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場上,什麼樣的日本兵最不能放過?槍上綁膏藥旗的就是目標

2020-12-26 騰訊網

二戰日軍是一支訓練有素,格外兇悍的敵軍。

他們的武器裝備雖然不能和西方國家相比,但在亞洲那也是相當優良,日軍更善於創造性的發明一些史上獨一無二的戰術,充分顯示出他們是一支有著鮮明特色的法西斯軍隊。

日軍從古至今,就不是以大規模兵團戰術見長,而是越是小單位的部隊,煥發出來的戰鬥力,已經戰鬥智慧,越是天下無雙。

反倒是大規模兵團戰役,日本人那種天然「近視眼」的弊端就顯現備至,所以日軍「長於戰術而短於戰略」是千古一如的。

抗戰中,我軍官兵也發現,小股日軍格外兇悍出色,他們三五成群,戰術分工明確,有負責機槍掩護,有負責擲彈筒消滅敵方火力點,而衝鋒時日軍也從不蜂擁而上,而是三人一組,三組為鼎型陣型,相互掩映,輪番發去進攻。

所以儘管人少,但進攻範圍非常大,竟敢以少攻多,而且屢屢成功!

從古至今,軍事行動都需要明確的指揮信號,所以自古以來就有一系列以金鼓旗幟為信號的指令。

旗子是其中最有力的信號方式,它無聲無息,但萬眾矚目,指向哪裡,就會有千軍萬馬跟隨。

信奉千百年武士道的日軍也深諳此道,甚至將它發揮到最細微的單位中,即使只有三五個鬼子,他們也會將旗語運用的爐火純青。

中國觀眾從各種影視作品中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一群日寇中,總有幾個傢伙的步槍上,綁著一面小「膏藥旗」。那可不是哪個日本兵興趣愛好綁著好玩的。凡事綁著這樣小旗子的鬼子,其實就是一個引到引導作用的小旗手,戰鬥中,他們身邊會聚集幾個同伴。這個鬼子往往就是核心,他一般都是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或者軍曹士官。

他用這種簡陋的旗子,指揮幾個日本兵,形成一個雖小但非常兇悍的戰鬥小集體。往往幾個人就攻克中國軍隊連排一級的陣地!

