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貧寒,20歲高考落榜,55歲卻榮獲茅盾文學獎,陳忠實憑什麼?

2020-12-09 今人大力說古史

對於任何一個寫作的人來說,有生之年可以寫出一部對得起自己,經得住時代考驗,又死而無憾的作品,這大抵是對寫作最好的一種饋贈了。

曹雪芹的《紅樓夢》,列夫.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司湯達的《紅與黑》,米切爾的《飄》等等,皆是如此。

對陳忠實來說,《白鹿原》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出身貧寒,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1942年,六月的一個伏天,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市霸陵鄉,一個南依白鹿原,北臨灞水河,只有三四十戶人家的西蔣小村。

幼年的陳忠實,家境貧寒。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陳忠實看著這一切,暗暗下定決心:

我這一輩子,千萬不能像父輩那樣去土裡刨食,而要活出個新樣子來給人看。

憑著勤奮與刻苦,陳忠實在村子的一所破窯洞裡,完成了小學學業,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西安一所重點中學。

最擅長捉弄人的就是命運

1962年,20歲的陳忠實參加高考。但饑荒和經濟困難,迫使高等學校大大減少了招生名額。

那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二選一:一為「雨中」, 一為「說鬼」。

陳忠實本來擅長寫記敘文"雨中",可他鬼使神差般,竟選擇了議論文的題目"說鬼"。到監考老師收卷子的時候,他緊張得尿溼了褲子,但仍沒有寫完。

結果40分的作文題,他得了0分。一直成績在班上排前三名的他,名落孫山。幸運之神,與他擦肩而過;大學的門,為他緊緊關上。

無奈的陳忠實,只好在村裡當了一名民辦教師。過起了白天孩子們上課;晚上在昏暗的煤油燈下閱讀和寫作。

付出就會有回報

1965年3月8日,陳忠實的處女作《夜過流沙河》發表了。1979年,他的小說《信任》獲得中國作協的嘉獎。也讓他收到加入作協的橄欖枝。

1982年11月,陳忠實調入作協西安分會從事專業創作,昔日的農村娃,憑著不懈的追求,成為了一名自己心之所向的專業作家,也因此得以站上新時期的文學前沿。

不向命運低頭,肯下苦功的人,終在歷盡生活的磨練之後,被歲月溫柔以待。

當陳忠實已頗負盛名時,卻感到極度的空虛與落寞。他下定決心「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去奮鬥,去超越,去衝擊文學的峰頂。

他要去書寫曾經發生在這片古老土地上的,波瀾壯闊的一段歷史;去重現曾在微不足道的鄉村,上演過的人間悲喜劇。

為了完成這部長篇小說,陳忠實花了兩三年的時間,查閱歷史資料;搜集生活素材;研究民族問題和心理學、美學的新著;學習借鑑他人長篇結構的方法。

終於在1991年臘月25日的傍晚,陳忠實為自己的50萬字的長篇家族式小說《白鹿原》,劃上了最後一個標點符號。

1997年,55歲的陳忠實榮獲茅盾文學獎。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系列,已發行逾160萬冊,還被改編成秦腔、話劇、舞劇、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

斯人已作古,但他的作品和精神,卻在人間永存

如今陳忠實先生雖然已千古,但《白鹿原》將永遠在文學的長河裡熠熠發光!

當代作家雷達說:「我從未像讀《白鹿原》這樣強烈地體驗到,靜與動、穩與亂、空間與時間這些截然對立的因素被渾然地扭結在一起所形成的巨大而奇異的魅力。」學者鄭萬鵬說:「《白鹿原》在深層意義上重構了民族精神。它繼《四世同堂》給民族主義以最高褒揚。《白鹿原》問世使民族文學在更高意義上崛起。」

