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5日,日軍參謀部大尉中村震太郎以及助手井衫延太郎,以「日本帝國東京農業協會會員」的身份,來到東北齊齊哈爾進行所謂的農業土壤學考察,實際是為了收集興安區屯墾軍相關的軍事情報,聯絡當地親日的蒙古王公,為日軍的進攻做準備。
當一行人進入興安區葛根廟蘇鄂公府附近時,被興安區屯墾軍第三團一營三連的哨兵發現。連長寧文龍立即帶領戰士衝上去,抬起黑洞洞的槍口將中村一行人團團圍住。中村急忙迎上前對寧文龍說:「各位長官,誤會!誤會!我們是日本農業協會的,到貴國東北進行土壤學的考察研究。」隨即拿出身份證明交給寧文龍。寧文龍看完證明,又抬頭觀察眼前的這幾個人,個個滿不在乎的神情,沉著冷峻,莊重內斂,還隱約感覺到了一股殺氣。心想,這哪像什麼科學家,反倒是訓練有素的軍人。為了搞清楚幾人的身份目的,寧文龍果斷下令把中村一行全部帶回團部扣押審訊。
聽說抓到幾個帶著武器的日本人,三團團長關玉衡非常吃驚,來不及多想,匆匆忙忙趕回團部。看著桌子上繳獲的物品,軍用望遠鏡、馬槍一支、手槍一把,還有一份軍用地圖以及調查筆記。關玉衡展開地圖看著看著,面色卻越來越凝重,地圖上的一些地點都有鉛筆勾畫的痕跡,說明這些地方他們已經實地考察過。又翻開調查筆記,上面同樣記載著這些地方的自然情況,人口、物產、居民分布等。更讓關玉衡吃驚的是,竟然還有興安區屯墾駐軍的兵力數量、槍炮類型以及部隊駐紮地點、營房容量等軍事機密。
「關團長,這些證據已經非常確鑿了,充分說明他們就是日本的軍事間諜。」時任第三團少校副團長董昆吾開口說道。
「對,先審問,看情況再處理。」關玉衡皺著眉頭吩咐下去,至於怎麼處理這幾個日本軍事間諜,關團長一時還真拿不出主意來。
6月26日,第三團團部內外戒備森嚴。審訊室內關玉衡表情嚴肅,目光如炬地盯著站在他面前的中村,中村一言不發,拒絕回答問題,審訊一開始就陷入僵局。讓人想不到的是東方不亮西方亮,審訊井衫的過程卻異常順利,井衫只是象徵性的強硬一會兒,便吞吞吐吐的供述了他們一行人的身份及任務目的。
證據確鑿,真相大白,可是如何處置這幾個日本軍事間諜卻難住了關玉衡關團長。放了他們,就是放虎歸山,不放他們,日本在東北又享有治外法權,一旦走漏消息,後果不堪設想。正猶豫不決、舉棋不定時,副團長董昆吾說道:「關團長,不如開會聽聽大傢伙的意思。」「對」關玉衡拍著桌子喊來通訊員傳令,晚上召開連以上軍官會議。
一彎新月悄悄升起,周圍還有幾個星星發出微弱的光亮。團部辦公室裡20多個連以上的軍官,七嘴八舌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副團長董平輿說:「按照國際法,外國的軍事間諜是可以判處死刑的,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秘密處死。」其他人也都表示贊同,認為這樣處理有理有據。經過討論後,眾人意見一致,處死中村理在我方。
中村萬萬也沒想到,竟然陰溝裡翻船,會死在一個中國軍隊小團長的手裡。感覺已經走到人生最後關頭,心裡即恨又怕,借籤字之機,中村突然一拳打向身邊的軍官,要搶奪其腰間的配槍,由於用力過猛,手腕上的手錶飛了出去。官兵們一擁而上,幾槍託就把垂死掙扎的中村打倒在地。三連的司務長李德保,瞥見中村的手錶落在門口,在混亂中無人注意,手疾眼快撿起來轉身溜走。
團長關玉衡命令三連連長寧文龍、四連連長王秉義指揮行刑隊把中村等人秘密壓到察爾森後山執行槍決,焚屍滅跡。同時向興安屯墾區公署,代理都辦高仁匯報了處理日本軍事間諜中村的詳細過程,並出示了重要罪證。當日,興安屯墾區公署就把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向東北軍副司令長官張學良作了匯報,張學良聽聞後立即作出指示,命令關玉衡「妥善滅跡,嚴格保密」。
遵照張學良將軍的命令,關玉衡在部隊中實施了最為嚴格的保密措施。但遺憾的是,不久之後,事情還是暴露了。而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暴露的原因就出在中村的那塊手錶上。
日本特務機關通過手錶抓住司務長李德保,從而得知了中村被處決的詳細經過。於是,日方以那塊手錶為證據,宣稱關東軍三團士兵圖財害命殺死了中村震太郎, 並以此事件威脅中國方面。日方賊喊捉賊的伎倆,反而誣陷中國軍隊,無故開槍打死「日本臣民」,對其間諜行徑閉口不談,並以此作掩護,佯裝交涉,暗中卻加緊派兵做好了攻佔的準備。
事實上,日本早就已經在為武裝侵略中國做準備,「中村事件」只是他們蓄意挑起事端的一個小小藉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