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馬傳令是東平人

2020-12-23 瀟湘晨報

九天攬月,築夢蒼穹!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而擔任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的馬傳令,正是我們泰安東平人!

馬傳令,沙河站鎮屈樓村人,現任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二室主任助理,我國探月工程三期嫦娥五號任務軌道總體主任設計師。工作以來,先後參加我國神舟八號九號十號十一號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嫦娥三號,四號,5T1任務,首次火星探測,長徵七號火箭首飛,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嫦娥五號等重大航天任務,先後擔任多個型號任務副主管設計師,主管設計師,副主任設計師和主任設計師,主要從事飛行器軌道設計與應急軌道重構,目標探測識別和地外天體遙操作規劃等相關的工程科研工作,解決多項關鍵技術難題,申請專利11項。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帶領專業組立集體二等功一次。

馬傳令2000年考入東平高級中學,在校就讀期間,連年成績穩居年級前20。他的老師說,馬傳令在高中期間就是一個活潑開朗、陽光自信的學生,他思維敏捷,學習刻苦,具有遠大的志向。

2003年進入山東大學應用化學專業學習,2004年以專業第一轉入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先後獲山大一等獎學金和校三好學生。2007年進入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2009年底進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

(來源 :今日東平報)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李平岐:(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是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到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40萬公裡的直接地月轉移軌道,入軌速度超過了10公裡每秒。我們在此次任務採用了窄窗口多軌道的發射方案,將發射窗口寬度由原來的10分鐘拓寬到了50分鐘,提高了發射的可靠性。
  • 嫦娥五號任務並未結束...正在執行神秘拓展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結束了嗎?其實還沒有。返回器回到了地球,軌道器則已經踏上了新的徵程。
  • 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和前期任務比嫦娥五號任務技術跨度大
    12月17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表示,作為探月工程三期的嫦娥五號任務,和前期任務比,技術跨度比較大。探月工程實施到今天,前面已經成功實施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和返回試驗,五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每次任務都比前一次有較大的進步。對於嫦娥五號任務來講,這次與嫦娥三號、四號比,應該說跨度更大。此前是在月球上進行巡視勘察,這次主要是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踩了腳太空「剎車」進入環月軌道,什麼是近月制動?
    經過一段時間飛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即將到達月球的時候就要從出口駛離高速,就需要它將速度降下來,這樣才能夠到達環月軌道。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 張玉花:靠近月球的時候,要減速被月球引力捕獲,然後在靠近月球軌道的近地點的時候,我們要點火,然後形成環月軌道,這個就是近月制動的功能了。對它如果不踩剎車的話,它就從月球邊上飛過去了。
  • 榮耀歸來 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
    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孟佔峰介紹說。  2014年,我國發射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模擬了嫦娥五號奔月、繞月、返回的全過程,並對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進行了成功驗證,使我國成為繼美、蘇之後,世界第三個成功實施太空飛行器從月球軌道重返地面的國家。
  • 嫦娥五號為國爭光,軌道再次修正成功,英國專家:中國人了不起
    嫦娥五號為國爭光,軌道再次修正成功,英國專家:中國人了不起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11月24日的時候,嫦娥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據悉,在火箭飛行了2200多秒之後,嫦娥五號就安全進入了地月轉移軌道,一切非常順利。
  •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家?
    這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回到地球,就是在太空中打了「水漂」後回來的。返回器從月球歸來的速度是高達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而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速度大多為每秒7.9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可別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多的差距,太空飛行器如果以過高的速度進入大氣層,摩擦產生的劇烈高溫將帶來極大風險,因此必須解決「減速」問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的軌道設計師們,決定藉助地球大氣層這個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讓返回器在太空中瀟灑地打個「水漂」。
  • 嫦娥五號要踩兩次剎車:因為太重
