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語:如果這樣問身邊的漢族人:漢服有哪些?應該怎麼穿?幾乎所有人都答不上來。1月11日起,中國溼地博物館新年有場「華夏有衣·襟帶天下——漢服文化展」,集結了杭城史上最全的漢服款式和飾品孤品,非常有看頭。
【漢服資訊】作為漢族人,你可能都沒見過這些漢族的傳統服飾!
來源:中國溼地博物館
如果這樣問身邊的漢族人:漢服有哪些?應該怎麼穿?幾乎所有人都答不上來。1月11日起,中國溼地博物館新年有場「華夏有衣·襟帶天下——漢服文化展」,集結了杭城史上最全的漢服款式和飾品孤品,非常有看頭。
「華夏有衣·襟帶天下——漢服文化展」預告片(片長2'16")
近幾年掀起的「漢服熱」,不止有《琅琊榜》、《女醫明妃傳》等熱播劇中的精美華服,漢元素深受中外設計師的喜愛,新人們也喜歡選擇中式婚禮,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嘗試身著漢服走上街頭,許多傳統文化愛好者每逢傳統節日身著漢服,結社雅集,倡導學習傳統禮儀,重拾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了4000多年的漢服,究竟有什麼魅力?看完這場展覽,相信你也會喜歡上它。
本次展覽薈萃根據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利用現代面料和工藝復原製作而成的歷朝歷代常服、發冠、配飾等150餘件,細述漢服這一穿在身上的歷史,展示博大精深的漢家文化,其中包括三件馬王堆復原品、唐代婚禮服等不少讓漢服收藏圈都垂涎不已的漢服。
漢服種類繁多,歷史上各個朝代的漢服特徵都有所不同,相比我們現在說的「T恤、衛衣」,漢服的名字格外美,比如襦裙、深衣、曲裾、大氅、訶子、曳撒……光看名字,還真猜不出來是男士還是女士的、究竟是什麼樣的衣服。最近很火的《妖貓傳》中,超高還原度的仕女圖,就是身著訶子裙和大袖衫。展覽對歷代漢服的特徵、制式等都有全面的圖文和實物介紹,學完了這些科普知識,不妨去熱播影視劇作品中找找服飾搭配的錯誤。
不僅名字有意思,漢服的穿著搭配還十分繁雜考究,展覽看完,你可能要感嘆,古代的女子才是真正精緻的女孩。每一套漢服從內搭到外穿,都有固定的講究,想要玩「混搭」,很容易就鬧笑話了。比如我們常說的「衣裳」二字,就來源於漢服中的「上衣下裳制」,是漢服最基本、最原始、最有代表性的制式,上下分裁,代表天地兩極。「衣」指上衣,包括襦、衫、襖、半臂等,「裳」指下衣,包括下裙、脛衣、帷裳等。現在小嬰兒穿的和尚服也是漢服的改良,它繼承了漢服交領右衽、無扣系帶的特徵,舒適易穿脫,特別適合新生兒。
展覽中還有不少髮型與配飾介紹。不同朝代流行什麼樣的髮型,髮簪、髮釵、瓔珞、步搖、禁步、團扇、荷包……展出的配飾中,有不少是手工匠人專門為這場展覽定製的孤品。
漢服的傳承,離不開漢文化禮儀,成年、入學、婚嫁,人生禮儀無一不與漢服穿著相關聯,除此之外,傳統節慶、成語典故,漢服背後的故事還有很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漢服復興運動,最有名的恐怕要數周杰倫在西塘發起的「漢服文化周」活動。
另外,1月13日下午13:30,中國溼地博物館中庭還有一場開放的漢服情景式講座——《漢服:穿在身上的歷史》,除了聽專家講一講漢服的正確穿搭,還能有機會試穿漢服,學一學揖禮、萬福禮等漢文化禮儀,家有小朋友的,春節拜年就能用上。
展覽時間:2018年1月11日——2018年3月2日
展覽地點: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402號——中國溼地博物館三樓專題展廳
展覽費用:免費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後停止入館)
諮詢電話:0571-88872933
文章來自杭州@中國溼地博物館,如有侵權必刪
- 漢服同袍網 -
「漢服同袍網(www.hanfutongpao.com)」以漢服為基點,包含了視頻,圖片,音樂,資訊,活動等資源為一體的漢文化社區,將始終以弘揚漢服,傳播和分享漢文化知識,為漢服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官方QQ群:343279260 新浪官博:@漢服同袍網
請把「漢服同袍」公眾號推薦給周圍的同袍
投稿郵箱:hanfut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