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薪、年會抽獎都不等於年終獎!@上班族,當心這些「花招」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實踐中,因年終獎發放引發的爭議並不少見。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可自主決定發放與否。

但是,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年終獎,就應按照其規定或約定發放。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情形下,應當結合獎金支付的初衷及獎金性質綜合進行判斷。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年關將至,年終獎的發放成為員工關心的話題。在上海一家技術公司工作的孫文(化名)則對此感到有些焦慮。

「我擔心『年終獎』能否發到位,畢竟這是我工資的20%。」孫文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去年入職時,合同裡明確規定員工的月薪的20%不會按月發放,而是作為「年終獎」發放給個人。

據了解,現行法律中並沒有涉及年終獎的相關規定,企業是否給員工發放年終獎,年終獎發多發少,屬於企業用工自主權範疇。但是,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或者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年終獎,就應當按照其規定或約定向員工發放年終獎。

實踐中,圍繞年終獎的發放,一些單位因「玩花樣」而與員工產生糾紛的案例並不少。

花樣1:應得工資變成年終獎勵

孫文表示,自己平時的工資由40%的基本工資、40%的月度績效構成,每個月20%的工資扣下不發,而是匯總到年底乘以績效係數算作「年終獎」。

「這部分工資參與績效考核,如果部門考核不達標,可能還拿不滿這20%。」儘管去年考核良好的孫文拿到了年終獎,但他擔心,如果自己中途離職,就拿不到這筆錢。

對此,福建廈信律師事務所律師何玲表示,《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7條規定,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如果勞動合同中已約定工資按月發放,工資構成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加班工資等,則企業應按月足額發放職工的「績效工資」,而不得扣留20%作為年終獎,更不能根據再次考核成績,決定此扣留的20%績效工資的最終發放金額,否則就屬於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採訪中,還有員工向《工人日報》記者表示,自己所在公司喜歡採取「13薪」的方式獎勵員工,每年年底會多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但是,不少員工表示,自己並不清楚「13薪」與年終獎的區別。

據何玲介紹,13薪不等於年終獎。「正常情況下,13薪即年底雙薪,是固定的勞動報酬,只要企業與員工有此約定,則在每年年終時,不論企業經營情況、員工表現,企業都應向員工多發放一個月的薪水。」

據了解,法律未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通常根據自身的經濟效益和員工績效考核情況自主決定是否發放、發放多少以及何時發放等,具有不確定性、機動性。

花樣2:以公司自家產品替代發錢

在合肥一家私企上班的趙女士,其所在企業去年效益不佳,到發放年終獎時,公司給每人發了一臺空氣淨化器。

趙女士說,當年入職時,她得知員工的年終獎金是寫在勞動合同裡的,「現在公司把獎金兌換成機器,讓人失望。」

2017年,一家著名家電企業在年終獎兌現中,除獎金外還發放了該企業自產品牌手機,被外界以此質疑公司的經營效益。

圖文無關(圖片來源:攝圖網)

以自家產品替代年終獎,還有可能成為變相強制消費。根據媒體報導,2015年初,泉州洛江一家鞋業公司要求職工買本公司生產的鞋子,並直接從年前發放的年終獎金代扣購鞋款。

在該公司上班的吳小姐反映,公司要求員工只能選鞋碼,不能挑款式。「鞋子是客戶不要的B品,質量可能也會有差別。」吳小姐說,上至經理下至車間員工都要買,「往年普通員工的年終獎也就1000多元,再扣掉一兩百元鞋子的錢,還怎麼過年?」

公司負責人則聲稱,把公司積壓的鞋子低折扣賣給員工也是年終獎的一部分,算起來公司的年終獎比往年還有所增加。

有律師指出,如果將公司鞋子當作福利免費發放給員工,沒有問題;但若是要購買並在年終獎裡扣除,就屬於變相強制消費。

「年終獎是工資總額組成中的獎金部分,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5條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何玲說。

花樣3:拿多拿少不看業績看運氣

除了年終獎,年底職工期盼的另一個熱鬧環節就是公司年會。因為現實中,不少年會成了某些公司發放年終獎的渠道,有公司甚至將「年會抽獎」等同於年終獎發放。

「公司年會有抽獎環節,抽到的獎品就是『年終獎』。」在北京一家傳媒公司上班的宋嬌說,「我平時業績不錯,結果年底只抽到個運動手環,平時幹活不怎麼賣力的人,反而抽到了大獎,感覺實在不公平。」

那麼,是否有必要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年終獎發放條件等「硬指標」?

