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以來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有關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進一步高度重視基礎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全面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新時代基礎教育的「四梁八柱」已基本確立,基礎教育已經踏上更加注重內涵發展、全面提高育人質量的新徵程。
呂玉剛指出,我國基礎教育普及水平躍上新臺階!具體表現為:
義務教育方面,確保義務教育有保障
截至2019年底,我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8%,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臺帳建立之初的約60萬人降至831人,其中20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為實現2020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又進一步健全了義務教育有保障的長效機制,包括聯控聯保責任機制、定期專項行動機制、應助盡助救助機制、依法控輟治理機制、辦學條件保障機制,推動歷史性地徹底解決輟學問題。
學前教育方面,強化了公益普惠屬性
依法依規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全國已完成配套園整改1.95萬所,新增普惠性學位400多萬個。截至2019年底,全國公辦園達10.8萬所,比2015年增加了3.1萬所,普惠性民辦園達9.5萬所,比2016年增加了3.7萬所(2016年開始統計普惠性民辦園相關數據);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3.4%,比2015年提高8.4個百分點;普惠園覆蓋率達76.01%,比2016年提高8.7個百分點,有效緩解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經各地測算,今年全國總體上能夠實現85%的普及目標和80%的普惠目標。
普通高中方面,即將實現基本普及
截至2019年底,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89.5%,比2015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全國已有28個省份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超過90%,其餘3個省份今年也將實現90%的普及目標,由此今年全國及各省份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能夠實現90%的普及目標。
特殊教育方面,殘疾兒童得到更多關愛
截至2019年底,全國有特教學校2192所,比2015年增長7%,基本實現30萬人口以上的縣特教學校全覆蓋;在校生達79.5萬人,比2015年增長80%。監測顯示,今年全國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已達95%以上,讓殘疾兒童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
呂玉剛表示,經過五年努力,在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義務教育鞏固水平和學前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全國共有中小學(幼兒園)51萬所,在校(園)生2.26億人,即將圓滿完成中央確定的普及收官交帳任務,基礎教育歷史性地解決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正在乘勢而上,向更好地實現人民群眾「上好學」的願望邁進。