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革吉:鹽湖邊的新牧人

2020-12-27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西藏網訊 10月21日,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羌麥村。75歲的布瑪爾老人身著藏裝,盤腿坐著,精神矍鑠。他的手腕不停翻轉,將採集好的粗鹽送入袋子,傳來陣陣沙沙聲。安靜祥和的畫面讓人不忍想起當年生活的苦澀和馱鹽路上的風聲雨聲。

  作為高寒牧區的革吉縣鹽湖鄉並不產糧,可喜的是大自然給鹽湖鄉群眾賜予了豐富的鹽礦資源。早在1000多年前,當地人大都靠馱運鹽和畜產品到阿里地區普蘭縣乃至尼泊爾一帶交換糧食布料等生活用品。

  一趟來回曆經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孕育了遠富盛名的鹽羊古道的傳奇故事。經歷史的演變,逐漸形成東有茶馬古道、西有鹽羊古道的美譽。

  在困難時期,年僅14歲的布瑪爾就隨長輩們走上了這條傳承千年的古道。由於生活貧寒,養不起犛牛和馬,大家馱運物資主要靠綿羊,數百公裡的路途全是步行跋涉、風餐露宿。

  在一次的馱鹽途中,由於羊群受驚四散跑開,布瑪爾哭著連夜找回了所有的馱鹽羊。「當時也顧不上害怕,因為還有家人等著糧食呢。」布瑪爾說,其實最怕的還是下雨,食鹽被雨水衝刷消失,換來的糧食就會變少。

  不怕吃苦的鹽湖牧人在這條鹽羊古道上往返多年,甚至伴隨著傷病和死亡。後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交通的發展,鹽糧交易逐漸停止,老百姓把鹽和畜產品賣到縣城,就能換到糧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昔日繁忙的鹽羊古道成為了一段傳奇,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裡。但先輩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代代相傳,激勵著當地牧民不斷轉變觀念,迎接新生活。

  2018年,革吉駝鹽習俗被列入第五批西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鹽湖牧民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2005年,鹽湖鄉羌麥村通過申請專項資金14萬元、村民入股13.8萬元成立了羌麥村扶貧鹽廠。於2018年將鹽湖鄉粗鹽巴加工廠確定為扶貧產業項目,並投入365.63萬元對粗鹽巴加工廠進行升級改造。

  2020年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鹽廠於3月中旬實現復工復產,實現60萬元勞務創收,鹽廠與阿里地區公路局籤訂800噸銷售合同,實現銷售額80萬元。截至目前,鹽廠銷售總額已達到143萬元。

  產業發展帶來了牧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在惜殺惜售的傳統觀念影響下,牧業收入常年維持在較低水平。」鹽湖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貢覺次仁說,現如今牧民思想觀念正逐步發生改變,積極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要,僅僅今年就出欄了12000頭牲畜。

  在鹽廠車間,鹽湖牧人正熟練地使用熱風乾機、破碎機、皮帶輸送機、叉車等現代化機械,布瑪爾的外孫正和有經驗的前輩學習足療鹽的製作。依託豐富的鹽業資源,藉助產業發展,鹽湖牧人搬出了帳篷搬進了新居,放下了牧鞭,開起了叉車。

  鹽湖邊的新牧人時常請教布瑪爾老人:「傳統手工採鹽怎麼採、裝鹽的羊毛袋子怎麼縫、羊背馱鹽有什麼講究等」,布瑪爾作為鹽湖鄉羊背馱鹽習俗的傳承人,經常為年輕人解惑,他希望將這一習俗傳承下去。(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二召)