年少不懂陳忠實,待到懂時,斯人已逝。

年輕的時候要讀一讀《白鹿原》,中年的時候也要讀一讀《白鹿原》,讀懂了《白鹿原》你就讀懂了人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榮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 《塵埃落定》再出新版
    在《塵埃落定》榮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之際,這部作品全版權獨家落戶浙江文藝出版社,經過全新的設計和編校重新和讀者見面,同時收入阿來的代後記《落不定的塵埃》和他在茅盾文學獎頒獎禮上的演講《隨風遠走》,這也是經阿來認可的定稿版。今日下午,在成都購書中心,本書作者阿來、作家羅偉章、出版人曹元勇,從多個角度展開,和讀者一起分享了《塵埃落定》這部具有時代超越性的文學作品。
  • 長安雅士淺論茅盾文學獎
    茅盾文學獎是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的,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需為長篇小說,字數在13萬以上的作品。儘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 39年的今天,中國的若貝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設立
    儘管仍有頗多爭議,但茅盾文學獎依然不失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學獎項。自2011年起,由於李嘉誠先生的贊助,茅盾文學獎的獎金從5萬提升到50萬,成為中國獎金最高的文學獎項。外界評價茅盾文學獎是體制內最主流的中國文學的最高獎項。但是從前6屆的獲獎作品和作家情況看,這個崇高的獎項也擺脫不了雞肋的屬性。
  • 活動預告|塵埃永不落定——《塵埃落定》榮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全新...
    塵埃永不落定   《塵埃落定》榮獲茅盾文學獎20周年   全新版再出發   活動時間   10月14日(星期三)   14:00—16:00   ▲阿來   著名作家,藏族人,茅盾文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出生於四川省阿壩藏區的馬爾康縣,畢業於馬爾康師範學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雜誌主編、總編和社長,現任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
  • 陳忠實一部小說賺455萬,當初因家貧,休學一年,父親自責20年
    陳忠實是當代作家,陝西省作協主席,他曾憑藉《白鹿原》小說,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當初發表這部小說時,他做出了不拿稿費要版稅的決定。想不到小說出版後,大受歡迎,一版再版,最終讓他得到了455萬的回報,2006年登上作家富豪榜第13位。當時還有商人出價100萬收藏他的手稿,被他拒絕。
  • 《白鹿原》通過茅盾初選,作協書記氣的拍桌,範曾卻說:一代奇書
    2016年4月29日,74歲的陳忠實因病在西安西京醫院去世。1986年,44歲的陳忠實,突然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而在陳忠實的遺體告別儀式上,他的頸下枕著的正是他的得意之作《白鹿原》。出身貧寒,卻不服輸,寫出《白鹿原》巨著陳忠實出生於陝西西安市霸陵鄉,一個南依白鹿原,北臨灞水河,只有三四十戶人家的西蔣小村。
  • 《白鹿原》:陳忠實的茅盾文學獎作品,真的是有些人眼中的黃書嗎
    陳忠實是一位中國著名作家,身為陝西漢子,他的筆下文字充滿了厚重的感覺,他的文筆思路極具功力,筆下塑造的形象個個鮮明立體,有血有肉,他的小說讓人讀時暢快,放下時又回味無窮。
  • 4年前的今天,一生只寫一部長篇小說的陳忠實去世,極盡哀榮
    陳忠實家世代務農,直到13歲去報考中學,他才第一次離開村莊。考上中學後,陳忠實努力學習,總是一個人在宿舍和教室看書。這段時光裡,他讀了不少小說。尤其是柳青的《創業史》,講述了秦嶺腳下農村的故事,讓陳忠實第一次開始關注起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1962年(20歲),陳忠實高中畢業,高考名落孫山。他回到家鄉,當了一名老師。
  • 茅盾文學獎:當「史詩敘事」遭遇快速刷新的時代
    作者:王彥      獲得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的陳忠實小說《白鹿原》被業界認為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圖為根據原著改編的同名電影《白鹿原》劇照。  日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啟動了作品評選徵集,這將讀者的目光再次引向該項長篇小說的專屬表彰。
