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帶來的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海安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緊盯南通「過萬億」目標,構建新發展格局,前三季度GDP增幅達5.1%,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應稅銷售等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均居南通前列。
產品創新 企業主動求變
「我們企業是南通地區復工復產比較早的企業,面對外貿訂單減少的形式,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公司迅速開拓了口罩面料的銷售,建立了防疫物資生產車間,積極對接防疫物資的訂單。」江蘇聯發紡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家本身以外貿為主體的企業,在面臨突如其來的疫情時,主動求變,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上漲46%,實現了逆勢發展。
據了解,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始創於1955年,60餘年的發展中,始終堅持南通先賢張謇先生實業救國的理念,紡好每一支紗、織好每一米布,形成了從棉花加工至成衣生產的完整產業鏈。公司年產紗線2.5萬噸、色織面料1.8億米、針織面料8000噸、印染布6000萬米、服飾1000萬件,實現年銷售額逾70億元。
作為海安首家上市公司,江蘇聯發堅持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對目前國際市場需求停擺,國內市場內需不足的困境,積極調整市場結構、產品結構和客戶結構,充分挖掘發展機遇。在年初開發口罩面料的基礎上,聯發依託組建的省屬科研事業單位「江蘇聯發高端紡織技術研究院」,對功能性面料上進行了創新,研發抗菌面料、防水面料、阻燃面料等,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並在7月份在國內外市場進行投放,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同樣實現逆勢上漲的還有亞太輕合金(南通)科技有限公司,在企業擠壓生產線等深加工車間,記者看到高端鋁合金型材正源源不斷產出。亞太科技主要面向航空航天、汽車行業、家用電子、機械製造等領域提供高性能高精密鋁合金產品,主要產品形態為鋁合金管型材、零件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德系、日系等高端車型。
「上半年在汽車行業銷量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我們的銷售額仍然有7%的提升,逆勢上揚」,亞太科技銷售總監彭奔說,這得益於公司疫情期間加緊進行了產品研發和創新。亞太科技堅持將科技創新放在首位,每年投入銷售收入3%的資金作為科研經費,先後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江蘇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建有江蘇省級「亞太車用鋁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些技術積累確保公司向客戶提供創新型、高性價比產品打下堅定基礎。
目前,亞太(南通)公司,二期項目已開始批量生產,三期項目將在今年12月開始動工。「下半年會迎來市場高峰,在去年14億元銷售額的基礎上,預計今年能達到12%-13%的市場增量。」彭奔滿懷信心的說。
機器代人 智能製造業迎機遇
疫情讓上市公司主動求變,但也給智能製造產業帶來機遇。在位於海安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園的圖靈智慧機器人車間,數十臺機器人不停屈伸著機械臂,左右轉圈。據介紹,這些是多關節機器人,具有搬運、拼接、打磨等功能,現在正在做最後的72小時測試。
2018年,圖靈選擇海安,建成8000多平方米的生產研發基地。去年, 團隊被海安市委人才辦破格列入「海陵英才」計劃,受助150萬元。今年8月份,團隊入選「江蘇省雙創人才計劃」。目前,機器人80%的配套產品可以在海安及周邊生產完成。得益於各項扶持政策和海安的區位優勢,圖靈自主研發生產的智能輕量型工業機器人已經做到長三角地區最大,全國前三,同時還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服務。
「復工復產以來,不少企業發生用工荒,機器代人、機器換人成為一種趨勢,加上圖靈團隊主要由海安本土工程師和研發人員組成,加上政府的政策扶持,復工復產比較及時。」海安機器人園區李亞瑋介紹,今年該公司銷售同比增長了50%,預計年銷售實現1.5億元。
據了解海安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園總規劃8平方公裡,核心區2.18平方公裡,重點打造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集成應用、自動化產線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檢驗測試、銷售服務為一體的機器人及智能製造全產業鏈專業特色園區。
與圖靈機器人相似,產業園內,每家企業都異常忙碌,高科技、智能化的設備供不應求。目前,園區累計引進機器人及智能製造項目120餘個,先後招引機器人龍頭企業圖靈機器人、來福諧波傳動以及弘琪自動化、交睿機器人、世紀福自動化、英邁傑自動化、洛柳精密、寶碟自動化等一批高質量機器人及智能製造企業,努力將海安打造成南通領先、全省示範、全國有影響力的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基地。
垃圾發電 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來到海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座高大、綠色、環保現代化的廠區便映入眼帘,並且這裡絲毫聞不到垃圾的臭味。「目前我們日處理量在800噸生活垃圾,一噸垃圾可發300度電,相當於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的發電量」,海安天楹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綜合部經理唐何春介紹說。
據了解,2012年,天楹集團總投資3.4億元建設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處理海安城區和周邊的生活垃圾。項目共配備了3臺日處理生活垃圾250噸的機械爐排爐和兩臺總裝機容量為15MW的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實現了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
同時,天楹公司等離子熔融飛灰處理技術世界領先,通過把飛灰超高溫處理,將有毒有害的二惡英、重金屬等,改變分子結構,完全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目前,該設備已經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運行,日處理飛灰30噸左右,解決了垃圾處置的最後一公裡。
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為將垃圾引入「正途」,海安在全省率先實行傳統環衛業務與垃圾分類工作「兩業融合」,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模式,由天楹公司全面接管城區「兩業融合」業務。當前,城區共配置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專用收集車9輛、其他垃圾專用收集車32輛、餐廚廢棄物專用收集車7輛、廚餘垃圾收集車1輛,分類運輸車輛滿足收運需求。通過做好「垃圾循環」文章,海安持續推進垃圾源頭收集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垃圾對環境影響降至最低,正積極建設出一座綠色環保的「無廢城市」。
「樞紐海安,物流天下」、「產業高地,幸福之城」,近年來,海安緊緊圍繞戰略定位,全力打造江蘇東部綜合交通樞紐、長三角北翼產業高地、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地區、宜居宜業幸福之城,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經濟社會實現了全面發展、全面進步。(記者 潘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