相關焦點

  • 西藏羌塘草原腹地「放著藏羚羊的牧人」[組圖]
    新華社拉薩2月18日電 題:「放著藏羚羊的牧人」新華社記者翟永冠、田金文、格桑朗傑今年的藏曆新年和春節是同一天。(受訪者供圖)現年33歲的次成塔青,已經當了12年野保員,微信名字就叫「放著藏羚羊的牧人」。他說,自己天生就和野生動物親近,可以非常容易地辨別幾十種鳥類,也可以在數公裡外敏銳地發現野生動物的行跡。在他的手背上,記者看到有一處貫穿傷。次成塔青回憶說,這是幾年前被一隻雪豹咬的,他在救助一隻小雪豹時不小心被咬傷。「雪豹太愛我了,這是它的吻。」
  • 新喬睡前故事---牧人和狼
    內容簡介:  從前,有一個牧人附近有一隻老狼,三番五次想偷羊吃,可是牧人把羊看得很緊,老狼便無法得手。老狼看著又肥又嫩的羊卻吃不到,當然不甘心,於是它想了一個辦法。這天,牧人又來放羊了,老狼慢慢地靠近羊群它卻不撲上去,只是在羊群周圍轉來轉去。牧人覺得很納悶,心想:老狼這是怎麼啦?又在耍什麼花招?想到這裡,牧人不由得握緊了獵槍,瞪大眼睛監視著老狼。突然,從羊群的右邊又竄出了一隻小狼,向羊群直撲過來。
  • 「放著藏羚羊的牧人」
    大年初一,當其他人正沉浸在新春佳節的氛圍中時,羌塘草原上的野生動物保護員次成塔青吃過早飯,親了親女兒石美扎西,跨上摩託車,進入西藏自治區色林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開始了藏曆鐵牛年的第一次巡邏。「這幾天過年,放鞭炮的人多,得注意草原防火。另外,還要關注藏羚羊冬季生存狀況,所以過年期間就在巡邏中度過了。」次成塔青說。色林錯自然保護區位於羌塘草原腹地,平均海拔超過4700米。
  • 西藏主要公路交通天氣預報2020.12.6
    西藏主要公路交通天氣預報區氣象局災害防禦技術中心區交通廳路網中心 2020年12月6日聯合發布一、西藏公路交通幹線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受大風天氣影響的路段有:109國道安多段、219國道仲巴至薩嘎段、崗巴段、317國道革吉段、尼瑪段、索縣至巴青段、318國道聶拉木段、562國道帕裡段、558國道比如段。
  • 大美西藏,夢幻阿里,極致美景一次拍夠!
    行程特色:精品小團,專業針對性教學,相機+無人機+攝影后期綜合應用,全程高端越野車,拍攝時間充分且自由,讓擁有多次西藏拍攝經驗的飛俠老師,帶領您拍攝世界頂級風光。 D10:日土—革吉---鹽湖(海拔4200米)住宿:鹽湖拍攝班公錯晨曦後出發,經阿里首府-獅泉河,拍攝藏北高原野生動物及羌塘草原風光傍晚抵達革吉。
  • 西藏的高山野花,那些隱藏在秘境中的植物世界···
    輻冠黨參,又名雞蛋參。西藏產昌都、拉薩、林芝、達孜、加查、林周、工布江達、朗縣、錯那、隆子、南木林、亞東、定日、尼木、薩噶、仲巴、普蘭、革吉、申扎、丁青等地。產於西藏定結、定日、聶拉木、吉隆、仲巴、普蘭、札達、噶爾、革吉、日土、改則;還分布於青海、四川西部;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地區、阿富汗、印度西北部、尼泊爾西部也有。
  • 西藏各市區縣 精確海拔高度公布!比一比你所在的地方海拔多少?
    卡若拉冰川阿里地區:噶爾:4280米日土:4255米札達:3730米普蘭:3880米革吉:4510米改則:4425米措勤:4660拉薩汽車圈西藏車友群、西藏交通旅遊群開通啦知路況、曉旅遊、互相助、說汽車關於西藏出行那些事兒都可以在這裡討論哦想入群的小夥伴添加車小妹微信
  • 經典好書推薦《走過西藏》作者馬麗華,西藏紀實文學大師
    馬麗華在西藏採風創作西藏紀實文學作家一代宗馬麗華朱哲琴。餘純順曾徒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這樣的成績對西藏某些地區的山民可能算不了什麼,但對西藏之外的人,卻是驚世駭俗的壯舉海子。本名查海生,當代著名詩人。他在20世紀80年代末曾去過兩次西藏,先後寫了《西藏》、《遠方》兩首與西藏有關的詩。海子還省吃儉用幾個月,買過一本定價150元,當時看來價格過分昂貴的唐卡畫冊。
  • 佛教中的經典故事,牧人和丟失的公牛
    牧人和丟失的公牛牧人趕著牛群在樹林裡放牧,發現少了一頭小公牛,到處尋找也找不到。於是牧人禱告說:「神啊!如果讓我把偷牛賊找到,我情願貢獻一隻羊來祭您。」接著他翻過一個小山崗,看見一頭獅子正在津津有味地享用著他的小公牛。
  • 二、雅各到哈蘭:1、遇見牧人
    《創世記解讀》 作者:張傳斌二、雅各到哈蘭 1、遇見牧人3常有羊群在那裡聚集,牧人把石頭轉離井口飲羊,隨後又把石頭放在井口的原處。  雅各從伯特利起行繼續趕路,路途有神的同在,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一路平安到達目的地哈蘭。「東方人之地」指的就是哈蘭,因為哈蘭是在迦南的東北方向。 雅各到達哈蘭後,首先遇到的是在田野水井旁等候飲水的牧羊人。在遊牧地區,水井是重要的路標。這口井平時用大石蓋住井口,等牧羊人聚齊了才打開。