能量不容小覷,所以,抗戰時期,我軍都知道,看見這樣的鬼子,首先就要給他致命一槍!參考文章:抗戰時期日軍小兵隊戰術

相關焦點

  • 抗日戰場,日本鬼子軍帽後面為何有三片布簾?真正的作用打死你也不信
    抗日戰場上日本鬼子的形象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鬼子們穿著綠褐色的軍裝,裹著綁腿,手裡拿著一把三八式步槍,掛著一面「膏藥旗」,頭戴一頂布帽,三條布垂在腦後和耳際。
  • 抗日正面戰場全紀實
    2年後,由該紀錄片改編的《我的河山》重磅推出,滿足大家對於正面戰場的期待。這八年有太多的未解之謎,需要我的河山一一揭開。在戰場上,中日雙方打了多少仗,傷亡多少人,戰況如何,勝負如何?盧溝橋事變究竟是如何爆發的,淞滬會戰又是怎樣結束的,南京是如何失守的,長沙又是如何守住的?中國有飛機和艦船嗎?中日雙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那些抗日將領是如何指揮戰役的?
  • 黃埔第一期悍將,抗日戰場上的民族英雄,抗日戰績遠超薛嶽
    1905年在陝西鄠縣真花磑村一個小男孩出生,起名關麟徵,他從小學習成績就非常好,但是卻喜歡打抱不平,初中時校長便說「這孩子將來成器就是楊六郎;不成器就是賣麻糖」。也許當時校長都不知道他的一句無意間的評價卻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抗日名將的誕生。
  • 抗日戰場拼刺刀之時,為什麼日軍會配合,而不是拿槍掃射?
    導語:抗日戰場拼刺刀之時,為什麼日軍會配合,而不是拿槍掃射?我們都知道,刺刀作為古代的一種冷兵器,在戰場上定是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哪怕抗戰時期打仗時刺刀依舊存活於戰場上,可想而知經過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刺刀竟然都沒有被時代淘汰,那自然就是有著極大用處的。
  • 抗日英雄吉鴻昌,沒有死在抗日的戰場上,39歲卻被槍決
    前言在我國近代歷史上,最值得大家謹記的就是抗日戰爭事件與抗日英雄的英勇就義,我國眾多人民在那個暗無天日的年代活的特別心驚膽戰,所以哪怕到如今已經21世紀的年代,也依然不能讓我國人民忘記那段黑暗而又沉重的歷史
  • 中日戰場上的神器,三八大蓋,以及強悍的日本單兵素質
    三日本士兵身邊的三八大蓋在抗日電影中,基本上每一個日本鬼子的手上都要提著一把長長的步槍,這把步槍就是奪取了我們中國無數人生命的三八式步槍,在今天看來這把槍的缺點實在是太多了,槍身太長,換彈方式老舊,容彈量小……缺點,甚至在很多影視劇中有些抗日戰士被三八大蓋打上了一槍只是留下一個貫穿傷,依然繼續戰鬥。
  • 十八般兵器,真正戰場上需要什麼武器?劍在真實戰場上真的有用嗎
    無論是古代電視劇,或者古風戰爭遊戲,我們在其戰場上看到的兵器多數是劍。然而中國古代的十八般兵器,樣樣都有人練,那麼在真正用在戰場上的兵器是什麼呢?劍在戰場上到底有什麼作用?談及古代戰爭,最激烈的要數三國時期。
  • 戰術上日本贏了,戰略上卻輸得一塌糊塗!
    首先,這並不是否認在戰術上這是一次失敗,但是在戰略上,其實上大有可以談一談之處。分析一場戰役,應該從多方面入手,不能單單看戰役表面的結果,我們可以暫時以1944年正面戰場的戰略意圖、戰場得失以及它在客觀上對中共領導的中國革命的影響三個方面入手來看一看整個1944年中國正面戰場的態勢。
  • 怎麼募兵怎麼打響抗日第一槍?我是共產黨員:一支抗日隊伍的誕生
    浪費時間就是對黨,對人民的犯罪,所以我們得迅速把抗日遊擊隊搞起來!這支小小抗日遊擊隊最初的組織者可問題是怎麼搞槍,怎麼募兵,怎麼打響抗日第一槍?這位後來犧牲在抗日戰場上的烈士,畢業於曲阜師範,父親是縣裡的法官,伯父是區長,家裡又是大地主,可偏偏跟定了共產黨,因為他知道只有共產黨才真抗日,才能救中國!於是藉口預防亂兵禍害地方,這群小學老師們裡應外合,脫掉長衫,組織起來,從地主老財家裡借來槍枝,在村口站崗。
  • 戰場上,銀元真能擋子彈嗎?抗日老兵告訴你真相
    戰場上,銀元真能擋子彈嗎? 這是一個令人生疑的問題。 上戰場時,身上多帶點這些東西不得了? 今天,飛春讀傳就來說說子彈與銀元那些事。
  • 東北一個抗日的日本人,臨死前殺掉20位日本兵,30歲英勇犧牲
    近代以來,我們國家飽受凌辱,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也是我們全民族最為危機的時刻,雖然我們國家在當時相對於日本十分落後,但是我們並沒有屈服,反而是打贏了戰場戰爭,一掃百年屈辱,在這段歷史中,也有很多國外的正義人士來到中國幫助我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加拿大的白求恩醫生,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
