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時代,長沙企業在數位化、5G等技術的引領下,正走在智能製造產業的前沿,不斷探尋著工業發展的新方向。在「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召開前夕,記者走訪長沙市多家企業,探尋他們的「智造」密碼。
「機器換人」「一人多機」練就「免疫力」
走進博世汽車部件(長沙)有限公司4.0車間,「訓練有素」的工業機器人有條不紊地揮臂作業;自動化流水線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流轉、組裝等工作;工人們著裝整潔乾淨,在多臺電腦顯示屏前人機對話……
「5G時代到來,幫助我們更好地實施工業4.0發展戰略。」博世公司生產技術總監張畢生介紹,今年以來,博世公司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對近20條原有的手動和半自動化生產線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關鍵崗位「機器換人」「一人多機」作業,在縮短生產周期的同時,產品質量得到提升,勞動效率提升20%以上。
疫情暴發以來,長沙諸多製造企業響應號召,開啟遠程辦公模式,人歇機器不停,充分展現了科技在應對疫情衝擊時的巨大作用和長沙深厚的工業底蘊。截至目前,長沙擁有國家級智能製造試點示範企業和專項項目27個,市級以上智能製造試點企業668家。
「萬物互聯」「設備上雲」跑出「加速度」
在湖南大族智能裝備製造基地雷射設備生產車間內,大型吊裝設備有序起落,雷射器以及配套輔機有條不紊地工作著,一時間雷射火花飛濺,30秒鐘內,一塊0.2米長、0.15米寬,涵蓋16種不同的圖案的工件就已切割完成。「今年是大族第三次參會,將展出最新研發的LION系列切管機以及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控系統。」 大族智能相關負責人對即將到來的「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充滿期待。
隨著智能化改造進程加速推進,提供智能化改造解決方案的智能製造服務商變得越來越重要。從三一集團孵化出來的一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樹根互聯的「根雲平臺」,已連接超過69萬臺工業設備、打造了包括工程機械、環保、鑄造、注塑、紡織和定製家居等在內的20個行業雲平臺,賦能達81個細分行業,並已為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提供服務。
長沙為中小企業提供從智能連接、計算、分析到應用軟體和產業鏈金融等模式創新支持的覆蓋全產業鏈、功能齊全的工業雲和智能製造平臺。「既為大企業量身定製企業級工業雲應用,又對中小企業接入和使用工業雲予以重點支持,全面覆蓋大多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多數中小工業企業。」長沙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記者 王茜)
(責編:唐李晗、羅帥)
【來源:湖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