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投資違規遭通報 昔日「陝西首富」再被銀行申請限高

2021-01-19 貝果財經

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導

由於證監會的通報批評和股民的索賠,ST金花(600080.SH)再次站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大股東金花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花投資」)也因通過非關聯方拆借上市公司2.78億元受到指責,而公司實際控制人吳一堅也從昔日的陝西首富淪為了如今的「老賴」。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金花投資目前持有上市公司19.14%的股權且被悉數質押及凍結,其最近一年的逾期債務高達8億元,並涉及3筆債務訴訟官司金額近3億元。同時,上市公司公告稱長安銀行未執行帳戶(餘額2.1億元)的劃款受到了問詢。吳一堅近日再次被中國銀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申請限制高消費,而這也是他自2020年以來第八次被列入限高名單中。

蹊蹺的劃款糾紛

ST金花1月4日公布公告,該公司於2020年12月31日收到上交所處分決定及相關監管關注決定,金花股份、控股股東金花投資、吳一堅及有關責任人被予以通報批評。

據該公司此前公告,金花投資通過非關聯方與上市公司籤訂《借款協議》《財務顧問合同書》、控股股東關聯方西安桑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鴻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籤訂《借款協議》的方式,累計從上市公司拆藉資金2.78億元,並存在違規信披和違規擔保等事宜。

就在ST金花正捲入投資者索賠時,該公司與長安銀行的劃款也受到了市場關注。2020年12月,公司公告稱向長安銀行提交了劃款業務申請,申請將長安銀行募集資金5000萬元轉出至浦發銀行募集資金管理帳戶,但是長安銀行相關工作人員未執行該劃款業務。此後,公司又先後多次向長安銀行送達《劃款指令》,但是一直未收到銀行就未按照劃款指令轉款的任何答覆。上交所對此事已經下發了問詢函,但是公司至今仍公告12次延期回復。

實際上,金花投資在上市公司ST金花的一系列違規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均為吳一堅,昔日曾是陝西首富。同時,金花投資在2020年之前一直多年在民營企業500強中榜上有名,直至2020年落榜。

「金花投資被迫賣掉零售板塊的世紀金花就是陷入了財務危機。」西安一家地方銀行人士稱,銀行對其授信還是非常謹慎的。

實際上,從金花投資的上市公司股權悉數被質押或凍結也可見吳一堅的窘境。上市公司ST金花近期公告,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邢博越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已升至21.35%;而金花投資目前僅持有上市公司19.14%股權且已被100%質押及多次輪候凍結。

另外,在2020年12月9日,陝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則執行裁定書,西安大明宮建材實業公司向法院申請對金花投資和吳一堅金額5000萬元的財產強制執行。法院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進行了調查,發現名下的房產、車輛均已被其他法院多個案件查封,目前暫無可供執行資產。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12月8日,吳一堅再次被中國銀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申請限制高消費,而這也是吳一堅第八次被列入限高名單中。

授信收緊?

據了解,此前金花投資和吳一堅作為民企500強和曾經的陝西首富,在融資上並沒有得到銀行的青睞,這也是其陷入債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金花投資官網信息顯示,該集團成立於1991年,涉足投資、製藥、商貿、高科技、酒店及高爾夫、教育等領域與產業,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員工2萬名,是總資產近4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2012年9月,金花投資集團成功入選「2012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位列第143名,而旗下世紀金花的銷售收入從最初的2億餘元持續上升,一度站上50億元高峰。

2013年9月,「胡潤百富榜」發布,吳一堅以42億元的資產首次登上陝西首富「寶座」,這也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而短短數年間吳一堅的處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12月,在金花投資旗下的世紀金花易主時,吳一堅公開提到了「沒有套現一分錢,更沒有選擇退場,而是『完美』地讓金花傳承下去」。

事實上,吳一堅目前在銀行信貸糾紛上不多,但是卻涉及到不少借款和民間借貸,而這種模式的融資成本是遠遠超過銀行貸款的。

早在2012年,有人就曾這樣描述當時吳一堅的工作:「他不是在尋找新項目的路上、就是在為新項目尋找資金的路上。」

投資的分散讓金花投資一直背負龐大的財務費用。吳一堅曾表示:「民營經濟在初級階段,考慮的不是規模,而是怎麼能夠賺到利潤,因此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什麼容易就做什麼,結果就造成了涉及的行業很雜,但就是不大。」

