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井鑫 北京報導
由於證監會的通報批評和股民的索賠,ST金花(600080.SH)再次站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大股東金花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花投資」)也因通過非關聯方拆借上市公司2.78億元受到指責,而公司實際控制人吳一堅也從昔日的陝西首富淪為了如今的「老賴」。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金花投資目前持有上市公司19.14%的股權且被悉數質押及凍結,其最近一年的逾期債務高達8億元,並涉及3筆債務訴訟官司金額近3億元。同時,上市公司公告稱長安銀行未執行帳戶(餘額2.1億元)的劃款受到了問詢。吳一堅近日再次被中國銀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申請限制高消費,而這也是他自2020年以來第八次被列入限高名單中。
蹊蹺的劃款糾紛
ST金花1月4日公布公告,該公司於2020年12月31日收到上交所處分決定及相關監管關注決定,金花股份、控股股東金花投資、吳一堅及有關責任人被予以通報批評。
據該公司此前公告,金花投資通過非關聯方與上市公司籤訂《借款協議》《財務顧問合同書》、控股股東關聯方西安桑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鴻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通過與公司及其子公司籤訂《借款協議》的方式,累計從上市公司拆藉資金2.78億元,並存在違規信披和違規擔保等事宜。
就在ST金花正捲入投資者索賠時,該公司與長安銀行的劃款也受到了市場關注。2020年12月,公司公告稱向長安銀行提交了劃款業務申請,申請將長安銀行募集資金5000萬元轉出至浦發銀行募集資金管理帳戶,但是長安銀行相關工作人員未執行該劃款業務。此後,公司又先後多次向長安銀行送達《劃款指令》,但是一直未收到銀行就未按照劃款指令轉款的任何答覆。上交所對此事已經下發了問詢函,但是公司至今仍公告12次延期回復。
實際上,金花投資在上市公司ST金花的一系列違規中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均為吳一堅,昔日曾是陝西首富。同時,金花投資在2020年之前一直多年在民營企業500強中榜上有名,直至2020年落榜。
「金花投資被迫賣掉零售板塊的世紀金花就是陷入了財務危機。」西安一家地方銀行人士稱,銀行對其授信還是非常謹慎的。
實際上,從金花投資的上市公司股權悉數被質押或凍結也可見吳一堅的窘境。上市公司ST金花近期公告,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邢博越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已升至21.35%;而金花投資目前僅持有上市公司19.14%股權且已被100%質押及多次輪候凍結。
另外,在2020年12月9日,陝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則執行裁定書,西安大明宮建材實業公司向法院申請對金花投資和吳一堅金額5000萬元的財產強制執行。法院通過網絡查控系統對被執行人進行了調查,發現名下的房產、車輛均已被其他法院多個案件查封,目前暫無可供執行資產。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12月8日,吳一堅再次被中國銀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申請限制高消費,而這也是吳一堅第八次被列入限高名單中。
授信收緊?
據了解,此前金花投資和吳一堅作為民企500強和曾經的陝西首富,在融資上並沒有得到銀行的青睞,這也是其陷入債務危機的一個重要原因。
金花投資官網信息顯示,該集團成立於1991年,涉足投資、製藥、商貿、高科技、酒店及高爾夫、教育等領域與產業,擁有兩家上市公司,員工2萬名,是總資產近40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2012年9月,金花投資集團成功入選「2012中國民營500強企業」,位列第143名,而旗下世紀金花的銷售收入從最初的2億餘元持續上升,一度站上50億元高峰。
2013年9月,「胡潤百富榜」發布,吳一堅以42億元的資產首次登上陝西首富「寶座」,這也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
而短短數年間吳一堅的處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9年12月,在金花投資旗下的世紀金花易主時,吳一堅公開提到了「沒有套現一分錢,更沒有選擇退場,而是『完美』地讓金花傳承下去」。
事實上,吳一堅目前在銀行信貸糾紛上不多,但是卻涉及到不少借款和民間借貸,而這種模式的融資成本是遠遠超過銀行貸款的。
早在2012年,有人就曾這樣描述當時吳一堅的工作:「他不是在尋找新項目的路上、就是在為新項目尋找資金的路上。」
投資的分散讓金花投資一直背負龐大的財務費用。吳一堅曾表示:「民營經濟在初級階段,考慮的不是規模,而是怎麼能夠賺到利潤,因此什麼賺錢就做什麼,什麼容易就做什麼,結果就造成了涉及的行業很雜,但就是不大。」
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對此評價稱:「企業涉及的領域太雜,經營業績一直在下滑。況且,具有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業務受限也會比較大,這是大多數集團企業貸款受限的原因。目前銀行貸款更偏向於主業單一,從事實體經濟生產類的企業。」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