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壯觀!兩顆恆星先合併成藍超巨星,然後再變成超新星爆炸!

2020-12-23 騰訊網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天體物理學家的模擬表明:銀河系附近星系中的一些超新星,可能起源於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超巨星爆炸。這種爆炸的不對稱性質,可能會提供在哪裡尋找在這場恆星災難中誕生難以捉摸的中子星線索。當一顆大質量恆星核心不能再承受自身引力時,就會發生核心塌陷超新星。核心自行塌陷,引發猛烈的爆炸,炸開恆星的外層,留下一個中子星或黑洞。

1987年天文學家看到一顆恆星在大麥哲倫星雲中爆炸,大麥哲倫星雲是我們銀河系最接近的鄰居之一。從那時起,科學家們一直在深入研究這顆被稱為SN1987A的超新星,以了解這顆恆星的性質及其命運。這類超新星的前身通常是一顆紅色超巨星,但觀測表明SN1987A是由一顆緻密的藍超巨星引起。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天體物理大爆炸實驗室的小野雅美說:

為什麼前身恆星是藍色超級巨星,這一直是個謎。同時,SN1987A的X射線和伽馬射線觀測顯示,噴出的物質中有放射性鎳團。這種鎳是在恆星崩塌時在核心形成,現在正以每秒超過4000公裡的速度從恆星上疾馳而去。以前對超新星的模擬,一直無法完全解釋這種鎳是如何如此迅速地逃逸出來的。研究模擬了四顆前體恆星的非對稱核心塌縮超新星爆炸,並將它們與SN1987A的觀測結果進行了比較。

最接近的匹配涉及由兩顆恆星合併而成的藍超巨星祖先:一顆紅色超巨星和一顆主序星。在合併期間,較大的恆星會從較小伴星中剝離物質,而較小的伴星向內盤旋,直到完全被吸收,形成一個快速旋轉的藍色超級巨星,這是第一次對這顆超新星的鎳塊進行雙星合併情景測試,模擬準確地再現了鎳塊的高速運動以及兩股噴出物。模擬還可能有助於找到超新星期間形成的中子星,儘管搜索了30年,它仍然沒有找到。

在非球面爆炸中,中子星可能被踢向與大部分拋射物相反的方向,小野雅美的研究團隊建議天文學家應該在拋射物內部區域北部尋找這顆中子星。研究對SN1987A中的物質混合現象進行了非球面核坍縮超新星三維流體動力學模擬。研究了四種超新星模型和參數化非球面爆炸的影響,這四個超新星前模型包括一個藍超巨星(BSG)模型。另外兩個是基於單星演化的BSG模型和兩個紅超巨星(RSG)模型。

在所研究的爆炸(模擬)模型中,從觀測到的[FeⅡ]譜線剖面推斷,具有雙星合併前驅模型和非對稱雙極爆炸的模型,再現了對高速56Ni質量的約束,這種爆炸引發了噴射狀的爆炸。雙星合併前身模型用於物質混合的優點是C+O核和氦層的ρr3剖面平坦且延伸較小,這可能是以小的氦核質量為特徵。從最優爆炸模型出發,研究預測了雙極爆炸軸方向(最強爆炸方向)和中子星(NS)的衝擊速度和方向。