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對此評價稱:「企業涉及的領域太雜,經營業績一直在下滑。況且,具有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業務受限也會比較大,這是大多數集團企業貸款受限的原因。目前銀行貸款更偏向於主業單一,從事實體經濟生產類的企業。」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400億金花集團被曝違規佔款:背後老闆為陝西前首富 曾被協助調查
    集團業務涉及投資、製藥、商貿、高科技、酒店及高爾夫、教育等多個領域,擁有金花股份、世紀金花商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世紀金花」)兩家上市公司,員工兩萬人。2013年9月,「胡潤百富榜」發布,吳一堅以42億元的資產榮登陝西首富「寶座」。
  • ST金花易主疑雲背後:陝西百億民企西部集團強勢介入
    企查查顯示,西部投資集團對外投資公司多達33家,其中包括一家名為陝西西部大秦生態實業集團的公司。 工商信息顯示,陝西西部大秦生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大秦集團」)成立於2020年4月27日,註冊資本1.5億元,法定代表人為邢博越。 那麼,強勢介入ST金花的西部投資集團是何來歷?
  • 陝西前首富吳一堅進退維谷……
    西安東大街北邊的粉巷,租下一棟房屋後的吳一堅躊躇滿志,成立了陝西金花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金花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下稱「金花投資」),這也是他二次創業的起點。不可否認的是,吳一堅執掌下的金花投資,一度無論是盈利還是融資都非常好,其還曾是數家銀行和保險公司的股東。與此同時,伴隨著財富和聲望的與日俱增,社會頭銜也變得多了起來,各種社會榮譽也紛至沓來,已然成為陝西政商界的風雲人物。
  • 長安銀行前3季淨利下滑董事長又被查 ST金花劃款問題引糾紛
    來源:投資時報長安銀行身上的壓力不輕,前三季度淨利潤下滑,海航系持續減持導致股東結構生變,收到多張罰單等,都是其面臨的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 趙新平ST金花(600080.SH)正捲入一起清償欠款的訴訟案中,但其近期發布的一則公告則顯示與銀行在劃款問題上發生糾紛。
  • 陝西首富變遷背後的區域經濟閱讀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
    但首富們的境遇們各不相同:作為目前國內光伏行業矽材料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隆基股份的大股東和創始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是新興產業造就的新貴;擁有成長布局於本土、主營房地產的企業榮民集團的史貴祿家族,是終於不敵新貴的老牌陝西首富;歷年榜單中唯一一位年年都上榜的富豪東盛集團董事長郭家學,10年間從2010年陝西首富位置滑落至排名最靠後的陝西上榜富豪;而昔日西安商業地標世紀金花的主人前陝西首富吳一堅
  • 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工行、民生銀行等被通報
    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  強制捆綁銷售  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  ……  工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保險機構被通報  11月21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
  • 國省幹道違規限高、亂設卡點 三省份被國辦通報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9日電 9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辦督查室對河北、山東、河南等地違規設立限高設施和檢查卡點嚴重影響貨車通行問題的督查情況進行了通報。情況通報:部分地方在國省幹道及農村公路上違規設立限高設施,迫使貨車繞行逆行。督查發現,石家莊市平山縣違規在國道338設立限高杆,雙方向限高不等,南向通道限高4.5米,北向通道限高2.4米,貨車向北行駛進入縣城均逆行穿過限高杆,造成重大安全隱患。
  • 強制捆綁銷售保險、違規收費 工行、民生銀行等被點名通報
    央廣網北京11月22日消息(記者劉樂)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21日通報了有關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典型問題。
  • 衝和戰狼一號私募投資基金遭通報批評 違規所得約34.15萬被沒收
    原標題:衝和戰狼一號私募投資基金遭通報批評,違規所得約34.15萬被沒收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違規處理決定公告
  • 違規消費貸遭全面查殺 多家銀行啟動再篩查程序
    違規消費貸遭全面查殺 多家銀行啟動再篩查程序 原標題:   近日,北京市民楊浦收到了一條來自銀行的信息,要求他於9月底前,將此前在該行辦理的信用卡現金貸款的資金消費憑證上傳至指定系統,並告知如果發現其將貸款用於購房等投資領域,或未上傳任何證明信息,銀行將把這筆原本為三年期的消費貸款餘額一次性計入信用卡帳戶
  • 陝西省前首富旗下金花股份披星戴帽 律師:處罰落地投資者可索賠
