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BCB區塊鏈4.0技術專注落地應用

2020-12-14 區塊映像

雖然因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衰退局勢尚未回暖,但區塊鏈技術革新的腳步卻從不曾停止。

經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刊載,美國CB風險投資公司表示「到2023年,在區塊鏈解決方案上的支出將超過160億美元」。縱顧區塊鏈1.0至3.0時代的發展歷程,區塊鏈技術正在持續創造它獨有的價值,也給其他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

BCB獨創的區塊鏈4.0技術,正專注於技術變革、價值創新和場景應用落地,以全新的角度和理念去推進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鬥轉星移,區塊鏈4.0時代正在歷史的恢弘大幕中悄然開啟!

從區塊鏈1.0—3.0看項目方的價值與困境

由於區塊鏈屬於新興產業,不論是業內,還是業外,對於區塊鏈1.0-3.0的界定眾說紛紜。不過毋庸置疑的是,應用服務層是區塊鏈發展的源動力和價值創造持久的發動機。

根據市場上較普遍的說法來看,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1.0應用,實現了可編程代幣。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應用,實現了可編程金融,加入了「智能合約」的概念,極大程度的擴展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而以EOS為代表的區塊鏈3.0應用,提出了可編程應用的理念,在區塊鏈應用落地層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但是由於公鏈的定位問題以及客觀條件的限制,最終很難出現真正的落地應用。

隨著區塊鏈項目的不斷創新改革,區塊鏈應用服務從1.0實現了到3.0的華麗蛻變,發揮出了它玲瓏多變的價值,成為價值網際網路的內核力量。然而當下的區塊鏈項目,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為技術和價值的落地造成了諸多阻礙,更別提諸多偷換概念、拼湊技術、誇大其詞甚至卷資跑路的項目團隊了,缺乏實際應用價值。

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區塊鏈的技術信仰者們已開始了全新的嘗試,正如BCB對區塊鏈4.0的探索一樣,定能幫助眾多區塊鏈項目戰勝困境,實現應用場景真正落地,並發揮其獨特的價值。

BCB區塊鏈4.0技術創新,助推應用落地

BCB Blockchain簡稱BCB,是新加坡科技機構BCB Innovation Pte. Ltd.開發的一個支持智慧城市經濟解決方案的區塊鏈協議和生態系統,基於BCB區塊鏈4.0技術,專注落地應用。其使命是為區塊鏈、Dapp和其他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概念提供一個精簡、去中心化和安全的生態系統,從而成為智慧城市中實際案例適用的解決方案。

而BCB智慧城市公鏈則是指基於BCB區塊鏈4.0技術的同時,BCB將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或創新概念,將城市的系統和服務打通、集成,助推應用落地,以提升資源運用的效率,優化城市管理和服務,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BCB之所以深耕區塊鏈4.0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為了幫助項目方解決去中心應用的諸多問題,通過可持續的治理模式助推落地應用,從而長期創造價值,共同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科技生態」,BCB的創始團隊表示,「BCB智慧城市的目標是提高運營效率,最大化環境永續性,改善城市生活。我們可以使用BCB區塊鏈4.0技術創建一個透明和公平的激勵模型來激勵可持續行為。它能夠監控、分析、預測並提供生活與工作等領域的解決方案,以實現無排放、無汙染、環保的可持續發展城市。」

如今,藉助於BCB區塊鏈4.0技術,BCB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進展,擁有智能水電錶、智能充電寶、區塊鏈農業等一系列具有實際落地場景的落地應用。

1)智能水電錶:快速、準確、智能的水電監測與支付管理系統

智能水電錶是針對現有傳統水電錶普遍存在的數據化程度較低,尤其是傳統抄表繁瑣、IC卡預付費用高、收費繳費難、水電管理複雜、溝通不及時、數據易篡改等問題,通過BCB區塊鏈4.0技術精心研發的一款智能水電錶服務設備和系統。

