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毛圓圓)「從1920年,動物胰島素問世、1950年磺脲類藥物問世、1960年二甲雙胍研製出來,再到1980年人胰島素、2000年格列奈類藥物、2010年SGLT-2i藥物問世等等,針對糖尿病發病機制,醫學界已經有多種作用於不同靶點的降糖藥物。」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洪梅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那麼,糖友到底應該選擇哪種糖尿病藥物呢?
李洪梅主任介紹,首先,2型糖尿病患者要選擇口服藥要遵循四個原則:療效(餐後血糖、空腹血糖、HbA1c)、安全性(低血糖發生率低、肝腎副作用小)、依從性(服藥的方便性)、個體化(合理選擇病人)。其次,再來根據每種藥物的優缺點來選擇。
雙胍類
包括:苯乙雙胍、二甲雙胍。
優點:可以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還可以較少產生低血糖、安全性高、體重增加少、對血脂有益、減少大血管併發症(UKPDS)等。
缺點:可能會出現乳酸酸中毒,胃腸道反應達到50%、不耐受達到4%,而且,對於腎功能損害患者、心衰需要藥物治療患者、缺氧狀態患者禁止使用二甲雙胍。
噻唑烷二酮類(TZDs)
包括: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優點: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是胰島素增敏劑,通過激活存在於肝臟、肌肉、脂肪組織中的PPARγ受體來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細胞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具有單藥或聯合其他藥物治療低血糖風險小、對高密度脂蛋白及游離脂肪酸有益等優點。
缺點:可能有一些不良反應,比如頭痛、乏力、腹瀉,與磺脲類及胰島素合用可出現低血糖,部分患者的體重增加,可加重水鈉瀦留,可增加心臟負荷-2級以上心功能不全患者禁忌使用,可引起貧血和紅細胞減少。糖友使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治療時需監測肝功能。
α-糖苷酶抑制劑
包括:阿卡波糖(拜唐蘋)、伏格列波糖(倍欣)、米格列醇。
優點:可以延遲多糖消化、吸收餐時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糖化血紅蛋白0.5%~1.0%,一般需一日三次口服 。
缺點:主要不良反應為消化道反應,結腸部位未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經細菌發酵導致腹脹、腹痛、腹瀉,個別患者出現黃疸。
胰島素促泌劑——磺脲類
包括: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吡嗪控釋片、格列齊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優點:依靠細胞功能,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加基礎/餐後胰島素水平、減少糖化血紅蛋白1%~2%。建議用量磺脲類:1—2次/天;格列奈類:3次/天。
缺點: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過敏、低血糖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磺脲類藥物。
胰島素促泌劑——格列奈類
包括: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優點:作用更快、持續時間更短;促進餐後早期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更顯著,更符合生理;控制餐後高血糖的效果更好;低血糖發生率更低。
此外, 瑞格列奈中92% 經糞膽途徑排出,不加重腎臟負擔,無因腎功能不全引起的藥物蓄積,因此,歐洲藥物評審委員會去除了瑞格列奈 「腎功能不全」的藥物禁忌症,使瑞格列奈成為「腎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選用藥。
那格列奈,可以刺激β細胞分泌胰島素、餐時服用、控制餐後高血糖及改善血糖控制、減少低血糖風險。
缺點: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過敏、低血糖等。瑞格列奈主要的副作用為輕度低血糖,通過給碳水化合物較容易糾正。
腸促胰素——GLP-1受體激動劑
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魯肽、貝那魯肽、利司那肽、艾塞那肽緩釋微球、度拉糖肽、洛塞那肽、索馬魯肽。
優點: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減緩胃排空、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減少食物攝取。
缺點:艾塞那肽不推薦用於終末期腎病或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利拉魯肽不推薦用於重度肝功能受損患者、不推薦用於終末期腎病患者;艾塞那肽禁用於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
SGLT-2i
包括:卡格列淨、達格列淨、恩格列淨。
優點:可以促進葡萄糖排出。2018 ADA-EASD共識首次提出SGLT2i為優選聯合用藥,2020ADA指南SGLT2i推薦範圍更廣泛;AACE/ACE 2型糖尿病綜合管理指南推薦SGLT2i為治療優選
缺點:SGLT-2i在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可以減量使用;在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因降糖效果顯著下降,不建議使用。SGLT-2i常見不良反應是生殖泌尿感染。
DPP-4酶抑制劑
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阿格列汀。
優點:DPP-4抑制劑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改善胰島素抵抗。《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推薦DPP-4抑制劑作為二聯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中國老年醫學會老年糖尿病診療措施專家共識(2013年版)——DPP-4抑制劑為基礎主選用藥。
缺點:在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阿格列汀時,應注意按照藥物說明書來減少藥物劑量。
「雖然糖尿病的藥物層出不窮,但各有利弊,因此,糖友在選擇時一定要根據謹遵醫囑,這樣才能保證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更好地降低血糖。」李洪梅主任提醒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