博科園|研究/來自:日本理化學研究所

參考期刊《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宇宙燈塔:藍超巨星
    宇宙中可以看到數目眾多的恆星,它們表現出不同的類型、顏色、亮度和大小等,其中有一類最明亮的恆星是藍超巨星。藍超巨星屬於超巨星的一種,光譜型為O或B型,是溫度及亮度最高的恆星,被認為是宇宙中的超級燈塔。根據超巨星表面溫度,還可以分為黃超巨星和紅超巨星。目前已知藍超巨星表面溫度為10000~55000K,質量約為太陽的10~150倍。
  • 獵戶座可變恆星「參宿四」,一顆註定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的紅超巨星
    註定會超新星爆炸的參宿四在這其中,絕大多數的「星星」都是屬於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恆星,恆星通過自身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不斷的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釋放能量,這些電磁波能夠穿過遙遠的宇宙空間,到達我們地球,我們地球上的人類也就能夠看到這些恆星了
  • 紅超巨星參宿四的亮度變暗後再變亮,是否有超新星爆炸的可能?
    最新觀測數據表明,參宿四在前面一年內亮度變暗後再次變亮,參宿四是一顆紅超巨星,處於恆星演化的末期,未來將會以超新星的方式結束恆星時期,根據科學家的推測,近期參宿四爆炸的可能性不大,未來爆炸只是時間問題。
  • 參宿四紅超巨星突然變暗?難道要變成超新星爆發嗎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一個恆星的演化過程恆星的一生依次為:普通恆星:恆星雲——原恆星——主序星——紅巨星——爆炸(引力坍縮)——白矮星——黑矮星(熄滅)棕矮星:恆星雲——原恆星——棕矮星——黑矮星(熄滅)超大質量恆星:恆星雲——原恆星——主序星——紅巨星——紅超巨星——爆炸(超新星爆發)——中子星/黑洞普通恆星指質量大於太陽質量十分之一到小於太陽質量十倍的恆星、壽命都很長,一般都有幾十億年到一百多億年.
  • 這顆白矮星將在2083年爆炸成為超新星!
    這是科學家前幾天剛剛發現的距離我們100光年外的一顆紅矮星,科學家發現它的亮度神秘變暗,猜測它可能即將爆炸成為超新星,但是這一切還需後續觀測。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科學家觀測到一顆V形射手星可能在本世紀內成為超新星!也就是說它將在本世紀內爆炸!據數據預測,天文學家認為V矢狀星爆炸的時間在2083年左右。
  • 驚世奇觀最耀眼恆星 特超巨星
    特超巨星通常是指一種結構最為鬆散的大質量恆星,特超巨星是非常明亮的恆星,可以達到太陽光度的數百萬倍,並且溫度範圍非常廣泛,從3,500K
  • 大質量行星演化歷程,所有的恆星都有機會成為超巨星嗎?
    紅超巨星是宇宙中體積最大的星體之一。其實在形成的初期它們並沒有多麼巨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歷經一系列變化之後,它們將變的又大又紅。定義紅超巨星當天文學家試圖尋找宇宙中體積最大的恆星時,他們可以找到很多紅超巨星。儘管紅超巨星在體積上非常的巨大,但是它們絕不是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
  • 那些宇宙中怪異的恆星:最大恆星直徑是太陽1700倍!
    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普通恆星」掩蓋了宇宙恆星的真實命運,有的體積很大,有的體積很小,有的運行速度快得驚人,而且恆星種類繁多,從超巨星至小得像氣態行星的恆星,一些恆星運行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完全脫離主星系,此外,一些恆星的存在超出了科學家的認知範圍。
  • 恆星參宿四即將爆炸,爆炸將非常明亮,白天都可以看到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天文學家給出了它爆炸時間的新數據,根據他們的說法,紅色超巨星宿四比之前認為的要小,離地球也更近。 雖然參宿四通常是天空中最亮的恆星之一,但它似乎在2019年底變暗——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意味著它即將爆炸。