傳統的水電錶,即使是電子水電錶,都無法實現真正的智能,是非可編程的。相比之下,BCB智能水電錶的可編程系統不僅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加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還大大的節約了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對於企業來說,節約資源不僅可以體現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還能減少在水電方面的支出,降低運營成本。

例如企業在給員工宿舍裝上BCB智能水電錶後,每個月設置好每個宿舍100度電+10噸水的免費額度,並且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查看剩餘額度。一旦員工使用超過了額度限制,就需要自己支付水電費用才能繼續使用。一來,員工為了減少額外成本的開支,就會主動節約用水用電,給企業帶來實際的成本節約。二來還能幫助企業更好的塑造節能環保的企業價值觀,可謂是一舉多得。

此外,對於負責城市水電項目的政府、企業來說,傳統的水電錶系統不僅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支持城市上下數十億連接設備且不斷增長的水電信息網絡和資源的消耗也是亟須解決的難點所在。

BCB主網採用BFT-DPOS共識機制(基於拜佔庭容錯委託權益),即使只有2/3的節點正常運行,它也能以高性能和高效率運行, 從而允許實時解決問題,為智能水電錶應用管理創建有利的速度。如當用戶對用電量用水量產生質疑,需要核查用水用電數據和繳費數據時,傳統的水電管理只能讓工作人員和用戶去水錶電錶房讀取用量數據或者去繳費網點查詢繳費數據,並且還不一定能獲取到每月每日的用量數據繳費數據。

BCB所主打的智能水電錶系統,通過軟硬體集成,快速部署,以每人或每戶1米的標準進行實時監控,能夠智能收集和處理能源消費習慣等信息。其次,它憑藉區塊鏈4.0技術系統上鏈,利用BCB公鏈提供數據、命令傳輸支持,預設BCB智能合約實現自動執行,從而為用戶提供快速、準確、分層的水電費系統查詢,能夠輕鬆解決上述問題。

除此以外,BCB智能水電錶還支持絕大部分類型的費用處理方式,用戶可以便捷使用BCB在線支付或者掃碼自動付款。既實現了能源建設集約化、消費智能化、管理精細化,提升了社會效率,也有效的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效益,降低企業管理成本,規範能源消費行為,為用戶創造一個智能、便捷、舒適的智慧城市生態服務。

2BCB智能充電寶:基於區塊鏈4.0技術下移動能源智能化的創新實踐

BCB智能充電寶的誕生,通過BCB區塊鏈4.0技術打通線上線下應用,打造智能充電產品,通過移動能源智能化、交易開放化、共享化,實現城市能源智能化。用戶可使用BCB進行共享充電的支付和租借服務,且所有的租賃都是基於BCB智能合約自動執行,操作上鏈,超期罰沒押金,無可爭議,可以極大程度的減少運營成本,提升社會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這僅僅是BCB在智慧能源方面做的一個小嘗試,除此之外,BCB支持可再生資源解決方案,運用區塊鏈4.0技術,全面整合與聯結供電市場,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並在BCB主網支持的智能電網上進行管理。因為我們相信在BCB萬物互聯的智慧城市架構下,能源的數據使用可以存儲在可共同操作、定期更新的分類帳中,以實現安全和公平的能源未來。

3BCB智慧農業:精細化管理打造智能農業全生態

農業是社會的命脈,現在糧食的產量和安全等都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危機,但農民往往手裡都沒錢,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不敢生產或者不敢擴大生產。

未來的智慧城市應優先考慮可再生能源和資源,包括水、空氣和食物。在農業領域,BCB憑藉其可追溯性和透明性的區塊鏈4.0技術架構,支持植物、水果、海鮮、肉類等多種食品的供應鏈和生產。

農戶通過自動採集農業、養殖業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在專家系統指導下制定正確的自動化控制計劃,並通過BCB智能合約自主執行。所有的生產數據均上鏈,實現消費者放心,農戶舒心,決策者省心的多贏格局。

除此之外,BCB區塊鏈溯源技術可以幫助鏈上參與者和商品建立唯一的數字身份檔案,在一物一碼、物碼同追基礎上,通過流程管理,有效解決傳統二維碼與商品可分離,塗改、撕毀、仿製、竄貨現象發生,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讓數據發揮價值,讓決策更科學。