    值得一提的是,金花股份的控股股東金花投資最近半年內股份被凍結兩次,曾蟬聯陝西首富的吳一堅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緩解債務壓力,曾選擇"斷臂求生",出讓其持有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港股——世紀金花的全部股份。此外,5月30日,金花股份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500米5個限高杆、眼前有路卻要繞行……違規限高設卡,立即整改!
    △中國政府網發布的《關於河北山東河南等地違規設立限高設施和檢查卡點嚴重影響貨車通行問題的督查情況通報》「花式」限高杆攔路 大車寸步難行在石家莊鹿泉區的宜安鎮,通往鎮裡的主要入口都設立了限高杆亂設卡點 隨意執法除「限高設卡」外,一些地方還違規設置限行卡點,禁止重型柴油車通行,更有甚者扣留司機證件才予以放行。山東聊城市以應急減排為名,從去年就開始違規設置多處限行卡點,對部分需進出限行區域拉貨送貨的車輛,由保安扣留司機證件作為抵押憑證。河南安陽市湯陰縣在高速口周邊三個可通行的路口限高設卡,交由非執法人員負責值守,強行阻斷國省幹道。
  • 限高杆演變成「萬能杆」 ——國辦督查室暗訪違規限高設卡輿情觀察
    但是,近年來,一些限高設施在不少道路上冒出來,成為經濟發展道路上的「限高杆」。   在一些地方設置限高杆,防止超載車輛破壞道路,有其必要性。但是,本來暢通無阻的道路,因隨處可見、五花八門違規設置的限高設施,造成了繞行、堵車,嚴重影響貨車通行和道路交通安全,一根根限高杆甚至成了影響經濟發展、阻礙道路暢通的藩籬。
  • 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銀保監會點名通報工行、民生...
    記者 | 鄒璐徽111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通報了有關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的典型問題。涉及工商銀行部分分支機構、民生銀行總行集團金融部和部分分支機構、平安保險(集團)下屬平安普惠等。
  • 網貸天眼晚報:京東代銷理財暴雷中信銀行多項違規再被罰
    隨著網際網路渠道快速發展、無接觸服務興起,銀行物理網點的主渠道地位被削減,關停撤銷數量逐漸增多。5月7日,銀保監系統一連批覆了5家支行和分理處的終止營業申請,且今年以來已有超過800家銀行網點關門謝客。媒體稱,2020年4月8日,某位投資者接到了來自京東數科旗下東家金服理財師的電話,對方承認,一筆本該到期兌付的私募基金投資產品出了問題,基金淨值僅剩0.315。(來源:網貸天眼綜合)再遭罰單!
  • 工行、民生銀行等被通報
    在貸款中違規收取應減免費用、強制捆綁銷售、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代理手續費……多家銀行保險機構被通報。11月21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關於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的通報》。
  • 工商銀行被銀保監會通報:分支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兩禁兩限...
    督查檢查發現,工商銀行部分分支機構違規向小微企業收取貸款承諾費、投融資顧問費等「兩禁兩限」費用。《關於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型微型企業金融服務的補充通知》(銀監發〔2011〕94號)規定,除銀團貸款外,商業銀行不得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對小型微型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諮詢費等費用。
  • 中國銀保監會通報多家銀行保險機構
    中國銀保監會11月21日通報部分銀行保險機構助貸機構違規抬升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典型問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平安等機構被點名。共涉及違規金額近億元。銀保監會表示,對無視禁令、頂風違規的,金融監管部門將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姑息。
  • 銀保監會再通報:嚴禁監管套利,嚴防屢查屢犯,防止影子銀行回潮
    《通報》要求,嚴禁多層嵌套投資、資金空轉;嚴禁監管套利、假創新和偽創新行為。這是7月以來銀保監會繼發布2020年第6號通報《關於銀行違規涉企收費案例的通報》6個違規涉企收費案例以來的又一次通報。一周前的7月8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通報點名批評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貴州省湄潭縣支行、中國農業銀行福建省石獅市支行、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支行、浦東發展銀行青島分行、大連銀行第一中心支行、北京農商銀行5家銀行的6個違規涉企收費案例。其中,至少2家銀行存在多層嵌套投資問題,4家銀行存在監管套利行為。
  • 紅塔銀行基金銷售業務11宗違規 遭雲南證監局責令改正
    來源:中國基金報又有銀行被罰!跟基金銷售有關中國基金報記者王建薔又有銀行因基金銷售業務違規,遭證監局責令改正。據不完全統計,這已是近一年內第三家因為基金銷售業務被施以監管措施的銀行。紅塔銀行基金銷售業務11宗違規證監會網站12月9日公布證監會雲南監管局對雲南紅塔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紅塔銀行」)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處罰信息顯示,2020年9月14日至16 日,證監會雲南監管局對紅塔銀行基金銷售業務實施了現場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