    IT之家 11 月 29 日消息 據央視軍事報導,11 月 28 日晚,嫦娥五號成功進行首次近月制動,進入一個大橢圓軌道。後續還需進行一次近月制動,嫦娥五號將進入環月圓軌道。此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只需一次制動,由於嫦娥五號重量大、推力小,所以要通過兩次制動。
  • 嫦娥五號為什麼要踩兩次剎車?成功實施近月制動的嫦娥五號什麼時候...
    為了解決重量變大,但推力較小的問題,嫦娥五號選擇通過兩次近月制動,完成月球捕獲。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總體主任設計師表示,「因為太重了,我們第一次剎車先捕獲成一個環月的大橢圓軌道,這個軌道周期是約 8 個小時。我們在這上面轉三圈,經過一天之後,我們再第二次近月制動,最終才進入 200 公裡的環月圓軌道。」
  • 嫦娥五號探測器咋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四器聯手像串糖葫蘆!
    四器聯手 共同執行採樣返回任務按照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規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執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相比於之前的探月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降落在月球,還要完成採樣和返回。如此多的任務,也使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系統更為複雜,為此研製人員將嫦娥五號探測器設計成了一個多器組合體的形式。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在闖過月面著陸、自動採樣、月面起飛、月軌交會對接、再入返回等多個難關後,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地面。  嫦娥五號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任務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與回收、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共同完成,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中「回」的主任務,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和決心的集中體現。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舉國歡騰,毛主席卻曾囑咐航天人:不要驕傲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平穩「親吻」祖國大地,圓滿完成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也是中國航天迄今為止最複雜的任務之一。22天21.5小時,往返地月共計約76萬公裡的路程的嫦娥五號完成了太多中國從未完成的任務,更值得稱讚的是嫦娥五號任務原本準備的三十五項故障預案中,一項都沒用到,嫦娥五號就這樣承載著全國人民的祝願一路順利高歌,其背後也顯示出我國航天人的高超水平。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月土怎麼分?航天人早就有了計劃。
  • 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責任編輯:苑菁菁   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背後故事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題:僅消耗原計劃0.3%推進劑: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再「加班」
  • 追「星」現場——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到誕生地航天五院
    此外,高速進入大氣層時將摩擦產生劇烈高溫,急劇增加的熱量也成為嫦娥五號回家路上的「攔路虎」。如何減速?這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在反覆學習、研究美國和蘇聯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太空飛行器實際情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總體設計部的軌道設計師們決定藉助地球大氣層這個太空飛行器再入返回的「天然屏障」,通過空氣摩擦產生的阻力減速,並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揭秘:返回器為何用「打水漂」的形式回家
    任務總體工程師秦銘晨說,崗位人員認真細緻,根據直升機的實時位置,及時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天線指向,確保了搜救信息傳輸暢通。「23天前,我們也是在這個大廳通過天鏈衛星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提供了天基測控服務,順利將『嫦娥』送出去。今天,我們也圓滿地將她迎了回來。」此次任務的調度指揮高泉在工作現場說。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實現我國航天史上多個重大突破
    任務總體工程師秦銘晨說,崗位人員認真細緻,根據直升機的實時位置,及時判斷是否需要調整天線指向,確保了搜救信息傳輸暢通。  「23天前,我們也是在這個大廳通過天鏈衛星為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提供了天基測控服務,順利將『嫦娥』送出去。今天,我們也圓滿地將她迎了回來。」此次任務的調度指揮高泉在工作現場說。
  • 「35項故障預案一項都沒用到」——專家解密嫦娥五號軌道器背後的...
    嫦娥五號軌道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共配備了39臺發動機,分布在艙體的各個位置。在整個任務階段,軌道器共歷經19個飛行階段、8種飛行姿態及5種不同的構型。在整個任務飛行過程中,軌道器成功經受了太陽、月球和空間的高低溫交替考驗。溫度最低時,達到零下二百多攝氏度,最高時達到了1300多攝氏度。
  • 任務難度極高!嫦娥五號奔月將創造五個首次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完成,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