BCB智慧農業將能夠有效助推農業的發展,一方面通過區塊鏈來進行融資+權益證明,使得農民不用擔心資金和風險問題,可以放心生產,另一方面BCB通過區塊鏈防偽平臺來溯源,確保糧食生產的綠色和安全,繼而將糧食發給投資方或者進行出售,出售的所獲得的價值將屬於投資者所有。而且區塊鏈的農牧業期貨交易平臺能夠讓農民、投資者、投機者共擔風險,進行套期保值,保證農牧業產品的正常生產供應,避免造成全球性的糧食危機。

值得一提的是,BCB在亞太智慧城市規劃了1000餘畝地,專門用於打造區塊鏈部落,將傳統的種植業、畜牧業用區塊鏈方式進行改寫。這其中還包括區塊鏈產學研基地,稱為區塊鏈部落,用低成本的租金和原生態高品質的辦公環境吸引更多BCB生態項目方入駐,打造生態閉環。生態項目方可以根據自己想法研發區塊鏈項目,研發成果後,可以在智慧城市進行小試、中試,最後投入市場正式使用。

可以說,BCB投資的亞太智慧城市就是區塊鏈開發者的天堂,解決了落地應用「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徹底解決目前應用落地困難的根本問題。

BCB通過利用區塊鏈4.0技術和信息化手段解決農業產品在生產、銷售、推廣、溯源等環節中的相關問題,利用信息化技術增加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優化糧食生產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從而助推農業的現代化發展。

BCB助推場景應用落地,共享互聯經濟

從區塊鏈1.03.0,再到BCB區塊鏈4.0技術的落地應用,這體現了區塊鏈應用不僅僅是虛擬的表現,還可以和各行各業的應用場景結合,利用區塊鏈技術把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融合起來,將實物信息錨定在區塊鏈上,從而賦予區塊鏈長期價值並破解當前項目的發展困境。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智慧城市的發展,加速突破區塊鏈底層技術、充分發揮智能合約的技術優勢、實現區塊鏈與傳統產業的緊密融合將成為搶佔科技與經濟發展高地的重點。

區塊鏈4.0真正要用區塊鏈去解決社會問題,提升社會效率,要讓區塊鏈技術走入每一個人的生活當中,真正感受區塊鏈所帶來的價值和革命。

BCB區塊鏈4.0技術打造下的落地應用產品,無疑是最成功的創新範例,也讓我們看到區塊鏈技術與萬物互聯,實現大規模場景應用落地的可能。

BCB專注於區塊鏈4.0技術創新和落地應用,成為全球首家專門孵化區塊鏈項目的產業生態。BCB團隊成員也表示,「未來,BCB還將推出更多的落地應用,讓技術發揮價值,讓應用更好的服務生活!非常歡迎大家來到由BCB區塊鏈技術全力打造的智慧城市——亞太城進行體驗,東南亞唯一一個在建設的區塊鏈從業者的理想家園,更歡迎大家一起攜手,共同建設區塊鏈部落!」

鬥轉星移,以BCB等為代表的區塊鏈4.0時代,正在歷史的恢弘大幕中悄然開啟!