有專家提醒,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獎金的情況下,雙方應就獎金支付的條件、義務及豁免情形進行充分協商。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情形下,應當結合獎金支付的初衷及獎金性質綜合判斷。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實踐中還有一種常見情況:發放年終獎前離職,能否拿到年終獎引紛爭。

2013年3月,符某入職廣州某公司,該公司於2017年1月19日解除與符某的勞動合同。2017年1月20日,公司向在職員工發放2016年度的「在職激勵金」,但未向符某發放在職激勵金。最終,二審判決公司支付在職激勵金給符某。

法官解釋,本案中,解除合同與發激勵金僅差一天,發放的「在職激勵金」實為年終獎金,如果該年終獎屬於勞動報酬,勞動者請求支付,應予以支持。勞動者在年終獎對應的考核年度不滿一年的,用人單位也應該按照勞動者實際工作時間佔全年工作時間的比例發放年終獎金。

「企業發放年終獎時,首先要明確約定年終獎的發放規則,兼顧公平合理,並經民主程序告知員工,以充分發揮企業的經營自主權,調動職工積極性。」何玲提醒,「其次要注意誠信兌現約定的年終獎,不侵害員工的合法權益;此外,要解讀好相關優惠政策,避免員工掉進發多得少的『陷阱』。」

編輯|趙雲 杜波

相關焦點

  • 當心年終獎發放這些花樣:把應得工資變成年終獎勵
    扣留部分月工資作年底福利、將積壓產品打折賣給員工、把「年會抽獎」當發年終獎……    【年終歲末,這些法律問題值得關注②】@上班族 當心年終獎發放遇「花樣」  實踐中,因年終獎發放引發的爭議並不少見。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可自主決定發放與否。
  • 年終獎是個啥?網友解答:跟神話一樣,聽說過沒見過
    尋求同伴我們抱著哭一哭當心年終獎耍「花樣」 應得工資變成年終獎勵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可自主決定發放與否。如果勞動合同中已約定工資按月發放,工資構成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加班工資等,則企業應按月足額發放職工的「績效工資」,而不得扣留20%作為年終獎,更不能根據再次考核成績,決定此扣留的20%績效工資的最終發放金額,否則就屬於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採訪中,還有員工向記者表示,自己所在公司喜歡採取「13薪」的方式獎勵員工,每年年底會多發一個月的基本工資。
  • 當心年終獎發放遇「花樣」,獎金怎樣繳個稅,幫您算算帳
    扣留部分月工資作年底福利、將積壓產品打折賣給員工、把「年會抽獎」當發年終獎……實踐中,因年終獎發放引發的爭議並不少見。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可自主決定發放與否。但是,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年終獎,就應按照其規定或約定發放。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情形下,應當結合獎金支付的初衷及獎金性質綜合進行判斷。
  • 公務員年終獎揭秘,除了13薪還有這些,比全年工資還多
    最近,有很多人對公務員的工資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每個月基本工資只有4、5千,一年總收入卻能達到10幾萬?實際上,公務員的收入中有一個大頭,那就是年終獎!其實一般的企業也都有年終獎,只不過相較於公務員,就顯得太少了,今天就為大家揭秘公務員到底能拿多少年終獎!
  • 年終獎和「13薪」一樣嗎?個稅怎麼算?年前辭職還能領年終獎嗎?