  • 西藏各市區縣:精確海拔高度公布!
    卡若拉冰川阿里地區:噶爾:4280米日土:4255米札達:3730米普蘭:3880米革吉:4510米改則:4425米措勤:4660西藏自治區2020年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報名入口開啟,點此進入→49人!林周縣人民醫院公開招聘啦
  • 聖經揭秘 撒迦利亞書 三個牧人指的究竟是誰(上)
    第11章中文版分成兩段,標題分別是:牧人被棄、兩個牧人。第一段是一首小詩,第二段是一個小故事。詩和故事合在一起說不好,我們先介紹第一段。第二段,兩個牧人,故事內容如下。作者說,我的神耶和華說:你去餵養這群待宰之羊吧,那些買了他們宰殺的人未受懲罰,賣了他們的人說,稱頌耶和華,他使我變富裕,他們的牧人都不同情他們。
  • 【詩歌賞析】D444-是愛的神作我牧人
    大本詩歌 第 444 首是愛的神作我牧人 一 是愛的神作我牧人,祂常餵養,祂常施恩;祂是屬我,我是屬祂,何來需要?何來缺乏?  這首詩歌共六節,每一節都剛好與詩篇二三篇第一節至第六節的內容相呼應,開始於詩人讚頌這位「是愛的神作我牧人」。新約多次說到基督是我們的牧人。
  • 西藏老嘎烏盒
    有一種樣子小巧,製作精美的金質嘎烏,是舊事西藏貴族佩於髮髻的護身嘎烏,內裝有珍貴的高僧印製的擦擦,金剛護身符,系用黃布包裹的閻魔敵金剛泥印擦擦,是嘎烏收藏的珍品,在拉薩的羅布林卡,布達拉宮有少數的館藏,民間還未有見。
  • 西藏林芝春色美 - 新華社新媒體
    春分時節,西藏林芝的雅魯藏布江畔柳樹吐蕊、桃花初綻、生機盎然。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影報導↑ 林芝雅魯藏布江畔的田園風光(3月20日攝)。↑ 雲霧中的雪山倒映在雅魯藏布江中,美景如畫(3月20日攝)。↑ 在林芝市米林縣雅魯藏布江兩岸,初綻的桃花和遠處的雪山遙相呼應(3月20日攝)。↑ 林芝雅魯藏布江畔的田園風光(3月20日攝)。
  • 獨家採訪|牧人應對雪災的絕招,聆聽85年特大雪災70歲老牧人的回憶.
    牧人的家產是以牲畜的數量來計算,如果牲畜全部死亡,對於一個牧區家庭來說,就代表著失去一切。自然災害發生很難預知避免,但是如果預先做好防禦措施或許可以將危害降到最低。我們邀請到一位生活在牧人之中的格西拉(然堅巴學位),以及三位一輩子生活在牧區的,有著豐富遊牧生活閱歷或知識的牧人,來談談他們應對雪災的措施和經驗。
  • 【穿越世界】一措再措的旅程——穿越西藏阿里環線召集
    長久以來西藏被稱之為世界的屋脊,而阿里又被稱為是西藏的屋脊。每年來自全世界各個地區和國家的遊客為了一睹西藏的神秘和壯麗而來到拉薩,跟隨著如潮般的人流匆匆奔走於各個景點之間,很多人僅僅在拉薩溜達後,在布宮廣場拍張照片就大呼:「我已經來過西藏了!」,卻不知真正蒼穹博大、浩遠深厚的高原風光為何物,它正是崑崙山脈、岡底斯山山脈、喜瑪拉雅山脈等巨大山系的交匯處--阿里!。
  • 【自由約伴】2021年5月9-24日西藏最經典震撼的穿越線路、阿里16天完美大環
    聖潔神奇的阿里這裡,就是人人嚮往、傳說遍野的阿里一路向西,我們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上飛馳,這裡地廣人稀天高雲淡蒼茫遼闊,這裡是野生動物的天堂:藏羚羊、藏原羚、蓑羽鶴、禿鷲、斑頭雁、棕頭鷗、黑頸鶴……;這裡有神山、聖湖、連綿的雪峰和一個接一個的大小湖泊;古老的文明從這裡發源,千年的壁畫,描摹著古代人民的生活和願景;當現代文明的腳步向阿里靠近時,我們雙手合十,祈禱牧人的歌謠與傳說能在一個帳篷與一個帳篷間永遠流轉
  • 風味西藏,味蕾天堂
    >感受高原食物獨有的自然清新無可爭議的西藏的第一美食!到西藏必須喝一碗酥油茶!酥油茶由酥油,磚茶,牛奶和雞蛋混合,放在酥油桶裡壓制而成,含有很高的熱量,味道鹹甜,醇香可口,是藏民的生活必需品,不但能抵抗一定的高原反應,還具有抗寒、抗冷、充飢、提神的作用。
  • 西藏靈魂所在地山南,諸多「第一」都是誕生於此,不平凡的土地
    說到山南,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哪裡,在西藏的眾多攻略中,這片土地是鮮為人知的西藏靈魂的家園,貢提斯山和尼恩坦拉山位於山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並且有許多雪山冰川、高山峽谷、草原森林、湖泊瀑布,因此造就了山南多元化的景色資源,思金拉措的另一個名字叫財神湖,當地人稱之為「財主百龍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