相關焦點

  • BCB區塊鏈4.0技術新嘗試——電子身份認證加持下的智慧信息系統
    基於當下市場的需求和BCB區塊鏈4.0技術的安全性能,我們研發了以數字身份驗證為基礎的智慧信息系統,目前已在亞太城落地使用,並和當地政府進行合作。BCB的數字身份驗證技術,既是BCB區塊鏈4.0技術在電子信息領域的新嘗試,也是其在落地應用場景方面的又一項突破性進展。
  • 三大運營商均獲eSIM服務批文 5G萬物互聯時代技術落地
    (記者 陳洲)據工信部官網消息,10月19日,工信部發布批文,同意中國移動、中國電信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另外,在2020年1月3日,工信部也發布了關於中國聯通開展物聯網等領域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覆。至此,三大運營商均獲得在物聯網領域開展eSIM技術應用服務的批准。
  • 小米10年一往無前,三維碼10年萬物互聯
    小米10年,創造了眾多奇蹟給手機發燒友帶來了沸騰的十年;三維碼10年,帶來了編碼領域奮勇突進的十年,三維碼在眾多領域都得到了應用,加快了「碼通天下,萬物互聯」的步伐。 三維碼創始人陳繩旭英國學成歸國後,於2010年帶領團隊研發出了全球首創三維碼編碼技術,三維碼的外形和運用打破了人類對「碼時代」的認識,推動了信息化發展進程。對於編碼技術領域的專注和極致的追求,陳繩旭立志讓三維碼飛入百姓家,實現「碼通天下,萬物互聯」,帶著中國民族三維碼走向世界。
  • 騰訊雲藺志成:將至已至·萬物互聯智能生活
    從人臉識別入場到無人零售,從智慧城市到智能家居,從共享單車到智能停車,這些具有智能通訊能力的產品已經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逐漸構建起一張"萬物互聯"的智慧網絡。智能生活·未來已來隨著越來越多行業的數位化和智能化,讓我們對智能生活有了更多的憧憬。
  • 華為軟硬生態加速推進,加速萬物互聯到來
    據華為消費者業餘軟體部總裁王成錄介紹,鴻蒙是萬物網際網路時代的作業系統,為跨終端應用「高效開發」設計,開發者不需要再為手機、平板、手錶等其它終端做複雜適配。鴻蒙的到來,作為面向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適用可穿戴設備、智能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汽車以及面向工業領域,將人、設備、場景有機地聯繫在一起,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全場景體驗,讓應用開發者擁有更多入口。
  • 萬物互聯時代,LED顯示屏行業機遇與挑戰並存
    5G的融合5G時代到來,將會全面開啟萬物互聯時代,萬物互聯也將給LED顯示屏行業帶來顯示的可能。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產業上下對於技術創新的熱情空前高漲,技術正在成為全面推動LED顯示屏廠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和骨幹支撐。
  • 機器換人 萬物互聯 探尋長沙企業的「智造」密碼
    工業4.0時代,長沙企業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不斷探尋著工業發展的新方向。在「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召開前夕,記者走訪長沙市多家企業,探尋他們的「智造」密碼。
  • 如何破解信創產業落地應用的最後一公裡
    國際風雲變幻,因此戰略上信息技術已更加成為推動全球綜合變革的核心力量。信息技術創新是當下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及重點支持。發展信創就是為了解決本質安全(國人自己可掌控、可研究、可發展、可生產的)的問題。中國企業充分意識到了打破桎梏、科技創新的重要性,加速破解信創產業落地應用的最後一公裡迫在眉睫。
  • 樹根互聯完成8億元C輪融資,IDG資本領投,騰訊戰略投資
    樹根互聯由此成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新晉「獨角獸」,同時也是國內第一個「自主可控的工業作業系統獨角獸」。 本輪融資後,樹根互聯將進一步推動平臺型作業系統研發,助力跨行業跨領域客戶進行應用開發及迭代,沉澱更多工業機理與應用模塊,向"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具價值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目標加速邁進。
  • 清華系+蘇州工業園雙重助力 中科融合立志做好5G萬物互聯時代眼睛
    根據官網介紹,中科融合是國內第一家專注於「AI+3D」自主核心晶片技術國產化的硬核科技創新性企業。天眼查數據顯示,它的最近一次股權融資發生在去年的7月15日,投資方是啟迪金控和領軍創投,前者是布局全球開展科技創新服務的啟迪控股集團下屬平臺,後者則立足蘇州工業園區,它早在2013年獲得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 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首個標準發布,賦能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互聯互通