    年終歲尾,年終獎又成了一個人人關心的熱門話題。年終獎能發多少,各行各業千差萬別,但這幾個問題卻是大家普遍存疑的。公司發了「13薪」,這算不算年終獎?年終獎要不要扣稅?中途跳槽了,還有沒有年終獎?事關「錢」途,而且還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職場人對於這些問題可不能含糊。年終獎和年底雙薪能一起發嗎?
  • 禮品定製|企業年會抽獎禮品優選攻略,提升年會逼格
    又到了準備年會選抽獎禮的時節,年終獎發的是紅利,抽獎禮抽的是快樂,新意與心意都要具備,這場年會才具備津津樂道的談資,而獎品的選擇很大程度上決定吃瓜群眾對公司年會的評價,也關係著員工留存的問題,獎品選的好,才能讓年會規模更上檔次,領導看著滿意,員工也玩的開心,但是準備一份抽獎禮品清單是十分耗時又耗神的
  • 1分鐘知識錦囊 | 年終獎就等於十三薪、十四薪嗎?想當個拿年薪的...
    今日錦囊答主:一位神秘的HR總監有時候大家可以聽到有的公司說,我們是14薪,常見的情況就是12個月的固定月薪+2個月的目標年終獎金,所謂目標,就是達成之後才能拿到。當然也有些公司實行所謂的十三薪,一般是指最後一個月會發兩個月的固定月薪,這樣全年就會拿13個月的月薪。所以找工作的朋友們,聽到十幾薪時,可以多問一句,其中哪些部分是固定發放,哪些部分是隨績效會有浮動。
  • 年會發了這些「大獎」,員工:呵呵
    所有到場的每人都能獲得iPhone 11+AirPods Pro套裝,五等獎往上都讓人怦然心動,還有10個特等獎,心態能不崩嗎?陌陌的年會獎品這些獎品給的,都是真心實意的鼓勵和真金白銀的獎品啊。網友酸了:別人的眾生平等獎,是我們的特等獎。
  • 「十三薪」和「年終獎」有啥區別?年底這些錢要算清楚!
    在原來,政策允許這些外企可以不比照國有企業發放各類餐補、交通補貼等等,以年終加發一個月工資來代替。現在一些內資企業也借鑑了十三薪的辦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多企業的十三薪具有一定的年終獎勵性質。年終獎:年終獎是指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扣繳義務人根據其全年經濟效益和對僱員全年工作業績的綜合考核情況,向僱員發放的一次性獎金。
  • 獨家|威馬汽車取消全員年終獎,13薪延後至6月發放
    作者 | 張一編輯 | 吳巖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從知情人士處獨家獲悉,3月4日下午2點,威馬汽車面向CTO全體(全體智能網聯部)召開時長約20分鐘的線上電話會議,討論年終獎發放事項。HR通過線上會議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理由是「去年公司年度KPI不達標」。但上述威馬員工表示,「並不知道公司關鍵KPI是什麼」。
  • 臺灣僅55.9%上班族可得年終獎 「憂」成職場代表字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臺灣一求職機構14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臺灣僅55.9%上班族有望得到年終獎,明顯低於去年的調查值67.8%,同比下降幅度創8年來新低。受疫情衝擊影響較大的產業目前仍在裁員、實施無薪假,甚至需要紓困措施輔助來維持正常運營,此類行業的年終獎金勢必較低。他說,受惠於今年無接觸經濟火熱以及急單效應,加之股市、房市熱絡,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年終獎金有機會提高。
  • 面試官:你喜歡13薪,還是年終獎?95後女孩霸氣回復,當場被錄用
    面試官:你喜歡13薪,還是年終獎?95後女孩霸氣回復,當場被錄用對於職場上混跡的人來說,應該不會年終獎和13薪感到陌生。有些工資會在年底發放年終獎,犒勞員工一年的辛苦勞動,而有些公司則是用13薪替代。而這也是很多公司的面試時會談論到的話題,讓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某公司開展招聘活動,現場來了不少求職者,紛紛表示對該工作感興趣。
