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為家鄉和父老鄉親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樸實無華的語言,出自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兩河口鎮成龍村二組的蔡偉昌口中。
在外闖蕩多年,如今已是山西偉恆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蔡偉昌,多年來念念不忘家鄉的發展振興和鄉親的生活,盡一己之力反哺家鄉,譜寫了一段攜手脫貧奔康的動人佳話,被評為2020年度朝天區「十大最美扶貧人」。
青山腳下,一棟兩層的小洋樓在冬陽的懷抱下顯得格外溫馨,作為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蔡天佐感慨地說,他家的巨變,從2017年他跟隨蔡偉昌做混凝土工時開始。「一年大概能掙7萬多元,不但脫了貧,還修了樓房,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像蔡天佐這樣,因得到蔡偉昌的幫助而脫貧奔康的兩河口鎮鄉親,還有很多。5年來,公司累計為兩河口鎮外出務工的鄉親們提供工作崗位超過7000個,混凝土工年均收入在6萬元左右,木工年均收入可達14萬元。
泥濘小路上艱難行走的鄉親、動輒摔倒變成「泥人」的小孩、運輸不出去爛在地裡的蔬菜這些情景深深觸動著蔡偉昌的心。「沒想過別的,就是為了讓鄉親們能走個撐展路。」2016年起,蔡偉昌陸續捐資三十多萬元,硬化並加寬了成龍村一、二、五組的通組公路,自此,鄉親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場景,成為了永久的歷史。
現如今,走在成龍村,一條條乾淨整潔的通村水泥路在田野上,在村居間,向前蜿蜒延伸,不僅方便了鄉親們出行,更串起了他們致富的希望。
「現在路修好了,裝菜的車直接開到菜地旁邊,再也不用擔心蔬菜賣不出去了。」成龍村二組的蔬菜種植戶陳德紅,今年光蔬菜就賣了2萬多元。陳德紅還說,今年,蔡偉昌又自掏腰包,把原來3.5米的路面加寬到了4.5米,路兒越走越順暢了。
「這麼冷,你咋還來了啊?現在的日子這麼好過,我們咋還能要你的錢?」面對蔡偉昌遞過來的慰問金,成龍村三組的老人姚代英連連推辭。
蔡偉昌一直很關心成龍村的留守老人,近4年來,每逢春節,蔡偉昌都要親自去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家中,不僅陪他們聊天解悶,還為他們每人送上500元的紅包。
走得再遠,蔡偉昌從未忘記家鄉的發展,路再曲折,他從未動搖幫助家鄉發展的初心。今年已經50歲的蔡偉昌表示,做人不能忘本,他將繼續努力,為家鄉的建設和發展盡一份力。(通訊員 冉金鷺 實習生 戚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