    近日,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首個團體標準《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應用指南》在2020公共資源交易區塊鏈共享應用年會上發布。向互聯互通借勢,以區塊鏈技術揚帆2020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區塊鏈技術列入新基建新技術基礎設施,這也是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的範圍。
  • 萬物互聯時代的作業系統在哪裡?
    我們發現,在歷史發展的關鍵節點上,往往會出現最符合當下需求的作業系統,使得ICT技術的進步可以影響到更廣泛的用戶群體和更廣泛的應用空間。在1984年前,基於命令行終端的作業系統限制了不懂程式語言的普通人接觸個人電腦,計算機技術被鎖在科研機構和企業級別的應用中。
  • 柔宇科技:萬物互聯進程中,柔性電子技術正在發力
    人人都說,未來是萬物互聯的未來。那麼什麼是萬物互聯?簡單而言,萬物互聯是將人,流程,數據和事物結合一起使得網絡連接變得更加相關,更有價值。我們和萬物互聯有多遠的距離?
  • Gravitylink與MbhAi達成戰略合作,共推AI應用場景落地
    AI 近年來的飛速發展有目共睹,從規則輸入到自我訓練學習,現在的 AI 在某些領域的能力已經能夠比肩甚至超越人類,有鑑於此,深度學習、圖像識別等技術成果在學術界和產業界得到了廣泛應用。而到了今天,AI 開發者數據資源稀缺及 AI 模型落地轉化難已然成為公認的行業痛點。
  • 真正的實現萬物智慧互聯,柔宇科技柔性電子技術擔當重要角色
    在柔性電子技術業務領域,柔性電子產業分會首屆會長,劉自鴻,創立了柔宇科技,其成績有目共睹。作為斯坦福畢業的高材生,2012年至今,劉自鴻博士帶領團隊在柔性電子領域不斷探索,成功研發了超低溫非矽製程集成技術(ULT-NSSP),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申請了相關自主專利3000餘個,充分展示柔宇的科技之光。
  • 萬物互聯時代來臨,科大訊飛杜蘭談未來人工智慧行業發展
    萬物互聯時代來臨,科大訊飛杜蘭談未來人工智慧行業發展     十年前,當人們談及人工智慧時,很多人都認為是「天方夜譚」,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慧在近幾年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城市建設、教育、醫療、家居等方面開始嶄露頭角。
  • 14位院士雲集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 金鑫科技應邀參加
    「物聯網正在步入加速發展期,預計2025年,全球物聯網總連接數超過240億,智慧健康、智能車聯、智能家居、智能環保等將推動物聯網應用爆發式增長。」 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延川在2020年全國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大會上表示。
  • 柔宇科技劉自鴻:通過柔性技術來促進萬物互聯的到來
    柔宇科技劉自鴻:通過柔性技術來促進萬物互聯的到來 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劉自鴻參會並發表演講劉自鴻表示,如今再看萬物互聯的底層,我們認為有三件核心的事情要解決,一個是感知,一個是計算,一個是互聯。這就像人一樣,你先要有五官去接受信息,這就是感知。第二個是計算,用大腦來分析和思考,然後再互聯。同時他表示,很少有人討論下一代感知技術。劉自鴻解釋道,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都是柔性的。
  • 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構建萬物互聯智能工廠 助力...
    王平解釋,網際網路用在工業領域,得合乎互聯互通標準,這樣工業網際網路才能工作。此外,相關接口、協議、流程如何規範,都關係到工業網際網路的運作。標準由誰來制定,制定的內容是哪些?這很關鍵。數據顯示,聯盟已參與制定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29項,其中牽頭制定10項。今年4月,聯盟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物聯網系統互操作性——第2部分傳輸互操作標準》正式發布。
  • 數知科技:通信基站已經逐步實現了共建共享、萬物互聯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數知科技(300038)提問, 您好,請問貴公司在5G技術方面的優勢有哪些?業務的訂單是否飽滿?謝謝。基於新基建,公司已長期儲備並完成萬物互聯、無時延的5G技術與物聯網布局,真正形成了5G時代的網際網路+行業應用(即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產業),不斷創造產品、服務以便利政府管理和公民生活。基於公司通信基礎設施的投資與運營,結合5G+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目前,公司通信基礎設施業務擁有控制權的通信鐵塔共4000多基,在民營鐵塔公司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