  • 丁海峰《東方戰場》開播 「抗日英雄」首登螢屏
    丁海峰《東方戰場》首演馬佔山  搜狐娛樂訊 6月23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東方戰場》首度登陸江蘇衛視、湖北衛視黃金時段播出。其中,丁海峰將打響抗日第一槍的抗日將領馬佔山的事跡首度搬上螢屏,真實再現了他的傳奇一生。  電視劇《東方戰場》由孟凡耀監製、路奇執導,是中國首部全景式展現中國十四年抗日戰爭輝煌歷史的作品,真實再現了從1931年「9•18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的這段歷史時期內,發生在東方戰場的140多個具有影響力的事件。
  • 抗日女英雄銀金花,一個人徒手打死7個日本兵,現已高齡106歲
    伴隨著日本兵的迅速推進,雙方士兵很快就混戰在一起,銀金花在女兵中比較突出,甚至要比一般的鬼子的身高還要高大,這也很快就引起了日軍的注意,瞬間就有幾個人想要合力打死銀金花。就在鬼子想要用刺刀刺向銀金花的時候,被銀金花一把抓住槍託,順勢把槍奪了過來,並一腳踢向敵人,趁著鬼子一時無法忍受疼痛,直接把敵人打下山坡。
  • 韓國兵打仗差軍紀亂,俄國兵一直沒能上戰場
    在抗戰中都能發現一直號稱大和民族的日軍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弱於其他國家,甚至在單兵的素質和戰鬥力上要隱隱勝出,這種在帝國主義引導下的武士道精神,讓日軍在作戰中很是強悍。而且日軍的作戰也是相當狡猾,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日軍一般在作戰的時候都是讓偽軍在前面探路,雖然雙方是友軍,但日軍很顯是將這些人當成炮灰,畢竟想這些人並非日本人。
  • 不能忘記!抗日戰場中國軍隊最兇惡的兩個敵人「北岡村,南橫山」
    先說岡村寧次,他是第11軍的首任司令官,也是鼓吹用武力迫降重慶政府最積極的前線將領,因此與時任陸軍大臣板垣徵四郎尿不到一個壺裡,因為後者更熱衷於扶植汪偽政權「以政治誘降為主」。所以武漢會戰後,日本軍部限制第11軍的作戰區域、也不給第11軍大量增兵和提供補給,岡村為此在武漢沒少罵娘。
  • 劉光漢很悲憤:俺們要抗日,可不能為了打日本人,就白白犧牲戰士
    陳龍飛棉褲子上的血跡被凍得硬邦邦的,他當著大家的面,脫下棉褲子,讓衛生員重新包紮傷口。受了傷之後,堅持了那麼久的戰鬥,還走了那麼遠的路,簡直是奇蹟。他笑呵呵的望著大家說:「你們看,日本兵的槍好,可是槍法不準,離著俺的骨頭還有二裡地呢!」大家被他的幽默逗笑了。
  • 淞滬會戰中日本兵的樣子,這些人讓國軍傷亡30萬,使上海殘破不堪
    【手拿膏藥旗作戰的日本兵】很多網友在看到日本軍人手裡的膏藥旗時,都會不自覺地生出厭惡之情。 【躲在磚牆後面射擊的日軍】戰爭的殘酷讓信奉武士道的日本兵也不敢輕易露頭,這四名士兵以莫名其妙的姿勢躲在掩體後面,一個士兵手裡同樣有一面膏藥旗。
  • 釋永信說:抗日沒罪反而是高僧
    中國從唐朝開始,和日本一直是鄰居關係,但是這個鄰居就是不太安分。尤其到了近代,更是發動了對中國的戰爭。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對中國全面的侵略戰爭。 當時,上到國家領導,下到農民老百姓,都在積極抗日,其中還有我們的大學生群體。
  • 它是兩千多年中我國冷兵器戰場上的主力短兵器,今天依然大放異彩
    它是兩千多年中我國冷兵器戰場上的主力短兵器,今天依然大放異彩傳統中國戰刀以直刀形制為主說起我國古代冷兵器戰場上的主力短兵器,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也許是寶劍。諸多的歷史記載和武俠小說中名將佩劍,大俠用劍,君子仗劍,讓今天的許多朋友有一個印象,就是我國冷兵器時代的主力短兵器就是劍。
  • 中國此省最剛強,天生會打仗,個個喜歡把兵當,扛起槍桿上戰場!
    抗日戰爭在很多人眼裡是日本野心勃勃,罪惡滔天的最好印證,其實客觀一些來說,日本向外界發難也實屬轉移國內矛盾的需要,而他的周圍也只有我們國家在那時弱小、孤獨、錯亂,選擇我國進行侵略其實意料之中。可反觀我們國家,抗日戰爭的發生我們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責任。漢奸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