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露從今夜白 夜從今日涼~

2020-12-23 北京石景山官方發布

2020年9月7日,

12時07分54秒,

葉沾露水,大雁南飛,白露至。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

第十五個節氣,

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寓意天氣漸涼,

秋意漸濃,露重溼衣。

氣候特點

白露前後,暑氣漸收,天氣轉涼,清晨露水日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晶瑩剔透,「白露」之名由此得來。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形容白露節氣後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

炎熱的夏天已過,

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

可是夜晚之後,

就下降到二十幾度,

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

諺語有

「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

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

但早晚已涼,

打赤膊容易著涼。

「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

說明到了這個時候,蚊蟲活動也少了。

白露割穀子,霜降摘柿子。

仲秋時節,天高地闊,秋高氣爽。

秋天是最富有詩意的季節,

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點芭蕉一點歡。

碧雲天,黃葉飄,

雲山有意,流水有情。

白露三候

一侯鴻雁來。

北居的大雁始南飛,聲聲哀鳴,使人愁腸百結。

二侯玄鳥歸。

玄鳥解見春分,此時自南而往北也,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三侯群鳥養羞。

三人以上為眾,三獸以上為群,群者,眾也。《禮記》注曰:「羞者,所美之食。」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白露習俗

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白露時節,都要舉辦祭禹王的香會,歷時一周。

白露時節恰逢龍眼佳期,晶瑩透白的龍眼肉厚核細,還有養血安神的奇效,最適合對付失眠多夢的秋夜。

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愛。

白露,

是冷熱的凝聚,秋天是盛衰的交融。

白玉微瑕也許恰到好處,

哀傷的秋景是為了讓我們

更好地記得生命綻放時的蓬勃與光彩。

一串露珠,滋潤秋燥的清晨,

春去秋來,四季循環有致。

感知白露,感知秋天!