  • 網際網路公司高調曬年終獎真的好嗎?
    曾幾何時,騰訊60個月的年終獎讓人印象深刻,無人機新秀大疆有年給員工發奔馳被外界關注,現在網際網路公司年底不只是比拼年終獎的豐厚程度,還追求與眾不同,比如今年獵豹移動年終有個福利是全員豪華遊輪遊、騰訊聖誕期間大獎則是價值25萬北極雙人遊,京東乾脆在年會上派發百萬現金a,最搞笑的是唯品會,兩臺捷豹汽車被寫抽獎代碼的部門抽中,CTO現場親自review(複查)代碼……
  • 外企年終獎13薪怎麼發 公司年終獎都發什麼錢還是禮物
    ­  分清激勵和福利區別­  「為什麼大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年終獎,『13薪』或者高額獎金,仍能讓職工保持穩定的工作狀態呢?這與職工對自己職業生涯的預期有很大關係。」一家生產型日企管理層李偉坤對記者說。「好的激勵機制應該不止讓員工看到眼前利益,相互攀比獎金額度會惡化行業風氣,而全員的激勵,也就不算激勵。」
  • 業績不達標 威馬汽車全體員工年終獎被取消 13薪也延遲發放
    3月5日消息,造車新勢力的頭部品牌,威馬汽車在3月4日,HR通過線上會議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此外,13薪也被延後到今年6月發放。對此,威馬汽車方面向媒體表示稱,2019年威馬未達到公司目標,因此公司決定取消發放年終績效獎金。
  • 威馬未達目標取消全員年終獎 13薪延後至6月發放
    藍鯨汽車獲悉,在近日威馬汽車面向CTO全體召開的線上電話會議上,威馬汽車HR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另外,13薪也被延後至今年6月發放。據了解,威馬汽車的年終獎約在3.5-3.7個月的工資之間上下浮動,約佔員工全年收入的30%,加上13薪,員工本可在年底拿到約4.5倍工資的獎金。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現有員工約3000人。
  • 「能發薪水就不錯,還要啥年終獎?」
    為了預防這些「居心不良」的員工,因此他們就很果斷地決定,砍掉「年終獎」這個陋習,以此警告那些準備跳槽的員工:你要是準備走,那就立刻馬上果斷的走,這樣「對彼此都好」。並且,他認為,「其實這就是針對產品技術團隊來說的,因為這個公司從創立以來,只有產品技術團隊有發1個月工資年終獎的慣例。」
  • 不參加年會被扣1000塊,賣家春節壕放30天帶薪假
    今年,大部分跨境公司都賺了個盆滿缽滿,而行業內年終獎也陸續開始發放了。一位賣家曬出一摞紅包,表示「準備一點紅包,發得越多我越開心」。另一位賣家也稱,辦公室小夥伴正在準備年會中,玩遊戲、抽獎、發紅包,這位老闆也曬出了紅包和獎金。一位工廠老闆也表示,年會預計在月底舉行,光買禮品都要幾十萬了,更不要說現金抽獎,年會上人人有獎。
  • 2020公司年會奇葩獎品大賞!
    最近,在職場有網友發出一份調查問答,公司年會獎品大賞,你們公司發了什麼獎品?調查發出後,網友們紛紛曬出2020年第一批年會抽獎奇葩獎品,看完網友們的奇葩獎品,被笑得不成人樣的我,才發現沒抽到獎真的不是最悲傷!筆者也盤點了一下,一起來看看2020年第一批年會抽獎的奇葩獎品吧。
  • 年底了,十三薪、年終獎之間有什麼區別?答案來了
    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年終獎一般是企業按照企業利潤、員工個人績效等綜合因素推出的激勵措施,年終獎的發放不具備強制性,各企業可以根據業績,按「自己的標準」發放。 1、如雙方在籤《勞動合同》時有約定的,無論公司經營狀況好壞,都應該遵從約定; 2、如無特別約定的,公司可以不發放,如果發放,發放時間通常由企業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