙薪。
  • 年終獎和「13薪」一樣嗎?個稅怎麼算?年前辭職還能領年終獎嗎?
    年終歲尾,年終獎又成了一個人人關心的熱門話題。年終獎能發多少,各行各業千差萬別,但這幾個問題卻是大家普遍存疑的。公司發了「13薪」,這算不算年終獎?年終獎要不要扣稅?中途跳槽了,還有沒有年終獎?事關「錢」途,而且還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職場人對於這些問題可不能含糊。年終獎和年底雙薪能一起發嗎?
  • 經濟補償金包括加班費和十三薪嗎?
    首先明確,加班費和十三薪可以計入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內。 除加班費和十三薪外,勞動者下列收入項目,也可以計入補償金基數: 計時/計件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崗位工資、績效工資、提成工資等; 獎金,包括全勤獎、年終獎等; 津貼或者補貼,包括話補、車補等; 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 業績不達標 威馬汽車全體員工年終獎被取消 13薪也延遲發放
    3月5日消息,造車新勢力的頭部品牌,威馬汽車在3月4日,HR通過線上會議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此外,13薪也被延後到今年6月發放。對此,威馬汽車方面向媒體表示稱,2019年威馬未達到公司目標,因此公司決定取消發放年終績效獎金。
  • 外企年終獎13薪怎麼發 公司年終獎都發什麼錢還是禮物
    ­  分清激勵和福利區別­  「為什麼大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年終獎,『13薪』或者高額獎金,仍能讓職工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呢?這與職工對自己職業生涯的預期有很大關係。」一家生產型日企管理層李偉坤對記者說。「好的激勵機制應該不止讓員工看到眼前利益,相互攀比獎金額度會惡化行業風氣,而全員的激勵,也就不算激勵。」
  • 威馬未達目標取消全員年終獎 13薪延後至6月發放
    藍鯨汽車獲悉,在近日威馬汽車面向CTO全體召開的線上電話會議上,威馬汽車HR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另外,13薪也被延後至今年6月發放。據了解,威馬汽車的年終獎約在3.5-3.7個月的工資之間上下浮動,約佔員工全年收入的30%,加上13薪,員工本可在年底拿到約4.5倍工資的獎金。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現有員工約3000人。
  • 李彥宏稱百度將全員漲薪:年終獎再加半個月!
    在整體大環境不佳、新冠疫情衝擊嚴重的情況下,很多企業紛紛裁員降薪以求自保,但百度又成了「別人家的公司」。據媒體從多位百度員工處確認,百度今天召開內部溝通會,李彥宏強調「普調」今年還會有,而且比去年普遍漲薪的預算還要多,並有可能年終獎再多加半個月。
  • 2020稅後工資計算器,高效算薪簡單易上手i薪稅
    因此,稅後工資計算是多少,公司實際發放的工資就是多少,不需要再另外扣費用,稅後工資指的就是實際發放的工資。那麼,是否有好用的2020稅後工資計算器可以使用呢?筆者所在企業HR一直在用i薪稅,其中,i薪稅自帶的2020稅後工資計算器不僅可以快速計算稅後工資,還支持稅後工資反推稅前工資,準確快速,HR面試談薪更有把握。
  • 百度將全員漲薪 年終獎多加半個月工資
    然而百度卻一反常態,高調宣布全員漲薪。 百度Robin內部講話,現在百度的帳面上還有現金1300億人民幣,今年的普調不會取消,還要比去年的更多,年終的基數也要上漲,鄭重宣布那個能打的百度要回來了,百度有望重回BAT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