來源:北京石景山

相關焦點

  • 今日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白露」的到來意味著天氣一天天變涼了記得提醒你關心的人天涼了主料則選擇豬蹄、烏骨雞之類的滋補之物既具時令特色又能滋養身體  白露·出遊
  • 白露|露從今夜白,邊秋一雁聲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節令,反映了自然界的氣溫變化,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解釋為:「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這個時候氣溫下降,由於地面溫度降低,水汽凝結成了小水珠。
  •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
    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答案來了時間:2020-09-07 11: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露至秋意濃!露從今夜白 白露是什麼意思?熱不熱了?
  • 今天「露從今夜白,秋風至此涼」是什麼意思?讀完明白
    此時此刻已正式進入白露節氣,人們常說:「露從今夜白,秋風至此涼」來形容明媚的秋日的到來,實際上,「白露勿露身」和「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已經到達。這些說法,在進入白鹿節氣之後,與我們華北的天氣狀況非常一致。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天12時8分
  • 話說二十四節氣 白露:露從今夜白 仲秋意更濃……
    今日,白露。暑熱漸漸散去,此時的微風徐來,竟有了一絲秋涼意。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過後,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天氣轉涼,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 ,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寫道: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詩人白居易感知到這種氣候變化,在傷感之餘,亦感觸於人生無常。
  • 今日白露|夜露禾苗白,秋風梨棗黃
    走進詩摘詞選,品味詩意人生詩摘詞選投稿郵箱mm0127m@163.com白露09 / 07農曆七月廿十白BAILU露白露,是"二十四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代表著暑熱的結束,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成熟。白露詩詞輯錄白露作者/朱萬採金風颯颯任縱橫,五彩繽紛似畫成。
  • 露從今夜白、白露為朝霜,古詩詞中的那些關於「白露」詩句
    古詩詞中,有很多關於白露的描寫。白露的節令解釋為,季節的變換,到白露時節,約處暑後半個月左右,大地的地氣和水汽凝結為水滴,在「白露秋分夜,一夜寒一夜」的時候,冷凝水滴呈現白色。故名為白露。白露在詩人們的眼中,大都與離愁和惆悵相關。或許從愁字的字形釋義上有關,離人心上秋,禾苗被火燒。
  • 今日白露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除了「白露身不露」,你還應知道這些!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這個時節,暑熱漸散,風乍起,竟有了秋的涼意,清晨的花朵、草木上凝結了白色的水滴,閃耀出晶瑩的光,美名「白露」。白露養生一要重視保暖,二要防止秋燥。
  • 今日白露:「露凝而白也」,一場秋雨一場涼
    而白露便是氣候由暖轉涼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①今日12時8分,白露至。②白露是秋天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結束,仲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③此時,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④白露後,穿著不宜過於清涼,要加強鍛鍊,避免著涼。
  • 白露是什麼意思?幾月幾號?8日6時17分「白露」:露從今夜白,天自此...
    新華社天津9月6日電(記者周潤健)「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9月8日6時17分將迎來「白露」節氣。專家提醒說,此時節「秋老虎」將逝去,氣溫開始下降,天氣逐漸轉涼,公眾要注意養氣潤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今日白露: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今天12時08分,我們在秋風習習中,迎來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氣:白露。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這些民間俗語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白露這個節氣的氣候特點。
  • 薦讀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是天上南歸的雁行極目望斷,心與飛翔……《玉階怨》李白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白露,是凝練成珠的月光今古如此,長夜未央……《月夜憶舍弟》杜甫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今日白露 願你眼中有星光把日子過成你喜愛的模樣
    今日白露 願你眼中有星光把日子過成你喜愛的模樣時間:2019-09-08 1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白露 願你眼中有星光把日子過成你喜愛的模樣 今天(9月8日)6時17分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 白露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 秋屬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 今日白露 | 白露含秋,宜喝紅棗桂圓豆漿
    白露 · 草木染露白露,是晝夜溫差最大的時節,水土溼氣凝而為露,露凝而白,是水與火相遇,交融而成的結果,是金風玉露相逢、在水一方邂逅伊人。露從今夜白,陰氣漸重,宜添衣裳,再赤膊露體,難免會著涼受寒。此時大雁南飛燕子歸,鳥兒們也開始儲備過冬食物。
  • 【二十四節氣】白露|諺語云:白露身不露~
    【二十四節氣】白露|諺語云:白露身不露~ 2020-09-07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日白露】秋風微涼,白露一場
    【今日白露】秋風微涼,白露一場 」 這樣的節氣的到來 也是告訴我們 天氣逐漸轉涼了 大家要注意添衣
  • 白露節氣祝福語大全 發朋友圈說說的白露唯美句子
    3、白露到了,給你一條簡訊: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快把涼蓆撤,早晚加衣被,祝你生活小康,身體健康,家人安康。第三條4、莫道白露天氣寒,此後更有三九天。莫說白露祝福少,隻言片語都是心。廢話不多說了,注意身體,天氣涼了,別忘了添件衣裳。5、去年今日恰此時,與君同賞秋露白。今年又逢白露節,空對白露思念君。你在哪裡?我深切的期盼著你的消息。你在何方?
  • 夜讀丨白露:露含疏月淨 空林望已秋
    △攝影/ 敬一丹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將這個節氣命名為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字,甲骨文字形,既象日光上下放射之形,亦象水滴內含「一」而墮形, 「白」同時也是五蟲繁衍生命的濁精的代名詞。露從雨,本義為露水。白露,是古聖將天時、地機、人文、符籙等多種元素濃縮於一體的一種俗名。
  • 白露身不露 起居宜保暖
    【白露身不露 起居宜保暖】「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人們常用這樣的諺語來形容白露之後氣溫的迅速下降。「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身不露,著涼易瀉肚」之類的民諺讓人覺得分外貼心,意思是說,天氣涼了,晝夜溫差大,家人要互相提醒,注意及時穿上長衣、長褲,尤其要重視腹部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