  • 陳忠實年表
    高考落榜成為村裡第一個高中畢業回鄉知青。9月,成為西蔣村初級小學民辦教師。立志自修文學。1964年調入毛西公社農業中學任教,並擔任校團支部書記。12月,在《西安晚報》的《春節演唱》專欄發表陝西快板1篇。1965年1月28日,在《西安晚報》發表快板《一筆冤枉債——灞橋區毛西公社陳家坡陳廣運家史片斷》。
  • 陳忠實短篇精選集《釋疑者》出版
    《釋疑者》書封 人民文學出版社供圖本報訊 (記者 職茵) 為更完整地呈現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的綜合創作實力、藝術品位和思想內涵,近日人民文學出版社遴選部分獲獎作家的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散文的經典作品,薈萃成「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短經典」叢書。
  • 餘華得不到茅盾文學獎,卻說莫言該得10次,這話說得有道理嗎?
    但在眾多評論裡,餘華的評論還是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餘華是這麼說的:從文學的標準來看,莫言起碼可以拿10次茅盾文學獎了。因為90%茅盾文學獎的作品都比不上莫言最差的一部。這個話餘華不是私下說的,而是當著記者的面說的,就這兩句話,確確實實是把莫言捧上了天。
  • 茅盾文學獎必屬精品,每本都要看
    世界上不少,但是我們只需關注最著名的10個,有這些:Top10:中國,茅盾文學獎(1982,長篇)、魯迅文學獎(1986,中短篇)Top9:德國,書業和平獎(1950)、畢希納文學獎(1923)Top8:法國,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1912
  • 以455萬版稅登上作家富豪榜的陳忠實:《白鹿原》是墊棺之作!
    而陳忠實在五十歲前,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比起路遙來,他真是自嘆不如,儘管路遙短命,但是他45歲寫完了《平凡的世界》,火的不得了,雖然人已故去,令人十分惋惜。陳忠實壓力很大,都是陝西的作家,憑什麼我就不能獲個大獎,憑什麼我50歲前就不能一飛沖天?
  • 1992年陳忠實想買本《白鹿原》,被告知賣光,高興道:不用養雞了
    2016年4月29日7點40分左右,作家陳忠實因病在西安去世,享年74歲。如今看來,他做到了。不僅是寫出《白鹿原》等作品,還是中國作協副主席、陝西省作協主席。1992年陳忠實想買本《白鹿原》,被告知賣光,高興道:不用養雞了陳忠實46歲的時候獨自在西安老家的祖宅裡,這裡也是《白鹿原》的所在地,開始構思這本長篇小說,終於提筆寫了第一句話"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 陳忠實,路遙,賈平凹,三位陝西著名作家誰的文學地位更高?
    陳忠實,男,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後去》,以及文論集《創作感受談》。 中篇小說集《初夏》,《四妹子》,《陳忠實小說自選集》,《陳忠實文集》,散文集《告別白鴿》等。
  • 15歲就寫出六千字小說的鐵凝,為什麼沒獲得茅盾文學獎
    1972年,15歲的鐵凝進入保定一所中學讀高中。那時候,她閱讀了不少的中外文學名著,悄然之間開啟了文學創作之路。1982年,年僅25歲的鐵凝發表了自己的成名作《哦,香雪》;1983年,她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被峨眉電影製片廠改編為電影《紅衣少女》,轟動一時;1988年,她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在《文學四季》創刊號發表;進入21世紀,鐵凝佳作迭出,先後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大浴女》《笨花》……
  • 去留肝膽兩崑崙——記陳忠實先生
    路遙活著的時候,我不認識陳忠實,因為和路遙是同鄉,走得就近一些,因此從路遙口裡大致知道陳忠實的一些情況。路遙說,作協這個地方,幾乎不出作家,所謂的作家,其實是「坐家」——坐在家裡不幹事,甚至與真正的作家搗亂,但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陳忠實。他說陳忠實文學功底深厚,寫作時間長,又有關中「愣娃」勁兒,能下死苦。
  • 為防《白鹿原》獲茅盾獎,作協領導故意使絆;悲催結局大快人心
    從1992年發表之日起,陳忠實的《白鹿原》就已經在全球刊印了160萬冊,並獲得中國小說界最高榮譽獎項——茅盾文學獎;由《白鹿原》改編的同名影視劇,每經播出均會收到良好口碑。可以說:這是中國文壇上真正的史詩級長篇巨著。好的作品值得閱讀無數遍,而作品背後的故事更應該被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