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東德和西德重新統一,那道象徵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界限的柏林圍牆,被徹底推到了,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的時代。
不過,在柏林圍牆被推倒之前,東德還是相當強大的。尤其是在蘇聯陣營當中,東德的實力更是僅次於蘇聯本身。在此之前,東德至少還有超過15萬人的軍隊,以及強大的軍事力量。那麼,東德和西德合併之後,東德的軍隊去哪裡了呢?
簡單來說,就是被西德給全盤接納了。
冷戰時期,東德可以說是社會主義陣營的橋頭堡,是北約和華約對峙的焦點。為了提升東德的力量,當時蘇聯也是不遺餘力地對東德進行支援,幫東德武裝到了牙齒。巔峰時期的東德,擁有超過8000輛坦克,可以組成強大的鋼鐵洪流,讓整個西歐聞風喪膽。
巔峰時期的蘇聯,號稱五天內可以橫掃西德前線,七天內打到英吉利海峽,三個月掃平歐洲大陸。這種說法,從很大程度上來說,真不是吹的。當時如果沒有美國的牽制,歐洲能不能抵擋住蘇聯的鋼鐵洪流,真的是一個未知數。
而在蘇聯人的幫助下,東德軍隊的實力,也是相當雄厚。所有東德軍隊,一律由蘇聯幫忙訓練,全軍基本實現機械化。即使到了東德和西德合併之前,東德依然保有超過2400輛坦克,7600輛裝甲車,以及各種強大的火力配置。
這種配置,就算拿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也足以在世界上排名靠前,擁有一席之地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從裝備水平來看,當時蘇聯人對東德似乎並不是徹底的信任。這倒也正常,畢竟二戰時德國是蘇聯的主要敵人。所以當時東德的裝備,幾乎全都是由蘇聯人供給的,東德自己似乎並沒有製造這些裝備的能力。而且他們的裝備,也不是最先進的。
但就算這樣,東德的強大,確實是毋庸置疑。
但是,隨著蘇聯的日暮西山,軍隊的強大,並不能從根本上決定什麼問題。當時兩德人民對於統一的呼聲極高,統一之勢已經勢不可擋。
而對於兩國合併這件事,當時雙方有兩種選擇。一是雙方籤訂相關協議,讓兩國合併為一個國家。這個方案,最終被雙方放棄了。因為如果合併為一個國家,就需要籤訂一個新的憲法,以及諸多規章制度,需要很長的時間。錯過了當時的機會,以後兩個國家想要統一,難度更大。
所以,當時雙方採取了另外一種方案。
東德直接解散,以自願的形式加入西德。
就這樣,德國順利統一。
不過,對於一個重新統一的德國,大家自然不能允許他重新擁有強大的軍力。畢竟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實在是讓人痛心。所以接下來,美英法蘇德五方,籤訂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條約》。
條約規定,原西德軍隊,裁員至37萬人。東德軍隊,直接解散,但其中五萬人併入西德軍隊。
原本東德一共有超過15萬軍隊,想要一下子砍掉三分之二,自然難度很大。但不管再怎麼難,該砍還是得砍的。首先被裁的,就是那些宣傳部門、政治部門。東德過去是社會主義陣營,自然不可能留著這些部門。然後是東德方面的中高級將領,新德國自然也不信任他們,一律讓他們強制退休。
最終加入西德的,也就只有那五萬底層士兵而已。
但就是這五萬士兵,後來也因為各種原因,被陸續砍掉。真正能夠留在軍隊當中的,估計也就幾千人而已。
至此,新德國徹底完成了軍隊上的換血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