  • 天文學家發現有記錄以來最亮、能量最大的超新星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了有記錄以來最亮、能量最大的超新星。該事件被稱為SN2016aps,可能是兩顆恆星在塵埃完全沉澱之前合併後爆炸的結果。超新星是宇宙中能量最大的事件之一,當具有一定質量的恆星耗盡「燃料」時發生。
  • 科普:恆星的消亡——紅巨星
    表面溫度的下降使得恆星的顏色傾向紅色,因此稱為紅巨星。理論上,恆星光譜從A至K的主序星會演化成為紅巨星及紅超巨星,而O與B型的恆星會成為藍超巨星(與紅巨星演化有很多不同處)。當恆星的核心持續收縮到足以點燃3氦過程的密度和溫度條件,氦融合就會啟動。
  • 太陽「燒完」後會變成什麼?宇宙中的恆星,都逃不過「三種」結局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星星在天空中,基本上是宇宙的恆星。恆星的重力的作用下是一種,凝聚成一顆行星「等離子體」、「核」將繼續發生聚變反應中釋放的能量,直到地球上的「生命」。明星的生活結束了,會變成什麼樣?所有的星星實際上是逃過三個結果:質量小恆星成為「白矮星」;質量有點大明星,成為「中子星」;如果一點再大質量恆星,將會崩潰成為一個「黑洞」。
  • 這顆恆星即將爆炸,你從地球上就能看到。恆星為什麼會爆炸呢?
    這顆巨大恆星內部的燃料已經幾乎消耗殆盡。據科學家預測,這個大傢伙在接下來的一萬年之內,隨時都可能像超新星那樣發生爆炸,這可能發生在幾個世紀後,也可能發生在明天。一旦參宿四發生爆炸,那它就會在一瞬間垮掉,爆炸產生的光芒會明亮到猶如夜空中的第二個月亮。我們會在天空中觀察到一顆新的亮點,持續幾周甚至幾個月,但它之後會逐漸開始黯淡,直到徹底消失,但並非無影無蹤。
  • 白矮星異常爆炸,提前變成超新星,「真兇」卻是它的伴星
    恆星演化分為兩種結果,大質量的恆星會在最後發生超新星爆炸,大量的物質變成星雲狀,而核心將會變成中子星,質量特別大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發後,也可能會形成黑洞。而宇宙中大多數的恆星都是質量比較小的恆星,這些恆星擁有悠久的壽命,而且在最後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會慢慢演化成黑矮星,靜靜的藏身於深空中。
  • 科普:恆星的生命旅程是怎樣的,它最終的宿命是什麼
    恆星的生命周期實際上就是萬有引力和內部壓力的鬥爭。 恆星的大部分生命是在主序階段度過的。大多數恆星,特別是我們的太陽,將氫聚變成氦和氦,再聚變成更重的元素,如碳、氧,甚至鐵和鎳。
  • 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在你有生之年可以在地球上看到一顆恆星爆炸
    恆星的生命在料用完的同時會進入下一個階段,內部壓力降低,但引力持續壓縮,在某個時刻恆星就會被自己的重量壓垮。已幾乎四分之一光速的速度縮成自己核心的尺寸。不到半秒鐘,一顆巨大的恆星轉變成又小又密集的物體,這樣的迅速坍塌產生不可思議的震波,導致恆星的外層爆炸。驚人的能量和物質現在被拋進外太空。此刻恆星的亮度增加到幾百萬甚至數十億倍。
  • 參宿四爆發成超新星時,會對地球產生影響嗎?
    有一天大約在50億年後當太陽耗盡並進入生命周期的最後階段時,它將膨脹成一個紅巨星,儘管太陽的終結對太陽系來說顯然是一個巨大的事件,但與其它更大的恆星相比,他根本不可能在正確的強烈條件下,彭正成罕見的紅巨星,最終在一個被稱為超新星的災難性事件中爆炸大約在640光年之外,有一顆恆星如果將它放在太陽系的中心
  • 什麼是超新星?
    恆星的「恆」字雖然有永久不變的意思。但是,即便是質量特別大的恆星,也有核能物質消耗殆盡的那一天。對於中小質量的恆星來說,生命結束後都會變成白矮星,而大質量恆星最終都將因其中心出現動力學非穩定性而導致坍縮,並產生超新星爆發的現象 。超新星爆發時釋放出大量的光和能量,在短時間內亮度快速增加。
  • 藍超巨星是宇宙中的超級燈塔,如果人類生活在這種星系會怎麼樣?
    藍超巨星也屬於恆星的一種,我們大家可能都知道超紅巨星,對於藍超巨星非常陌生,其實它也屬於超巨星的一種,也就說也是恆星末期的一種星體形式,只不過藍超巨星擁有極高的溫度和亮度,而且藍超巨星的質量都要比太陽大很多,一般都在10倍以上。
  • 參宿四已爆炸為超新星了嗎?它會摧毀地球嗎?
    答案會令很多人失望:恆星演化理論與超新星爆發理論都沒有預測恆星爆炸為超新星之前會先持續變暗。其實,導致恆星變暗的原因有很多:恆星自身收縮、恆星溫度降低、恆星表面熱區域與冷區域的位置變化、恆星噴發出大量塵埃,以及上述多種原因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