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六次南下的主要任務,是打著公出的幌子,到處遊山玩水、吃喝玩樂,幹盡奢靡之事。但康熙帝六次南下,幹的可基本都是實事兒。
▲康熙帝畫像
康熙帝初登皇位之時,黃河下遊決口,水患規模極大。所以,康熙帝曾在太和殿以「治河」為策論試題,測試天下貢士。在「平定三藩」階段,儘管國庫緊張,但康熙帝依然對黃河和淮河的治理,投入大量資金。
▲黃河下遊變道
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帝第一次南下。親閱河工,幸監清江府、淮安府、江寧等地進行考察;
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帝第二次南下。到清河縣,還在回京途中,率領隨行大臣,一起考察了高家堰一帶的堤岸閘壩;
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之前因為平定葛爾丹叛亂之事,河務荒廢。此次到揚州、蘇州、杭州、江寧等地,視察黃河南岸歸仁堤、高家堰等堤工,制定了具體的治河方案,並要求第二年由新任的河道總督實施貫徹;
▲河道總督部院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第四次南巡。到達揚州、鎮江、、杭州、江寧等地。乘船到清口,查閱天妃閘、御壩,親自考察陶莊引河,閱視減水壩、鮑家營、中河口等地,並對相關官員進行獎賞;
▲揚州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主要考察揚州城北高橋等河工事務;
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帝第六次南巡。考察堤防建設,和東南地區的民生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